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20432900000054

第54章 寓言故事(1)

嗟来之食

齐国发生大饥荒,黔敖将食物摆在路上,等待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卷着衣袖,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拿着汤水,喊道:“喂,快过来吃!”

饥饿的人睁开眼睛看着他,说道:“我只因为不吃这种轻蔑施舍的食物,才饿到现在这个样子的。”于是谢绝了他的施舍,终于没吃东西活活饿死了。

《礼记·檀弓下》

齐人攫金

从前有个盼望得到金子的齐国人,一天清晨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市场上去,到了一处卖金子的地方,伸手拿了人家一块金子就跑。巡吏将他抓获,问他:“人都在这里,你为什么伸手就抢人家的金子呢?”

那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根本没有见到人,只看到了金子。”

《列子·说符》

薛谭学讴

薛谭在秦青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将秦青的技艺全部学完,就自以为全都学会了,于是向老师告辞要回家。秦青没有阻止他,并在城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临别时秦青轻轻地击着拍子慷慨悲歌,歌声振动了森林树木,响彻天上的流云。薛谭听后向老师谢罪,请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终生再也不敢说学成回家的话。

《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

孔子游学于东方,路遇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就离我们远了。”

而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远,而中午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碗口大小了,这难道不是因为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时我们还觉得很冷,而到了中午就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这难道不是因为近的感觉热远的感觉凉吗?”

孔子听后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很有智慧呢?”

《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

传说太行、王屋两座山,原本它们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

北山上住着一个年近90岁的老人,人称愚公,他的家就在两山的对面,每次出门他和家人都必须翻越两座山,否则就只有绕远。于是,他召集自己的家人,说想把门前这两座大山移走,大家听到以后可以不用再翻山了都纷纷同意了,但是他的妻子还是有些担心,“以我们的力量将小山削平都是问题,能把王屋、太行怎么样呢?更何况将那些石头能搬到哪里去呢?”

大家叽叽喳喳地回答:“可以将它们堆到渤海的边上!”于是,第二天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大家或凿或挖,就连邻居中一个寡妇的七八岁的儿子也来帮忙,尽管他们一个冬夏才能往返一趟,他们也不停歇。

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人,他看到了这一家人的行为,就笑着来阻止他们,说道:“你简直太愚蠢了,你已经那么大的年龄,凭你的力量恐怕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拔不掉吧。”

愚公回答道:“你才是顽固至极呢,甚至连妇女孩童都还不如。倘若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却不会增加,何愁挖不平呀!”智叟自是无言以对。

后来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就报告给了天帝,天帝也被他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就命令夸窦氏的两个儿子趁着夜色将两座大山搬走了。一座放在了朔方的东部,另一座搬到了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之南,汉水之北就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列子·汤问》

岂辱马医

齐国有一个贫穷的人,常常在城里的街市讨饭。城里的人讨厌他来的次数太多,都不肯再给他东西吃。于是,他就到一家姓田的人的马棚里去,跟随着马医做杂役,混口饭吃。

人们看见了又戏弄他说:“跟随着马医混饭吃,不认为是耻辱吗?”

乞儿说:“天下最大的耻辱莫过于乞讨,乞讨我尚且不觉得耻辱,又怎么会觉得跟随马医是耻辱呢?”

《列子·说符》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个养猴的人,非常喜爱猴子,养了一大群。他能够了解猴子的心思,猴子也能讨得他的欢心。养猴人情愿节省家里的口粮,也要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他的家用开始匮乏,于是打算限制一下猴子的食物,但又担心猴子不再顺从自己,于是先哄骗猴子说:“以后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不够呢?”猴子们听后都跳起来而且非常愤怒。

过了一会儿,此公又说:“那么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不够呢?”猴子们听后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列子·黄帝》

老人结草

当初,魏武子有一个宠妾,没生儿子。魏武子生病了,吩咐儿子魏颗说:“我死后,你一定要将她嫁出去。”后来病更加严重,又吩咐说:“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便让父亲的宠妾改嫁了。他说:“人到病危脑子就混乱了,我听从他清醒时的吩咐。”

