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20648300000008

第8章 特色风物

瞿塘关一带,生活的不仅有汉族,还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多少年来,这些不同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创造出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

瞿塘关一带的特色物品主要包括服饰、饮食、民居等多个方面。这些特色风物与瞿塘关的风俗一起,构成了瞿塘关生活文化,受到了外地游人的喜爱。

(一)特色服饰

瞿塘关一带是汉、土家、苗、侗、回等民族杂居的地区,汉族服饰与全国其它地区大同小异,但其中的土家族和苗族服饰最具特色。

1.土家族服饰 瞿塘关一带古老的土著居民服饰可以用“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色”来概括。

一般说来,土家人的衣料,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本地人称为“家机布”,大都是青、蓝两色,有的地方也穿自织自纺的麻布。

这里的服装式样开始男女并无多大差异,均为“短衣跣足”,以后才逐渐有所区别。

在男子服饰方面,旧时上装为较古老的“琵琶襟”,安桐籽扣,衣边贴梅花条,绣银钩。后来逐渐改为以左开大襟或开胸对襟短装为主。裤子不论何种颜色,均以七寸宽的白布作腰,穿时提于腹前左右折叠,以带系之,俗称“转腰裤”。

中老年人多系三米左右的白布或蓝布腰带。头缠五、六尺长的黑、白长帕,俗称“蛮头帕子”,缠成人字形。旧时,中、老年人常以布缠腿,不常穿鞋。后来,劳动时多穿满耳草鞋和布筒袜子,平时穿凉草鞋。山塞农民以打“人”字形的绑腿为男子汉的标志。

妇女上装式样为矮领右衽,袖大而短,只齐肘下,呈喇叭口状。衣领、袖口和衣襟左上侧都镶有不同颜色的花边。下着“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庄重大方。改土归流后,改裙子为裤子。裤子的式样为大腰大脚,较短,一般只齐膝盖以下的腿肚。裤脚边绣有二至三道花边,因人而异,富有变化。

女鞋很讲究,一般鞋口滚边,鞋面多用青、蓝、粉红色丝绸,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上各种花草、蝴蝶之类的图案。土家女爱系围裙,围裙上绣有各种花边和图案,显得色泽鲜明,古朴精美。

妇女多戴首饰,老年妇女还在胸前挂“牙钱”,上系银链、银牌、银牙签等一大串,行走时发出“叮当”声音。

2.苗族服饰 旧时,瞿塘关一带苗族男女都蓄长发,包花头帕,上穿花衣,下着褶裙,脚穿花鞋,佩戴各种银饰品。

男人多辫发和缠头,上包花布尺许,身穿麻布衣,两臂及领贴五色绣花,下穿短裤,脚穿木屐。妇人挽发盘髻,用红黑毛线缠之,缀以小宝,富者大耳环如钩,大贯两耳,以插两鬓角簪如碗为美,穿大花领夹衣或短衫,腰围刺绣或蜡染花裙。

苗家妇女最喜用银饰,常用的银饰有二十多种。姑娘在过年跳芦笙或出嫁时要盛装打扮,头、手、项、胸都佩带银器,有的还戴莺凤银冠,身上缀满银牌与响铃,银光闪闪,光彩照人。

苗家银饰工艺复杂,造型精美,是苗族民间极珍贵的工艺品。改土归流后,男子服饰有了较大变化。男子多裹白色或青色头帕,穿静色长袍或大襟衣,裤宽大,佩项圈。

现代工艺、布料、成衣涌入苗族地区后,苗族男子除在节日仪式、婚丧嫁娶之时偶尔穿着苗族古时服装外,平时的服饰已与汉族无异。

苗家女郎精于刺绣,女孩子从十二三岁起就开始学针织女红,出嫁时必有自绣的衣物嫁妆。有情人或妻子的苗族男子都佩有各种精致绣花图案的荷包,以示情人或妻子的灵巧手艺。这种风俗,在聚居的苗族颇为盛行。

(二)特色饮食

饮食文化是人们追求饮食的美化、雅化所赋予的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是饮食摆脱对物欲的单纯追求,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

