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548400000050

第50章 孙子兵法(2)

军形篇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原文】

兵法:一曰度【度:即度量、分析地理形势。】,二曰量【量:计量人力与物资资源。】,三曰数【数:计算可动员的兵力多寡。】,四曰称【称:衡量敌我实力。】,五曰胜【胜:推算胜负。】。地生度【地生度:交兵之先度量地理形势。】,度生量【度生量:按地理形势而知人力物力之强弱。】,量生数【量生数:按人力物力可知可动员兵力的多寡。】,数生称【数生称:按兵员多寡可衡量双方实力。】,称生胜【称生胜:以双方实力对比,可测知胜负形势。】。故胜兵若以镒称铢【以镒(yì)称铢:镒,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四两或二十两,言其重。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言其轻。此处指实力悬殊。】,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战民:士兵。】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此句指犹如八千尺上之水,决堵而下,势不可挡。】之溪者,形也。

【译文】

用兵之法,一是土地幅员,二是军赋物资,三是可动员的兵力,四是双方力量对比,五是胜负优劣。“度”产生于土地幅员的广狭,土地幅员决定军赋物资的多少,军赋物资的多少决定兵员的多寡,兵员的多寡决定军事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的强弱决定双方的胜负。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称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取胜于弱小的敌方;败亡之师如同以铢称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人指挥部队作战,犹如决开千仞之高的山涧积水,一泻万丈,这就是“形”!

【师说】

不打无把握之仗,是一切成大事者共同信守的原则。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认清周围局势的变化,并提出最有效的方法。聪明人与糊涂人的分别往往就在于聪明之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从不被灰尘遮挡住。这就是《孙子兵法·军形篇》的精髓。本文节选部分专门讨论攻守的形势,通过设喻,将胜兵进攻时的形势,借“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刻画出来,用以总结全篇,点明主题。全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积蓄军队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机战胜敌人,通篇充满了战略思维的智慧。

【知识卡片】

军形篇又名“形篇”,主要探索军事上双方攻守形势。“形”既是形态,可以描述静止形态也可以描述运动形态,而孙子多用它来描述的是后者,是个动中求静的概念。而兵力的规模、编制等静态概念,一般用“数”来表示。

【故事链接】

采石矶大战

宋朝时期,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时常出兵侵略,可是宋朝却一贯采取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政策。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年(1160)十月,金主完颜亮率大兵南下,企图覆灭宋朝,金兵步步进逼,宋朝的守将一再败退,一时局势危急,人心惶惶,吓得宋朝的皇帝也想航海远逃。

不久,金兵的主力已逼近南京附近的采石矶,眼看就要渡过长江,凑巧虞允文奉命到采石矶去劳军,当时守将王权诡称奉旨弃城守江,便乘船先逃,部队随之败退至采石矶。虞允文本是一个文官,但当他见到金军即将渡江,南宋已危在旦夕,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指挥部队抗击金军。他胆略过人,判断敌情准确,部署兵力得当,不仅将水军和步、骑军进行了纵深梯次配备,而且兼顾了战线左右两翼的安全,同时还掌握了预备队,以应付紧急情况和扩大战果。他针对金军不习水战、渡江船只又不坚固的弱点,以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南宋水军作为主力,鏖战江中,以强击弱,使金军船毁人亡。

采石矶之战的胜利,水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战的特点是,宋军因势利导,战法灵活多变,充分发挥水战之长,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采石矶水战告捷,阻止了金军渡江,从而保卫了长江防线,使金国攻灭南宋的战略计划彻底破产,南宋得以转危为安,保持长期偏安的局面。

兵势篇 善战人之势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分数: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编制严密,不论人多少均同样指挥。】是也;斗【斗:指挥(军队)。】众如斗寡,形名【形名:指旌旗和金鼓。士卒望族旗、听金鼓而动,不论人多少均不乱。】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必受敌:一作“毕受敌”,指一旦遭受敌人的打击。】而无败者,奇正【奇正:指军队作战的常法和变法。常为正,变为奇。】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碫(duàn):磨刀石。】投卵者,虚实【虚实:指军队力量的强弱、众寡等,这里指以实击虚。】是也。

……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形之,敌必从之:以伪装诱敌,使其中计。】;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以卒待之:伏兵待敌。】。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择人而任势:善用人及善于利用形势。】。任势者,其战人【战人:指挥士兵作战,与《军形篇》的“战民”意近。】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危:指地形为斜侧之势。】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管理的兵多与兵少是一样的,分编而治即可;指挥作战兵多与兵少也是一样的,通过明确的信号来指挥即可;三军将士与敌对抗而不失败,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即可;攻击敌军,如同以石击卵,关键在于以实击虚。

……

因此,善于诱惑调动敌军的指挥者,用假象迷惑敌军,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跟从;给予敌军甜头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总之,要以利益诱惑敌军,使其动心行动的同时,以伏兵等待时机攻击敌军。

因此,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部属,故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造“势”的将领,指挥部队就像滚动木石。木石的特点是处平坦地势则静止不动,处陡峭斜坡上则滚动如雷,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所以,善战者造“势”,就像让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势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

【师说】

本篇节选的内容主要阐明要正确运用奇正之术的作用,教人要活用奇正之术,用以引导战争的情势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发展,进而发挥部属的特长。文章后来总结说,敌军必然根据己方给出的情报来进行军事部署,因此,选择善于造“势”的将领非常重要,因为善于造“势”的将领指挥部队就像滚动木石,有利于很好地战胜对手。

