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要懂的口才心理学
21125800000021

第21章 不怯场,和谁都能聊得来(2)

工作中,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只要与他说话,无论是关于工作的,还是关乎其他的,他都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去思考,并在适宜的时候,为你提供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往往话语不多,却很精炼,有时针对公司出现的问题一针见血,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社交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人认为,所谓的“聆听”就是选择沉默,不说话,用耳不用嘴;也可能会有人认为“做聆听者”的想法不可取。其实,这些所谓的“聆听”并非是真正的聆听。试想,倘若我们只用眼睛或者仅用耳朵去与人交流,而不是真心实意地去思考他人传达的心意,就完全不知晓交流中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其结果也只能是浪费时间,半途而废,达不到双方有效地沟通。所以,真正的聆听者绝不是仅仅保持沉默,而是用眼睛去观察细节、用心去思考信息。

故事中的赵强,多听少讲,巧妙补位,也算得上真正的聆听者。现实中,像他这样的人也有很多,他们的做法基本一致,就是话不在多,在于精;并以低姿态,切身实践,用自身努力,在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同时,也俘虏了别人的心;在当好配角的同时,也让别人时刻感受到他是主角。善于与人沟通的莫过于那些善于倾听的人,他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注定成为别人心中的主角。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总会经历这样的场景:有时候,我们和朋友交流时,虽然在听他说话,但总会摆出一副语气冷淡、爱答不理的姿态,甚至因意见不合而出现反驳质问、不顾礼貌、讽言讥语的冷场或尴尬的场面,最终闹得不欢而散。其实,细究这些事件的缘由,主要是因为在自己与他人沟通中,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礼貌。

因此,要想在交流中把握主动权,让自己成为别人时刻关注的对象,就要求我们做到:在说话时充分尊重他人,同时把握火候,讲究分寸,并且有礼、有节、有气地引导他人在感观上接受自己的正确的建议。这才是实现与人有效沟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绝佳秘诀。

刘涛是个比较健谈爱动的人。平时只要没什么事,她就喜欢聊天唠嗑、逛街购物,甚至在买衣服的时候,就能因某个热门话题和店员或其他人聊上大半天。

可是就在上周,她衣服不但没买成,还受了一身气。追其细问才得知,原来她看上了一款貌似去年APEC会议上某领导夫人穿的服饰,并对店主描述了三次。没想到竟然遭到店主蛮横地回答:“什么APEC,搞不懂,貌似你很懂似的!”话语刚落,便激起刘涛的极不耐烦,最终导致双方“两败俱伤”。

在这则事件中,无论是哪一方,都是沟通交际中的失败者。对于店主而言,顾客到店里买东西,理应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并以诚恳的态度回答顾客提出的要求和问题,而不是像事件中的这位店主,面对顾客询问,摆出一副爱答不理、语气冰冷的样子。如此,即无法促成生意的成交,又损害了自己店面的形象,实属得不偿失。而对于刘涛而言,作为消费者,尽管是主动方,但遇到如此冷淡的店主,也不应该失去理智,而应当以和为贵,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留有余地,不至于到最后目的也没达成。

事实上,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商场中;无论对待领导同事,还是对待亲朋好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双方沟通交流都需要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否则,项目的做成、关系的建立、意见的共识、生意的合作、感情的维护,都难以取得良好的进展。

综上所述,要想在沟通中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让别人时刻感受到自己是主角,就必须做到少说多做,用心去聆听他人的意见;并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同时进行交流,且在出现分歧时为他人留有余地。当具备了这种君子之风、雅士之气,那么成为主角就会指日可待。

5.要想聊成功,首先要找共通之处

你有没有曾经想要和某人说话,但是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话题而苦恼?与其坐立难安,不如学会主动找到打开对方话匣子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双方关注的话题,只有双方都热心关注的话题,才有可能进行共同的对话。聪明的女人在与人谈话的时候,丝毫不会怯场,因为她们和谁都能聊得来,懂得找到两个人之间的共通之处,然后彼此熟络的聊下去。

邵金娥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家乡的事业,主动申请到偏远的小镇上做英语教师,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在这个小镇上,她看到了孩子们的纯朴,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在她班上有个女孩,十分的内向害羞,因为很文静,所以和班上的很多学生都不怎么说话,上学和放学也经常是一个人走。

为了让她融入集体,以后的性格能够有所改善,邵金娥每天下课都主动去找她聊天。因为邵金娥是老师,所以起初开始聊天的时候,女孩子总是把她当做师长来对待,只是简单的回答她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打开她的话匣子,邵金娥主动找两个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呢?或者你经常做的事情?”邵金娥试探着问她。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女孩安静地回答。

“我也喜欢去图书馆看书,那么你平时多数都看什么书呢?”邵金娥问。

女孩听到她也喜欢看书,便抬头看她说:“我喜欢看席慕蓉的诗集。”

听到她说席慕蓉的时候,邵金娥非常开心,恰巧她也喜欢。于是两人互相交流,女孩更是主动的说了一些她喜欢的句子。她滔滔不绝地讲着席慕蓉,邵金娥看到她脸上绽放的笑容,自己也会心地笑了。

文中的女孩是因为和老师有着同样的兴趣,才逐步的聊起来的。由此可见,想要打开一个人的话匣子,交流的关键在于你需要找到对方的兴趣点。现今的社会,我们很多人都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将自己封闭起来,每个人都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想要结识一个人,并且能够和这个人聊起来,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主动示好,伸出友谊之手,你需要让对方首先加入你的这场谈话之中。

不久前,李莹出差到了一家旅店。由于客满了,时间很晚,只能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共同住在一个双人床的房间里。那个先她而入的女人躺在床上欣赏电视节目。李莹放下行李包,稍稍洗了一下,冲了一杯奶茶,对那位女士说:“您来多久了?”女士回答她说:“没多大一会儿呢,早你十多分钟。”

“听你的口音,您是东北人吧?”

“嗯,黑龙江的。”

“呀,黑龙江是个好地方啊!那生产的五常大米挺出名的。”

“对,我家就在五常附近呢!”

“你们那雪也挺大吧?我从小就喜欢雪,我们家乡很少下雪呢!”

提到了大雪,那位来自黑龙江的女士便打开了话匣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十分亲热。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个人认识多久了呢!

文中的李莹和那位来自黑龙江的女士,从相识到最终的熟悉,就在于彼此找到了“五常大米”“大雪”这些双方的共同点,所以才彼此熟络起来。寻找共同话题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不了解对方,因此同他人交谈,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便在于尽快找到彼此都熟悉的共同话题,消除陌生。有句古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确是这样,只有两个人找到了共同之处,才可能聊得投机。就好像你喜欢动漫,我却喜欢韩剧。这样差异大的话题没说几句,就会因为彼此没有共同之处而聊不下去。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好比听收音机时,需要首先找到相应的频段。只有进入了那个对的频段,你们聊起天来才能获得对方的认可和喜爱,否则“驴唇不对马嘴”,谁也不爱听谁说。找对了共同的话题,进入了双方的范围,才能够彼此“来电”,沟通也会变得顺畅和流畅。什么叫做双方达到一种“共鸣”,就是你所说的话,对方愿意听、乐意听,他说的话,你听了高兴,也乐于献上自己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