到了辅氏战役时,魏颗看见一个老人将地上的草系结起来,以阻止秦国大力士杜回,杜回被草绊倒在地,因此被魏颗擒获。夜里,魏颗梦见那个老人对他说:“我就是你嫁出去的那个宠妾的父亲。你听从了先人清醒时的吩咐救了我的女儿,我因此来报答您的恩情。”

《左传·宣公十五年》。

冯妇搏虎

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和老虎搏斗,后被称为善士。一次他到野外,有一群人正追逐一只老虎,老虎负隅顽抗,没有人敢捉拿它。大家看到冯妇,就跑来迎他来捉虎。冯妇于是捋起袖子跳下车,准备与虎搏斗。众人见了都很高兴。而他这种举动也被士人们所耻笑。

《孟子·尽心下》

二人学弈

弈秋是全国上下最善于下棋的人。他同时教二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集中精神听弈秋讲解棋道;而另一个虽然也像在听的样子,其实,心里却在想着有只天鹅将要飞来,琢磨着张弓搭箭将它射下来。

虽然他与前者一道学习,但他的成绩一定不如前者。难道是因为智力不如人家吗?回答:并不是这样。

《孟子·告子上》

何待来年

有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他:“这不是正派人该做的。”

他说:“那就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不偷了。”

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就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滕文公下》

一傅众咻

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找了一个齐国人来教他,但旁边却有许多楚国人继续用楚国话干扰他,即使天天用鞭子打他,硬要他学会齐国话,结果还是没有效果。将这个孩子带到齐国临淄庄岳街里的闹市住了几年之后,反过来再要他说楚国话,即使天天鞭打他也不会说了。

《孟子·滕文公下》

曾参杀人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只管织手中的布。

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告诉说:“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依然继续织布。

又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害怕起来,连忙丢掉织布的梭子,爬墙逃走了。

《战国策·秦策》

文侯期猎

魏文侯与山林狩猎的官员约好打猎的日期。到了这天,文侯和臣子们畅饮甚欢,天又开始下雨。文侯起身要走,周围的人问:“今天酒饮得这样高兴,外面又下着大雨,大王要到哪里去呀?”

文侯说:“我同山林狩猎的官员约好今天和他们一起打猎,现在虽然畅饮甚欢,又怎么能够失信不按照规定的时间赴约呢?”于是文侯冒着大雨赴约,搞得精疲力竭才回来。魏文侯坚守信用,于是魏国开始强大起来了。

《战国策·魏策》

南辕北辙

魏王正准备对邯郸发起进攻,季梁听说了这件事,就急匆匆地来觐见魏王,也顾不上洗掉头发上的尘土、舒展衣服上的皱褶了。

他走到魏王面前说道:“我在路上见到一个向北行驶的马车,他们自称要去楚国。我听到之后,说:‘楚国在南方,你怎么向北走呢?’他辩解说:‘我的马是匹千里马!’我接着说:‘你驾的虽然是千里马,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还在强辩:‘我带了足够的盘缠!’我又说道:‘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你带再多的盘缠又有什么用处呢?’他最后说了一句:‘我的马夫有很久的驾车经验。’‘驾车经验再多,又有什么益处呢?’我摇着头走开了。大王,您一心想建立霸业,树立自己在天下的威信,现在倘若依仗着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进攻邯郸,这样的行为显然是背离了大王最初的想法,并且会越走越远呀!”

《战国策·魏策》

鹬蚌相争

一只河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这时一只鹬飞来,伸嘴去啄蚌身上的肉,河蚌急忙合起壳,紧紧地钳住鹬的嘴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鹬。”

两者相持不下,谁也不放松,有一个渔夫看到后便把它们一起捉走了。

《战国策·燕策》

画蛇添足

楚国的一个大户人家祭祀祖先之后,赏给了仆人们一壶酒,但是酒太少了,倘若分了喝,还不够一人一口。于是,就有人提议,大家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最快、最像,谁就独自享用这壶酒。大家同意了,就都开始画了起来,其中有一个人先画好了,就一手拎起酒壶,一手拿着树枝,洋洋得意地说:“我已经画完了,我最快,并且我还可以给蛇加上脚哪!”谁知这时,又有一个画完的,抢过酒壶说道:“蛇是没有脚的,你画蛇添足,酒是不属于你的!”然后就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战国策·齐策》

国亦有染

墨子看见人染丝,感叹地说:“雪白的蚕丝放入青色的染缸,变成了青色;放入黄色的染缸,变成黄色。染料的颜色改变了,蚕丝的颜色也随着改变。蚕丝染了五次,而它的颜色也改变了五次。因此,染丝的时候,不能不小心谨慎呵!”

