书城文学遇见每一个有故事的你
21140000000025

第25章 一路向北·遇见你(1)

与声音有关的故事

大家好,我叫西瓜。相信在前面的故事里,你已经知道了我。小北让我在这里聊聊与“一路向北”之间的故事。其实,我想说,我与“一路向北”本身就是故事。还真的不知道要写点什么,可是,就在今天翻邮箱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想起了一个人。

到今天,“一路向北”已经播出了六百多期节目了,和小北认识也已经有了五年时间。这么一说,时间还真是飞逝,从彼此还是学生到走入社会,开始工作,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也算是一路见证了这档节目从开始到现在。偶尔我会帮着看看邮箱里的投稿,也因此认识了我故事里的这个主角—林森。

林森,当初给小北的邮箱投稿的时候,我完全是被他故事的字数震撼到了,七千多字!这还没完,结尾的时候还补了一句:很多都没有表述清楚,如果被采用,想要让编辑帮忙重新整理下。后面是他的微信联系方式。老实说,我看文档里洋洋洒洒的好几页,根本没打算好好看,但是心里却鬼使神差地想要去加他微信聊点什么。

林森,确实是个奇怪的人,姑且用“奇怪”这个词来形容他。朋友圈一条动态都没有,除了QQ更没有其他的社交软件。我后来总是说他,真不像个现代人。他的性格倒不奇怪,用现在很流行的词说就是“中央空调”级别的暖男。跟我第一次聊微信的时候,我说今天不太舒服就早点休息,稿子的事情周六再说。他接下来竟然给我回了四个字:多喝热水。把我想说的晚安都噎了回去。

大概一个星期,根据林森语音加上文字的叙述,我总算知道了他word里的七千多字写的是什么了。甚至当他最后一天问我,说:是不是我跟她分手你也觉得是对的?看着屏幕里平淡的这句话,竟然会有些许心疼。只是那时我们还没有熟悉到如此。我记得当时我只说:我帮你把稿子整理出来吧,说不定能让小北帮你录出来。

这是他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段恋爱经历,女生暂且叫L姑娘。他们如果最后走到结婚,倒可以算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从小就认识,小学初中都是同班同学,连后来毕业也都选择了来北京发展。有着共同的话题,甚至有早已经熟悉的共同朋友。在还没有在一起之前,他们就这样以朋友的方式和平相处着,彼此心照不宣地保持着安全距离。

按照林森的说法是,L姑娘身边从来不缺看起来还不错的男生,但是为什么没有成为男朋友他也不知道。或许L姑娘都不喜欢吧。又或者她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林森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L姑娘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们太熟悉了,他们会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一起旅行。有时候他甚至会有他们是在一起的错觉,直到L姑娘25岁的那个冬天开始频繁地相亲。相亲的那些人,L姑娘都会去见一面聊几句,偶尔回来还会和林森聊聊见到的某一个人多么温柔多么搞笑。只是最后都不了了之,她并没有和任何一个人变成男女朋友的关系。只是林森越来越清楚,他如果再不说,他在她心里永远都不过是好朋友的关系,又或者有一天自己只能亲眼看到L姑娘和别的不熟悉的谁走在了一起。

说这段的时候,对话框里一直显示:正在输入。我本来以为他会接着叙述这个故事的后续,中间停顿了很久,他却只是问我:如果当初我没有跟她表白,我们维持着好朋友的关系,会不会更好?我还没有来得及回他,他自顾自地继续说:不过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把正在输入的那一行字删掉,给他发过去:嗯。

他们在一起了,身边朋友都不觉得诧异,好像早就知道他们一定会在一起。也难怪,那么熟悉的两个人,想要过渡到恋人关系,也不过是个身份的问题。在某一段时间,他们的手机都被祝福轰炸着。在朋友眼里,好像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直接领证结婚。

也确实,在林森心里,之所以和L姑娘表白,无非是认定了想要和她走入婚姻。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看来,这段感情里从始至终都不过是林森一个人的臆想而已。我甚至有时候会贸然地问一句:L姑娘,喜欢过你吗?林森好脾气,即便我这么问,倒也不生气,只是回复我几个省略号。

看到那几个小点点躺在聊天窗口里,莫名地觉得失落,仿佛看到林森每次想要开口问L姑娘时候的犹豫。他大概是心存侥幸的,他甚至会自以为他们的熟悉,是有喜欢的成分,否则,L姑娘又为什么会愿意和他在一起?

