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高估一个男人愿意与你同甘共苦的决心
飞行第十一站:天津
飞行故事人:开开
女孩第一次给我发私信是在一个月前的某天深夜。我回复过她,还让她加了我的个人微信,让她有故事可以找我约见面聊一聊。但是时间一长,这些我就不记得了。
还是那天,我在微信上发语音说我在“十一”期间要赶稿写故事。姑娘再次敲响我的微信,问我在哪里。
我告诉了她咖啡店的地址后,也并没有期待她会真的出现。我每天都会去那家咖啡店坐几个小时,或写稿,或发呆,或喝茶。她就在我来的第二天出现了。
那天,姑娘穿着咖色的小外套,头发高高扎起一个马尾,背着一个减龄的双肩包微笑地朝我走过来。我亦微笑地看她落座。她卸下肩上的背包,看着我笑,似有点激动又有点羞涩。气氛有点小尴尬,好在姑娘并没有局促太久,轻声喊了我一声:“小北姐。”我们就慢慢聊了起来。
姑娘告诉我她叫开开,从天津来到北京上学,今年刚刚毕业。现在正忙着找工作。去过几家公司面试,但是都不太满意。毕业到现在,差不多快四个月了,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个大学谈了四年的男朋友,同样来自天津。曾经惺惺相惜、喜怒哀乐一起感受的人突然间异常冷静地开口说了分手,加上父母在老家因为房子拆迁重建的缘故借了点钱急需要还,她现在压力大得快要窒息了。
真看不出来,坐在我对面的瘦弱腼腆的她,竟然遭遇了这些让人不愉快的事情。我说:“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她似乎愣了一下,可能原本以为我会为她开导给她一点建议的。但是我反而问她打算如何解决她目前的状况。
她略感意外地回答:
“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工作的事情肯定要尽快搞定,男朋友等工作稳定下来再去挽回,父母那边实在帮不上忙,只求别让他们担心就好。”
“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今天来又是想跟我讲什么故事呢?”我紧接着问起。
她看了看窗外,叹了口气:“我就是想不明白,当初那个口口声声说愿意为我做一切的男人,为何真的到了这一步,却退缩了。抽身得干干净净,不留半点留恋。”
“那这样的男人,为何你还想挽回?”
“因为舍不得啊,毕竟在一起那么久了,各个方面都很适合。要不是因为毕业的各种事情我们没有好好沟通,也不至于他就这样离我而去了。所以,我觉得我有错,我该好好跟他认错。他说不定还能原谅我。”
是否在爱情中,总是会有一些付出多的傻姑娘习惯性地将所有的错误都往自己的身上揽?她们是否也认为这样的妥协与牺牲会得到男人的理解与愧疚呢?恰恰相反,一切廉价和自以为是的妥协与迁就,往往造就男人极端厌倦的心理,他们会认为这样的你,不够格,不值得。
女孩的这个观点让我有些微微震惊,虽然我还未了解两人四年里都经历了哪些轰轰烈烈的事情,是否真的足够让对方非你不可。但是从他目前这般毫无留恋地丢下女孩不管来说,已经彻底不值得女孩如此傻了。但我又不是她,我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我是局外人。
所以我没有立场去对女孩表述我的观点,毕竟对于她来说,一个曾经爱她爱得如此浓烈的人,忽然离开很远。咫尺之隔,却是天涯。曾经轰轰烈烈,曾经千回百转,曾经沾沾自喜,曾经柔肠寸断。到了最后,把分手分得这般悄无声息。你让她如何甘心?如何舍得?如何放手?
“能问问他为什么要跟你提分手吗?毕竟分手是两个人的事情,既然你还这么爱他,为何愿意同他分手呢?”
