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20793800000011

第11章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征(2)

2.涪陵区

涪陵区地处重庆东部,邑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乡”。涪陵区自然条件好,人文资源丰富。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红心萝卜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水底碑林白鹤梁、程朱理学“点易洞”则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为发挥自身特色资源优势,涪陵区积极打造榨菜文化节等会展活动,挖掘特色农业潜力,并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以2010年中国涪陵榨菜文化节暨酱腌菜调味品展销会为例,历时两天的会展活动共设立展位125个,参加的区内外企业共48户,其中区内企业32户,区外知名企业16户。区内5户企业与区外18户企业在展会上签下了15亿元订单合同;国家级、市级、区级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计500余名参加了此次会展活动,并吸引观众达5万人左右。这次会展活动充分展示了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状况和浓重的文化历史底蕴,既是对该区商贸会展业的一次大检阅,也是该区榨菜产业历史上一次经济文化盛会。

整体而言,于2010年4月25日落下帷幕的此次展会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活动展销内容多,主要涉及涪陵榨菜文化展示,涪陵榨菜产品展示展销,全国部分酱腌菜调味品展示展销,区内土特产品展示展销等;二是签约项目多、合同金额不菲,创历史之最;三是活动内容有所创新,本次会展活动首次举办中国榨菜暨中国酱腌菜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话中国榨菜、酱腌菜科技进步事业,描绘榨菜、酱腌菜产业的美好蓝图。

除自主举办特色会展活动外,涪陵区也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会展活动。2012年5月,第十五届“渝洽会”上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此次“渝洽会”上,涪陵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共签约6个项目,签约项目主要涉及笔电配套、文化、商贸、物流、能源、城市建设等领域。投资分别来自台湾、香港、上海、重庆等省市(区),合同引资总额161.5亿元,其中外方投资额31.5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签约和建设实施,对延伸涪陵区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特别是实现笔电配套产业化供应材料基地零的突破,完善和提升重庆市IT产业的整体配套水平,打造重庆市对外开放高地以及把涪陵建设成重庆对外开放门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3年1月,以“绿色、特色、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涪陵区共组织了11家国家级、市级龙头企业及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参展产品达100余种。本次展会,涪陵展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交额方面,涪陵区累计销售各类产品20余吨,现场销售金额达160余万元。荣誉称号方面,除囊括了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最佳设计奖和签约奖三项大奖外,“八缸·黑乌金”“辣妹子”“餐餐想”牌榨菜和“大木山”牌黑土猪还荣获了本届农交会“最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的称号。

通过自办展会和参加展会,涪陵区特色资源优势显现,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从而推动了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

3.渝中区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区,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作为重庆市主城老商圈,在周边新商业快速发展、居住人群外迁流出等形势下,渝中区迫切需要通过会展活动带动区域商业发展。

近年来,渝中区围绕打造国际化会议会展之都的目标,以“品牌渝中,文化之旅”为主题,差异化发展会展节庆经济,着力引进高品质、高规格会议,举办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的节庆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发布展示会,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具体而言,渝中区的会展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迅猛。2011年,渝中区共开展大型节庆活动15个,举办展览40场,品牌展示推广活动30余个,全区三星级以上酒店承接会议4582个,平均每天举办会议达十多个。其中,国际性会议百余场,全国性会议上千场,占会议总量的25%。全年共接待参会人员40多万人次。2012年,全区共举办各类节庆会展、品牌展示推广活动50余场,全区三星级以上酒店举办会议超过5000个,从而推动了会展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展会效果突出。依托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渝中区积极培育专业和品牌会展节庆活动,使会展活动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购物狂欢节仅“三日狂购”期间就实现销售额近5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地区消费;2011房地产交易会三日成交金额达3000万元;重庆灯饰文化节直接收入达5000万元;新创办的国际潮流美食节,整合52家餐饮企业资源,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有效地宣传了渝中区潮流餐饮和老字号餐饮品牌;2012年“一会一节”吸引全国600万游客来渝,实现旅游收入63.5亿元,取得了带动经济、扩大开放、服务民生、助推发展的综合效益。

