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散户解套技巧
20224600000014

第14章 巧避股市陷阱(6)

三、财务报表虚假亏损的陷阱

在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都不愿意自己的财务报表出现亏损。因为涉及到公司的声誉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愿意自己的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提高,财务报表能够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交代。但是,如果编造财务报表能给上市公司和其合作者带来利益的时候,把自己公司的财务报表“弄成”亏损也是一种选择。

每年在公布年报或者中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上市公司宣布公司经营业绩即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从常规思维方式来看,这些股票还是加以回避为好。但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和不规范性明显存在,只要人为地制造亏损能够给上市公司和股市投机带来利益,即使戴上一顶不光彩的“亏损”帽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投资者经常会发现,很多已经宣布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不跌反涨,并且有大量的成交量配合,这些股票上涨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些公司并不是真的发生亏损,而是为了配合主力资金建仓的需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公司的业绩出现亏损,让其股票价格较大幅度的下跌,以便为股市投机创造出价格空间。在这方面的例证很多,比如:深圳股票市场上的白云山(000522),1998年亏损2.19元;天歌科技(000509),1997年亏损0.338元;中科健(000035),1999年中报亏损0.11元,年报盈利0.46元等。

凡是相信这种亏损报表的投资者,赶紧卖出了手中持有的股票,结果才发现自己放走了一匹大黑马。

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陷阱,投资者应该采取以下方法加以防范:

(1)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中报的研究必不可少,投资者要提高警惕,对于过高的业绩不可尽信,宁可把问题、风险和困难想得多一点。

(2)判断上市公司的业绩不能仅根据这些财务报表,还要结合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况进行更多的、更全面的客观分析。一般可以通过观察上市公司几年来的资产收益率,每股利润和所经营的业务来判断这个公司的经营发展趋势。只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至少可以避免这类财务报表风险。

(3)注意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通过国家正式的统计报表和国家对不同行业的经济情况报道大体可以判断出某一个行业最近的变动情况。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这些情况相符,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如果发现异常,就需要多加留心。

第八节技术指标陷阱

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市场,由于技术指标分析日益普及,很多中小投资者也开始把这种工具用于分析股票市场,来指导自己的投资。不言而喻,很多投资者从这种分析中得到好处,提高了自己的收益。但是,对于任何东西的过分依赖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既然投资者把这种分析当成以不变应万变的办法,那么,庄家就可以为你制造出你所需要的技术指标,把技术指标当成一个陷阱,等待你落入他们的网中。简单地说,这种制造陷阱的方法就是:庄家利用各种技术指标形成虚假的多头或者空头排列,借此机会出货套现或者打压股价,收集廉价筹码。

在股票市场,制造技术指标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利用技术图形骗线制造陷阱

这是主力通过人为制造买盘和卖盘,控制股票价格收出阳线或者阴线,制造出这些股票价格将向上或向下发展的趋势,从而达到操纵股票市场的一种惯用伎俩。在所有的技术图形分析相关书籍当中,都强调技术分析的准确性。我们说,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分析的结论是可信的,但在有人操纵市场的情况下,这种图形分析没有多少意义。

一般认为,在技术图形方面如果出现头肩顶形,头肩底形是股票市场最典型的反转形态之一。这些图形通常出现在股票市场的牛市或者熊市尽头,由这种形态还可演变出双底形、多重底形,该形态所持续的时间越久,股票市场的升跌潜力越大。其他还有圆弧形、W形、V形、三角形、矩形、旗形、楔形、喇叭形……这些形态都被认为是典型的股票价格变动指标。市场上分析K线图的投资者都非常注重寻找W底部形态、黄金交叉、M头部形态、死亡交叉形等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主力庄家正好巧妙地加以利用。比如,股票价格在高位整理过程中,庄家就会制造出W形,造成股票价格还将继续突破上攻的假象,导致市场的人气高涨,不断有投资者大量买进,庄家则乘机卖出股票,套现出局。这种技术图形出现之后,价格不涨反跌,尤其是在刻意制造的虚假突破骗线出现之后,股票价格下跌幅度往往是很多投资者都没有想到的,有时候经常是跳空低开,然后连续拉出几个跌停板,使所有的投资者根本没有机会出逃。

