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重耳归晋
重耳与秦穆公的合作框架在酒宴上、在诗歌对答中悄然敲定。转年,晋国又传来了消息。
晋怀公掌权后不求团结同志,专图打击异己。一些原来尚能容忍晋惠公的大家族都转到了晋怀公的对立面,栾、郤、先等大家族探知重耳在秦国,纷纷发来邀请,让重耳回国主政。
公元前636年,旧历年刚过,秦穆公和公子絷父子二人便亲率大军护送重耳踏上返乡之路。外有强援,内有接应,重耳的掌权之路获得了有力保障。
在流亡诸侯国十九年之后,重耳有望摘取胜利果实,此时更有必要对他的政治流亡生涯做一个总结。
十九年的流亡对重耳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表面上看,除了年龄的虚长,此时的重耳与十九年前从晋国出逃时没有什么区别,随从的队伍既没有壮大也没有缩小。而每个人的性格也没有太大变化,狐偃还是那么强悍,赵衰还是那么温婉。
可是在这十九年里,重耳锻炼了队伍,完善了心智,增长了阅历,坚定了意志,结交了朋友。这是大有所获的十九年,重耳在随后九年里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与这十九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重耳的优秀,一半是由于他超强的领袖气质,另一半在于他身边有一批杰出的随从,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任何一个有识之士,在见过重耳及其随从之后,都会大加赞许。
重耳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强烈的领袖气质。
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重耳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许多晋国大家族成员被纳入麾下,如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这一年重耳才十七岁。
这样的年龄,本是懵懂少年暗恋心仪女生的时期,重耳却已经在像模像样地从事政治活动了。他待狐偃像父亲一样,待赵衰像老师一样,待贾佗像长辈一样。
此后,重耳的关系网不断扩张,到他出逃时,已经与晋国一半以上的重要人物建立私人关系。
重耳四十三岁离开晋国的时候,带走的随从有十多名,其中狐偃、赵衰、颠颉、魏犨和胥臣五位是出类拔萃的角色。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来自狄国的家族。当年大小狐姬被晋献公强抢为妻后,她们的父亲狐突带领狐家到晋国求发展,硬是靠着晋献公这棵大树,将狐家发展成晋国的一流大家族。狐突的大儿子狐毛和二儿子狐偃都被重耳发展成死党。
可以不客气地说,狐偃是重耳流亡队伍中的精神领袖——重耳困惑时,他是智囊;重耳冲动时,他是镇静剂;重耳沉沦时,他又是清醒剂。狐偃老谋深算,智慧高深,对重耳忠贞不贰,只是性格有时略显强硬。
赵衰是造父的后代,嬴姓赵氏。他是重耳的老师,性格内敛,为人低调,但又有一股迷人的魅力,与之交往,如沐春风。
赵衰同样是个高智商的人,经常为重耳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人们对狐偃是敬畏,对赵衰却是敬爱。
狐偃和赵衰是重耳的心腹,有什么重大决策,重耳都找这两位商量。
颠颉、魏犨在性格和团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上比较相似,两人都是耿直、强悍的勇夫,是重耳坚定的执行者。
胥臣个性不太鲜明,但知识丰富,连赵衰都自叹不如。他很早就是重耳的好朋友,流亡中对重耳多有补益。
这就是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的五大得力干将。除此之外,还有介子推和狐毛两人。
在重耳最饥饿的时刻,介子推曾经从大腿上割下一片肉给他食用,因此赢得了他的信任。狐毛是狐偃的哥哥,忠诚度没的说,只是才智上差一些,能跟着重耳跑了一路,也相当不容易。
除了这些一起流亡的死党之外,重耳在国内还有一批支持者。栾氏的栾枝,郤氏的郤縠、郤溱和先氏的先彀都在盼着重耳归来。
郤氏在政治上分成两派,以郤芮为首的一派追随晋惠公、晋怀公父子,而以郤縠、郤溱为首的一派则支持重耳。
重耳一行在秦国护送下顺利进入晋国境内,晋怀公不甘束手就擒,派军抵抗。但晋国军队不愿为他效劳,刚到前线就被公子絷劝说得没了斗志。
随后狐偃又代表重耳潜入晋军做了大量策反动员工作,其间许诺送礼自然不在话下。军中原本就有不少同情重耳的将领,经过狐偃的劝说纷纷投向了重耳,于是秦晋两军的高层将领聚在一起敲定了拥戴重耳一事。
秦穆公见重耳已经掌控了局势,认为没有必要再行护送,于是打道回府了。
重耳很快攻下晋国的军事重镇曲沃。在曲沃祭拜了晋武公的祖庙之后,又率军杀向晋都绛城。
晋怀公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资本,只得弃城逃窜,一直逃至高梁(今山西临汾东北)才止住脚步。重耳兵不血刃地进入绛都,登上了国君之位,是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登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潜入高梁将晋怀公灭掉。
但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反动势力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必定会来一次舍命的反扑。
晋怀公虽然死了,他的两名铁杆支持者吕甥和郤芮却下定了战斗的决心。吕甥和郤芮的能力自不必说,他们辅助晋惠公和晋怀公父子十多年,在军队中也有广泛的根基,因此他们的反扑将是可怕的。
果然,他们很快就拟好了一个纵火计划,准备将晋文公烧死在宫中。参与这个计划的,除了吕甥和郤芮之外,还有一个晋文公非常熟悉的人——履鞮。
吕甥和郤芮之所以邀请履鞮介入,主要是考虑到他在以往刺杀行动中的积极表现,于是很有把握地认为履鞮与他们一样也是晋文公的死对头。但是吕甥和郤芮忽略了一点,他们三人虽然都有与晋文公作对的前科,但性质是不一样的。
吕甥和郤芮一直是发起者和策划者,而履鞮一直是执行者。所谓执行者只是工具,而工具是没有政治性的。
吕甥和郤芮忽略的这一点,履鞮却深深懂得。他不想再参与吕甥和郤芮的冒险行为,认为与其跟着他们,不如主动向晋文公投诚。吕甥和郤芮能给他的,晋文公同样能给他,或许还更多。
打定主意之后,履鞮径直来见晋文公。文公纳闷地责问道:“当初你追杀我时,下手得比谁都狠,现在却来见我,不怕我杀了你吗?”
