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20728100000012

第12章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金明春

听着刀郎的歌,去吐鲁番。

“二00二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时候往来得更晚些。

……”

但吐鲁番的热浪涌来,刀郎的歌声漂浮在干烈的空气中。

烟云缭绕的火焰山下,郁郁葱葱的木头沟河畔,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人文景观大漠土艺馆。

火焰山腹地的五百罗汉谷,是佛光宝地。著名的佛教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就开凿在此谷,在古代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

想当初也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因历史上的宗教战争,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摧残早已疮痍满身、面目全非,引发了人们无限的历史感慨,万佛宫,是大漠土艺馆的主体工程。这个大型宫堡由三个直径十米、高十二米的窟窿顶建筑组成,是迄今新疆境内最大的佛教艺术殿堂。据考古学家发现,新疆古代的佛寺不少就是采用了这种式样的建筑。有趣的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对窟窿顶建筑情有独钟。进入宫内迎面一尊十米高的彩绘大佛雄伟壮观、气派不凡,是依据焉耆出土的雕塑精品红衣佛放大塑造的。

万佛宫西侧为四个穹顶建筑,像串糖葫芦似地连续在一起,为玉石、帽子、服装、铜器等展室。西北角的木制品展室展示多种旋制、彩绘的木制品和土式机械。穿过钟亭可参观土陶展院,这里有老式以脚踏为动力的陶轮和一片很壮观奇特的土馒头(制作大陶的模具)。

北侧小院有两座土陶窑,一座是从新疆土陶之乡英吉沙县移植的,一座是吐鲁番本地馕坑窑(馕:新疆的烤面饼)游人在这里可参观土陶制做的全过程,还可观赏土陶器皿。经过一条往下的阶梯,便进入一个半地下的、结构繁复的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吐鲁番式土拱院,庭院冬暖夏凉。

吐鲁番可以说是古代生土艺术的精粹之地,但随着古代宗教战争的破坏和现代化进程导致的风俗的移易,生土艺术日渐式微,仅存的也不过是些废墟遗迹,生土艺术的存续面临断裂。而大漠土艺馆因地制宜,利用吐鲁番干旱少雨之条件,就地取材,直接用当地的泥土为材料进行建造和雕塑。大漠土艺馆内的建筑和雕塑完全根据生土艺术塑造原则建造而成,有天然天成之趣,是古代西域生土艺术的一种现代成熟展示。

高昌故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城呈长方形,周长5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城内,可参观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其余的便是残破土墩、败落壁垣了。

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佛寺两侧曾立着高大的佛塔,院内正中有残存塔柱,而佛龛内则残存着菩萨像和壁画。据考证,这是当年唐僧玄奘西游路过高昌国时,被国王菊文泰挽留一月讲经之处。

葡萄沟,缀满珍珠玛脑。上帝给吐鲁番最充足的阳光,最热情的阳光,也给吐鲁番最甘美的果实。

这是上帝的果实。

坐在葡萄架下,听一个风趣的故事:有一个汉族人买了一把维族人的扇子,用了一天便坏了,他找到卖扇子的维族人说扇子不耐用,维族人对他说,你扇子的用法不对,我们都是这样扇扇子的,维族人举扇子的手并不动,而是来回摇晃动着脑袋。

我们为维族人的风趣欢笑。

挂满甘美葡萄的吐鲁番,也挂满欢笑。迷人的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的火焰山中,这是一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这里依山旁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你可以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尝珍珠般的葡萄,你可以坐在葡萄架下品尝鲜葡萄。天山雪水沿着第一人民渠穿沟而下,潺潺流水声给葡萄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两面山坡上,梯田层层叠叠,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海洋。在这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桃、杏、梨、桑、苹果、石榴、无花果等各种果树,一幢幢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农家庭院上,别具特色。夏天,沟里风景优美,凉风习习,是火洲避暑的天堂。

新疆有一首歌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在葡萄沟品尝葡萄的甜美和清凉,可以领会吐鲁番火辣辣之外的那份清凉惬意。

我不知道这里是否也埋藏着痛苦,但我从这里阳般的欢笑中丝毫看不出它们的一丝愁倦。这里的老人多、孩子多,有老人、孩子多的地方,我想一定是拥有最美时光的地方。这里的老人都很长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腰板硬朗,有着自然赋予的明亮的目光。我想这除了它们可以享用最鲜美的瓜果,更种要的是他们没有都市人贪婪的欲望和纷乱的心绪。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平静坦荡的心怀是快乐的福址。

快乐的心情之藤,爬满支起阳光的地方,那幸福、快乐的果子便会甘香美甜。

生活也是这样。

人生也是如此。

学会恬淡。

恬淡,使现实更真切。恬淡,使生活更真诚。恬淡,使希望更贴切。恬淡,使未来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