“他说我拖累了他。我们两个在大学的时候,因为都是学生,所以很多方面的相处都是无比单纯的。父母每个月都会如期给我们生活费,吃穿用度都不用我们操心。没有物质条件的阻碍,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一起计划旅行,一起考研学习,一起努力畅想未来。
“可是,毕业后,我父母因为家里的事情不能继续给我生活费了,当然,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要。和他一起租了一间一月1000块钱房租的单间房,他因为实习期工作表现优异,毕业后就直接转正了,所以房租方面都是他一个人掏钱。我们的其他花费自然也不少。前期我们也没觉得什么,直到三个月后,我觉得他每次回来的话越来越少,我们也很少在周末出去逛街看电影吃饭了。
“我知道是自己不争气,应该尽快找到工作,不应该给他太大压力。所以我跟他说,保证一个月内找到工作。那几天,他稍稍有了改变。但是,一个月后,我没有如愿找到工作。那天,他喝得烂醉回来后,依旧不愿理我,我倒了杯水给他喝,他却嫌我碍事。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便收到他的分手短信。
“他跟我说对不起,最近有点累。不如分开一段时间吧。
“我没有任何理由再狡辩了,我觉得都是我自己无能,所以不愿拖累他。我搬到了我闺密家暂住。等到找到工作后,再回头认错,希望他能够原谅我。”
说到这里,开开脸上似乎又有了希望,一改原先的失落。
我叹了口气说:“开开,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讲一个女生对男生不离不弃、同甘共苦的故事。
我大学室友S小姐,和男友同样在一起四年。大学第一年相知,第二年相守,单纯的大学时光丝毫不用考虑一切有压力的事情。所以,两人在大学期间同你们一样过得轻松潇洒。一直到大四,每个人都要为各自的未来做打算。男友想去深圳找工作,S想考研。两个人都相互支持对方的选择,也从未因为这样的选择而闹过分手。毕业季,分手季,他们却如同老夫老妻似的全然不担心,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偶尔电话联系,相互打气。男孩知道,S会为了他考到深圳。S也知道,在她到来之前,男友定会在深圳为她奋斗。
一晃一年过去了,S没能如愿考上深圳的大学,男友的工作也不尽如人意。但是S却义无反顾地前往深圳陪伴其左右。S劝男友工作不好可以换。两人在对方的支持下一起进步,相互鼓励扶持。在男友最低谷的时候,S没有放弃他,在S难过的时候,男友竭尽所能地守护着她。
现在,两个人在深圳依旧过着安稳且平淡的生活。但是这其中更多的是默默相守的幸福,虽然没房、没钱、没车子,但有爱、有家,就已足够。
所以,永远别轻易高估一个人愿意与你同甘共苦的决心。他如果在你最艰辛的时候抛弃你,最无助的时候远离你,最丑的时候嫌弃你,那么试问他爱你什么呢?爱你光鲜亮丽的容颜?还是爱你无怨无悔奉献出的青春岁月?
如果一个男人能容忍你的缺点,在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依然宠你,在你无助困难的时候愿意倾尽所有帮你渡过难关,在你外表不再光鲜的时候依然毫无保留地拥抱你,在暴风雨降临的时候还能牵着你的手带你回家。这样的他才值得你爱。
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当你的关心和陪伴变成了打扰与麻烦,当一颗真心被当作负担,试问,这样的“爱”还值得你回头挽回吗?
为什么你觉得放不下,觉得舍不得,又觉得不甘心呢?那是因为你自己还没有做好一个人的准备,不愿放开过去那段时光中美好的糖衣,更加不愿一个人去承担以后遇到的风风雨雨。你害怕,害怕再也不能对某个人倾尽所有,害怕再也遇不到像他一样聊得来玩得开的人,害怕自己独自一人面临所有未知的苦难与忧愁。
在你想要挽回一段感情的时候,你要想清楚,这份情意,是不舍,是不甘,是遗憾,是愧疚,还是真的依旧还爱着?
如果你还爱着,就不会轻易地说了分手。开开,你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不值得,只是,你不愿意承认罢了。
听完我的话,她沉默了。放在她面前的那杯咖啡她一口没喝。看着她端起咖啡杯的手有些微微颤抖,我知道她心里一定不好受。但是我该说的也都说了,我想,她一定都明白,只是需要时间去改变。
开开走的时候,没有大段的感谢之语,也没有痛彻心扉的悔恨之情,她依旧从容淡定地背起双肩包,微笑地和我拥抱告别。看着她远走的背影,我想,可能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无论她怎么选择,我都祝福她。
写完这个故事后,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最无奈痛苦的日子里,也曾想过会有那么一个人出现,借他的厚实肩膀给我依靠,用他宽大的手掌替我擦去眼泪,用他温暖的怀抱为我遮风挡雨。他会带我穿越迷雾,带领我走出重重困境。
可是后来,我发现,现实总是会给我一记清醒的耳光。时刻提醒我,前路再苦,也只能一个人走。
而我,也很好地一个人走过来了,并且还能继续前行。
所以,没有遇到那个值得相伴一生的人之前,永远不要高估一个男人与你同甘共苦的决心。
单身,会不会成为一种“病”?
