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终于约齐了诸侯,组成讨楚联军。联军先从楚国的附庸蔡国下手,蔡国不敌,军队溃散。联军进而攻楚,楚军也不示弱,派大军迎战。
为试探联军的虚实,楚成王派使者找齐桓公交涉。管仲不想硬碰硬,只是责备楚国很久没有履行向周天子进贡制酒用具的义务,又重提周昭王当年南巡旧事向楚国施压。楚成王心领神会,在进贡方面做了让步,又将周昭王南巡旧事含糊其辞地对付过去,管仲没有深究,大家便各自引军撤退了。
齐楚两大集团没有做实质上的接触,齐国只是取得了象征性的胜利。
在联军回家的路上,陈国大臣辕涛涂与郑国大夫申侯相互倾轧,引发了一连串事件。
一开始,辕涛涂本着造福陈、郑两国的好心,找申侯商量道:“如果联军回师时取道陈、郑之间,陈、郑两国就得提供军需,这对我们两国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不如咱俩一起建议齐桓公沿着海边回去吧!”申侯当场表示同意。辕涛涂便向齐桓公提出了事先商定好的建议,齐桓公觉得沿着海边走回去也可以,便同意了。
申侯却对齐桓公说道:“海路辽远,大军长期暴露在外,补给困难,如果遇到强敌,恐怕打不了硬仗,不如取道陈、郑之间好。”齐桓公认为申侯是在为自己考虑,而辕涛涂是在忽悠自己,于是便在未征得郑文公同意的情况下,将郑国的虎牢奖励给了申侯。
作为惩罚,辕涛涂被关押起来。齐桓公还不解恨,又率领众诸侯讨伐陈国,陈国不敌,只得屈服求和。齐桓公这才罢休,辕涛涂也获得了自由,但事情远没有结束。
公元前665年,爱惹麻烦的周惠王又惹出新的麻烦,他看不上太子郑,想将其废黜,立少子带。周天子带头废长立幼,齐桓公不能不管。
齐桓公将各路诸侯和太子郑请到了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计划商讨王位继承权的问题。不是冤家不碰头,申侯和辕涛涂再次碰面。辕涛涂也是演戏的高手,见了申侯大献殷勤,大肆吹捧申侯的虎牢城雄伟漂亮,还四处筹集经费帮申侯加固虎牢城。经过一番努力,虎牢被打造成一座既牢固又美观的城池。申侯在辕涛涂的连吹带捧之下也丧失警惕,浑然不觉地被带到了地狱门口。
虎牢城修好之后,辕涛涂回头就对郑文公说:“作为一名臣工,申侯修建这么坚固的城池干什么?他分明是想谋反。”郑文公信以为真,记恨起申侯来。
诸侯国首次开会期间,周惠王怨恨齐桓公支持他不喜欢的太子郑,派人悄悄向郑文公递话:“我支持你追随楚国,一起支持你的还有晋国,这样郑国的处境就能好得多。”郑文公经不住诱惑,会盟还未结束就偷偷溜了。
齐桓公很生气,次年便率领盟军兴师问罪,但正赶上楚国围攻许国,齐桓公只好放弃郑国,转而救援许国。
事隔一年,齐桓公再次率领诸侯讨伐郑国。郑文公没有办法,只好杀了申侯,并把申侯陷害辕涛涂,辕涛涂报复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齐桓公。
同年秋天,齐桓公想利用诸侯在宁母(今山东金乡东南)相会的机会讨伐郑国。管仲认为不妥,既然郑国已经承认错误,并主动杀了罪魁祸首,再行讨伐就显得不厚道了。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厚待诸侯,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郑太子代表其父参加了会议。私下里,郑太子请求齐桓公帮他除掉国内的私敌,作为交换条件,他将促成郑国死心塌地归顺齐国。这个买卖看似不错,齐桓公有那么一点动心,但管仲觉得此种阴暗勾当与齐国高大健康的国际形象不符,应予以拒绝。
齐桓公再次听从管仲的建议,婉言拒绝了郑太子的请求。郑文公听说后,对太子做法深表不满,又感激齐国的厚道,不久就向齐国提出了订立盟约的请求。
公元前653年,周惠王去世,太子郑担心公子带来夺王位,不敢发丧,秘密向齐国请求支援。
第二年,齐桓公约请鲁、卫、许、曹、陈五国再会盟,扶持太子郑登上王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能有今天,离不开齐国的力挺,所以他更加依赖齐国。