主力庄家在低价位上收集筹码的时候,又往往会制造出阶段性的M头形态,预示股票价格即将出现大幅下跌,迫使其他投资者将手中的筹码抛出,庄家趁此机会一网打尽,获得大批廉价筹码。例如:1999年4月,庄家为了对泰康股份(000693)进行控制,首先在1998年11月借用资产重组题材把这只每股价格不过5元的垃圾股拉抬到每股价格21元以上,然后撒手不管,让这只股票的价格回落到每股13元左右。5个月之后,庄家开始极为凶狠地打压股票价格,从3月底开始的连续四个交易日内利用手中的筹码对敲打压股价,成交量也逐日放大。4月5日,泰康股份放出200万股的巨量,其价格被打压在跌停板上。这时候的技术图形已经是标准的破位下行状态。很多投资者纷纷割肉出逃,其场面惨不忍睹。庄家控盘之后,在以后的连续的10个交易日中,庄家轻松地把价格从每股12元拉升到每股17元左右。稍作停顿之后,又把这只股票价格拉抬到每股31元的高价,令市场上所有的人大跌眼镜。

二、利用“波浪理论”构造陷阱

“波浪理论”一般包含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是波形,第二是比率分析,第三是时间因素。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分析,判断股票价格变动趋势。按照波浪理论,股票价格波动的基本形态是由一个主波和一个调整波构成,主波又由5个上升浪构成。调整波由3个下跌浪构成,这8个浪构成一个完整的波浪周期。中间还有若干个微波。这种分析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不少缺陷。绝大多数投资者对此是一知半解,因此正好被庄家利用。

每当市场上出现大的波段底部或者顶部,股票市场面临转折之机,一些受雇于庄家的“技术分析人士”就会出来向中小投资者宣传:“这一波的主升浪已经开始”,或者“最具有杀伤力的下跌C浪已经开始”。而市场发展的趋势恰好相反,凡是听信这种“科学理论”的投资者,按此进行操作,其结果都是以大笔亏损或者丧失本应得到的利润而告终。

例如,1997年5月,沪深股票市场持续高涨,其价格指数分别达到1510点和6100点,很多投资者实际已经感到“高处不胜寒”。就在众多投资者准备抛售出局的时候,一些技术分析人士还在宣称,“最大的一波上升浪即将开始”,不断给投资者灌“迷魂汤”,很多投资者因此打消了卖出股票的念头,而大批庄家利用时机,大举出逃,股票价格指数一落千丈,很多投资者亏损惨重。

三、利用技术指标的钝化构造陷阱

投资者对一些技术指标比如KDJ、RSI、SAR、MACD等已相当熟悉,许多中小投资者对这些指标的依赖更是十分明显。但要知道,所有这些指标都会因庄家对股票价格控制,尤其是对收盘价的控制而失去意义。另外,如果这些指标没有成交量的配合,本身也会出现骗线走势。实际上,技术指标的钝化在市场上经常出现。所有的技术指标,只有在没有外来影响,没有政策方面的变动和外部突发事件出现的情况下才会基本正常。完全根据这些技术指标来判断股票价格的发展趋势未免过分书呆子气。有些主力专门制造用技术指标钝化骗线,使股价一跌再跌,或是一涨再涨。

四、利用成交量构造陷阱

有一种说法:“什么都可以骗人,唯独成交量不会骗人。”其实,成交量也是可以被人为操纵的。既然你对成交量深信不疑,这正好成为主力欺骗投资者的工具。成交量的放大和缩小在正常情况下是投资资金的结果,但如果通过对敲、联手交易等形式,股票的所有权就在庄家内部或者有协议的庄家之间进行转换,这只是一种类似于“转账游戏”的东西。在投资者看来,成交量的确有所放大或者缩小,而真实的内容却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