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548400000051

第51章 孙子兵法(3)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举:全部。】军而争利,则不及【不及:赶不上。】;委【委:舍弃。】军而争利,则辎重【辎重:(zī zhòng)装载于车运输的军用物资,如军械、粮草、被服等。】捐【捐:(juān),舍弃。】。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三将军:三军将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十一:十分之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蹶:(jué)跌倒,比喻失败或受挫。】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委积:指储备之粮草。】则亡。

【译文】

孙子说:根据一般战争规律,将帅向君主领受命令,聚集民众,组编军队,到与敌军两相对垒,没有什么比两军相对争夺制胜条件更难的了。两军相对争利之所以难,就难在以迂回的手段达到直接的目的,就难在化祸患为有利。采取迂回的途径,但引诱凝滞敌人,后于敌人发动,却先于敌人达到目的,这便是懂得变迂为直谋略的人。

所以军争是有利的,军争也是危险的。全军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行动迟缓而赶不上;全军舍弃笨重器械去争利,那么辎车又损失了。卷起铠甲,轻装快跑,日夜不停,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行进,奔袭百里去争利的话,那么,三军将领都可能被擒;精悍的士卒在前面,疲弱的士卒在后面,按通常规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到达;像这样奔赴五十里去争利的话,那么前军将领必然受挫,按通常规律只有一半人能到达;像这样急行三十里去争利的话,也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能到达。所以,军队没有辎重就会灭亡,军队没有粮食就会灭亡,军队没有物资储备就会灭亡。

【师说】

本篇名为《军争篇》。讲的是战役过程中军队的组织、建设与调动。它的特点不是在于如何打与战,而是治与训。突出的是如何组织军队与号令军队去作战。并对军队的战斗力作出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总结。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分数和名次固然重要,但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考试,考试只是为了检测我们学习的状况,学习却是为了增长才干发展能力,获取生存的本领。

【知识卡片】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用兵之前,必先审己量敌,计其胜负之情。

【故事链接】

汉中之战

齐建武二年(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三月,北魏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拓跋英在魏孝文帝拓跋宏率军攻南齐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之际,奉命率兵会同平南将军刘藻进攻汉中。南齐梁州刺史萧懿派部将尹绍祖、梁季群等领兵两万占领险要,抗击魏军。拓跋英与部将采取集中兵力攻其一营再及其余的方针,随即发起进攻,果然克齐军一营垒,其他四营也溃,俘梁季群以下七百余人,斩杀三千余人。魏军乘胜进抵南郑(今陕西汉中东郊)城下。齐将萧懿复派部将反攻又被拓跋英大败。魏军收兵之际,萧懿派出的另一支部队抵达战场。魏军疲惫,欲遁走。拓跋英见齐军来攻,故意放松缰绳,驱马缓行,而后登高瞭望,指指画画,如布置阵势状,等各军行到齐,整列后才命前进。萧懿疑心魏军设有伏兵,徘徊不前。魏军乘机反击,大破齐军,遂包围南郑。萧懿据城固守,军主范先领兵三千增援,亦被北魏军击败。魏军围攻数十日未克。时守城士卒惊恐,南齐录事参军庾域把数十座空仓库加封后指给将士说,这里面全是粟米,足以支持两年,你们只管放心守城。城内守军才安定下来。就在这时,魏帝下诏班师。拓跋英遂命老弱将士先行撤退,自率精锐部队殿后,还派人向萧懿告别。萧懿认为其中有诈,不敢追击,魏军得以安全撤返。

九变篇 圮地无舍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将:主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圮(pǐ)地:难于通行之地。圮,如《孙子兵法》九地篇所述的山林、险阻、沮泽等地。】无舍,衢【衢(qú):分岔的道路。】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涂:通“途”,指道路。不由:不走。】,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九:多种。】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治:指挥。】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杂:兼顾。】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可信:可以提高信心。】也,杂于害而患【患:祸患。】可解也。是故屈【屈:臣服,屈服。】诸侯者以害,役【役:驱使。】诸侯者以业,趋【趋:奔赴,归附。】诸侯者以利。

【译文】

孙子说:用兵的法则是: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动员组织民众编制成军队出征,在难以行军的地段内不可建造营地,在四通八达的地区应结交诸侯,在不具备生活条件的地区不可停留,遇到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地段就要巧出计谋,陷入不迅速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就要坚决奋战。道路有的虽可走而不走,敌军有的虽可打而不打,城堡有的虽可攻而不攻,地方有的虽可争而不争,国君有的命令虽可受而不受。