身边其实很少有朋友变成恋人关系的,很多人都说,那些男女之间保持着所谓纯洁友谊不过是,一个打死不说,一个装傻到底。他们无非是担心说出来,要么变成恋人,要么尴尬得连朋友都不知道如何继续。

关于后来为什么执意分开,林森说得很少了,只是说后来他们的关系发展到最后连普通的招呼都不知道如何开口,如此熟悉的两个人到底还是如此了。从好朋友到恋人再到变成陌生人,有人会可惜,但其实在爱里,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们勇敢地往前跨了一步,结局并非十全十美。但在青春里,我们终究是不会后悔认真爱过的。

再后来,我们的话题已经可以从这件事情跳出来了,林森也说既然曾经深深爱过,结束时候的念念不忘或许都是对对方的打扰,他只是想以最平静的方式走出这段关系。距离他们分手一年多,他已经鲜少提及这件事情,虽然没有新的恋情,但看得出来他已然开始拥抱新生活。在北京这座看起来竞争残酷却又饱含深情的城市里,他依然觉得对的人会在对的时间相遇。最后终会有一个人陪伴着,走到白头。

当我决定写这些的时候,他说多描绘几个秀恩爱的场景。我笑他,最后都分开了,我写那么恩爱干什么。他说,如果有天完全忘了,看到这个也好怀念一下,只想记得开心的那一部分。

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有时候模糊不清,有时候又异常清醒。在小北做过的节目里讲过很多人的爱情故事,不管故事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对于爱情本身,我们都毋庸置疑。在来得及的时候,用力地去爱一次。

好吧,这篇稿子交完,我也没能说出我与“一路向北”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不过我想说,我见证着你们的故事,聆听着你们的故事,其实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了。这个时候不缺文字,也不缺倾诉者,真正缺的是愿意聆听的人。而这样一档节目不仅做到了倾诉,更多的却是聆听。聆听一段与声音有关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久一来,我愿意无条件替小北、替“一路向北”做着这样一份工作的原因。因为爱,所以懂。

西瓜

记于2015年11月21日

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2015年11月22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小雪”,打开手机里的中华万年历,主页里出现一句话:今天,你的城市下雪了吗?遗憾的是,我所在的城市今天依旧是艳阳高照,气温直逼30℃,我还是穿着单薄的夏装。我的城市没有下雪,它的冬天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年十二个月当中有半年都是夏天,我在南方的海滨小城—珠海。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极度怕热的我竟然也适应了这座湿热得似乎可以拧出水来的城市。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来珠海已经整整两年。

提笔写这篇文章,是受了小北之约,让我讲讲自己与“一路向北”之间的故事。说起与她的缘分,应该可以追溯到去年小北出版的那本书《这善变的世界,难得有你》,那里面用七页纸记录了我的故事。那篇文章叫作《那时有梦,从北到南》。我拿起来读,好像又看到了那个满脸稚气、冲动又勇敢的自己,那个执着的、骄傲的、二十岁的自己,那个总以为年轻就可以无所不能,未来充满了一百种可能性的自己。

一些朋友给我留言:“当时在武汉的实习机会那么好为什么要走呢?”“后来你去珠海过得好吗?”这是这两年时间里我回答得最多的两个问题。既然那么舍不得武汉,为什么要走呢?我也问过自己,尤其是初来珠海的那段日子。当初的想法很简单,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拥有一档属于自己的广播节目,那时觉得来珠海电台能够最快速地实现这个愿望。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这样,做任何事,目的性极强,也不会考虑太多。不过现在想来,很多事情好像都是一种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那一年的“十一”,实习单位的部门领导批了我七天假,我跟随家人跑去广东玩,一路去了广东的几座海滨城市。十月的广东无比炎热,但阻挡不了我的欣喜快乐。吹着海风,呼吸海滨城市独有的温润空气,看着路边一排排的棕榈树,抬头是美得像画一样的湛蓝天空……我当时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境跟这里如此切合,突然就暗暗对自己说:我就想在这里生活。回武汉后,一边继续实习一边在网上关注招聘信息,后来看到了珠海电台的招聘启事,我想都没想就投了简历。