飞行第十二站:杭州
飞行故事人:无根水鱼
自从开播了新节目《解忧杂货铺》之后,我的微信公众号上就会经常收到一些听众发来的烦恼邮件。有很多观点相似、烦恼相近的。今天打开看见一位听友发来一封名字为《单身病症》的烦恼邮件。
她在邮件中写道:我是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行走在奔三的道路上。这么久以来没有谈过一场像样的恋爱,年轻的时候有过几段无疾而终的恋情,也暗恋过别人,也谈过异地恋。但这些同别人比起来,都是小儿科了。那种当初被视为美好的精神恋爱的想法,想必现在说起来别人都会嗤之以鼻。很多时候,我都不好意思同别人说起自己的恋爱经历,也很害怕同别人聊起情感的话题。总觉得自己贫瘠的感情生活拿不出手。
现在家里人催着,身边的朋友盼着,自己也急着。想要谈一场好恋爱,找个靠谱的男人,许自己一个家。
但是很奇怪,我发现可能是年纪越大,身边交心的人越少,更不要提单身优质的异性了。而我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内心很贫乏,越来越不会同别人聊天谈心。甚至有时候,我开始变得内向封闭起来,试图在这个社会里将自己隐藏起来,最好不被任何人找到。我知道这个想法很懦弱,也很幼稚,但是自己真的很困扰。经常看见身边的朋友晒生活,晒美食,晒情人,甚至是晒孩子。一股巨大的落差感与寂寞感向我不断地涌来,将我压得透不过气来。救救我吧!
看到这样的一封邮件,我很惊讶,面对她对我发出的求救声,我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她经历的这些,在这个速食年代,绝对不止她一人。她将自己的这种心理归纳为《单身病症》。我不禁想,如果以后的单身男女们都有了这种心态,甚至在这种心态更加恶化的趋势下,“单身”是不是真的就成为了一种病呢?
看过很多篇描写针对单身群体的文章,内容表达的大多都是让大家不要急,会有的,该来的一定会来,只要让自己变好才能遇到更好的人。其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
一个人如若她本身都已经将自己否定掉了,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逃避着这个喧嚣的世界,做一个爱情世界里的胆小鬼,她还怎么去遇见对的人呢?即使对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恐怕你也不会知道他就是对的人吧。
身边有个朋友,1982年生。不是奔三,而是奔四的人了。情感经历几乎为零。前几年还能主动地去认识接触一些异性,有这个想法去为自己打算。到了后来,几乎都是亲朋好友的各种介绍,安排一场又一场的相亲,从最开始的怀有一份希望而去,到最后带着一份疲惫而归。最后演变成,勉强应付。过了三十,急,是肯定的。即使表面上还在按部就班地过着,但是她内心深处的那份焦躁与不安早已经泛滥了。但是,她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味的消极状态,社交圈子在缩小,兴趣爱好在削弱,语言能力在减退,她开始越来越宅。以前周末,还能约她出来吃个饭看场电影,现在她宁愿一个人窝在家中看小说,看韩剧。
当这种外在的压力和内心的忧虑不断加大的时候,加大到你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的时候,人,往往选择的只有逃避。逃避,是一种短暂的自我麻醉。但久了之后,有副作用。它会让你养成习惯,习惯了这样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继而变得越来越认同自己所处的现状。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感情。
中国有句俗语:混吃等死。听起来挺消极的,但是很多人乐于享受这种状态。因为他们习惯了。
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次次失败后,你逐渐丧失了斗志。然后安于现状。
不久之前,《花千骨》这部戏火了之后,爆出了剧中饰演东方彧卿的“国民暖男”张丹峰与老婆洪欣的姐弟恋故事。洪欣在1990年加入香港娱乐圈,因为长相甜美当上了女主角,与后来的很多大牌明星有过合作剧,她也因此一夜爆红。爆红过后她与几位小生传出绯闻,之后嫁给了一个富商,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如若从此以后,平安喜乐也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与富商分道扬镳之后,1997年,她与香港演员莫少聪擦出爱情火花,并且未婚先孕,产下一子。但是,男方却偏偏扮起了陈世美,翻脸不认账。
情感事业均在当时受到巨大打击,那年的她,29岁,未满三十。假如她就此放弃,将自己放逐于世,封闭内心,不再过问世间纷扰,那么,有可能她会一辈子孤单一人。不再祈求美好的婚姻,甚至是美好的恋人。但是,她并没有。她没有做成演员有什么关系,她还能打工赚钱。事业没了,都能重新来过,为什么爱情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