公元前651年,第一次葵丘大会在齐桓公的主持下胜利召开。在会上,中原诸侯纷纷表示要团结在齐国周围,连周襄王也送来胙肉,以示对齐桓公的尊崇。
同年的第二次葵丘大会上,齐桓公在与各诸侯结盟后当众宣布:“所有结盟之人,既然结盟,就要言归于好。”又将早已经废弛的五大国际禁令重新定为国际关系准则。这五大禁令是:“不可壅塞泉水,不可多藏粮谷,不可更换嫡子,不可以妾为妻,不可让妇女预政。”通过此次葵丘之会,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齐桓公风光无限之际,北方的另外一大诸侯也显露峥嵘。
5. 晋国蚕变
就在秦国为丰岐之地浴血奋战之时,春秋时期实力最雄厚的诸侯国,秦国最强大的对手晋国还只是北方一个不大不小的诸侯。
晋国人守着祖先传下来的方圆百里土地,一代又一代过着不显山不露水的生活。
周平王东迁之际,晋文侯出过大力,受到平王嘉奖。晋文侯之后是晋昭侯。昭侯像晋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君主一样,遵照先君遗愿,在周礼的排场中登上君位。即位之后,昭侯将曲沃封给他的叔叔成师,成师史称曲沃桓叔。
曲沃一度曾是晋国的国都。成师接手后苦心经营,没几年就在曲沃深深地扎下根基。
公元前739年,晋国发生内乱,一个叫潘父的大臣杀死昭侯。这个偶然的政治事件点燃了晋国人的战斗热情,此后晋国人只做两件事:一是打仗,二是准备打仗。
潘父无力掌控没有国君的局面,便向曲沃桓叔发出了邀请。桓叔也不顾潘父弑君杀侄的事实,兴冲冲去翼城接手君主的位置。但潘父的对手也很强大,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解决,而后率领大军开出翼城,给桓叔以迎头痛击。
桓叔白忙活一回,只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昭侯的儿子平做了国君,是为晋孝侯。
此时的晋国分裂成两个敌对的政权,未来的六十七年,晋国的政治主题将是这两个政权之间的斗争。
八年之后,曲沃桓叔去世,他的儿子鳝即位,是为曲沃庄伯。
公元前724年,庄伯向翼城发动大规模进攻,孝侯战死。但城中的军民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同仇敌忾,顶住了庄伯一波波进攻。庄伯无奈,只得引兵撤走。晋人又立孝侯的弟弟为君,是为鄂侯。
庄伯见识了翼城人的厉害,在随后的五年中没有发动战争,一面养精蓄锐, 一面拉拢盟友。这两件事庄伯干得都不错。曲沃自身的实力也变得更强大,周国、郑国、邢国也支持庄伯攻打翼城。
公元前718年,庄伯率领自家军队与周军、郑军、邢军一道向翼城发动进攻。鄂侯吓得放弃抵抗,逃到随邑。庄伯顺利占领了翼城。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变故又起。
周桓王对庄伯的飞扬跋扈越来越看不惯,双方矛盾激化,于是不再支持庄伯,转而支持翼城一方。
同年夏天,周桓王派虢公率领王军进攻庄伯,庄伯不敌,只得再次逃回曲沃。虢公也没有兴趣召回逃走的鄂侯,干脆立其子为国君,是为哀侯。
公元前716年,曲沃庄伯去世,儿子即位,是为曲沃武公。
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在陉庭人的协助下向翼都发动猛攻。双方在汾水岸边大战一场,翼都吃了败仗,哀侯做了俘虏。但翼都军民仍守坚守不屈,打退了曲沃武公发动的一次次进攻,并立哀侯之子为国君,是为晋小子侯。曲沃武公见哀侯成了没用的废物,便派人将其杀死。
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诱杀了小子侯。周桓王实在看不下去,顾不得繻葛之战中王师的失利,派虢公讨伐曲沃武公。曲沃武公不想与王师发生正面冲突,撤出了翼都。虢公进入翼都后,立哀侯的弟弟为君,是为晋侯缗。
翼城经过反复折腾,已经疲惫不堪,曲沃却越战越强,优势完全站在曲沃武公这边,统一晋国只是个时间问题。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以压倒性的优势顺利攻下翼都,将晋侯缗杀死。晋国长达六十七年的内战以曲沃一方的胜利而告终。