瞿塘关一带的人民群众,由于受所居住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传统习俗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熏染,使这一带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区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1.饮食特点 这一带饮食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就地取材上。瞿塘关一带风味饮食的特色之一就是不需要花许多钱、费多少时间去购买。这些风味食品的原材料多是山上长的、地里生的、水里养的、自己种的,取材十分方便。可以归结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这一带饮食的第二个特点是易做易贮。瞿塘关一带风味饮食不仅取材方便,而且制作和贮存方便、容易。如土腊肉和榨菜等风味饮食,它们是制作方法、贮存方法都不复杂,好懂好记好学好用,不需要作坊和机器设备,用手工操作就可以完成。因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和贮存,形成传统的风味饮食,流传至今。

这一带饮食的还一个特点是价廉物美。由于取材方便,制作方法简单,费工费时少,多是手工操作,产品的成本不高,因而瞿塘关一带的风味饮食价格低廉、质地优良,适合当地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其它饮食不可以取代的。不但当地群众喜爱,而且经过开发以后,有的已飘洋过海,誉满全球。

这一带饮食的特点的最后一个特点是食用期长。其它地方的许多饮食都要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往往是旺季有,淡季无,食用期很短。而瞿塘关一带的这些风味饮食,如咂酒、牛肉干等由于贮存方便,不易变色变味,尤其是咂酒,贮存期越长反而质量越好。所以它们的食用期很长,不受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和限制,可以随取随用,一年四季都能享用,不会出现饮食断档的现象。

2.家常便饭 旧时,瞿塘关一带的农村一般是一日两餐,农忙时间或有夜宵。后来,渐渐流行一日三餐。

瞿塘关一带大致可分为水稻产区和高山旱田作物产区,主食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水稻产区以大米为主食,间或吃面食和杂粮;二是高山旱田作物产区则以苞谷、红薯、洋芋为主食,间或吃面食和大米。

瞿塘关一带人饮食喜麻辣、好辛香,尚滋味,川味浓重。菜肴一般有鱼、肉、鸡、豆制品和时令蔬菜,山区农民喜好打猎,野味颇多,三峡地区盛产香菌、木耳等土特产品,俱可制作各种菜肴。

居家菜肴的烹调与制作方法主要有腌、煮、糟、煎、炒、炸、烧、熏、烤、蒸等十几种。味型多种多样,有家常味、鱼香味、豆瓣味、酸辣味、麻辣味、葱油味、糖醋味、姜汁味、红烧味等。

3.家庭筵席 瞿塘关一带人喜节庆,热情好客。农村人家凡遇岁时节令、春播秋收、婚娶丧葬、做生祝寿、起屋迁居、亲朋聚会,都必操办筵席。

农村有专事操办筵席的一班人,掌勺的称为焗匠师傅。一般除节日、春播秋收和亲朋聚会由家庭主妇主厨外,其它筵席都请焗匠师傅带领一班人操办。

家庭筵席一般不用山珍海味,而是农家自产的鱼、肉、鸡、鸭等菜蔬。筵席的种类主要有:“七星间”,又名四盘三碗,全席连汤共七样,一齐上齐;“八大碗”,八样菜肴都用碗盛装,摆齐入席;“三蒸九扣”,三蒸指锅蒸、笼蒸、碗蒸,九扣指将九种蒸菜反扣于九个碗中,所以又称九斗碗;“杂烩席”,九个菜外加一碗八丝汤,多为烩炒而成;“九围碟”,此席在九斗碗的基础上加九围碟点心等,丰富美观。

农村一般筵席多系“十大碗”,十道菜中有道菜称为“头子碗”,里面有肉糕、鱼糕、珍珠元子或炸鱼丸、肉丸,用细粉丝、木耳、香菌、笋子等垫底。制作精细、味道鲜美,是一道主菜。一般头子碗是第五道菜,上罢,主人便从主席开始依次给宾客敬酒。

