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20945700000061

第61章 《伤寒杂病论》方(60)

谢某,女,38岁。在3年前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经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数经中西药治疗,病情常常反反复复,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失眠多梦,胸痛如刺,偶尔咯血,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暗夹瘀斑,苔薄白,脉涩。辨为气血郁瘀证,治当行气解郁、活血化瘀。给予枳实薤白桂枝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味:枳实4g,厚朴12g,薤白24g,桂枝12g,全栝楼15g,茯苓12g,桃仁12g,牡丹皮12g,白芍12g,炒蒲黄10g,杏仁24g,炙甘草1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心悸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呼吸困难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呼吸困难解除,以前方6剂。五诊:用药后未再咯血,胸痛不明显,又以前方治疗30余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服6g,每日3服,用药约半年。随访1年,未再出现明显不适。

【用方提示】根据心悸、胸闷、因情绪异常加重辨为气郁,又根据胸痛如刺、舌质暗夹瘀斑、脉涩辨为血瘀,因呼吸困难辨为肺气郁,以此辨为气血郁瘀证。方以枳实薤白桂枝汤行气通阳、宽胸解郁;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炒蒲黄活血止血,杏仁肃降肺气,炙甘草益气和中,兼防活血药行气药伤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支气管哮喘

【导读】根据支气管哮喘的病变证机是气郁痰阻,治以枳实薤白桂枝汤;又因病变证机有寒饮,故与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方;更因病变证机有气虚,故又与四君子汤合方治之。

蔡某,女,55岁。有多年支气管哮喘病史,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哮喘,胸中、喉中痰鸣,胸胁胀闷,心中痞塞,动则气喘,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辨为气郁痰阻伤气证,治当通阳行气、宽胸化痰,兼以益气。给予枳实薤白桂枝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与四君子汤合方:枳实5g,厚朴12g,薤白24g,桂枝10g,全栝楼15g,茯苓12g,细辛10g,干姜10g,五味子12g,姜半夏12g,红参12g,白术12g,炙甘草12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哮喘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胸中痰鸣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哮喘好转明显,喉中痰鸣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心中痞塞解除,以前方6剂。六诊:哮喘止,痰鸣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七诊: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60余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哮喘、手足不温辨为寒,再根据胸胁胀闷、心中痞塞辨为气滞,因动则气喘、脉沉弱辨为气虚,以此辨为气郁痰阻伤气证。方以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宽胸、行气化痰;以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化生气血。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泽漆汤合方

泽漆汤由“半夏半升(12g),紫参(一作紫菀)五两(15g),泽漆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三斤(150g),生姜五两(15g),白前五两(15g),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9g)”所组成,是清热益肺、化饮宽胸的重要治病方,可治肺热痰蕴证。治病用方注意事项有二:一是根据病变证机既可用紫参,又可用紫菀,也可因病症表现而选择紫参或紫菀;二是用泽漆先以30g为始,因病变证机可渐渐加大用量。

肺癌

肺癌是指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亦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本病男性多发。

【导读】治疗肺癌,其早期或中期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术,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根据肺癌的病症表现及病变证机是热毒,治以泽漆汤清解热毒;又因病变证机有痰阻,故与小陷胸汤合方治之。

曹某,男,78岁。有30余年咳嗽病史,4个月前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癌,该患者既不欲手术,又不欲化疗,则服用中西药,可咳嗽、咯痰、胸闷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刻诊:咳嗽,痰中带血,气喘,痰稠色黄,口渴欲饮水,倦怠,舌质暗红,苔薄黄略腻,脉沉数。辨为热毒蕴肺证,治当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给予泽漆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加味:姜半夏12g,紫参15g,泽漆60g,生姜15g,白前15g,炙甘草9g,黄芩9g,红参9g,白术9g,桂枝9g,黄连3g,全栝楼30g。6剂,水煎服(先煎泽漆约150分钟,取泽漆药液再煎余药),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咳嗽减轻,痰中带血未再出现,以前方6剂。三诊:痰稠色黄解除,又以前方6剂。四诊:诸症得到有效控制,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巩固治疗半年。随访1年,病情稳定。

