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明显感觉自己“出丑”以后,客户在沟通方面反而表现得积极主动了,两人间的距离顿时缩短了很多。对于这次的经历,魏华觉得自己是“因祸得福”。从此,他再同客户洽谈时,再也不把自己塑造成完美无缺的“神”了,而是在保持基本形象的前提下,适时地出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丑”,每每这时,客户都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由此可见,作为销售人员,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固然可以赢得客户的认可,但是过度追求完美,未必能够赢得客户的好感。所以,不妨在微小的方面偶尔“出出丑”吧,只要不伤大雅,就能够让客户乐于与你接近。
成交微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变得更加完美,但是,事实证明太过完美的人,往往会给人难以接触的感觉,因此在销售中,试着让自己的形象更真实一些,在客户面前有分寸地“出出丑”,能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从而瞬间拉近你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7.与客户交谈时要注意你的坐向
某电视台的一个评论性电视节目中的评论人都是临时随机选取的。制作人本以为这种随机性、临时性形成的节目走势的不可预测性能够吸引很多观众,谁知收视率却极不理想。分析了原因后,制作人认为节目的辩论缺乏高潮是症结所在。
然而,对于这种没有经过预先安排的评论发展到高潮与否,人又怎么能控制得了呢?
针对这个问题,制作人请教了许多专家,专家们也提出了改良意见,不过效果都不甚理想。
后来,有一位心理学家了解到,辩论者们都是横排而坐,就提出“改变座位的配置方式”的建议,让辩论者们两两相对而坐。
制作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做了尝试。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产生了,后续节目中的讨论几乎每次都会有辩论高潮,而且其热烈程度超乎想象。
没多久,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连创新高。
那么,为什么面对面的坐向能够刺激争论的激烈程度大幅上升呢?心理学家们做了如下解释:
首先,人的视线逼视对心理产生了影响。与人相对而坐,正面直视,即使没有刻意凝视对方,由于位置的原因,也会使人对视,甚至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而这种视觉“感受”会给人造成一种自然的压迫感和不自由感,进而激发起彼此的对立心理,使彼此关系紧张。相反,坐在对方的旁边,避免了视线的直接交锋,减弱了对立性,彼此也就不容易对立起来。
其次,人类固有的潜意识产生了影响。在人的潜意识深处,很自然地将在自己旁边的对象看成是伙伴,而将自己对面位置的对象看做是敌人。受这种潜意识影响,面对坐在自己旁边的人,即使与他争论也不会过于激烈;而坐在自己对面的人,即使不争吵,也多少会有些距离感。
再次,注意力激化了争论。如果是并排而坐,争辩时必然要扭转头部,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就会使人感觉到疲累,进而原本专注于争辩之中的注意力被分散,斗志骤减。这样也就不容易产生激烈的争吵。然而,面对面地坐着,一方面省去了扭头的力气,避免了注意力被分散;另一方面,将对方作为唯一的认知对象,使注意力更加集中,这样自然会越争越厉害。
可见,在与客户的交谈中,你的坐向影响着客户对你的态度。因此,当你与客户交谈时,想要让彼此间的交流进行得和谐而顺利,就不得不注意选择自己的坐向。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是应该注意的:
(1)与客户正常沟通时,侧身而坐,或取直角位置为宜。这种坐向传递给对方的是一种友好的信息,而不会让对方有压迫感和紧张感。
(2)赞美客户时,要横向或倾斜交叉而坐。这样的坐向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重视,给人很诚恳的感觉。
(3)安慰客户时要并肩而坐。这种坐向是一种“我就在你身边,关怀你、安慰你”的暗示,能让对方感到温暖,达到安慰对方的目的。
成交微语
双方在交谈的过程中,坐向是影响双方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同时也要重视细节,并且力图将一切做到完美。如果双方要就某个重要的问题深入讨论,那么我们要与对方面对面而坐,这样就可以给人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如果双方是私下会面,那么在坐向上就可以采取比较随意的方式,这样就能避免对方的不安心理,让所有的想法都能得到很好的表达。照顾到了坐向细节,你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就会更为融洽,而融洽和谐的氛围更容易促成交易。
8.轻抬眉毛展现你的魅力
心理学家威廉·奥肯在《神奇的面部表情》一书中写道:“我始终相信,了解身体语言的生物学依据会让你对非语言行为更加赏识,同时也会让你了解这是多么有力的一种对人类的思想、感觉和意图的预测。”每个人都有一副面孔,这副面孔除了让你与他人进行区分外,还蕴藏着十分有意思的内容。也许你并不知道,你的眼睛、鼻子、嘴巴甚至眉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你的“底细”透露给对方,而善于观察的人已经从你的表情中将你方方面面了解透彻。
很多人将比尔·盖茨的经历视为传奇,甚至有人称他为“上帝派来的天才宠儿”。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至今还牢记他第一单生意的成功。
据比尔·盖茨回忆:
那时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尽管我在小范围内小有名气,但是我依然知道自己的不足。
17岁那年,我想要把自己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卖掉。我将这一切设想得十分美好,但是万万没有想到,销售程序竟然比编程麻烦许多。我找到一个客户,并且向他说明自己的来意,可是人家仿佛对此毫不感兴趣,竟然连眼睛都没有抬就对我说:“小伙子,我们不需要这个玩意儿。”
吃过闭门羹,遭遇过冷嘲热讽的我既灰心又沮丧,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为了达成自己的梦想,我咬了咬牙,鼓励自己说:“加油干,你肯定会成功的。”于是,我打起精神去见另一位客户。
那位客户看到我进门,他面带微笑并且轻抬了一下眉毛来向我打招呼。就这一个微笑的表情,竟然将我的心变得暖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再紧张,接下来的洽谈相当愉快。
为什么客户轻轻抬眉毛打招呼竟然会给比尔·盖茨“暖暖”的感受?其实,轻抬眉毛打招呼这个动作已经被广泛使用,是友好的象征。表情研究学家称:“抬眉毛打招呼的动作不仅人类使用,就连猩猩和猴子也会使用。”这种动作是指将眉毛快速轻轻一抬,随即又恢复原位,目的是为了把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脸上,让对方知晓“我正和善地向你问好”。
微表情专家米思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旨在让别人感受到“轻抬眉毛的魅力”:在公司大堂的沙发上,实验者对进出公司大门的每一位员工都做出轻抬眉毛的动作。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会用相同的动作来回应,还有一部分人会主动走上来问好。可见,如果你喜欢他,就向他轻抬眉毛;如果你想让他喜欢你,还是向他轻抬眉毛。这可是一条黄金准则。
据行为学家分析,眉毛做出动作给人带来的非语言行为的概念为“舒适与不适”。显然,轻抬眉毛的举动传递给对方的讯号是“舒适”。学会准确地解读他人面部表情舒适与不适的线索,能够帮助你完整地破译对方大脑真正相传的信息。正如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乔·纳瓦罗所说:“当你对某一行为的意义产生怀疑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的行为看起来舒适(如有没有满足感、幸福感或松弛感)还是不舒适(如显示出不高兴、不幸福、有压力、忧虑或紧张)?大多时候,你都可以把观察到的行为归为这两类(舒适行为和不适行为)。”
成交微语
销售人员想要成功,就要学会解密客户非语言交流的奥秘,充分利用对方的非语言行为来准确解译他们的真实想法,比如说轻抬眉毛。如果客户对你轻抬眉毛,很显然他被你的亲和力和热情所感染,不会对以后的推销产生戒心。如果此时能够再次显现销售人员的真诚,这位客户自然会爽快地打开钱包,开心地享受购物所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