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吕甥、郤芮害怕受到晋文公威逼,准备焚烧晋文公的宫室杀死文公。寺人官披请求进见文公,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那次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当天就来了。后来,我陪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第二天就到了。虽说是奉了君命,为什么来得那么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衣袖现在还在,你还是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君臣之间的道理。如果还没有懂得为君之道,只怕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不能有二心,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臣子应该竭尽全力。至于您是蒲人,还是狄人,对我而言有什么分别呢?现在君王即位,就会没有蒲人、狄人那样的事件吗?齐桓公不计较射中自己的带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成就了大业。君王如果背道而驰,我自己会走开的,何必劳您下令呢?只怕到时走的人会很多,岂止我一个受过刑的人?”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吕、郤准备发难的密谋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
三月的最后一天,文公宫室果然被烧。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而杀了他们。
【师说】
本篇记叙的是晋文公回国后所发生的一次政治风波。晋惠公(夷吾)在晋献公去世后不太久就回国即位,吕甥、郤芮是他的亲信,他们曾派人追杀晋文公重耳。惠公死后,他们又辅佐惠公的儿子晋怀公,拒绝晋文公。所以,晋文公即位后,他们要发动叛乱,焚烧宫殿,杀死晋文公。寺人披告密,才使其叛乱阴谋失败。本文对这次事件,叙述得非常简洁,仅用十二个字写叛乱的动机和做法;最后又仅用23个字写叛乱的经过与结束。真可谓惜墨如金。
本文重点描述的是寺人披与晋文公的对话,塑造了两人的鲜明形象。晋文公得知追杀自己的仇人求见,不是对其进行报复,而只是说理责备,已经显示出他的冷静理智,通情达理;听了寺人披的回答,从“又将及难”“其无蒲、狄乎”中体会到话中有话,而且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于是马上召见他,更显示出他的政治敏锐性和成熟性。所以,他能成为一代霸主,绝非偶然。寺人披的说辞,一方面说明自己追杀文公是忠于君命,符合古制,另一方面用历史典型与现实处境来劝谏文公。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形势、善于言辞的精明人物。
【知识卡片】
重耳,即晋文公(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谥号曰“文”。侯爵,称“晋侯重耳”,简称“晋重耳”(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姬重耳),史称晋文公。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政治家、外交家,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春秋时期第一强国的缔造者,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
【故事链接】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了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为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能攻下,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士兵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晋文公身边的大臣们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我失信于人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说:“有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君王,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君主,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僖公二十六年 展喜犒齐师
【原文】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鄙:边邑,边境。】。
公【公:指鲁僖公。】使展喜【展喜:鲁国大夫。】犒师【犒(kào)师:慰劳部队。】,使受命【受命:请教。】于展禽【展禽:鲁国大夫,又称柳下惠。】。齐侯【齐侯:齐孝公,齐桓公之子。】未入竟【竟:同“境”。】,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玉趾:表示礼节的套话,意思是贵足、亲劳大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执事:左右办事的官员,用作对方的敬称。】。”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县:同“悬”。】磐【磐(pán):石制打击乐器。】,野无青草【野无青草:指旱情严重。】,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大公:太公,齐国始祖姜尚,又称姜太公。】股肱【股肱(gōng):大腿和手臂。这里的意思是辅佐。】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载:盟约也叫载书,简称为载。】在盟府,大师【大师:太师,当为太史,主管盟誓的官。】职【职:掌管。】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弥缝:填满缝隙。这里的意思是补救。】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昭:发扬光大。】旧职【旧职:指大公的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率:遵循。】桓【桓:指齐桓公。】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保聚:保城聚众。】,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译文】
夏天,齐孝公攻打鲁国北部边远之地。
