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游戏中的理财学
20824500000023

第23章 找到那根最关键的柱子:蛮力有时候真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1)

古往今来的战争总是那么玄妙,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启迪和无尽的想象,就连一款虚拟的对战型益智游戏也逃脱不了此种命运。

小鸟和绿皮猪的战斗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在之前的战斗过程中,小鸟们以一批批同胞的壮烈牺牲换来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它们懂得了要根据每个战斗成员的特点组织进攻,在进攻时要讲究攻击的角度和力度,在最合适的时机做最合适的事情。它们还知道要点燃城堡的能量场,让它为己所用。这些经验让小鸟们在进攻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信,每场战斗的时间也明显减少了。

但遗憾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前路就是一片光明,要知道,在小鸟们不断累积经验的成长过程中,绿皮猪们也没有闲着,它们也在不遗余力地加强城堡的防护能力,修补结构上的硬伤,尽全力封堵小鸟们的攻击。

就这样,随着战事的推进,小鸟们的对手越来越难缠。如果说之前绿皮猪的城堡还能被称为有解的方程式,那么现在更多呈现在小鸟们面前的是一团乱麻。一座座绿皮猪城堡就这样看似无意、稀稀拉拉、散乱地摆在那里,小鸟们感觉从任何一个角度、以任何一种力度、在任何一个时机都有可能杀伤敌人,但仔细一想,它们就会意识到,每一种方案都坚持不到最后。这样的情况让小鸟们很是头疼,很是焦躁。

好在头疼和焦躁并没有持续太久,战斗经验已经非常丰富的小鸟们渐渐发现一个规律:无论城堡给人的感觉多么杂乱、没有破绽,都有一个对全局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支点,它是整个阵型的命门和机枢,只要抓住了,至少就成功了一半。而如果只把重心放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整体阵型上,反而会干预对关键支点的判断。不需要太多花哨的攻击技巧和华而不实的调查分析,只需要静下心来,从常识出发,排除各种干扰和迷惑性因素,找到要害部分,然后打掉它,这个过程一定要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明确这一攻击策略之后,小鸟们的进攻显得更为顺畅了,即使离最终的胜利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排除万难后所获得的绝对不是简单的“1+1”的累积,而是呈几何级数的递增。因为小鸟们不仅累积了一个又一个技巧,还累积了一份又一份信心,自然会产生强大的叠加效应。

小鸟们能够跳出纷繁复杂的表象,直达绿皮猪城堡的要害,而正在理财之路上的你现在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你是否觉得自己已经对各种理财项目的特点和思路有了充分的了解,却总是感到有一股隐隐的忧虑环绕在身边,挥之不去?你是否已经通过各种努力累积了一定的财富,但还是感到有些头疼和焦躁,不知道怎么处理重大变化,从而无所适从?

如果你正遭遇以上两种情况,那么恭喜你,这一章,我们将会讲到小鸟们如何应对变化。

现金流是财富累积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说是吧?

绿皮猪的城堡看似杂乱无章,但总有一个部分是它的“命门”,这个命门可能存在于堡垒的任何一个部位。如果它得以保全,那么损失再大也不足为惧,而一旦失去了这个命门,其他部位保全得再完整,大势也已去。因此,绿皮猪要做的事情是用尽量多的干扰因素来影响小鸟们对命门的判断,尽最大的努力保住这个关键支点,而小鸟们恰恰相反,它们需要从常识出发,排除干扰,直达绿皮猪城堡的要害。

这和我们理财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是多么相似啊:不管你的面前现在摆着多少种选择,它们对你的诱惑有多强烈,你首先要做的都是抓住一个关键性的支点;不管你是要进攻以获得更多的财富,还是要防止可恶的绿皮猪们偷走辛苦得来的“鸟蛋”(收入),你都不能避开这个问题。

理财规划中的关键支点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现金流——永不断档的现金流。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现金流为何能够担当起如此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现金流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现金流入,二是现金流出。具体情况请看下面的表6。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每月的工资、奖金(税后)房屋租金或每月需偿还的房贷年终奖、节日福利或者项目提成教育费其他现金收入(如业余稿费或者兼职收入)养老费投资收益存款利息股票、基金、保险等当月收益股票、基金、保险等当月分红其他收益汽车养护、贷款偿还以及保险费医疗费及赡养父母的费用日常固定开支水、电、气、物管费交通费、通信费餐饮费日常用品购置费衣服鞋袜购置费保险费(如财险、寿险、医疗疾病险等)其他支出(如出游娱乐、个人护理等)从表6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现金流入是一切财富积累的基础。没有稳定而持续的现金流入,整个家庭的财务基础就会出现极大的动荡。不管你现在的财务状况如何,你一定要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可能会在某一个月遭遇现金的零流入,但没有哪一个月能做到现金的零流出。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小张,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月薪6000元左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月光族”,每个月下来顶多能剩两三百元。由于年轻,也有技术,小张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很稳定的,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张与公司的两年劳动合同到期的那一个月,公司裁掉了相当大一部分员工,他们基本上都是和小张同一批进公司的。大家都很不解,工作没犯什么错误,公司怎么就这样把人给打发走了呢?后来,他们才知道,这家公司在中国迟迟打不开局面,总部董事会对每年打水漂式的投入很不满意。他们给出了两个意见:要么公司解散,各回各家;要么就压缩开支,再给两年的时间,以观后效。最后就有了这么一个处理结果。不过这对小张来说已经没有意义,对于当时的他而言,丢工作并不算大事,只不过他是在合同到期的时候丢掉工作的,这意味着他得不到相关的补偿,如果他不能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找到工作,他就不可避免要遭遇零现金流入。

