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20648200000006

第6章 沧源岩画

沧源岩画,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坝、勐来乡境内文化遗址。沧源岩画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1965年、1978年和1981年先后发现崖画地点11处。崖画一般绘制在垂直的石灰岩崖面上。

沧源岩画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成颜料绘制在石灰岩崖面上,现在可辨认的图像有1063个,包括人物、动物、房屋、树木、太阳等,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

沧源岩画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采用剪影式轮廓画法描绘人物,绘制技法简单、粗率,造型稚拙、古朴,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一)岩画发现

沧源岩画是1965年1月发现的。1978年七月作了第二次调查,又发现了两个地点。画分布在高山崖壁上,崖面一般比较平滑,现在保存较好的几处都是崖壁上有巨石,从而避免了雨水的直接冲刷。

沧源是一个多山的地方,这里森林茂密,珍禽异兽活跃其中,每年5月至9月,充沛的雨水滋养万物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自古以来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

沧源崖画至今共发现15个点,全都分布在海拔1200米至2000米之间的山上。其中,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等岩画点,画面内容较为丰富,也更具代表性。

(二)岩画内容

岩画内容极为复杂,以人像居多,人物似为裸体,男多女少,部分有头饰、尾饰。次为动物图像以及太阳、树木、手印、舟船、洞穴、道路等。描绘场面有房屋、村落、舞蹈、归家、娱乐、斗象、杂耍、战争、祭祀、狩猎、放牧、舂米等。

推测绘画使用的工具多为树枝、竹片、手指、石头等。岩画分布于10个点,共有1063个图形,其中人物785个,动物187个,房屋25座,道路3条,各种表意符号35个。

这些图像,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原始生活的生活。连缀起来,可作为一幅原始社会的历史画卷。图像显示,先民们的劳动,主要从事狩猎、畜牧、采集。他们张弓搭箭、持棒甩石,猎取野兽,包括猴、牛、猪、羊等。

他们把捕获的一些动物加以驯养,以备日常的需要,骑牛、牵牛、赶猪、养狗、围象的图画频频出现,尤以牵牛的图像较多。

看来,驯养畜类,已经开始。同时,先民们还从事采摘野果的劳动,低处举手采摘,高出叠立摘取。直接表示农业生产活动的场面。

岩画的人物图像,身体部分多画成较为单一的三角形,面部不绘五官,四肢部分变化较多,通过双臂、双足的多种动态,表示人在做何种事情。

身上也未绘衣、裤之类,唯一头上有一些装饰,有的头部扮成鸟形,有的成羽状,有的饰以枝条、穗状物;有的翎状头饰,长几乎与人身相当;少数腰部有裙状物。看来,穿衣问题,尚未解决。

至于先民们的住房,则有三种:岩洞、巢居、干栏式的简陋房屋,并开始有村落。岩画中还有一些娱乐活动的场面。如用树藤串上枝叶作为“道具”起舞;大人头顶叠立小人走动、头顶羽状长竿、手提花簇的杂耍,手舞流星般的甩石的活动,头戴牛角、臂插角刺的单人、双人舞蹈,甚至有五人围成一圈扬手起舞的生动图景。

还有几个特殊的图画:在光芒四射的太阳图像中立有一人,姑称之为“太阳人”,它反映出原始社会人们对太阳的崇拜。

另一幅图像:一头牛拴在木桩上,牛后有数十个戴有角、尾头饰的人物,右侧有人执武器,还有人于左侧列队起舞,其中有一个头戴牛角的巨人在月亮、星星下跳舞,从形象和位置的特殊看,此人似巫师或族长。似乎这是最早的剽牛祭祀活动。从这些图像中,可窥见原始宗教的若干影子。

沧源岩画出现后,当地佤族人民视为神画。每当春节时,有人常去祭献。相传,还有人将岩画的图案织在布上,且十分逼真,平时保存在头人家,到春节时才挂出来。勐来岩画点背后那座高山,叫“农格罗”,即木鼓林之意。在古时候,佤族祖先在那座山里放着木鼓祭谷神。

(三)代表作品

发现的沧源崖画大概有十几个集中地点,其中几个点的画面内容较为丰富,更具代表性。

1.勐乃乡东北点 郁郁葱葱的山上,一块灰黄色的崖壁醒目地突起,就是第一岩画点。在这儿附近居住的傣族和佤族都认为,崖壁上住着可以赐福给人的仙人,因此每逢过年他们都会从村寨赶来祭祀,遇到生病或者什么困难,也会到这里来拜求仙人寻找解救之法。

30米长的崖壁上,岩画在眼前蔓延开去。崖画的绘画手法像是一种剪影,简单却特点鲜明。

有一处画面上数十只猴子排成一列,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进,上爬的猴子尾巴下垂,下坡的猴子则长尾上翘,当地人说猴群爬山的情形也的确如此。