【用方提示】根据口渴欲饮水、舌质暗红辨为热,再根据痰稠色黄、苔黄腻辨为痰热,因倦怠辨为气虚,以此辨为热毒蕴肺证。方以泽漆汤清宣肺热、降泄浊逆,兼益肺气;以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宽胸降逆;加白术健脾益气、杜绝生痰之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导读】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变证机是痰热伤肺,治以泽漆汤;又因病变证机夹气虚比较明显,故与四君子汤合方治之。

吴某,男,61岁。有多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近因咳喘、水肿加重前来诊治。刻诊: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动则加重,胸满,烦躁,咯痰色黄不爽,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辨为痰热伤肺证,治当清热化痰、补益肺气。给予泽漆汤与四君子汤合方加味:姜半夏12g,紫参15g,泽漆50g,生姜15g,白前15g,黄芩10g,红参10g,桂枝10g,白术10g,茯苓10g,射干10g,炙甘草10g。6剂,水煎服(先煎泽漆60分钟,后取泽漆药液再煎余药),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胸满、烦躁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痰量减少,以前方6剂。四诊:咳喘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呼吸困难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较前又有好转,以前方6剂。七诊: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半年。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咳喘、舌质暗红辨为肺热,再根据呼吸困难、动则加重辨为气虚,因咯痰色黄、苔黄腻辨为痰热,以此辨为痰热伤肺证。方以泽漆汤清热化痰,兼益肺气;以四君子汤补益肺脾、化生气血、杜绝生痰之源。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炙甘草汤合方

炙甘草汤由“炙甘草四两(12g),生姜切、三两(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48g),桂枝去皮、三两(9g),阿胶二两(6g),麦门冬去心、半升(12g),麻仁半升(12g),大枣擘、三十枚”所组成,是养血滋阴、益气温阳的重要治病方,可治心阴阳俱虚证。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使心室期充盈受限而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症。

【导读】根据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变证机是心阴阳俱虚,治以炙甘草汤;又因病变证机有气郁痰阻,故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治之。

陈某,男,46岁。在半年前出现心悸、活动后加重,呼吸困难,倦怠乏力,食欲不佳。经仪器检查,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即住院治疗,病情虽有改善,但未能彻底解除症状,出现不适后虽继续服用中西药,但仍然不能改善病情。刻诊:心悸,呼吸困难,手足心热且全身怕冷,咽干口燥且不欲饮水,倦怠乏力,焦虑急躁,头沉,因情绪异常及活动后加重,舌红苔腻,脉虚弱。辨气郁痰阻、阴阳俱虚证,治当行气化痰、滋补阴阳。给予炙甘草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枳实5g,厚朴12g,薤白24g,全栝楼15g,炙甘草12g,生姜10g,人参6g,生地黄48g,桂枝10g,阿胶(烊化、冲服)6g,麦门冬12g,麻仁12g,大枣30枚。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心悸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呼吸困难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焦虑急躁缓解,以前方6剂。五诊:手足心热且全身怕冷解除,又以前方治疗20余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因情绪异常加重辨为气郁,因头沉、苔腻辨为痰阻,又因手足心热且全身怕冷、脉虚弱辨为阴阳俱虚,以此辨为气郁痰阻、阴阳俱虚证。方以枳实薤白桂枝汤行气通阳、化痰散结;以炙甘草汤益气助阳、补血滋阴。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β-受体过敏综合征

β-受体过敏综合征是指体内内分泌或游离的内源性儿茶酚胺正常,且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以心脏β-受体呈高敏状态或功能亢进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本病又称高动力β-受体循环状态或β-受体反应性亢进。多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导读】根据β-受体过敏综合征的病变证机是心阴阳俱虚证,治当选用炙甘草汤;又因病变证机有虚风内生,故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方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