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20870600000031

第31章 张爱玲:从尘埃里开出花来(5)

她觉得人家有“夫妻像”,自己倒成了局外人了。还有更过分的,胡兰成还把他和周训德和范秀美之间的亲密之事写下来,给她看,问她写得如何……任凭她再宽宏大度,再难忍受。但她不吵不闹,只在心里已经凉了半截。她迷茫了,当初的爱,怎么说呢?难道爱就这么短的寿命吗?自己依然如故,而他为什么不能持久?她失眠了……

她清醒时,泪水也几乎流光了。“看见你抱着别人,我知道,有时候,哭是没有眼泪的。”最后,欲哭无泪。

她最终决定离开了。胡兰成送她到温州车站,天下着小雨。胡兰成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依然表现得温柔深情,但张爱玲,已经再难有旧时的温柔。她只是叹了一口气,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这句话,她准备了多久才说出?付出了多大的勇气才说出?曾经那么爱他,怎么能说出口?这对自己太残忍了。但无奈无奈,不这样做,她也没办法忍受,没办法原谅自己了。

感情已走到尽头,眼见得现在只剩下了自己的一厢情愿。张爱玲知道,自己忍耐了好久,丝毫没挽回,那么何必再争取?把自尊都输光了吗?自己曾是多么高傲,不能。纵使没了爱情,没了他,但还有自尊,还有文字,它们可伴自己活下去。她从来没想过依赖男人,只是太依赖爱情,如今看来也不能这样傻了,爱情和婚姻都不可靠,只有自己文字最可靠。

她最终选择了放手,离开。

爱情的感觉,真是好。但正因它是感觉,就生命有限活不长。如今,这感觉终于死了。胡兰成那边先没有了,她想一直活在这种感觉里,可现实不能如愿,现实在逼着她放弃这种自欺欺人自我陶醉的感觉。也罢,早醒来,早放弃,早超生。

转身成陌路

自古多情空余悲。

张爱玲选择放弃时,她一定想到了那些悲剧爱情:想到了贾宝玉与森黛玉,想到了很多书里的爱情故事,想到了自己写过的那些悲情故事……

此后两个月间,因胡兰成断了经济来源,张爱玲怕他在流亡中受苦,以稿费接济他。她这么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不忍放弃。为什么?或许是为了给这段感情划上个圆满的句号。她是悲观的,但又是理想主义的。虽然她在自己的文字世界中编造了各种爱情悲剧,但轮到自己时,纵然注定是悲剧,也要让它幻化出永恒的美丽——既然爱了付出了傻了,那么,不妨再傻一次。她人为地延续一下这份感情的生命,然后对它潇洒挥手说再见——为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和高贵的自尊,也为满足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和虚荣心。而且,这样的自己很有风格,也让他难忘。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做到了。

有爱就不舍难离,所以藕断丝连。一次,胡兰成有机会路过上海,危险之中到张爱玲家住了一夜。他不仅无悔过之意,还指责爱玲处理不当。言语不投机,不欢分居。次日清晨,胡兰成到爱玲床边俯身吻别,她心中五味杂陈,想拒绝这个薄情男人但又抵抗不了他的温柔,终无法自持地伸出双手抱紧他,泪水夺眶,叫了一声:“兰成”,已泣不成声……

此一别,成永诀。

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张爱玲的分手信: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小吉即小劫,指胡兰成在难中。此时,胡兰成已脱险境,在一所中学教书,有了收入。张爱玲可以放心地走了,对彼此算是一个交代了。随信附上自己的30万元稿费。

一场“倾城之恋”就此落下帷幕。任凭胡兰成此后怎么想挽回这段感情,张爱玲再没回头。

张、胡之恋持续三年,实际热恋时间不过一年。但就是这短短一段情,让张爱玲不顾一切不顾后果空前绝后,付出了一生的热情。一次就足够。她的所有“爱心”耗尽,此后她无心再爱也没能力再爱了,如她对胡兰成所说:“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一段爱情落幕了,随之萎谢的,还有张爱玲绝世的文采——她的创作从此一落千丈,再没起伏——她再没写出像《倾城之恋》《金锁记》那样传奇的文字。

一段感情,耗尽才情,甚至为此改变了人生——由于政治的原因,张爱玲远离家国,寄居美国,再没回到祖国。

“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与胡分手后,张爱玲更加孤僻寡言,拼命写作,但再没写出《传奇》那样的风彩……

绝世才情,谱写一曲浪漫传奇,世人嗟叹。

50年代初,胡兰成移居日本,与上海大流氓吴四宝的遗孀佘爱珍同居。他听说张爱玲离开大陆到了香港。托人去看她,不遇,那人留下了胡兰成日本的地址。

半年后,胡兰成收到一张明信片,没有抬头没有署名,但他一看就知是张爱玲的:

手边若有《战难和亦不易》、《文明与传统》等书(《山河岁月》除外),能否暂借数月作参考?

信后是张爱玲在美国的地址。胡兰成大喜,以为旧情可复,马上回信并附上近照。他的《今生今世》上卷出版时,给爱玲寄去一本并附长信,不乏忆念之语,但张爱玲好久才回信:

兰成:

你的信和书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不想写信,请你原谅。我因为实在无法找到你的旧著作参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误会,我是真的觉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时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请寄一本给我。我在这里预先道谢,不另写信了。

爱玲

从此,胡兰成彻底断了念想。

“都说从此天涯陌路,什么是天涯?转身,背向你,此刻已是天涯。”张爱玲一个转身,从此两人天涯陌路。

1956年,张爱玲与大她29岁的美国作家赖雅结婚。5年后,赖雅中风,张爱玲照顾他六年直到他1967年去世。此后,张爱玲深居简出,尽十年之力研究《红楼梦》,写出《红楼梦靥》。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孤独死于洛杉矶家中,享年75岁。“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生命有限,磨难始终。生命的沉重和悲哀,一直弥漫在张爱玲的生命里,从她的父辈开始,一直延续到她的生命最后。张爱玲走了,也带走了最后的贵族。

张爱玲弟弟张子静曾说:“胡兰成当时官拜汪伪维新政府宣传部政务次长。他能言善道,笔底生花,姐姐与他认识后一往情深,不能自拔,也不忌讳他的‘汉奸’身份。姐姐聪明一世,爱情上却沉迷一时。这段婚姻没给她安稳、幸福,后来且是一连串深深的伤害。胡兰成说她‘不会跌倒’,她却为胡兰成跌倒了。”对胡兰成不无埋怨。

对这段感情,张爱玲没有只言片语。也许,感兴趣的人只有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和《民国女子》去寻找些蛛丝马迹了。

爱情无所谓是非对错,得失似乎也无所谓。其中滋味唯有当事人知,正如张爱玲在《金锁记》开头所言: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应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后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用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

只是,张爱玲真的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