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中的喜,就像福一样,涵蕴很广。传统的《四喜诗》写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概括了4桩喜事。
而此外的喜事还有许多,诸如升官、得子、来财、长寿等,中国人对欢喜热闹的追求十分执著,自然要有位喜神来崇奉。
(一)民间的喜神崇拜
在民间诸神中,喜神是不多见于经传的,同时其形象也很少见于图绘。
宋代人曾把人的画像称作喜神,进而有人作《梅花喜神谱》,把梅花之容称作喜神,这显然与作为神祇的喜神无关。
最初的喜神神乎其神,无影无形,却又在此在彼,出现在不同的方位,凡事向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就会大吉。
在民间传说中,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像而封为喜神。因有长须,于是就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
所以,喜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但后世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喜神,进行奉祀。
奉祀喜神,常见于礼俗活动中,尤以婚嫁为最。旧时成婚,新人坐立,必须正对喜神所在的方位,以求一生多喜乐之事。
(二)喜神的传说
“喜神”究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将其标榜成封建帝王。有说喜神是商纣王。此说大概源自《封神演义》,姜子牙封商纣王为天喜星。
北京崇文门外精忠庙喜神殿,曾在光绪年间被称作天喜宫。
还有说喜神是后唐庄宗。唐庄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喜好戏曲的皇帝,既好俳优,又知音律,能度曲,被后世奉为戏界祖师。
然而,自明清以来,最普遍的说法当属唐明皇了。相传,唐玄宗是戏曲的创始人,尤其是自宋代起就有记载的明皇神游月宫,作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在民间广为传播,更被梨园弟子们津津乐道。明末,被搬上舞台。清初,还将此传说画在了精忠庙喜神殿的壁画上。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人间的帝王乃天上星宿下凡,所以精通音律的明皇便又成为翼宿星君的转世。又因唐玄宗为唐睿宗第三子,常亲自登台出演,不便以君臣相称,故又被称作三郎或老郎。
另一种说法是喜神小儿说。有的说喜神是演出时用的道具娃娃“彩娃子”,也有说是后台神龛里扎着小辫的娃娃。
相传,过去有人学戏,久不会,梦见一小孩来教,骤能领悟,于是共尊小孩为喜神。还有说是唐玄宗的三太子,在后台玩耍,钻进大衣箱,窒息而亡。唐玄宗十分痛心,遂将其封为戏班大师哥,永远供奉。也有说三太子替演员勾画眼眉,发明了脸谱,后世尊奉为喜神。因其最幼,故名老郎。
戏界缘何奉小孩为喜神,有人解释说梨园弟子经常出演堂会戏,多因生日满月等喜庆事,赏钱颇丰,多与小孩有关,故将戏班中的假娃娃尊为喜神。
这两种传说在喜神的形象上也得到证实。民国年间有报刊记载,东岳庙喜神像为一个十五六岁的白面少年,金冠黄袍,俨然王者。精忠庙喜神殿祖师像则为红袍,金冠、白面、黑须,帝王装束,横匾写“翼宿星君”。
这两个喜神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有无胡须之分。正好与喜神传说故事中,主人公明显分为成人、孩子两种形象相吻合。
在喜神被梨园行奉为祖师神后,便被赋予了与戏剧有关的种种传说。神统体系也不断完善,产生了陪祀,即十二音神。
北京东岳庙喜神圣像两侧供奉着十二音神的牌位,分别是:先师鬼音沈古之真君、先师虎啸秦清真君、云音韩娥元真君、先师罗祖公远真君、琴音绵驹真君、猿音石存符真君、雷音孙登真君、龙吟王豹真君、黄旙焯真君、叶法善真君、凤鸣阮籍真君、鸟音薛谭真君。关于十二音神的来历,有学者曾作过考释。黄幡焯、叶法善和罗公远3位真君,皆与唐明皇有密切的关系。黄幡焯为唐代名伶,善演参军戏,深得明皇宠爱,一日不见,则愁眉不展。平日侍从皇帝,也常常假戏谑,警惕其主,解纷救祸,人称“滑稽之雄”。叶法善和罗公远被奉为音神,大概是因为带明皇神游月宫之故。其余的九位皆为古之善啸和善歌者。
绵驹,春秋时高唐人,为齐国民间歌舞名家,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国家级“歌星”。他弟子众多,形成浩大的民歌队伍,为古代民间歌舞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称为歌圣,后被奉为“音神”。
绵驹善歌,在多处古籍中都有记载。《乐府诗集》中说:“齐人绵驹居高唐,善歌,齐之右地亦传其业。”晋郭璞诗《答贾九州愁诗》中,有“绵驹之变,何有胡越”之语。
由于绵驹在民歌及音乐上的造诣极高,后世把他奉为十二音神之一。