猴群之下,是众多的牛的图案,扁长的牛角一看便知是水牛。它们有的被人骑在背上,有的被人牵着,有的被张满弩的人瞄准,有的两两相对,做出格斗的架势。

牛是云南古代民族尤其崇拜的动物,牛头是力量和财富的象征。

古代祭祀仪式的主持者都是手持牛头的。在牛图像的右边,呈现出一系列丰富的杂技表演:顶杆、弄丸、双人叠立,热闹非凡。画幅的最下面是人们持弩猎象、猎豹的场景。

2.丁来大寨—曼坎点 第二地点位于丁来大寨通往曼坎的路旁,这里最著名的是一幅规模宏大的《村落图》。

干栏式房屋围绕而成的村落井然有序,村子中间的空地上,矗立着两座大型房屋,像是公共集会地或是部落首领的居所。村子外边,肩扛长兵器的战士排着队伍凯旋而归。旁边的小路上,人们带着各种牲畜赶往村子,那是这次战争的战利品。

3.曼坎—勐省点 从曼坎前往勐省一路上看着苍翠的阿佤山,甘蔗成林,茂密的云南松像一顶顶绿色的草帽扣在一个个山头上,佤族的村寨包围在大青树和巨龙竹之中。不远处的绿荫之中,又是一处灰黄的峭壁,那就是第六岩画点了。

第六地点最多的是各种人物图像,这里的人也格外爱美。他们的肘部、膝部、头上都装饰上羽毛,有的还身披羽衣,张开双臂就如同飞鸟展翅,人称“鸟形人”,华丽异常。

这些人大都是舞者和巫师的装扮。更多的人物则头戴兽角、兽牙,耳朵上挂着如今天佤族妇女佩戴的大大的银制圆饼耳环。人物四肢的描画也不再简单地用直线表示,而是绘出了人的自然曲线,从而显得肌肉发达,强壮健美。

六号点有一幅描写战争的《庆功舞蹈图》,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上七个战士,全都一手持盾,一手持棍,两臂张开,双腿下蹲,正随着前面一个高大的领舞者跳舞。七个战士后面还有五人叉着双手并排舞蹈。

一些伴舞者在其周围高举起手臂,其中两个露出女性丰满的乳房和生殖器官。整个舞蹈场面气势恢宏,我们仿佛听到那神圣的木鼓雄浑激昂的“咚咚”声,七个战士正伴随着鼓点有节奏地摆动着。

描写放牧生活的《牧牛图》中,一个人费力地拉着一头牛爬坡,后面跟着牛群。

这种放牧法颇像云南少数民族的“野放法”:即将牛羊牲畜放于山上,任其在野外生长、繁殖。因为放得太久,牧人们想要拉回祭祀或屠宰时,往往很费劲。唯有看准头羊或头牛,套其头强拉回来,其余的牛羊才随其返回。

佤族民间流传着一个“司岗里”的创世史诗,说人类的祖先是从山洞里走出来的。司岗就是洞的意思。在第六号岩画点,我们发现了一幅《穴居图》。画面上,圆形的洞口旁岩石层层叠叠,山洞四周站满了人,另有一人正张着手臂从洞口钻出来。

4.永德海村东北点 著名的《圆圈舞》岩画就是在这里发现的。画面上,五个人围成一圈,高举起一只手臂。垂直投影的画法使他们看上去像五片盛开的花瓣。

这种抒发人们愉悦心情的舞蹈至今还流传在云南少数民族之中,是一种群众性娱乐节目。佤族人每逢过年,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要围着篝火,跳上一曲“圆圈舞”。

有人说,沧源崖画是一支在迁移途中的佤族人所绘。他们沿勐董河逆流而上,到达勐省坝,在石佛洞中安顿下来。为了给后来者留下路标,他们在沿途的石崖上画上岩画,告诉人们他们在勐省坝的生活,希望后来者能循此找到他们。他们用手指蘸着红色的颜料,在一块块光滑的峭壁上描绘下美好欢乐的生活,用血液的颜色书写生命的热情。

夕阳的余晖为阿佤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山路上牛铃叮咚,蹄声杂沓,牛群掀起阵阵灰尘奔向畜圈,剽悍的佤族汉子背枪、挎弩、肩扛着犁,带着一天的辛劳在落日的余晖中返回山寨。寨内炊烟袅袅,臼声阵阵。月亮升起的时候,寨子里响起纯净旷远的歌声。

(四)岩画特点

画呈红色,是用赤铁矿之类的颜料所绘,画具或用手指。图形较小,以人像为例,大者身高不过20厘米至30厘米,小者身高不足5厘米。

画面集中,常以连贯的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狩猎、斗象、舞蹈和战争凯旋等场面,内容明显可辨。按红色为很多远古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和欢乐。

画人不绘面部,而着重表现其四肢,通过四肢的不同姿态,可以看出人的动作、行为,甚至可以看出身份和地位。

动物则着重表现耳、鼻、角等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可以辨别动物的种属。无论动物或人物,一般都是遍身涂色,只有少数图形仅绘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