所以将帅能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应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聪明的将帅的思考,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不利情况中要同时看到有利条件,才能提高胜利信心;在顺利情况中要同时看到不利条件,才能解除可能发生的祸患。要使各国诸侯的力量不能伸展,就要用计谋去伤害它;要使各国诸侯忙于应付,就要用它不得不做的事业驱使它;要使各国诸侯疲于奔命,就要用小利去引诱它。

【师说】

为了防止将帅墨守成规,孙子论述了如何灵活变换作战的问题,即“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的主张,指出将帅在指挥作战时,应根据实地情况,随机应变,积极灵活地改变作战方案。战争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如果我们像赵括一样只会“纸上谈兵”,最后只能一败涂地。而“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重要思想又要求将帅应全面看问题,既应看到有利的一面,也应该看到不利的一面,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不仅是为将之道,也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权衡利弊得失,舍害取利,我们才可能规避风险,取得成功。

【知识卡片】

《孙子兵法》像《周易》《论语》一样,是传统经典文化的精髓,它是活的,是灵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积淀。《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兵书,还是一部讲智慧的书,更是一部讲生存的书。

【故事链接】

赵括与长平之战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变更了全部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围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士气大减。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也无济于事,最后赵括死于秦军之箭。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行军篇 凡处军相敌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处军:处置,安顿。指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战斗、驻扎的处置方法。】相敌【相敌:观察、判断敌情。】:绝山依谷【绝山依谷:通过山地,需傍依溪谷行进。】,视生处高【视生处高:军队驻扎,要居高向阳。】,战隆无登【战隆无登:在高地与敌作战,不宜自下而上仰攻。隆,高地。登,攀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绝水必远水:横渡江河一定要在离河流稍远的地方驻扎。】;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令半济而击之:乘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攻他们。半济,正在渡水。】,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无附于水而迎客:不要近水结阵而待敌。】;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无迎水流:勿居下游之地。】,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斥泽:盐碱沼泽地区。】,惟亟去无留【亟去无留:迅速离开,不得滞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必须傍水草背倚林木而扎营。】,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平陆处易:遇开阔地,亦需择平坦之处安营。处易,在易攻易守的地方部署军队。】而右背高,前死后生【前死后生:《淮南子·地形训》:“高者为生,下者为死。”地势前低后高。】,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四军之利:上述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等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四帝:指上古时期四方氏族部落首领,一般指南方赤帝、东方青帝、北方黑帝、西方白帝。】。

【译文】

孙子说:大抵部署军队、侦察敌情时应当注意:军队通过山地必须靠近溪谷行进,驻扎在面南朝阳的山冈高地;敌军占领高地与我作战,不要自下向上攀登仰攻,这是山地部署军队的原则。军队渡过江河必须在离江河稍远处驻扎;敌军若渡水来战,不要在水上迎击,让敌人渡过一半时发起攻击,这才有利;如要展开决战,不要在接近江河处抗击敌军;沿江河地带驻扎也要在面南朝阳的高地,不要面迎水流在敌军下游驻扎或布阵,这是在江河水流部署军队的原则。军队穿过盐碱沼泽地带,就要迅速通过不要滞留;假若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军遭遇,一定要依傍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军队在平原旷野地带作战也需选择易守易攻的地势安营扎寨,而背后应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上述山地、江河、盐碱沼泽、平原旷野四种地区部署军队方法的有利之处,正是黄帝战胜四方部落首领的原因。

【师说】

本篇强调“视生处高”“绝斥泽,惟亟去无留”;反对人海战术和军事上的盲动主义;主张将帅应有崇高的威信,集中使用兵力,准确判断敌情;要求赏罚并用,宽严结合,官兵一致,体魄健壮。这些作战指导思想和建军原则,在古代无疑是进步的,即使对现代军事指挥员来说,也不无指导意义。我们知道,在战争中军队对环境的利用,以地形为最重要。孙子已充分认识到战争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和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制约性。孙子对战争中人的因素与地理因素关系的这种辩证认识是很宝贵的。

【知识卡片】

本篇从战术行动角度,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地理条件提出了“处军”的不同原则和举措,这既是古代战争中利用地形地物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现代光辉思想在古代的萌芽;本篇对各种征候的分析,是对古代军事上“相敌”经验的高度概括。

【故事链接】

井陉之战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三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二十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汉军的胜利,使得其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即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为下一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创造了声势和前提,并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

在井陉之战中,双方在作战指挥上的得失高下是显而易见的。韩信取得作战胜利,关键在于他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地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孙子兵法·九地篇》)这一心理状态,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从而一举全歼赵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精彩篇章。井陉之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这正如宋代岳飞所说的那样:“先阵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方面,那位曾经在两千一百多年前“战必胜,攻必克”的风云人物韩信堪称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