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女人要懂点恋爱心理学
20436300000002

第2章 走进“恋”与“爱”的世界(1)

爱情是男女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和向往,是一种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爱情中的双方对彼此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并能够与恋人分享自己的私生活。爱情是至高至纯至美的情感体验,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恋爱心理学

恋爱是一门学问,一门课程,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人们尤其是女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如何恋爱这一问题就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掌握恋爱心理学,女人可以增加对恋爱的理解,让爱情之路更加通畅。那么,究竟什么是恋爱心理学呢?

恋爱心理学是对人的魅力的研究,爱情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在恋爱中应该注意哪些?在对待爱情上到底有什么诀窍和原则……这些都是恋爱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恋爱进一步的关注,恋爱心理学的“知名度”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通过不断地研究和考证证明,人体内的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等荷尔蒙与爱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人类的恋爱思想和行为也不断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爱情的含义,使我们明白在遇到爱情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在享受恋爱时要注意哪些行为和细节……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了解,我们就能在恋爱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它的本质,也能更加了解自己,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中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升华,并减少恋爱过程中可能会有的痛苦,让自己在恋爱中占据主导位置,更好地驾驭爱情,收获幸福。

无论是在平时的琐碎生活中,还是在影视剧的艺术氛围中,恋爱都随处可见,甚至从人类起源时,恋爱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的性格秉性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对爱情的看法、想法和做法也各不相同。著名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博士非常精通恋爱心理学,他曾经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做过一项调查,调查问卷是由多个项目组成的,包括“你是否会在独处的时候不知不觉想念一个人”、“恋爱会占据你日常生活多长的时间”等。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这些人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对爱情的态度却都十分相近,也就是说,他们对待爱情的心理状态是没有太大差异的。不仅人类在恋爱这件事上有空前的心理和行为统一性,生物学家对动物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动物中大部分的“恋爱行为”也和人类极其相似。

人们总说“爱情很奇妙,让人捉摸不透”、“爱一个人是一件奇特的事情,它甚至不受控制,就是那么不知不觉”……或许从科学的角度根本无法诠释爱情,也不能解释这种神秘的现象。然而,正是因为它的神秘和重要程度,就更加不能随意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也许我们对爱情理解得还不是非常透彻,但是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认识爱情的本质。

恋爱启示录

女人天生感性,在恋爱中也显得比较脆弱,只有不断提高对恋爱的认识,掌握好恋爱心理学这门课程,才能真正理解爱情的真谛,做享受爱情的“女神”。

人为什么会恋爱

有人说:只要有男有女,就一定会产生恋情。

恋爱时,只要我们一想到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心花怒放、笑逐颜开;与之分别后,就会心神不宁甚至寝食难安;任何时候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对方的身影……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恋爱体验。当我们遇到性情相投的异性时,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会感觉彼此心灵相通,自然而然地就想待在一起。当然,也有人在初次邂逅时就凭直觉断定对方就是“我今生要找的人”。总之,爱情是神奇的,它似乎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那么,人为什么会恋爱呢?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心理学家都展开过多角度的研究。其中,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恋爱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持物种的延续”。一位生物学家曾说过:“人类是高等生物,恋爱结婚是世代相传的习性,它如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这是为了保持物种的延续。”的确,人类既然是生物,那么就免不了要传宗接代。自古就有一条谚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就是生命和理想的延续,上一代没有完成的心愿和事业,要让下一代继续来完成,而孩子就是生命的延续。人不可能永远活着,一代人可能无法完成想做的事,所以,就需要恋爱结婚,将遗传基因继续传下去。

而为了留下健康、优秀的子孙,男性会喜欢外表有魅力且年轻的女性。由于男性没有妊娠、分娩之痛,所以与子孙的“质”相比,男性更倾向于追求子孙的“量”。因此,在潜意识中,男性更希望与多个女性,即不特定对象发生性行为。这也是男性更容易出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另一方面,女性要面临妊娠、分娩,因此不可能去追求“量”。“十月怀胎”是个漫长的过程,给女性造成的身心负担也很重。所以,女性更注重子孙的“质”。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女性都喜欢经济宽裕、生活稳定的男性了。

当然,男女之间选择恋爱直到结婚,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更是为了有一个终生伴侣,爱情心理学家说:“恋爱中有一种像友情般的恋爱,就是从友情升华而来的爱情。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初男女之间只是单纯的友谊关系,但是随着两个人接触时间越来越长,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多,相互之间产生了别样的情愫,最终成为恋人,甚至结为夫妻。”

人都有一种追求友善人际关系的需求,想和别人在一起,以排除寂寞和不安或享受友情的温暖,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家人不可能永远陪着你,而不论走到哪里,结交的朋友却可以帮你渡过难关,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麻烦,若是异性朋友,就很容易在这样的接触中产生好感,彼此一开始可能是相敬如宾,但是随着接触和了解,对彼此的感情逐渐加深,两个人的感觉也会一点点改变,很依赖彼此,愿意为对方做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直到最后想拥有对方,和对方生活在一起,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生物学家说:生物界有很多动植物之间的信息和气味传递是没有任何养分的,它们要的只是一种交流。这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样的,如果缺少这种交流,便会产生各种“病态”甚至死亡。

人的这种沟通需求也正说明了恋爱的另一个缘由,因为人在很多时候都有与人诉说的愿望,而恋人正是最合适的诉说对象。恋爱中的人们,在彼此的交流和理解中相互分担痛苦,共同分享快乐……无时无刻,无微不至,这是很多亲人和朋友都不能做到的。