很不幸,小张没有在1个月内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位往日过得异常潇洒,颇有些心高气傲的青年才俊苦苦度日,那段时间他真是过得极为困顿。

现在想想,小张的生活本不应落到那步田地。关键就在于他没有抓住现金流这个关键支点。公司因为高层管理者的经营不善而裁员,这怪不得小张,他已经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资金流断裂毫无疑问是小张自己的原因,就算他每个月能省下500元然后存起来,两年时间也能有至少1万元的积蓄,这笔钱足以支撑到他拿到新工作的第一个月工资。或者,小张如果能够将消费标准适当降低,生活费由每月6000元压缩到每月2500元,只要他愿意去做,这是一定能做到的,因为就算在上海、北京等高消费水平的城市里,每月2500元生活费都能够顺利地生活,更何况是在二线省会城市呢?这样一来,小张也能顺利地度过这段失业期。遗憾的是,这两条路他都没有走,最后他只能百十个不情愿,靠借钱度日。

除了小张这种现金流完全断裂的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你有现金,但在你需要的时候,它“流动”不起来。比如,小孩要升学了,但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想上好一点的学校,就必须额外缴纳几万元的“择校费”。而你的储蓄账户里只有1万元,夫妻二人领了工资后最多也只能凑齐8000元。而其他钱要么购买了保险,要么被套牢在股市里。总之,手上除必要开支外能够动用的资金只有2万元左右,这和目标额还有一定的差距。类似这种情况,也可以被称为现金断流。

为了避免以上这两种情况在我们身上发生,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我们要在心里牢牢地树立起关于现金流的危机意识。

我们要明白:现金流入可能会中止,但在你的有生之年,甚至你离开人世后的一段时间内,现金流出一刻也不会停息。只要没有了现金的流动,所谓理财就是空谈。

第二,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概念:现金流并不等于现金储备。

现金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属于自己的资金;二是这笔资金能够顺畅地流动。因此,在银行里的定期存款、有赎回时间限制的基金和银行投资理财产品、到一定年限后才能领取收益的保险,它们都不能满足顺畅流动这一条件。它们只能被称为资产,而不能被称为现金流。

第三,现金流储备的基本原则在于满足个人或者家庭的日常开支。

日常开支没有固定的数额标准。对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而言,平时有3万元可以随时动用的现金,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应对半年的日常必需开销和一般的意外情况(如突然失业)。然后再将每月流入的超额部分投入流动性较差的理财项目中去。

但对于一个大富之家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想当年,张子强绑架了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大儿子,然后到李嘉诚的家中谈判赎金的问题,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确定赎金为10亿元港币。李嘉诚为了确保儿子的安全,表现自己的“诚意”,当即决定先把家里留有的一笔资金——4000万元港币——交给张子强。而张子强嫌“4”不吉利,最后离开的时候只带走了3800万元港币。

可见,由于每个家庭的收入和开销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没有必要规定随时能支配的现金数额具体是多少,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每月的平均消费为基数,然后乘以5,就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比例。这笔资金一般以活期储蓄、通知存款、没有赎回时间要求的理财产品等方式进行运作。流动资金越多越好的观念不可取,主要是保证整体稳定。收入多的时候,转移部分现金进行收益更高的长期投资;不足的时候,要尽快补齐差额。

第四,要想让现金流更健康,必须在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同时下工夫。

在现金流入方面,要尽量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固定收入保持持续增长(这里主要指工资收入),这是不断做大家庭财务这块蛋糕的基础,也是输送现金流过程中最稳定的一台发动机。而要想达到持续增长这个目标,突破事业的瓶颈极为重要,至于怎么突破,大家可以参看我前面提到的关于加强对自身投资部分的内容。

二是确保在投资理财项目上的整体收益持续上升。我们不能强求所投资的每一个理财项目都大涨特涨,那不现实,我们只能借助多元化的投资来降低风险,提高整体收益。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对自己太过苛刻。在收益不是那么理想的情况下,频繁调整投资项目,这样通常会得不偿失。我的建议是在选择的时候格外慎重,选择的理财产品尽量多元化(或者说像基金一样拥有多元化的投资性质)、少换手。

在现金流出方面,则要将重点放在规划统筹上,做到对开支有预见性。

就拿前面提到的几万元“择校费”来说吧,作为父母,在孩子考试前的几个月,就应该对这种情况有所考虑。首先应确定孩子一定要上哪种水平、层次的学校,这类学校对孩子成绩的要求是怎样的,孩子的成绩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是否有把握考上这类学校。即便孩子有把握考上,但会不会出现意外,考不上又该怎么办?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最后都会落到一个问题上来——“择校费”大概是多少。只要想到了这一层,父母就应该提前几个月筹这笔钱,这样方能做到有备无患。

也就是说,我们对现金流量必须有调节意识,可能有大笔开支的时候,我们应调高流量,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没有大笔开支,我们就应该相应地调低流量,以冲抵调高时带来的损失,做到高低相济。

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就像天平的两边,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平衡。现金流入如果不能持续增长甚至减少,现金流出所带来的压力就会相当大,而现金流出太快的话,也会迅速拖垮现金流入部分,使其丧失持续增长的活力。

现金流是一切财富积累的基本出发点,它就像绿皮猪城堡的命门,有它就有机会,没它,一切就都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