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20432900000005

第5章 修身齐家(3)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贫苦人家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穷人家的女儿时常把头梳得整整齐齐,虽然外表上算不上豪华艳丽,却有一种高雅脱俗的气度。因此,君子在处于失意潦倒的境遇时,万万不可以颓废不振、自暴自弃!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遇事稍有不如意,就去想想那些处境不如自己的人,那么怨恨就会自然消失。心中稍有懈怠的念头时,就去想想那些比自己强的人,那么精神就自然会振奋起来。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隐伏越久的鸟一旦起飞必定会飞得越高,开得越早的花往往越早独自凋谢。明白了此道理,就免去仕路不畅、怀才不遇的忧愁,就可以消除浮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念头。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滴能够穿透石头,所以求学问的人也要努力探索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流汇聚自然能形成沟渠,瓜果成熟之后会自然脱离枝蔓而掉落,所以修行学道的人也要听任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竭尽所能去做事原本是一种美德,但若过于认真而苦了自己,就无法调适自己的精神,也会丧失生活的乐趣;看淡功名利禄原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若过分不近人情,就无法对他人、对社会作出贡献。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在思虑困苦之际若能坚持原则,问题得以解决时内心自然会获得快慰的乐趣。在一帆风顺之际若过于狂妄,则往往会种下日后发生祸患的根苗。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在粗布被中酣然入睡的人,能够得到天地间冲淡平和的精气;在粗茶淡饭后心满味足的人,能够领悟到宁静淡泊的人生真谛。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在电光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较量长短,能争得多少光阴呢?在如蜗牛触角般极小空间里争强斗胜,又能夺得多大的世界呢?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一个财富积累得太多的人,整天都忧虑自己的钱财被人夺去,可见富有的人不如贫穷的人那样无忧无虑;一个地位尊贵的人,整天都患得患失地担心会丢掉官职,可见做官倒不如平民那样可以常感安乐。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为:因嫌官职小而钻营向上,最后落得触犯国法锒铛入狱。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为:人们都知道神仙生活得美好,却依然贪恋世间的功名利禄。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平实稳妥的话语,实在是既没有吸引力也无法令人感到惊奇的言语了,因此,喜欢听这类话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知足常乐、安分守己的人,没有不切实际的奢求,所以他们活得很快乐,然而,只可惜这类人在我们生活中却并不多见。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牢笼处,便是大英雄】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肯尽心尽力救助陷于苦难中的人,便如同活菩萨在世;能不受世俗人性的束缚,超然于俗务之外的人,便可以称得上是杰出的人。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在忧愁与苦闷中能具备潇洒大度的胸襟,心情才会如徐徐春风般一团和气;在昏暗不明的环境里要有开朗博大的胸怀,心境才会如青天白日般明亮。

【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出自清代张潮《幽梦影》。意为:胸中藏有千丘沟壑,则生活在城市和山林里就没有什么区别;兴趣寄托在烟霞云雾之中,则生活在尘世中就如身处在蓬莱仙岛一样。

治家严谨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出自《荀子·劝学》。意为:人刚一生下来时,哭声都是一样,但长大后习俗却有了不同,这是受了不同教育的缘故。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意为:疼爱子女,就要用高尚的道义来教育他,而不要让他接纳邪恶的东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赵策》。意为: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意为: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大禹谟》。意为:报效国家,要能够勤劳;主持家政,要能够节俭。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乎苏元元】出自南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意为:高官厚禄并不足念,重要的是有了机会要接济苍生,为民造福。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出自元代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意为:儿孙们自有自己的生活和福气,不要再费尽心思为他们的将来劳心伤神了。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意为:辛苦种田,如果没有成熟收获,倒不如让它荒废好了;养个儿子,如果不肯学好,还不如干脆不养。

【一家之中,要看得尊长尊,则家治。若看得尊长不尊,如何齐他?得其要在尊长自修】出自明代吕坤《呻吟语》。意为:一个家庭中,若把尊长看得很尊贵,则这个家庭就会治理得很好。而若把尊长看得不尊贵,则将会如何对待其他人呢?尊长要想被别人尊敬,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出自明代吕坤《呻吟语》。意为:子女对待父母,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心情愉快,其次才是关心他们的身体,倘若只关心他们的身体而不关心他们心情是否愉快,就显得更差一些,而最差的则是只保持表面上的礼节而连他们的身体都漠不关心。

【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劳愈强健,但自不可过耳】出自明代吕坤《呻吟语》。意为:心要经常关注一些事情,身体要时常进行锻炼。心是越用越精明,身体也是越活动越强健,但是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要太过度。

【亲兄弟折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出自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意为:亲兄弟如果不团结,就如同价值连城的一组美玉分散开来,其真正的价值荡然无存;读书人如果爱财,就会使浓郁的书香转化为铜钱的臭气。

【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出自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意为:看破了烦恼的红尘,便是生活在清凉无比的世界中;断绝了钻营求取的念头,心就生活在自由自在的天地间。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整天大摆宴席寻欢作乐的,不算是一个好人家;爱好声色犬马锦衣华服的,不算是一个正派的读书人;过分贪图功名追求权势的,不算是一个好官员。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如果要问祖先是否为我们留下恩泽,只要看我们所享的幸福的厚薄就可知道,因此应当时刻感念祖先遗留恩泽之不易;如果要问我们的子孙将来能否享有幸福,就必须先看自己为子孙留下了多少德泽,假如留给子孙的德泽不多,就应当考虑到子孙毁败家业是很容易的。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意为:眼前待人处事的立足标准要放得宽阔些,才不会使周围的人对你发出不平的感叹;死后留给子孙后代的福泽要能流传久远,才会使后人永远怀念。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教导子孙后代就应当从幼年时开始抓起,以便培养他们在为人处世时的正直宽大、光明磊落的气度;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进行自我的内心反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自我砥砺的修养功夫。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燥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教育自己的孩子应当严格,因为严格的态度可以压抑他们浮动的燥气,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对待邪恶阴险的小人,我们可以采取尊重的心态,因为尊重的态度可以感化他们邪恶的内心。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即使家境贫寒,也应让子孙读书;即使生活富裕,也不可忘记耕种收获的艰辛。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人和天世不能只知安逸闲淡,有了长远的事业,才能收住放任的本心;平常花费必须节俭,杜绝奢侈浪费的行为,就能够体现勤俭的美德。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但非本色人】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没有执著窒碍之心,才是通达事理之人;有矫揉造作之气,便无法做到朴实无华。

【有生资,不加学力,气质究难化也;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天资虽好,但若后天不努力学习,其性格情操依然难有改进;在大的德行上细心留意,却忽略了小节方面,其言行终究无法让人心悦诚服。

【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功夫;福寿虽天生,还是多积阴德】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一个人的飞黄腾达,虽然是命中注定的,但也可以由他个人努力所决定;一个人的福分寿命,虽然是上天注定,但也需要他多做善事积下阴德。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出自清代张潮《幽梦影》。意为:青年人需要有老年人那种成熟的见识和沉稳,老年人需要有青年人的激情与热忱,这样才能有精彩丰富的人生。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之人,自以为占了便宜,其实败坏祖宗门风的往往是这类人;诚实朴素、为人厚道之人,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能够培养子孙纯厚品质,使家门殷兴不衰的又往往是他们。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创业还需深虑,恐贻害于子孙】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意为:一个人谨守自己的行为举止,而不胡作非为,就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不良行为会使父母蒙羞;开创事业之时,也一定要深思熟虑,权衡得失,以免危害到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