爱情是神奇的,它往往不受控制地到来,也许你想到自己的爱人就会会心地微笑;也许你白天夜晚脑海里都是他的模样;也许你们在第一次相遇时就感到他是自己一直在找的那个人;也许你们本是知己,突然有一天发现爱上了彼此……爱情是不可言喻的,同时又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它会突然而来,出乎预料,无声无息,甚至让你猝不及防。

恋爱启示录

从地球上出现人类的那天起,恋爱就伴随着我们,它像空气一样带给我们自由的呼吸;如雨露一样带给我们甘甜的滋润;如阳光一样给予我们温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色彩。

“恋”与“爱”的那些事儿

要想学好恋爱心理学这门课程,首先就要理解“恋”与“爱”的深刻含义和具体区别。那么“恋”、“爱”、“恋爱”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恋,是恋爱产生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是:很喜欢对方,见不到时就会想念,脑子里总是出现对方的音容笑貌,总想见到对方。

爱,是恋的延伸,具体表现在:失去对方会像失去生命一样痛苦,把对方当做自己一生的伴侣,每时每刻都想与对方在一起,甚至爱对方胜于爱自己。

“恋”和“爱”是恋爱产生的具体表现过程。在最开始的“恋”时,女人对一位异性倾心,也许是认为他高大威猛,玉树临风,也许是觉得他很幽默,诚实可靠……所以会逐渐对他产生好感。习惯与之在一起相守后,又会觉得对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离不开对方,这时心中的“爱”已经呈现得非常明显。

通常,没人能在“爱”和“恋”之间清晰地画一条分界线,人是非常感性的,感情也异常复杂,甚至有“恋”与“爱”共存的状态。一个人可能“恋”着许多人,但是“爱”往往是针对一个人的。恋爱心理学家们认为,“爱”作为“恋”的更深一层发展,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排他性

大多数人对自己所爱的人的占有欲极为强烈,几乎不容许对方心里再容纳他人,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嫉妒和占有心理。正是这种心理说明了你的爱情是真挚、真实且真诚的,因为这种排他性,会让双方觉得自己才是对方生命中那个最重要的人。

平等性

相爱的两个人不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应该是相互平等的,这种平等性让相爱的人不会计较双方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在物质财富上的多寡乃至在诸多其他因素上的差距。双方都会在心里有一种平等的愿望。

稳定性

“细水长流才是爱,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正的爱情是经得住时间和现实的重重考验的,一份感情的稳定不在于一朝一夕的相伴而在于长期的心灵相守。

激烈性

恋爱是会让人疯狂的,两个人相爱时往往是人生中最激情的时刻,他们为了爱情可能不顾亲戚朋友的反对,可能不要工作事业,甚至还可能和亲人朋友反目。尽管这种做法不可取,但是这样的行为也正体现了双方爱的程度。如果几句劝导或是逼诱就令两个人在爱情路上退缩不前,那么他们的感情肯定不是真正的爱情。

指向性

爱情的指向性是指我们的情感诉求只会针对特定的一个人,而不会是其他人。和亲情、友情不同,爱情的指向只会是一个人,而友情大多来自社会,你的朋友可能也是别人的朋友,别人的知己也会是你的好友,这种感情是没有指向性的。亲情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感情,同样不具备爱情中的指向性,而真正的爱情一定会有指向性。

“恋”是感情的开始,是两个人相识、相知、认同、欣赏、喜欢、思念到牵挂的一种心理过程;而“爱”是恋的深入和延伸,两个人会迫切地想要相守,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相互拥有的渴望。恋的过程是神圣而美好的,爱的感觉是刻骨铭心的,这两种不同的情感阶段共同构成了人恋爱的整个过程。

恋爱启示录

对女人们来说,恋爱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大多数女人都曾有过恋爱经历,陌生是因为女人从未真正的了解过恋爱,不曾了解恋爱的那些属性,如排他、平等、稳定、激烈、指向等。而这些属性要求女人要爱得认真、爱得专一、爱得长久,这样才能收获爱的果实。

恋爱发生的因素

诸葛亮作战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实恋爱就像作战一样,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与一个特定的人相遇,才有可能发生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说,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是美好爱情发生的三个因素。

对的时间

恋爱达人常说:“恋爱就是感觉和时机。”那么,爱情这种神秘而奇特的东西到底是在何时产生的呢?

人们总说要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对的时间就是恋爱开始的时机。一段爱情的开始,感觉和时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往往在两种情况下容易进入恋爱状态:

(1)进入新环境或迎来人生新转机时:人在升学、调换工作、搬家或者旅行时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个时候,人的目的意识变强,注意力也相当集中,而且脑内物质多巴胺的分泌量也同时增多,于是伴有心跳加快、全身心充满激情等状态。而在这时如果结识了新的异性,人总会认为这种反应是因为对异性产生了爱慕的心理,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深深爱上对方。

(2)遭遇挫折和打击时:人在遭遇挫折和打击时往往很脆弱,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如果在这时有异性来到身边进行劝慰和鼓励,人往往很容易对对方产生感激之情甚至喜欢上对方。

对的地点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无论两个人曾经相隔多远,无论两个人有多大的差异,只要他们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逢,就是一种缘分。也只有当他们在某一地相遇时,才有可能会产生爱情。现代人的生活范围和朋友圈子都比较狭窄,不容易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大多数人不是不想恋爱,而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那么平时在什么地方最容易遇到能让人心仪的异性呢?

恋爱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最容易发生恋情的地点是学校、办公室、宴会以及与自己平时工作有关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这些地方最容易发生恋情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接触理论”,即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是成正比的,人最容易对身边经常接触的人产生好感继而发展恋情。

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许多旅游景点、浪漫场所也是爱情滋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