三是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渝中区会展规模不断扩大,辐射范围更加广泛,参观者从周边区县消费者逐渐扩大至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第六届全国零售商大会吸引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500强零售巨头在内的近800家国内外零售商到会参加,使渝中区成为世界级的零售业交流展示平台;2011全国甲醇及下游市场论坛有260多家企业代表共聚重庆,共同探讨行业发展问题;2011中国金融论坛等会议为高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2011重庆小姐竞选不仅涵盖重庆市14个区县,还有来自山东、大连、厦门等城市的选手,成为一场全国性的精彩赛事。

四是名都地位更加巩固。渝中区坚持走以高端会议、精品展览和节庆活动为主的发展道路,按照节庆会展、文化艺术、品牌展示、高端会议四大板块对全区会展活动集中统筹,分类指导,实现了会展活动集约化发展,并得到了会展业界的高度评价。2011年,渝中区会展业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如会展业专业大奖——金海鸥奖,“中国十大最受关注会议目的地”,“2011会展年度管理风尚奖”等,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渝中区西部会展名都的地位。

五是政策支持效果显现。为推动地区会展经济的持续发展,渝中区于2009年出台了扶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如《渝中区会议会展业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渝中区品牌发布展示活动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渝中区引进国际品牌奖励暂行办法》。2012年,渝中区发放品牌展示扶持奖励金50万元,以鼓励支持商业企业举办高端品牌展示会、发布会。在各种利好举措的指引下,渝中区相继举办了2012年解放碑购物狂欢节、第七届重庆主城精品楼盘展示会暨第十三届重庆渝中房地产交易会、第六届中国重庆都市旅游节暨第四届中国重庆城际旅游交易会、“诗仙太白杯”2012重庆小姐竞选、首届(重庆)品牌文化节等大型节会活动,为拉动消费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大渡口区

大渡口区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层,是重庆市主城向西的重要门户和窗口,也是重庆市主城的生态和谐宜居区、文化休闲功能区、现代物流发展区、新型工业发达区。

随着重庆钢铁集团的搬迁,大渡口区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机遇。后重钢时代的大渡口区发展优势明显。在主城九区中,大渡口区以其独有的四大优势,彰显出核心竞争力:一是最大的后发优势。大渡口区全境处于重庆“二环”以内,是主城组团的关键节点,也是整个主城西进、南拓的重要桥头堡,拥有两山两江之间、主城核心区内仅存的30多平方公里未开发土地资源。二是最畅通的交通。大渡口区有“五纵五横”道路路网,主城内环快速、渝黔高速、渝湘高速、渝滇高速交汇,34公里的长江水道环绕,轨道交通2、5、11号线纵贯全区;30分钟直达江北机场,10分钟直达观音桥,5分钟直通鱼洞,是主城核心区中最为畅通的区域。三是最优越的环境。大渡口区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全区建有城市公园1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3平方米,名列重庆市前茅。现在的大渡口区是重庆市主城中生态环境最好、配套设施最全、宜居幸福指数最高的区域之一。四是最生态的产业体系。大渡口区拥有重庆首个也是唯一的园林式工业园区——重庆市建桥园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该工业园共引进85家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且连续八年被评为“重庆十强园区”,也是全国十佳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之一。至2020年,该园区将形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新型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产业集群,建成中国西部有重要影响的千亿级特色园区。

现阶段,大渡口区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安防设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和支持会展业等服务业的发展。转型时期,大渡口区依托自身特色产品优势,主要实施“走出去”的会展业发展战略。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大渡口区民间艺术“堰兴剪纸”展出了200幅剪纸作品,涉及民俗、巴渝风情、京剧脸谱、山水花鸟、地方人物等五大主题,有力地彰显了大渡口区民俗文化特色。此外,大渡口区还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会展活动。2008年重庆·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渡口区积极组织重庆今普食品有限公司、重庆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大渡口区牧昌獭兔养殖场等几个龙头企业参加,在组委会设立的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综合展厅,集中展示火锅底料、獭兔皮制品等深加工农产品。

