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20870800000026

第26章 自省:最难的思考就是认识自己(5)

像小雅这样的女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未来,都奉献给了男人和家庭,只为了那个看似清晰,却遥不可及的未来。她们过早就开始了“将就的一生”,将就倒毛的牙刷,变硬的毛巾,掉色的假首饰,将就自己那张越来越丑的脸,以及变了形的身材。

小雅有一百个好,但我不能说她是个好女人,因为她努力经营着爱情和家庭,却忘记了经营自己,她忘记了其实自己也是男人生活中,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很重要的一部分。

电视里到处演着“他好,我也好。”可对于女人来说,现在应该是“我好,他才好”的时候了。幸福生活是两个人共有的,所以女人别忘了关注自己,这样你才能成为幸福婚姻的拥有者,而不是被婚姻抛弃的那个人。

第十一节: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德国民谚

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了一件衣服,这件衣服不是在商场里,而是在别人身上。女人总是能通过能其他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觉得只有别人身上那件衣服才能完美的遮挡住自己的不足。只有在人群中间无处可逃的时候,我们才能认识自己,当一个人时难免产生一点孤芳自赏的感觉,这就是人类的本性,从而让我们没法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因此才有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说法。

我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沙龙,读书沙龙、英语沙龙、心理沙龙等等,我很享受和人在一起待在人群的之中的感觉,当周围都是人时,听着他们各自抒发着情绪之时,我心理反倒是最宁静的,我们总能在他人言语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他人的过往之中看明白了自己的生活。

李靖是沙龙中的一位老朋友,他是一个公司的中层管理,处在上下两级夹缝之中,每天举步维艰,上怕得罪领导,下怕管不好下属。刚来沙龙时他让大家猜他的年纪,看着他满是血丝的双眼跟干干的嘴唇,我们第一反应都是他肯定快40了,他苦笑了一句说他刚30出头,不过现在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快40了。

“以前总想着往上爬,觉得上头舒服,可真爬到这个位置了,又宁肯下去,很多事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当李靖问出这句话时,大家七嘴八舌给了他很多答案,但依旧没有解除李靖的忧愁,他依旧是那个看上去快40的李靖。

但是在沙龙待了一段时间,大家能明显发现到李靖的变化,他不再唉声叹气,开始跟大家开玩笑。问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李靖笑道:“都是因为大家,跟大家相处的过程中,听着大家聊着自己的生活,我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清晰的认识了自己之后,对于我无能为力的事不再干着急了,对于自己不乐意做的是也不去迁就了,这样活着真轻松。”

做自己总是最轻松最开心的,但一个人都没有充分认识自己又如何做自己呢?李靖之前之所以不开心,是他连自己都不认识,不知道自己的最佳能力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单纯的人云亦云想要做管理,想要处理好每一种关系,但这样的结果只是苦了自己,还没法做到让别人满意。

李靖通过与大家相处,通过大家的生活反射自己的,一次次照进自己的内心,最终认识自己,他要做好其他省份之前,必须先做好李靖。

有时逛书店,见到时下很多成功学都宣扬“成功可以复制”、“跟我学就能成功”当你一旦把这些书挨个看个遍,别说成功了,你会连自己都找不到。每个人本质不同,所处的环境时代更是不同,又如何复制别人的成功呢?有时候与其做一个他人眼中的好人而压抑自己的人还不如做自己眼中的开心坏人。

由于机械的发展,在我们家乡现在春种秋收基本上都机械化了;几乎没有人再积肥保养土地了,因为化肥更快更好;也很少有人再挥锄“汗滴禾下土”了,因为有了便捷的除草剂,一喷洒就基本解决问题了。大家自然地都那么做,因为这样的耕作方式,省时、省力,虽说成本较高,粮食品质较低,对土地的破坏较大,但明显的高产量确实显而易见的。

面对这样的普遍现状,我们村有个郝老头却依然不为所动,他种地还像从前一样,养猪养牛,从不买化肥。用牛耕地、耙地,靠人力一锄头、一锄头地除草。只是,他种的粮食产量不高,很多人都说他是傻老头。

我曾也惊讶于郝老头的固执,问他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种地?郝老头淡淡一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活法,为什么要像别人那样呢?我觉得像自己这样种地最好。虽说辛苦一些,收入少一些,但保养了土地,还种出了更益于健康的粮食。”

“真的这么简单?”我又问了一句,很难想象别人都在图轻松、图多获利的时候,郝老头仍能不为别人的轻松成功所动。

“就这么简单,像自己这样生活,我感觉很知足,也很幸福。”郝老头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像自己这样生活。”这句话如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内心,没错,每个人都可以有许多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但是,不管怎样虚心地学习别人,都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不要企图把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不要简单地抄袭别人的生活。你要知道,像自己这样生活,才能准确定位,才能从容淡定,才能品味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后来,郝老头不盲从他人的种地方式,被记者报道后,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很多经销商争相上门出高价订购他的粮食,他的收入比那些高产的粮食大户还多了,这不失为另一种成功,一种只属于郝老头的成功。