每一次的选择,我都是跟着心走。就像一开始打算离家去武汉,就因为那里有我最敬佩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那里有陪伴了我整个大学时光的广播节目。后来,想来珠海,只因为爱上了南方海滨城市的美,心里有个声音在不断对自己说:往南走,往南走……

终于,我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北回归线以南的城市”。在享受珠海这座城市的浪漫的同时,我也开始面临新的工作挑战。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个机会没我想象得那么容易,短短三个星期内面临一次又一次的人员筛选和淘汰,而我,是16个人里面年纪最小、最没有工作经验、最稚嫩的一个。我从之前的自信满满变得害怕、抑郁、担忧、怯懦、紧张、自卑。我没有突出的主持风格,节目拿捏不老练,不会掌控节目气氛,不懂后期制作……甚至,还存在着最基本的问题—在个别发音上存在一定的语音缺陷。每一次淘汰人,我都觉得一定会有我,没想到还是一步步“挪”到了最后。我用了“挪”这个字,因为觉得那三个星期好漫长,每一步都走得好辛苦。

印象较深的两个场景,一次是领导要求我们在两天时间内做出三条宣传带,不合格的就淘汰。时间过去一天的时候我还一筹莫展,一个人跑去最近的一家小店,点了一杯薏仁水,找个靠墙的位置坐下,吸一口薏仁水,眼泪就开始往下掉。然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了一句:“我后悔一个人跑出来了,我想回家……”然后就再也说不出话。

再就是后来,要在三天时间里自己独立完成新节目的节目版头、片花的制作,还要录制三个节目样带。我的后期制作水平非常差,那时完全处于刚刚开始摸索的阶段,只能抓紧时间赶工,甚至一天都没有吃饭。几个关系好的同事叫我去吃饭,我怎么也不肯动,无奈之下,他们几个直接来拖我,我就那样穿着睡衣、棉拖鞋,蓬头垢面地跟他们去吃饭。上了菜后我就拼命地啃豉汁排骨和凤爪,好像要拼命填补心里的不安和害怕。

不过幸运的是,我每一次都能在慌慌张张之中完成这些我最开始觉得自己肯定完成不了的事。而这两个场景就深深地刻在了我心里。往后的日子里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我都会告诉自己,那么难的时候都过了,还怕什么,所有困住我的事,一定都会过去。

过了2013年,过了最难、压力最大、最不顺利的那些日子,好像一切都好起来了,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生活上也日渐适应,一切都步入正轨。

微博里有朋友问我:“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你过得好吗?”

我想由衷地说一句:“一切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当然,也没有那么糟。”

还没有真正步入工作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期待的事想得很美好。但真正工作后,我开始承认也接受这个现实:生活就是由无数个平常的日子组成的,工作也是。

终于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对自己那段拼命争取的日子也算有所交代。可工作时间一长,就会遇到所有身处职场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天天做同一件事好无聊、没激情、从一开始的主动去做变成被动完成任务了、遇到明明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在工作中遇到奇葩的人了、心里委屈了、得不到更大发展空间了、对工资不满意了、想跳槽了……这所有的困扰,两年来我通通都遇到过。每一次都是纠结着挣扎着烦恼着,不过撑一撑也就过去了。

曾经以为电台主持人是个特别光鲜亮丽又很轻松的工作,自己真正从事了之后,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也没有期待得那么耀眼夺目。庆幸的是,我每一次的抱怨、退缩,都化解成了后来的接受、向前。每当对工作生出厌恶的情绪,甚至想要辞职不干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说:“这是你当初自己选择的,也是你最喜欢最擅长的一件事,你怎么能撒手不干?”我必须接受:每一份工作,它给了你多少成就感,相应的也会给你多少委屈和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