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20516400000033

第33章 分橘子

仲利民

我们小时候,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常常会在回家度假时,兴致勃勃地出题考考我们弟兄几个。父亲出的题目不似书本上的题目循规蹈矩,与所学内容相衔接,而是随心所欲,于随意中却又充满了生活的趣味。

有一次,父亲在年底时回家,从随身的行囊里摸出几只橘子来,要我们兄弟三个分。我们点了点,八只金黄色的橘子闪着亮光排在桌子上。父亲微笑地盯着我们看,他在期待我们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这可难坏了我们,八只橘子三人分,如何分是好?

就在我们相互观望时,小弟抢先答到:先每人分两只橘子,而后把剩下的两只橘子剥去皮,数数有几瓣橘子,三人均分就好了。也正巧,那天把橘子剥开后,里面的橘子瓣儿正好够三人均分,不多不少。

父亲只是对着我们笑,并不作答。

二弟一向最聪明了,这时他也想出了绝妙的主意。他对我们说:可以把橘子去皮后榨成汁,这样就可以均匀地分给三人。这个办法确是好,不用担心产生偏差,而且橘子汁好分。

可是我总觉得这样分均匀是均匀了,但是其中缺少了点什么东西。父亲还在用期盼的目光等待着我的答案。两个弟弟也似乎在等待我能够给出一个更为完美的答案来。

我认真地想了想,对他们说:八只橘子,小弟得三个,二弟得三个,我只要两个。听了我的话,两个弟弟明显地失望了。这算什么答案?根本就不正确么!

就在我忐忑不安地等待时,父亲开始说话了。三子(父亲一直喜欢按我们兄弟的排行称呼)的分法符合要求,可是不够精准,要是剥开的橘子瓣儿不能均匀地分开呢?那就需要再切开分下去。二子的分法倒是分得均匀了,可是改变了分橘子的本意,想吃的是橘子,最后得到的却是橘子汁了。然后,父亲指了指我说:你哥的分法不算好,却体现出他礼让兄弟的品格来,这算是我出的这道分橘子题目之外的考题。你们三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如果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就好了。

我们听懂了父亲的意思,若有所思。后来,我们慢慢地长大了,三弟成了名出色的公务员,办事认真、公平,深受领导与群众好评;二弟则成了一家餐饮连锁企业的总负责人,经营有方,事业蒸蒸日上,再难的事情他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商海里游刃有余;我则成了一名作家,为人处事低调、迁让,并且在作品中灌输一贯礼让的为人准则。

看来,小时候的许多游戏也能确定下一个人的将来,父亲当时评点的话语犹在我的耳畔回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