履鞮理直气壮地说:“我当初那样追杀您,是为了执行任务。这正好证明了我是一个忠诚可靠、尽职尽责的下层。现在您刚做了君主,难道就没有什么任务需要我这样负责的臣工去完成吗?”
文公果然被打动,于是履鞮全盘托出了吕甥和郤芮的焚宫计划。文公听后倒吸一口冷气,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
吕甥和郤芮身后是一个隐秘的反对组织,其成员的数量、身份和立场坚定程度都在朦胧之中。
这样的敌人一时还无法攻击,经验老到的晋文公选择了以退为进。他悄悄来到秦国,一方面是为了躲难,另一方面是为了搬兵。
三月的一天,大火如期在宫殿周围燃起。火灭后,晋文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吕甥和郤芮才知道他早已溜掉。不用问,一定是去秦国求救兵了。
于是二人率领军队奋起直追,以两人的估计,晋文公应该没逃出去多远,但奇怪的是,他们追到秦晋边界时,竟然与大批秦国军队遭遇。两人当场被杀,到死也没有想明白秦军为什么来得这么快。
为了保险起见,秦穆公分给了晋文公三千精兵,同时将文嬴一并送还。
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晋文公再次进入绛都,等待他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晋国。
从此晋国的历史将揭开崭新的一页,秦晋关系也将揭开崭新的一页。
14. 秦晋之好
坐稳了君主的宝座,晋文公开始施展积攒了大半辈子的抱负和才干,接下来的政治举措一招比一招精妙,一招比一招绚丽。
先来看他烧起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在晋文公回国中立过功、吃过苦的还乡团和留守团成员依功劳和才干都获得了相应的奖励和职位,原先的中间派也得到了适当的安排。
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等家族的头面人物都拜为大夫。晋国从献公时开始形成一种制度,为了防止姬姓公族之间争斗,所有与国君关系亲近的姬姓贵族都被遣送到国外,这一条仍然被晋文公忠实地执行着。但一些关系较远又有能力的姬姓贵族被留在国内,担任地方长官。
此外,晋文公还从乡间选拔有才之士,任命为基层官员。
第二把火,推出一系列利民政策。在农业上,施行养民、安民政策,农民田赋得到了减免,干得好还能得到奖励;在商业上,对商人实行保护,减免了关税,车匪路霸被扫荡干净,出门做生意变得既安全又有面子。
第三把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做法今天看来并不新鲜,内容无外乎对鳏寡孤独、贫穷残疾进行特殊照顾,多发传单、多刷墙体广告阐明政府宗旨,大力表彰劳动模范与道德模范,等等。
三把火烧过,内政步入正轨,文公很放心地把目光对准了国外。一个六十二岁的老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他要抓紧时间实现人生理想。
正巧周国又出事了,机会来了。王子带在夺权的道路上屡战屡败仍痴心不改,于公元前635年再次发动政变。这一次,他吸取前几次的经验和教训,铆足劲儿狂攻周襄王。周襄王防备不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情急之下只好向秦晋两国求救。
接到请求后,两位国君整顿兵马,准备入周勤王。
晋文公没有多想,狐偃却嗅出了一丝机会,对晋文公道:“想当霸主,没有什么比勤王回报更大。一旦勤王成功,诸侯会信任我们,天子也会高看我们一眼。这样的好事,何必和秦国分享!”
晋文公一想也对,便派人对秦穆公说想独自承担勤王的苦差事。穆公心想,既然女婿想独自出风头,我支持一把又有何妨?也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