孙登,字公和,号苏门先生,妙真道大宗师。长年隐居云台山,博才多识,熟读《易经》、《老子》、《庄子》之书,会弹一弦琴,尤善长啸。孙登精通音律,是“啸”的最高境界的人。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
戏剧讲究发声,故将其拟作自然之音。如老生的嗓音应具备小龙虎音、云音、鹤音、猿音;净角具备大龙虎音、雷音;小生、正旦则应具备凤音、云音、鬼音。还以笛象征龙吟、笙象征凤啸、琴象征和风、鼓象征雷震。各音皆有神主之。
此外,还有大仙爷,东岳庙喜神殿的正上方就设有殿堂专门供奉。传说大仙爷就是狐仙,常在夜间出行,戏子们多在晚上演出,所以都供它为神。
在民间,喜神与财神、贵神、福神一起被视为吉神,立牌位供奉,无具体形象。其方位应天象而变,遇到喜神则为大吉。
(三)民间习俗走喜方
红双喜字,表达了人们对于一对新人缔结婚姻关系的庆贺,寄寓了新人对于婚后幸福美满生活,尤其是早生贵子的祈求。红双喜字作为新人祈喜的图符,能够带给新人幸福,那就意味这图符应与神灵有关。
其实,红双喜图符中还隐含着一个已为人所淡忘了的神灵,即喜神。贴红双喜习俗的来源,与古代迎喜神活动,即“走喜方”有关。
走喜方是喜神崇拜的主要表现形式。走喜方,即朝着喜神所在的方向行走,以期喜神显示吉兆,赐给幸福。走喜方主要是即将出嫁的少女的一种民俗活动。所以,喜神多与婚姻有关,是赐给婚姻幸福美满的神灵。
走喜方活动,在正月初一举行。天刚亮。三三两两即将出嫁的姑娘,便相邀出门,朝着喜神的方向走去。民间以最早打鸣的公鸡所在的方位,为喜神所在的方向。
所以,姑娘们在除夕夜基本上是不睡的,要竖耳静听,仔细辨识鸡的第一声鸣叫所在的方向。天亮后,姑娘们便朝着第一声鸡鸣的方向走去。
能否获得喜神的赐福或者能否碰上好运气,取决于途中能否遇到令人高兴的事物或被认为是吉利的兆头。人们把令人高兴的事物或吉利的兆头,看作是喜神的暗示。
遇上了这类事物,预示着将来婚姻顺利、幸福或这一年的运气好。反之,人们又把那些令人不高兴的事物或不吉利的兆头,看作没有碰上喜神而有厄运的标志。
通常,人们以易见的事物作为是否碰上喜神,即是否交好运的标志。如喜鹊与乌鸦就是常使用的标志。喜鹊为吉祥鸟,其斑驳的花色,“叽叽喳喳”的叫声都给人热闹、喜庆的感觉。大年初一走喜方遇上喜鹊,被认为是吉庆之事。
喜鹊报喜的说法由来已久。撰于春秋时代,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鸟类学著作《禽经》中就已提到。
在自然界里,鸟类中喜鹊除肩头各有一块白斑及腹部为白色外,整体一色,羽毛之颜色并不美丽。但自古以来,人们却喜爱喜鹊鸣声的嘹亮和柔和。“鹊噪兆喜”,认为鹊声是喜事的预兆。
在《禽经》中,就有“人闻其声则喜”的记载。其实,鹊噪兆喜早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瑞应”中,就谈及“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这种传统的习俗。鹊,历来在民间有喜庆的意义。
喜鹊喜欢近人。在捕食时,常跳跃一下,或转一下身体,翘一下尾巴,发出一声或连续两三声动听的鸣叫,很受人们欢迎,认为是喜兆。
而乌鸦则是不祥之物。如遇上乌鸦,则以为晦气。但也有解除晦气的办法,即继续走下去,一直到碰上喜鹊为止。
如果碰上的喜鹊数目超过了前面所遇的乌鸦数目,则被认为吉兆压住了凶兆,可以安安心心回家了。如走时先遇上喜鹊,则是大好事,要赶快回家,避免遇上乌鸦,以冲了喜兆。
除了喜鹊与乌鸦之外,还有很多事物可以作为走时所遇到的吉兆与凶兆的标志,而究竟什么是吉兆,什么是凶兆,在很多情况下全凭各人的感觉,信则有,不信则无。
因此说,要碰上喜神,首先确定喜神所在的方位至关重要。喜神所在的方位确定好了,可直接朝喜神走去,碰上喜神就容易多了。不过,据说喜神行路不定,所处方位经常变化。
民间以最早鸣叫的鸡所在的方位,来确定喜神所在方位。而乾隆皇帝认为这种方法不够准确,于是还郑重其事地下旨,编撰过一本有关寻找喜神的方位的书《协纪辩方书》,其中的《义例·喜神》说:
喜神于
甲巳日居良方,是在寅时;
乙庚日居乾方,是在戌时;
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时;
丁壬日居离方,是在午时;
戊癸日居巽方,是在辰时。
这些法则,主要不是用于走喜方习俗,而是用于由走喜方衍生出来的婚嫁习俗,即花轿“迎喜神”。新娘上轿之前,要由阴阳先生据上述法则,来确定喜神的方位和出现的时辰。然后,按算定的时辰起轿。
在起轿前,让轿口朝向喜神的方位放置,新娘上轿,略停一会,称作迎喜神,然后才起轿往男方家。此习俗在古代民间十分流行。
此外,我国各地还有正月初一迎喜神的习俗,也是对准喜神所在方位,在一定时辰出迎、焚香、鸣鞭炮、并赶猪羊等,仿效古时候的牲牢飨神之举。
(四)贴囍习俗及传说
无论是走喜方,还是迎喜神,都与婚姻有关。因此,喜神主要是婚姻的吉祥神。举行婚典,都要在洞房内张贴红双喜符图,以作为喜神的象征,其原因就在于此。
中国人在结婚办喜事的时候,都要在门窗上贴上大红囍字,传说这与北宋宰相王安石年轻时,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
那一年王安石23岁,值大比之年,他赴京赶考到汴梁后,抵城东马家镇舅舅家住宿。饭后漫步在街头,偶见马员外家门楼上悬挂一盏走马灯,细一看,灯上闪出“走马灯,马灯走,灯熄马停步”的对子,不禁拍手称道:“好对呀,好对!”