农村办婚筵,有“上花”的习俗,即在上头子碗时,用一只碗反扣在菜上,碗顶放一朵用胡萝卜和青菜做成的花,焗匠师傅亲自上这道菜,一名厨师随后捧一只碗。

上菜后,大师傅便对宾客说道:“各位,菜弄得不好吃,请多包涵。”客人须掏钱放于碗中,以示对厨师们的慰劳和谢意。

4.饮酒 瞿塘关一带人有“惜酒好客”之风,一年四季,不论过年过节、春耕秋收,建房娶亲、做生祝寿、亲朋相聚,无不备酒设筵。

除夕之夜,全家团圆喝团年酒;正月初一清早吃年酒;正月里亲朋相聚喝春酒;栽秧割谷喝栽秧酒、割谷酒;端午节喝雄黄酒、菖蒲酒;八月中秋喝月华酒;重阳节喝重阳酒、茱萸酒;建房造屋喝上梁酒;提亲要送礼酒;订亲要喝订亲酒;举行婚礼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参加婚礼要喝喜酒;祝寿时要吃寿酒;生小孩要喝三朝酒、满月酒等。

瞿塘关一带民间多饮本地粮食酒,以苞谷酒为最佳。这一带的土家族旧时还兴喝“咂酒”。

咂酒,又名勾藤酒,即头年九十月间,将高梁、小麦煮熟,拌上酒曲放于坛中,封口,至次年五六月起用。开坛时注入开水,在坛中插几根竹管,次第传吸,边饮边加水,至味淡再吃掉坛中酒渣,叫作“一醉二饱”。

咂酒清香纯正,是土家人待客佳品。恩施龙潭土司田氏曾有一首诗赞美咂酒:“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着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现在,喝咂酒的习俗已不多见。

(三)特色民居

瞿塘关一带旧时民居多为依山傍水而建,就地筑巢而居。山区一些贫苦人家建不起房,只得住岩洞或用木棍和茅草搭窝棚,或者将凹进去的岩豁稍加遮拦后作屋。家境稍好者建草房、瓦房。

这一带的草房屋顶盖草、墙大多是土墙、石墙、篱笆墙等。瓦屋多为木梁穿榫结构,墙可以是木板墙、土砖墙、土墙、石墙等。富有之家多建四合院,有的还修寨子。

瞿塘关一带古屋依山就势而筑。由于江岸地势陡峻,一户人家的一套居子,往往有三四个层次,似台阶一样。几步石阶把你引进一个造型精巧、有各种彩饰的门楼子,这便到了院内,又一架石阶把你引入大门,这才算到了大厅。

过大厅就是天井,天井上面又有一道石阶,从石阶上登上去,才能进入正屋。这是一般人家的房屋,要是大户人家,往往是三四个天井,其间台阶遍布,回廊九曲八折,外人转得进去,却难走出来。

在这些老屋里走一走,你便可以领略到峡江人顺应自然,又不断地与自然抗争;执著地营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活的个性。

山区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喜欢独居或两三家聚居。房屋大都选择在坐势向阳、柴水通道方便之处。屋前有稻场或晒坝,屋基较高。布局多为一正一偏、一正两偏、两正间、三正间、两正两拖、三正三拖等。富裕人家住房一般为封墙屋,多是带天井的八大间,又称四水归池。

屋顶有堆塑、砖雕与彩绘装饰,屋脊有变形抽象的螭吻。农村民居多系平房,一般有堂屋、卧室、厨房、火坑屋、牛栏屋和猪圈。城镇居舍多重层,一般二至四、五重,重重递进相连。

瞿塘关一带的吊脚楼颇有特色。吊脚楼属干栏型民居的一种,干栏民居是我国古代百越民族文化特征之一。吊脚楼有纯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种,多造于依山傍水和高山就势之处。建造时将山坡削成“厂”字形土台,用若干根木桩支撑,搭好屋架,悬空架屋,铺上楼板,然后用木板或土坯装砌成墙。

吊脚高达三四米,楼上住人,楼下及两侧放农具、石碓、柴草等杂物或圈养牲畜。吊脚楼一般都有走廊伸出,既可晾晒衣物,又可休息纳凉。闲时凭栏远望,山川景物尽收眼底。

遗憾的是,三峡库区蓄水后,瞿塘关一带的许多城镇、乡村、祠庙、路桥等都已沉入江底。其中,也包括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丰富多彩的民居,除了少部分民居得以搬迁外,大部分民居都无缘再与世人见面,这让人们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