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所以史学家断定这里的“岑判官”就是岑参。试想,在边塞的风雪大漠中,年轻的诗人岑参意气风发、胸怀壮志,驰骋征战在大漠边关,往来于天山、轮台、雪海、交河等地。他常飞马而来,在驿站稍事休整,备足粮草,又跨马匆匆而去。
就是这张账单,不知被什么人糊在了一个纸棺上,在一千多年后,奇迹般地被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发掘出来。岑参曾两度出塞,前后在边塞生活了六年,写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诗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笔法多变,呈现出一幅幅奇异而又壮美的塞外图景。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流派,主要原因是这些诗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激情与梦想。正是这种粗犷豪迈的气质,造就了令后人仰慕的盛唐辉煌。
寄扬州韩绰判官[1]·杜牧
【原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2]。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3]。
注:
[1]韩绰(chuò):生平不详。判官:唐时节度使、观察使的属官。
[2]隐隐:隐隐约约,时隐时现的样子。迢迢:遥远。草木凋:一作“草未凋”。
[3]二十四桥:扬州名胜。又名红药桥,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本诗即用此传说。玉人:美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老友你在何处,教取美人吹箫?
【师说】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怀人之作。扬州在唐代是一座经济文化繁荣的江南名城,佳人如花,美景如画。此篇虽为抒写友情,但诗行中洋溢着诗人对扬州的赞美与怀念。诗的头两句写景,写扬州的山川物候,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为后两句询问韩绰别后的情况作垫衬。后两句的重点在于探问韩绰在清风明月之夜,是不是和歌女们倚箫而唱,歌舞终宵。既写出月夜的幽静,又有声有色地用二十四桥美人吹箫的典故,探问友人近况,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知识卡片】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官至中书舍人。长于七言和绝句。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晚唐杰出诗人,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题金陵渡·张祜
【原诗】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1]。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2]。
注:
[1]津渡:渡口。
[2]瓜洲:今江苏邗(hán)江县南边。
【译文】
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隔岸几点星火闪烁之处可能是瓜洲。
【师说】
《题金陵渡》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洲,星火闪烁。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进京求官不成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有人认为是写乡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确实难断。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知识卡片】
张祜(约785—852),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故事链接】
二十四桥的得名之争
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其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有国家级的风景区,有“国”字号的园林,有帝王的陵苑,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街道和小巷,有富可敌国的盐商们的私家花园……而其中被搬上国家邮票的唯有“二十四桥”,足见其名气和魅力。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这首名诗。关于“二十四桥”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二十四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二十四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其实从宋代起,“二十四桥”便成了一宗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疑案: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历代的辞典、诗词注解也都兼收两派之说,而不敢轻易取舍。
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个初冬来到扬州,写下了《扬州慢》这一千古绝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二十四桥”似乎是指一座桥。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最早对此作出解释的是宋朝大科学家沈括,他认为“扬州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从城区的汶河茶园桥起,到东面的山光桥止一一列出了桥名,但算来算去仅有二十一座桥的名称。也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何处”二字,清楚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二十四桥绝不是一座桥。
当然,也有人指出“二十四桥”借指扬州,泛指扬州的繁华或是专指扬州美人,这些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二十四桥”的最终解释权,恐怕还得归杜牧。
贾生[1]·李商隐
【原诗】
宣室[2]求贤访逐臣[3],贾生才调[4]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5]前席,不问苍生[6]问鬼神。
注:
[1]贾生,就是贾谊。
[2]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3]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
[4]才调:才气。
[5]虚:空自、徒然。
[6]苍生:老百姓。指治国安民之道。
【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师说】
《贾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这首诗讽刺汉文帝徒有求贤之名,而无求贤之实,从中寄寓作者怀才不遇之感。前两句从正面着笔,毫无讥刺之意。第三句突然转折,由颂扬转向讥讽,这是全诗的关键。结尾一句具体地补充第三句,诗人匠心独运,通过“不问苍生”而“问鬼神”的鲜明对比,十分清晰地表明汉文帝所谓“求贤”和“访逐臣”,不是为了求得治国安邦之道,而是意在“问鬼神”,讽刺效果更加强烈。诗人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却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更是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故事链接】
前车之鉴
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从小就有“神童”之誉,十八岁起就名满天下,受到了汉文帝的重用,担任梁王太傅一职,在任期内,贾谊专心著书立说,将毕生才华倾注于文章中,流传千古的政论文《治安策》便是他这一时期的杰作。在这篇文章中,贾谊分析了秦王朝奸臣当道、实施暴政、由盛而衰的惨痛教训,总结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秦朝的失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呀!否则,我们也会重犯秦朝的错误,那太危险了!”汉文帝看了《治安策》后,对贾谊十分赞赏,并且采纳了文中的一些建议。
注:前车之鉴:鉴,镜子,引申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出自《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台城[1]·韦庄
【原诗】
江雨霏霏[2]江草齐,六朝[3]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
[1]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
[2]霏霏(fēi fēi):指细雨纷纷的样子。
[3]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
【译文】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