这时,旁边站着一位老家人,向王安石作揖,说道:“此上联已贴数月,至今尚无应对,相公既说好对,请略等片刻,待我禀报员外知道,一定求教。”王安石因第二日将赴考,无暇思忖下联,不等老家人出来便回舅舅家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对答自如,一挥而就。主考大人见其年纪轻轻,才华横溢,很是十分喜欢。在传其面试时,主考官手指厅前飞虎旗吟道:“飞虎旗,虎旗飞,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想起昨日的上联,便信口吟道:“走马灯,马灯走,灯熄马停步。”主考大人听罢,不禁频频点头。
王安石辞别主考大人,回到舅舅家。谁知刚坐定,只见昨日那位老家人匆匆赶来,说道:“哎呀!相公,好不容易得知你住此地,快随我走吧,我家员外等着呢!”
王安石随老家人来至马家,马员外见了他,一边施礼让座,一边命取文房四宝请他写下联。王安石不假思索,便将刚才主考大人的上联挥笔献上:“飞虎旗,虎旗飞,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见王安石写得龙飞凤舞,很是满意。于是吩咐丫鬟拿与女儿一看。员外女儿一见此对,对得得体、字体遒劲,便含羞点头。
马员外大喜,遂与王安石说明:“此上联乃小女为选婿所出,悬挂数月竟无人能对。现为王相公对出,真是联句成对,姻缘成双啊!”马员外即亲赴王安石的舅舅家为女儿求亲,双方定在三日后,为王安石和马小姐完婚。
第三天,正是吉日良辰,忽听大门外人欢马叫,两个报子前来报喜:“王大人金榜题名,头名状元,明日一早,皇上亲自召见,请赴琼林宴!”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
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城西的皇家花园。宋徽宗政和二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王安石一听自己金榜题名,请赴“琼林宴”,真是喜上加喜。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与马小姐拜过天地,进入洞房。
新娘粉面含笑,对王安石说道:“王郎才高八斗考得状元,又与奴家结为连理,真是大登科遇小登科,双喜临门呀!”
王安石听后,哈哈大笑,便将此事叙述了一遍,说:“全仗娘子出得好联,下官何功之有?”说罢,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个斗大的红双喜,贴于门上,又吟诗一首:
巧对联成红双喜,天媒地证结丝罗。
金榜题名洞房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结婚贴红双喜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喜庆吉祥的标志。不仅堂屋当间挂囍、大门外贴囍,而且窗花也剪囍,被褥枕头上也要绣囍,以求得到吉祥如意的彩头。
事实上,该传说是在贴双喜婚俗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之所以为人们津津乐道,就在于它起到了阐释、渲染、传承贴红双喜婚俗的作用。而贴红双喜婚俗真正的起源,应是民间的喜神崇拜,与走喜方、迎喜神等有着密切联系。
在走喜方、迎喜神活动中,喜神主要是婚姻之神。随着喜神影响的逐渐扩大,人们在举行婚礼时,必然更多地向喜神祈福,希望喜神光临洞房,给新人带来更多的喜气。
然而,喜神自古没有留像,所以人们便据喜事成双的心理,将两个喜字并连起来作为喜神的标志,张贴于洞房,以祈婚姻幸福美满。
在历史上,人们也曾创造过喜神的形象,或用和合两仙与祖先神来代替喜神,然而都没有流传开来,因为人们创造的喜神基本上是天官的翻版,没有显著的特色。何况和合两仙与祖先神也不是专门的喜神。只有囍这个符图,作为喜神的标志而代代传承,至今在婚典中仍被普遍使用。
此外,人们还为喜神创造了另一符图禧,由示与喜而构成意为“见喜”、“示喜”。
禧主要用于节庆场合,如新春佳节来临,有在门上或房梁上贴禧的习俗,意味着出门见禧、抬头见禧的意思。但是,“禧”的影响远不及“囍”,这是因为喜神历来多与婚姻习俗相关的缘故,所以才会被广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