【知识卡片】

兵势篇又名“势篇”,主要是论述军事上的优势。“势”是军事力量的发挥,是指挥者主观能动作用在军事力量上的体现。

【故事链接】

阖闾兴国

阖闾(hé lǘ)登上王位时吴国虽已强大起来,但仍有不少困难: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军事防御设施尚不完备,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国家粮仓还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开垦;西边的楚国已成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国,南边的越国也有很强的实力,对吴国构成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具有政治胆识的阖闾大力搜罗人才,任贤使能,采纳良策,听取民声。

阖闾任用了楚国名臣伍子胥(xū),听取他振兴吴国的建议。经伍子胥推荐,阖闾亲自召见军事家孙武,孙武献出了自己的军事著作兵法13篇。当时正是吴国振兴霸业之机,阖闾读了很感兴趣,于是拜孙武为将军。

阖闾修建城郭,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为了给楚国点颜色看,他一举灭亡了楚的附庸徐国,楚国对此也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徐国称王。

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阖闾开始把重点转向军事上的发展。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养。并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吴国在这些举措中不断兴起。

虚实篇 凡先处战地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处:到达。】战地而待敌者佚【佚:沉稳、安逸。】,后处战地而趋【趋:疾行奔赴。】战者劳【劳:劳顿,疲劳。】,故善战者,致人【致人:调动敌人。】而不致于人【致于人:为敌人所调动。】。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微妙啊。】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司命:命运的主宰者。】。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先到达战地而等待敌人到来就沉稳、安逸,后到达战地而疾行奔赴应战就紧张、劳顿。因而,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自己不为敌人所调动。能使敌人主动来上钩的,是诱敌以利;能使敌人不得前来的,是相逼以害。因而,敌若闲逸,可使它劳倦;敌若饱食,可使它饥饿;敌若安稳,可使它动乱。

在敌人无法紧急救援的地方出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攻。行军千里而不劳顿的原因,是行进在敌人无设防的地方。进攻而必取的原因,是进攻敌人不能固守的地方;防守而一定稳固,是在敌人不可能进攻的地方防守。因而,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该于何处设防;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该于何处进攻。微妙啊,微妙啊,达到了无形可窥的境界;神奇啊,神奇啊,以至于不露一丝声息的程度,因而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进攻而敌方不可抵御,那是冲击在敌人的薄弱环节;撤退而敌人不可追及,那是行动神速,敌人追之不及。我想与敌交战,虽然敌人高筑防御工事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是因为我攻击它必然要救援的地方;我不想同敌交战,只要在地上画个界线便可守住,敌人无法与我交锋,是因为我设法调动它,使它背离所要进攻的方向。

【师说】

本篇是讲如何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开篇便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极其重要的战争主动权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争取主动,先发制人”。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强者,就必须懂得珍惜时间争取主动的重要意义。因为我们的生命就是由每一分钟组成的。

【知识卡片】

本篇名为《虚实篇》,把这对矛盾提到标题地位,是因为“虚”与“实”是解决用兵问题的要害。

【故事链接】

班超先发制人建奇功

公元13年,汉明帝派班超率领三十六名将士出使西域,想跟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班超首先到了鄯善国,国王热情接待了他们。可是没几天,国王突然对他们冷淡起来。班超想:准是匈奴使者也到了鄯善国,匈奴人多势众,国王惧怕匈奴人,当然就冷淡我们了。恰在此时,鄯善国侍者来送饭,班超突然问道:“匈奴使者住在哪?”鄯善国本来对这件事瞒得很严,不料被班超一语说破,侍者以为班超早已知道此事,只好如实奉告。班超立即把侍者扣留起来,对随行的三十六人说道:“匈奴人刚到这里,国王的态度就变了,如果他派兵把我们抓起来交给匈奴人,那还有活命吗?”众人都道:“事到如今,只有同舟共济,生死关头,一切听从将军指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愤然说,“我们只有杀了匈奴使者,才能断绝鄯善国王投靠匈奴人的念头。”当晚,气温骤降,飞沙走石,班超率三十余轻骑,顶着寒风,直奔匈奴人驻地。接近营寨之时,班超命十人持鼓,绕到营寨后面,叮嘱他们见前面火起,就击鼓呼喊,虚张声势;又命二十人各持弓箭、刀枪,摸到敌营前埋伏。一切布置停当,班超率领数骑冲进敌营,顺风放火。霎时,火光四起,战鼓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匈奴人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顿时乱作一团。班超一马当先,连杀三人,部下一拥而上,匈奴使者和三十多随从当场被砍死,余下的一百多名匈奴士卒全部葬身火海,班超部下无一人伤亡。第二天,班超将匈奴使者的头扔在鄯善国王的脚下,鄯善国王吓得面如土色。班超趁机向他宣传汉朝的威德,劝他与汉和好。鄯善国王本来对匈奴经常来勒索财物不满,又见汉使者有勇有谋,当即答应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

军事篇 交和而舍

【原文】

孙子曰:凡【凡:一般。】用兵之法【法:规律。】,将【将:将帅。】受命于君,合军【合军:组编军队。】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迂:迂回。】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计:谋略。】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