鲁僖公派展喜去慰问齐军,并叫他到展禽那里去请教犒劳齐军的辞令。齐侯还没有进入鲁国的境界,展喜出境迎上去进见他,说:“我们的国君听到您亲自动步,将到我国,因此派了我来慰劳您左右的人。”齐侯问道:“你们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小人害怕了,君子则不。”齐侯说:“你们的府库空虚得像挂着的磬;田野里连菜蔬都没有,靠着什么不害怕呢?”展喜回答说:“靠着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太公扶助周王室,两人共同辅佐成王。成王慰劳他们并赐给他们誓约道:‘你们世世代代的子孙,要和睦相处,不要互相伤害。’这个盟约还藏在盟府里,由太师掌管着。齐桓公因此联合诸侯,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并且拯救他们于祸难,这都是在执行成王交给的职责啊!到您登上君位,诸侯都寄予希望,说:‘他大概能遵循桓公的功业吧。’我们因此不敢修筑城池、缮治甲兵,作战争的准备,都说:‘难道他继承君位才九年,就要背弃先王的命令,荒废以前的职责吗?要是这样,怎么对得住太公和桓公呢?想来齐君一定不会这样。’我们正因为这一点而不害怕。”齐侯于是收兵回国。
【师说】
本篇记述了一次出色的外交活动。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齐孝公率军攻打鲁国,齐强鲁弱,又适逢鲁国发生饥荒,根本无力抵挡,形势十分危急。鲁僖公派遣展喜迎上前去犒劳齐军,展喜由于展禽面授机宜,在与齐孝公的对话中,援引先王遗命和齐国祖先辅佐王室的遗德以及当时的道义来说服他,申明鲁国所恃者乃是以为齐国不会做出“弃命废职”的事情来。理直气壮,大义凛然,而又委婉动听,满足了齐孝公的虚荣心。由于展喜的机智善辩,从容应对,终于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孝公无言以对,不得不收兵还师,从而解救了国家的危难。本篇结构严谨,语言机警,有理有据。
【知识卡片】
柳下惠(生卒不详),展氏,名获,字禽,又字季,春秋时鲁国大夫。谥号“惠”,称柳下惠。据载,今天的柳姓,因他而起。《左传》《国语》等史籍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公元前659至前627(鲁僖公在位)期间。
【故事链接】
范蠡(lí)智役田成子
范蠡出仕之前,曾侍奉过齐国大臣田成子。一次,田成子离开齐国去往燕国,让范蠡背着符印和信件跟在后面。范蠡想让田成子背东西,就对田成子说:“您听说过涸泽之蛇的故事吗?涸泽中的蛇为了活命要迁走,有一条小蛇对大蛇说:‘您爬,我跟随您一起爬,人们都会认为我们是蛇中的逃跑者,必定会有人来加害我们。若是我们互相衔着,您背着我走,人们会认为我是神君,咱们就能免于一死。’现在您我这样行走,您美,我丑,我做您的跟班,别人只会把您看作小国的使臣,不会敬重您。如果反过来,由您来做我的使者,别人一见,就会把我们看作万乘大国的国卿,咱们就会处处受优待,受尊敬。”
田成子听罢,觉得也有道理,于是让范蠡走在前面,自己背着符印和信件走在后面。
当二人行至牙格山时,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眼看天近傍晚,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只得找一个崖洞避寒。
他们在洞中熬至半夜,都冻得受不了。田成子就对范蠡说:“我们这样下去,肯定都得冻死。如果你把衣服脱下来给我穿,我则活命,你则冻死;如果我把衣报脱下给你穿,你则活命,我则冻死。因为我是齐国大臣,是君子,你是我的侍从,是小人,故小人应让君子。你应该把衣服脱给我穿。”
范蠡却说:“正因为我是小人,才不会做出脱衣服给您穿的君子之举。也正因为您是君子,才应该做出脱衣服给我穿的君子之举。我看还是您脱衣服给我穿好!”
田成子说不过范蠡,又已自称是君子,只得做出君子之举,脱下衣服给范蠡穿上,自己却冻了个半死。
注: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
僖公二十八年 晋楚城濮之战(节选)
【原文】
子玉【子玉:楚国大将。】使斗勃【斗勃:楚国大夫。】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冯:读píng。】轼而观之,得臣【得臣:子玉的字。】与寓目【寓目:观看。】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为:对。】大夫【大夫:指斗勃。】退,其敢当【当:通“挡”。】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二三子:指楚军将领子玉、子西等人。】: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诘朝:明天早上。】将见。”
晋车七百乘,靶【靶:马背上的皮件。】、勒【勒:马胸部的皮件。】、鞅【鞅(yāng):马腹的皮件。】、鞴【鞴:马后的皮件。】齐。晋侯登有莘【有莘(shēn):古代国名,在今河南陈留县东北。】之虚【虚:同“墟”,旧城废址。】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陈、蔡:陈、蔡两国军队属于楚军右师。】。子玉以若敖之六百卒将中军【中军:楚军分为左、中、右三军,中军是最高统帅。】,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子西:楚国左军统帅斗宜申的字。】将左,子上【子上:楚国右军统帅斗勃的字。】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狐毛:晋国上军主将。】设二旆【旆(pèi):装饰有飘带的大旗。】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舆曳柴:战车后面拖着树枝。】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郄溱以中军公族【中军公族:晋文公统率的亲兵。】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于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馆:驻扎,这里指住在楚国军营。】、谷【谷:吃粮食,指吃楚军丢弃的军粮。】,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衡雍:郑国地名,在今河南原阳西。】,作王宫于践土【践土:郑国地名,在今河南原阳西南。】。
【译文】
子玉派斗勃来向晋国挑战,对晋文公说:“我们请求同您的士兵们较量一番,您只管扶着车前的横木观看,我子玉也要奉陪观看。”晋文公让栾枝回答说:“我们的国君领教了。楚王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所以才退到这里,对大夫子玉我们都要退让,又怎么敢抵挡楚君呢?既然得不到贵国退兵的命令,那就劳您费心转告贵国将领:准备好你们的战车,认真对待贵君交付的任务,咱们明天早晨战场上见。”
晋军有七百辆战车,车马装备齐全。晋文公登上古莘旧城的遗址检阅了军容,说:“士兵懂得礼仪,少壮在前,年长的在后,井然有序,他们可以作战了。”于是晋军砍伐当地树木,作为补充作战的器械。
四月初四,晋军在莘北摆好阵势,下军副将胥臣领兵抵挡陈、蔡两国军队。楚国主将子玉用若敖氏的六百兵卒为主力,说:“今天必定将晋国消灭了!”子西统率楚国左军,斗勃统率楚国右军。晋将胥臣用虎皮把战马蒙上,首先攻击陈、蔡联军。陈、蔡联军逃奔,楚国的右军溃败了。晋国上军主将狐毛树起两面大旗假装撤退,晋国下军主将栾枝让战车拖着树枝假装逃跑,楚军受骗追击,先轸和郄溱率领晋军中军精锐兵力向楚军拦腰冲杀。狐毛和狐偃指挥上军从两边夹击子西,楚国的左军也溃败了。最终楚军大败。只有子玉及早收兵不动,所以他的中军没有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