处于转型阶段的大渡口区,其会展经济也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宣传了地区特色产品和文化,推动会展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随着重钢、钓鱼嘴、小南海三大片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大渡口区会展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江北区

江北区是重庆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是重庆市规划的信息、金融、文化艺术中心。

2011年,江北区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多项经济指标实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达516.5亿元,是五年前的3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0亿元,总量连续四年位居重庆主城第一;商品销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总量连续两年位居重庆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达11.6亿美元,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内资达416.5亿元,总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就三次产业结构而言,2011年江北区三次产业产值占比为0.5∶34.2∶65.3,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为江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会展业等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为响应重庆市打造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的号召,江北区积极建设“会展之都”展示区。具体而言:一是充分利用观音桥步行街场地开阔、人气兴旺和辖区星级酒店聚集的优势,积极申办各类品牌展会,争取和引进全国性的展览活动,拉动会展购物消费,提升江北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充分利用农贸、茶叶市场、居然之家、东方灯饰广场等大型专业市场的聚合辐射优势,举办各类专业商品展示会、推介会和展销节等会展活动;三是充分利用节庆,开展购物促销活动,鼓励商贸企业、大型市场开展店庆、周年庆和其他主题促销活动,活跃市场贸易,扩大消费需求;四是加快推进协信中心锦江大酒店、海洋广场重庆富力凯悦酒店、铁山坪国际会议中心等五星级酒店的建设,打造国内外重要会议目的地;五是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企业到江北发展连锁店,鼓励区内酒店业与区外大型酒店集团联盟,实现管理创新;六是加快推进观音桥商圈、江北城金融中心高档写字楼、高星级酒店建设,集聚一批策划、设计、广告等配套服务业,完善地区会展业发展配套设施。

江北区现有商圈众多,商业资源业态丰富,如何确立观音桥等商圈的自身特色显得尤为重要。为充分利用自身服务业优势,促进区内商圈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江北区考虑发展时尚创意产业,积极打造重庆时尚创意高地。为此,江北区举行了一系列时尚节庆活动,促进区内商贸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在观音桥等商圈举办中国江北时尚创意文化旅游购物节、中国中西部模特大典、江北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国江北时尚创意产业高峰论坛等一系列与时尚创意产业相关的节庆活动,扩大江北区时尚创意产业的影响力,丰富时尚创意产业的内涵,同时以此带动该区的旅游业、酒店业、休闲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区内商圈带来无限活力和人气,让观音桥等商圈成为我国中西部最闪耀的展示时尚创意的流动大舞台。

6.沙坪坝区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紧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部新区,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域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繁荣兴旺。

2011年,沙坪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3亿元,年均增长16.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5亿元,年均增长25.7%;固定资产投资385.2亿元,年均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9亿元,年均增长18.8%。在提升汽摩及装备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沙坪坝区也注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及现代物流业。2010年,西永综合保税区封关启用,“1+3+20”主、配套企业入驻投产,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55.5%,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初具规模。西部现代物流园主体框架已经形成,集装箱中心站建成使用,“五定”专列、“惠普、宏碁专列”开通运行,另有中国外运等13个项目入驻,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第三产业的比例已达57%,现代物流高地初具规模。

旅游业、商务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属于沙坪坝区的后发产业,也是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持产业。整体而言,受交通、区位等因素限制,沙坪坝区会展业发展相对滞后。面对新兴的会展经济,沙坪坝区将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区内重点建设项目,拟在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内建造一个国际会展中心。根据初步计划,该会展中心占地55万平方米,规模将是目前国际会展中心(南坪)的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