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少了一味药
20294800000015

第15章

《二十条》之后,便是行业的圣经宝典——《业务洽谈》,这份“圣经”共有七页,合计四千二百余字,我们八个人轮流朗诵,新搬来的小伙子念第一部分,他叫李新鹏,个子不高,五官很英俊,有点像欧亚混血儿,据说是嫂子的什么亲戚,我后来查明,这个团伙的大部分人都有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一个骗一个,一家骗一家,一村骗一村,不知道骗了多少人。只见李新鹏两脚一立:“今天很高兴由我为您介绍我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从事的是连锁销售……”我读的是第六部分:“……讲到这里,有的朋友会说,你们公司的第二大奖金也不过如此,最高的不过一名业务经理的四百五十六元,还没有一名实习业务员的直接提成五百七十元高呢,针对这个问题我给你打个比方,今天在座的各位每人给你十万元,而全国十三亿人口每人给你一分钱,我想聪明的朋友一定会选择一分钱,因为一分钱听起来少可份额多,而十万元听起来多可份额少……第三大奖金,称为销售补助,在这里需要画图解释,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做解释了……”

说句吹牛的话,我也算背了一肚子的诗赋文章,平日里常提苏辛李杜,来上饶之前读《王恭传》,还用他的名句胡诌了几句打油诗:何事能消君子愁?半卷《离骚》一壶酒。虽然不算什么好诗,倒也有几分诗酒风流。现在却被逼着读这种狗屁不通的东西,只觉得满嘴屎臭。

读完“圣经”就该唱赞美诗了,在传销团伙中,这个环节叫做“洽谈分析”,嫂子提问:“哪位事业伙伴来说一下我们和公司的关系?”这问题相当诡异,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清楚他们和“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在《业务洽谈》中,在相互介绍时,他们都会提到“我们公司”,按说应该是公司的员工,可仔细追问下去,他们又不肯承认了,说自己不属于公司,公司只是他们的合作伙伴。我继续追问:“既然公司是我们的合作伙伴,那我们又是谁?”这问题有点哲学意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答案都莫测高深,只有那位崇拜麻袋的龙经理答得最简洁:“你傻呀?你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简洁固然简洁,可依然难解我心头之惑。据我所知,这家公司叫“香港华兴国际贸易公司”,我曾在网上查询,也曾托人到香港实地查询,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可以断定,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家公司,它只是传销头目借以行骗的幌子,一个虚无之物。大多数人都反对虚无,已故的王小波先生曾经说过,他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他会一直战斗到死。在我想来,或许只有传销者才会与虚无结盟,并且视之为合作伙伴。

如果我没猜错,“香港华兴”是这么来的:某年某月,一个善良的年轻人被骗进了传销团伙,他洗了脑,交了钱,骗来了很多人,也骗来了很多钱,可这些钱大部分都被幕后那只黑手拿走了,他还是一文不名。他终于醒悟:原来这就是一个骗局!他后悔莫及,也想过退出,可是他骗的人太多了,而且都是他的亲戚朋友,他不可能抛下他们单独逃走。他又想:既然别人可以骗我,我为什么不能骗别人?于是他把自己的队伍带到另一个城市,告诉他们:因为公司的种种问题,我们决定中止合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叫“香港华兴”。

这样的公司不止一个,有香港腾飞、香港华兴、香港鸿顺、深圳文斌……我相信很多“异地连锁”公司都是出自同样的渊源:从受害人到罪犯,从善良到恶毒,从流泪到嗜血,一条通往地狱的不归路,一条布满荆棘的堕落之路。

不过传销者自有他们的理论,嫂子话音未落,李新鹏和管锋同时站起,李新鹏反应更快,抢着回答:“我们和公司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公司以我们的人际网络销售它的优质产品,我们以公司的优质产品带动我们的人际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合作期间,如果公司发现我们的人际网络不健康,对他们的产品夸大其词、层层加价,可以和我们断绝一切业务往来,另寻别家健康有序的人际网络去销售公司的优质产品;我们发现公司有偷税、漏税的行为,或给我们的产品不是保质保量,我们也可以和公司断绝一切业务往来……”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国的经济现状如何、“十”代表什么、什么是五级三阶制……每一个答案都是错的,每一句话都是荒谬的鬼话,王浩、小琳、管锋纷纷起立,踊跃抢答,连管老汉都不甘示弱,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背诵所谓的“十二字方针”:“鼓励……鼓励发展、低调宣传、宏观调整(旁边有人提示:宏观调控)……哦,调控、调控。”所有人都答过了,嫂子把头转过来:“哥,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什么吗?”

分析完《业务洽谈》,开始学习《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书讲了一个滥俗而无趣的故事:贫穷少年海菲无意中得到了十张羊皮,羊皮上记载着耶稣时代传下来的商业秘籍,海菲对着它朝夕苦练,终于功成圆满,成了一代巨富。后来这秘籍辗转流传,传到了美国人曼狄诺手中,他就是西半球的关二爷,心怀天下,不忍独享,一心只想造福社会,于是大量印发,据说在全球一共卖了三千万册,不知道秘籍上的功夫厉不厉害,反正卖秘籍的人是发了大财。

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先读一卷羊皮卷上的绝世武功,再朗诵一卷神秘的修行咒语,羊皮神功十卷,神秘咒语也有十卷,看似博大精深,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意思,二十卷神功秘籍,说穿了只是几句俗话:我最厉害、我不会认输、我要抓紧时间、我要坚持到底,外加一段祈祷文:“主啊,指引我!”

这不是删节版,而是全部内容。传销者以此为食,终日喃喃念诵、啧啧赞美:“真好,这书写得太好了,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啊。”于是他们就不厌其烦地一读再读,读一遍、读两遍、读三遍……小琳读过五十多遍,王浩干行业最久,至少读过一百五十遍。这是他们的红宝书,也是他们的人生指南,一日不读就吃不下饭,干活没精神,打仗没力气,连上厕所都觉得缺根支柱。读了之后精神倍长,干劲大、志气高,浑身刀枪不入,火烧不透,水淹不死,徒手就能掀翻航母。

还有更荒唐的: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基督徒,可每天都在祈求主的指引:“万能的主啊,帮助我吧!”“通过祈祷,我永远与万能的主息息相通……”我常常会感觉毛骨悚然,这是群什么样的人啊,还不知该向谁祈祷,却已经如此虔诚、如此狂热;还不知道信仰为何物,却已经轻率地把自己交了出去。我不是特别反对祈祷,可总该有个起码的准头,还不知道救主是谁,就在那儿胡参乱拜,万一召来恶鬼怎么办?

读完羊皮神功和神秘咒语,每个人都要起来谈感想,小琳和王浩说的还算切题,其他人都是信口胡诌,没逻辑、没观点,不知所云。但你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演讲学”。后来小琳对我说了实话:“我读了这么多遍《羊皮卷》,谈了这么多次感想,每次说的都差不多,其实根本就没什么感想。”

这才是肺腑之言。这世上有两种书:一种教人聪明,另一种教人愚蠢。《羊皮卷》就属于后者,而这正是传销团伙所期待的。

这是个“收集笨蛋”的游戏,如果你很聪明,他们不会要你;如果你不聪明,他们会千方百计把你弄成笨蛋;如果你本来就是个笨蛋,太好了,行业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