不仅染丝如此,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

《墨子·所染》

轮人舆匠人

做车轮的匠人手中拿着圆规,用它测量天下的东西圆还是不圆。他说:“符合我的圆规的东西就叫做圆,不符合我的圆规的东西就叫做不圆。所以圆还是不圆,都可以明确地测量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因为他测圆的标准十分明确。

木匠也拿着他的曲尺,要用它测量天下的东西方还是不方。他说:“符合我的曲尺的东西就叫做方,不符合我的曲尺的东西就叫做不方。所以方还是不方,都可以明确地测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测方的标准十分明确。

《墨子·天志》

多言无益

墨子的学生禽子问:“多说话有没有好处呢?”

墨子回答说:“癞蛤蟆,青蛙日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有谁来听它们的呢?而报晓的雄鸡,只在黎明时啼叫几声,却能使天下为之振动。话说多了有什么好处,说话不在于多,而在于说得适合时机。”

《墨子·附录》

楚王好细腰

从前,楚灵王喜欢臣子腰身纤细。所以,他的臣子们每天只吃一顿饭,来控制自己的饭量。起床后憋住一口气,束紧腰带,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等到一年以后,满朝官员都饿得枯黑瘦瘪了。

《墨子·兼爱》

疴偻承蜩

孔子到楚国去,从树林里边出来,看见一位驼背老人用竹竿子在粘蝉,就像拾东西一样简单。

孔子问道:“你真灵巧,有什么窍门吗?”

驼背老人回答道:“有窍门。每年五六月间,我把两颗粘丸放在竿头顶上,如果不掉下来,蝉就很少跑掉;要是放上三颗粘丸而掉不下来,粘蝉时漏掉的不过十分之一;要是放上五颗粘丸而掉不下来,那就像拾东西一样容易,一个也漏不掉了。而且,我站着像树桩一样稳固,我拿竿的手臂,像干枯的树枝一样。虽然天地很大,世界上的东西众多,但是我什么都看不见,只看见蝉的翅膀。我不左顾右盼,不让任何事物分散我对蝉翼的注意力,这样,我怎么会粘不到蝉呢?”

孔子听了,回过头来告诉身边的学生:“用心专一,思想才能高度集中,就是这位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庄子·达生》

邯郸学步

你没有听说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邯郸跟人家学习走路方法的故事。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技能,而且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记了,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庄子·秋水》

屠龙之术

朱泙漫在支离益那里学习屠龙的本领,用尽了价值千金的所有家产,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学成。可是,天下根本没有龙,因此,他的屠龙之术根本无处施展。

《庄子·列御寇》

倏、忽与混沌

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混沌。倏和忽经常在混沌的国土上见面,混沌对他们非常好。倏与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混沌的情意,说:“人都有七个孔窍,用来看、听、说、呼吸,唯独混沌没有,我们尝试给混沌凿出七窍吧。”于是他们一天凿出一窍,到了第七天混沌就死去了。

《庄子·应帝王》

丑人效颦

美女西施因患了心口痛的病而难受得紧紧皱着眉头,手按着胸口。邻居有个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很美,回家时也模仿西施,故意按着胸口,皱着眉头。邻里的富人看见她这个样子,就紧紧地关起大门不出去,穷人看见她这个样子,马上带着妻子儿女赶忙躲得远远的。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着眉头为什么美。

《庄子·天运》

庖丁解牛

古代有个名字叫做丁的厨师,有一次替梁惠王宰牛。只要他碰触到的地方,无论是手摸、脚踏,还是肩靠、膝顶,都会发出一种皮肉筋骨互相分离的声音。当刀子刺入牛身的时候,这种响声更大,并且与音律相和,诸如与《桑林》、《经首》等乐曲相和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