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20516400000025

第25章 不做“垃圾”收藏者

刘克升

以《恰似你的温柔》一曲成名,八十年代初便红极大江南北的著名女歌手蔡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人不要做一个垃圾收藏者,总是记着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不愉快的,哪些人是对不起我的等等。要反过来想,尽量看到你得到了些什么……”

不做“垃圾”收藏者,其实反映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它提醒我们,凡事要善于向前看,只要勇于抛弃生活中困扰自己前进的那些“垃圾”,轻装前进,就完全有可能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生活中的“垃圾”,可以是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比如,一次堵车,一次吵架,一次误会,一次尴尬,或者是一次失败,一次失意……当生活中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后,我们不要一味地抱怨,更不要一味地沉溺于它们的阴影笼罩之下。要尽快地将这种影响带来的坏情绪迅速从自己的心中屏除掉,以阳光、灿烂的心情做好接踵而来的每一件事情。

生活中的“垃圾”,可以是那些令自己失望的人。比如,老是要占你便宜的朋友,总是想方设法排挤你的同事,看碟下菜的亲戚,给你脸色的邻居……对于这些人,不要老记着他们的坏。你可以多想想他们曾经给你带来的好处,哪怕是一些不经意的帮助与关怀。如此以来,你就可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或许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尝试着去改变他们对你的态度。如果实在无法改变他们,那就把他们当作不能进行改良以二次利用的“垃圾”,彻底地从自己身边抛开吧。

生活中的“垃圾”,可以是感情上的,比如一次失恋给自己带来的阴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金钱匮乏所导致的人生困窘。不论是感情上的“垃圾”,还是物质上的“垃圾”,都会给人造成拖累。反过来,如果你把它们看轻,把它们抛在身后,它们将会成为你前进的发动机,化为你前进的动力。

生活中的“垃圾”,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我有花一朵,开在红尘里……”人活在世上,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垃圾”。能不能彻底地将它们消解掉,关键还是要看你的胆略和勇气。

比如我们提到的蔡琴,曾经经历了爱人的背叛、痛失亲人、一度的失声等沉重的打击,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弹指之间她竟然一一从容面对,将自己情绪里的“垃圾”逐一剔除,一路踏歌而来,成为流行歌坛的常青树,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高贵成熟、大气优雅的女人。

蔡琴自称自己是一个“有喜剧感的人”。上网浏览由蔡琴本人及其经纪人维护的“坠入琴网”论坛以及由琴迷友会参与创办“谈琴说爱”论坛,可以看出,蔡琴这种以喜剧方式处世的乐观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广大琴迷。这一点也从侧面印证了蔡琴本人善于抛弃“垃圾”的这种选择,所显示出来的魅力与力量。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这是蔡琴在一次个人演唱会上所演唱的一支歌曲。我们不妨在自己的心底悄悄地许个愿:让所有的“垃圾”都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