第十二节: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雨果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爱自嘲,他们爱自黑,他们天天挂在嘴边的话不是在说自己的不好,就是在恭维别人有多么多么的好。有些人说这类人真是洒脱,能够直面自己的缺点,那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类人人前的笑,却没有听到他们在人后的哭。

一个乐于自嘲的人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因为知道自己的缺憾在哪里,所以很害怕别人攻击自己的缺憾,与其被动接受别人的攻击,不如首先自我嘲讽一番,将缺憾赤裸裸的摆出来,这样别人就没了攻击兴趣了。毕竟自己给自己的伤害远远没有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重。被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因为这预示着你千方百计想要隐藏的东西,别人早已了如指掌。既然如此何不自己揭下面具呢,起码还能保留一点点自尊吧。

相亲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婚恋模式,陌生的男女经过中间人的牵引见面了,从相貌到家庭背景各方面都要接受对方的考核,有时候甚至于还是对方家庭的考核,一旦男女双方都通过了考核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一旦有一方面不满意,那么这场相亲就失败了,也许以后还会成为别人的谈资,“那谁家的孩子也太差劲了,相亲都相不中”。

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抗拒相亲,不是抗拒这种以结婚为目的的见面,也不是抗拒这种交友方式,而是抗拒“被考核”。被相亲的时候,意味着你的种种都要接受对方的精挑细选,而我们自己也是深知自己有哪些方面是不足的,因此一旦被考核,出于本能我们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弱项,不被对方拿出来攻击自己,但往往越是保护越被撕开得惨烈。

甚至于一些我们自认为很不错的地方,通过与别人的对比,优势也变得不那么明显了,这些行为将严重打击我们的自信,所有有人将相亲称为一场“信心终结战”。

我有个朋友,暂且叫她阿秀吧,她曾也是相亲大人,每次相亲她都是精心打扮一番的,但由于她个子不是很高,相亲每每都落空,甚至于还要一次次被人提醒,你个子矮,你个子非常爱。阿秀有时候特别气愤“那个男的和穿着高跟鞋的我一样高,凭什么还嫌弃我矮,我还嫌弃他矮呢!”。

这样的次数多了,阿秀干脆破罐子破摔相亲的时候再也不刻意打扮自己,穿上一双恨天高了,她抱着“既然他不能接受我的矮,就不能享受我的好”的心态再次投入了相亲之中,没想到这次穿着平底鞋的阿秀居然相亲成功了。后来问及阿秀的老公看中她什么时,他老公笑着回答“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坦诚的姑娘,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该吃吃该喝喝该说说,完全不扭捏做作,找老婆是用来过日子的,我就喜欢她这真性情”。

原来以前为了掩盖自己的缺憾,带着面具的阿秀总是尽可能的装温柔装淑女,结果给人呈现的自然是一种假态,不仅恶心了自己也恶心了相亲的人。而这次阿秀揭下了面具,以真面目示人,自己多了一份自然也给了对方一份坦诚的印象,如此一来自然而然相亲成功了。

善于自省能帮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而正是因为深刻的认识了自己,难免有点虚荣的我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只将自己的优点展示在外,从而赢得别人的夸奖和赞美。殊不知缺点是根植于你身无法抹去的一部分,单纯的靠隐藏总有一天会露馅,等到露馅之时,你就好比被撕下面具的小丑,因为你这可以隐藏的丑陋掩盖了之前你带给别人的欢声笑语,此刻大家只看到了你的缺点和隐藏的欺骗,自然会给你更多的嘲讽和指责,如果一来所带给你的痛苦将是更加深刻的。

既然知道缺点是没法隐藏的,如果一来何不大大方方的展示在众人面前,并且用行动告诉大家,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但我会努力改正缺点,正确做一个完美的人。在你自己揭下面具的那一刻,别人只会看到你的坦诚和努力,从而对你的缺点视而不见,如此一来你依旧赢得了自己想要的表扬和夸奖。

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他人心中的完美,我们也不需要为别人而活。与其让自己带着面具遮遮掩掩,惶恐有一天面具被人摘下来惶恐的额过日子,不如自己摘下面具坦坦荡荡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用自己其他的努力和自信来弥补这份不足。人生我才必有用,我相信上帝在创造每一个人的时候,都是给了这个人得以美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资本的,你要做的不是花时间花精力掩盖上帝造人时的缺憾,而是尽全力用上帝给的资本好好的生活,缺憾虽然没法改变,但好生活却能通过努力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