曲沃武公政治嗅觉敏锐,他知道周天子此时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号令诸侯,但还没有沦落到可以无视的地步。周天子应该是晋国前进的助力器,而不应该是绊脚石。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在对翼城的战斗中,曲沃武公才尽量避免与王师正面交锋。也是由于这种认识,曲沃武公才在攻破翼城之后,将所得宝器财物尽数献给了周釐王。
周釐王欣然笑纳,正式承认曲沃武公对晋国的统治,封之为晋侯,准许组建一军。
曲沃鸠占鹊巢,揭开了晋国的新篇章。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子献公即位。曲沃一支原本是晋国旁系,经过拼争才得以掌控晋国。成为公室之后,晋武公最担心的当然也是旁系。
除晋武公和晋献公之外,曲沃桓叔与曲沃庄伯还有许多别的后代,他们发展得也很不错。想到此处,晋献公就会不寒而栗。
大臣士蒍察言观色,看出晋献公心之所想,建议从先富子下手,献公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士蒍大肆散布对富子不利的谣言,其他旁系公子不明所以,跟着起哄,最后竟在士蒍的带领下将富子杀掉。
次年,士蒍如法炮制,游氏二子丢了性命。
公元前669年,旁系群公子在士蒍的教唆下对游氏家族大开杀戒,将游氏灭族。尔后,士蒍建了一座新城,并邀请所有旁支后代入住。这些旁支后代在新城中住了没几个月,便被献公一窝全端。消除内部隐患之后,献公把矛头指向国外。
公元前661年,晋国把军队编制扩充为二军,献公自己领一军,太子申生领一军。军是周朝军队的标准编制,一军由一万二千五百人组成,周天子有六军,诸侯国根据等级高低分为一、二、三军。
同年,晋国吞并耿、霍、魏三个小国,并将耿和魏的土地分给了大臣赵夙和毕万。赵夙是嬴姓的后代,造父的十二世孙。日后,赵氏能人辈出,发展成晋国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而毕万的后代也成为晋国的大家族,称魏氏。
次年,献公又派太子申生将狄族皋落氏打败。
献公消灭了周边小国,安定了后方,便将注意力转向虢国。要说这个虢国,可算是晋国最大的对头。
从晋国内战时起,虢国就一直站在曲沃的对立面,献公当政后,虢国仍旧对晋国动手动脚,并在两国边境处建立了一道防御体系。不灭虢国,晋国将永无出头之日。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将攻虢提上日程。但虢公长期出任周天子的卿士,政治上有周王撑腰,军事上有强大的军队和牢固的边防体系,对付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为难之际,大臣荀息想出了一条妙计,建议献公借道虞国讨伐虢国。想要打动虞君,非花大价钱不可,献公手中最贵重的宝贝是屈产之马和垂棘之璧。将这两件宝贝送人,献公很心疼,荀息却自有他的道理:“拿出去用用,消灭虢国后再收回,何乐而不为?”献公这才同意。
荀息带着这两件宝贝来见虞君,虞君看后眼睛都直了,马上点头同意。虞国大臣宫之奇识破荀息的把戏,劝虞君拒绝,但虞君执意不听。
在虞国的帮助下,晋军顺利攻占下阳。三年后,晋国又来向虞国借道,宫之奇照例劝阻,虞君照例不听,晋国照例顺利通过虞境,然后攻破虢都上阳,虢国就此被灭。
班师的路上,晋国顺带将虞国吞灭,屈产之马和垂棘之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晋献公手中。
实现吞并虞国和虢国的目标之后,晋国的实力迅速上升,下一个目标就是称霸中原了。
晋献公与齐襄公有诸多类似:两人都是雄猜之主,都有一个做霸主的儿子,都奠定了称霸的基础,都在临死前埋下了动乱的种子。没过多久,献公去世,晋国陷入内乱。
正是晋国的内乱,使得以河为界的秦晋两国深入地互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