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20728100000011

第11章 清爽的高地

金明春

喀纳斯,是一片纯净、美丽、清爽的高地。

这里有草原、森林、湖泊。

面对草原,我想起了达摩达拉的一句话:只有可以自由享受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才是世上最快乐的人。

草原在打开人的视野的同时,也打开了人的心灵。“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画上的草原,是天上草原。

草原的绿色很养眼,也温润人的心。这里是最高的草原,是天堂草原。

森林,让喀纳斯陷入神秘。深沉的喀纳斯,让我仰望,使我沉思。白桦林,一定生长着美丽的传说,一定隐藏着动人的故事。

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河北上约1公里,你会在峡谷中看到一蓝色月牙形湖湾,那就是月亮湾。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那两个脚印,可是嫦娥奔月时留下的一对光脚印?美丽静谧的月亮湾,使人心醉。

喀纳斯湖是一座典型的冰蚀湖,它状如弯月,它隽美多姿,湖水清冽。清晨湖面清烟缥缈,正午银粼闪烁,傍晚夕阳映照水面,水天一色。在喀纳斯的周围峰峦叠嶂,峰顶白雪皑皑,山腰林木葱翠,山坡绿草如毯。这是梦境?还是世外桃源?它美得让人忘我,美得让人怀疑自己看到的是否真实。青山倒映水中,更添水色斑斓。“水怪”的传说,是喀纳斯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群峰夹抱之间,喀纳斯湖如玉带蜿蜒飘拂。轻云薄雾之中,常常会出现金顶佛光的自然奇观。是天赐?是神赐?

在喀纳斯,有一个图瓦部落,这是一个人口极少的部落,居住在一个几乎与人隔绝的清凉高地。他们以狩猎放牧为生,住的是小木屋。喀纳斯图瓦村居民是自称是蒙古族的图瓦人。图瓦人村落是蒙古族图瓦人生活的村落。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图瓦人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组相近,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与现在的蒙古不同。现在的图瓦人学校基本是普及蒙古语。在生活习惯方面,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的影响也较深。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哈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在蒙古包。

喀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魅力的人文、民族风情。

几乎近于原始生活的图瓦人在喀纳斯,这又是喀纳斯的神秘之处。

他们是幸福的,因为纯净。纯净的生活,纯净的劳作,纯净的心灵。

我似乎是沿着一个时光隧道,步入远古。

图瓦人,拥有的是阳光,拥有的是单纯,拥有的是美好,拥有的是幸福。

我沉浸在远古自然的芬芳之中。

幸福,洋溢开来。

图瓦存小而宁静,宁静的是人心醉。森林之中,有熊、有狼,但这些并不会影响图瓦村的祥和。也许,这些动物们知道图瓦村的善良,于是他们和谐相处。这是多么祥和的幸福的生活啊!

一个图瓦女人,在一个深冬里,发现一只狼崽,一只几乎冻僵的狼崽。她把它抱回小木屋,精心喂养,狼崽慢慢长大了,并没有要离开小木屋的意思。就这样,小木屋里,便有了一只狼。曾几次,小木屋的主人遭受风雪,是这只狼出去给他们带来食物。小木屋的主人救了狼,狼也救了小木屋的主人。我们无法想象,狼和小木屋的主人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交流,声音、眼神。其实,他们是用信任、是用爱来交流的。

有一位图瓦老人,会吹奏一种图瓦人自制的笛子。这种笛子至今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精熟吹奏。这种笛子用的是全身的气流来吹奏。笛音有着古朴神韵,如山中风动,如奔流水声。那是生命的声音。

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走出小木屋,脸上有着阳光留下的痕迹,眼睛因纯净而明亮。她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清纯的脸上洋溢着世界上最干净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