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212700000054

第54章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

学习目标

了解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方法

了解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方法

了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主要思想及方法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所注重的是单纯的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是与当时的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如何把所筹集到的资金科学地分配到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以及其他银行资产上。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是指导其资产管理实践的科学,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主要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概述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性贷款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也称“真实票据理论”或“生产性贷款论”。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存款是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来源,而商业银行存款的大多数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此种活期存款随时可能被客户提取,因此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时要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基于配合存款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期相关的或与生产物资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自偿性贷款是指用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期限较短,并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的贷款。由于是用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短期资金融通,所以它是以商业行为为基础的,并以商业票据为抵押,因此,借款人则通过物资的购进、生产、销售商品货款而偿还贷款,若借款者到期不偿还贷款,商业银行可以自行处理作抵押的商业票据,收回贷款。自偿性贷款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

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其产生的背景为:一是当时英国的产业革命刚开始,大机器工业尚未形成,工场手工业占支配地位,并且当时的商品经济不够发达,信用关系不够广泛,社会化大生产尚未形成,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自有资金,需要商业银行借入资金主要是商业性流动资金。二是此时的金融机构的管理处于较低水平,中央银行没有产生,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机构能在发生清偿危机时给予资助,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不得不谨慎对待和维护自身的流动性。三是在早期的金本位制下,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力也受到限制,其原因是除了受到货币材料的限制外,还受到贷款市场需求的限制。当时企业的规模较小,其资金需要主要是来自企业的自有资本,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需求较小,因此,派生存款的来源较少。为此,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重点放在短期的商业性贷款上,这样既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又保证了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商业性贷款理论第一次确定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些重要原则,为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商业银行进行资金配置、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商业银行因流动性不足而产生的风险,也适应了商品交易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需要。商业性贷款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受到重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起着指导性作用,也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基础。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形成于银行经营的初期,随着商品经济和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1.商业性贷款理论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多种多样。不仅需要短期贷款,而且需要长期贷款;不仅需要商业性贷款,而且需要消费贷款、农业贷款、不动产贷款;而且需求的数量与日俱增。如果固守商业性贷款理论,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需求,也限制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

2.商业性贷款理论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相违悖。

按照商业性贷款理论,在经济繁荣时,银行信贷会因贷款的扩大而膨胀,加剧物价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时,银行信贷又会因贷款的需求减少而自动收缩,加剧物价下跌,这与中央银行稳定货币的政策发生矛盾。

3.商业性贷款理论忽视活期存款的相对稳定性

活期存款是不规定期限,随时存取款的存款。由于存款人在存取款的时间上不同,存取款在数量的不同,在此存彼取的过程中,一般总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数量可观的余额,这一余额是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沉淀部分,是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和投资的基础,可以用于中长期贷款和投资。

(四)商业性贷款理论忽视了短期贷款存在风险性

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使是商业性贷款,也可能因商品无法实现销售而不能做到自偿,贷款收不回来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时,以真实票据为抵押的商业贷款的清偿性是相对的,面不是绝对的,在经济衰退时期,票据违约现象相当普遍,从而使真实票据的自偿程度大大降低,所以,短期贷款也同样具有风险性。

(二)资产转移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恢复经济,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资产多样化,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对流动性有了新的认识。与此相适应,资产转移理论因此应运而生。资产转移理论亦称为转换性理论,最早由美国的莫尔顿于l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提出,其基本观点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资产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为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商业银行最好是将资金用于购买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高,期限短,流通能力强;易于出售。政府发行短期债劵或政府担保债券以及大公司发行的债券是典型的可转换资产。

该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美国因巨额军费开支大量发行政府债券,由于发生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企业和个人对商业银行借款需求急剧下降,而政府借款则急剧上升,使商业银行将大量短期资金投资政府债券,这样的资金运用,既降低了贷款要保持流动性的压力,又可以将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因此,商业银行将一部分资金转换为有价证券,而使商业银行既保持了一定的流动性,又增加了一部分的盈利。

资产转移理论的产生,放宽了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范围,使商业银行扩大资产品种,丰富了资产结构,业务经营也多样化,突破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对资产运用的局限,使得商业银行在注重流动性的同时,扩大了资组合的范围,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但该理论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主要表现在:

1.当市场萧条,证券价格大幅度下跌

证券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当市场萧条、银根紧缩时,资金短缺,证券市场供大于求,证券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顺利出售证券。

2.当市场疲软,证券转换变现困难

当经济危机发生而证券价格下跌时,市场需求疲软,商业银行大量抛售证券,很少购买甚至不购买,这与商业银行投资证券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初衷相矛盾。

这一理论的顺利实施要依赖于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充足的短期证券。没有充足的短期证券可供挑选和投资,就难以保证投资资产价值和必要的投资规模。没有发达的证券市场,就难以达到短期证券快速变现的目的。

(三)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商业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一书中提出。其基本思想是:银行的流动性取决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这与贷款人未来预期收入和银行对贷款的合理安排相关。而无论是短期商业性贷款还是可转让的资产,其偿还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如果某项贷款的未来收入有保证,即使期限长,也可以保证其流动性,相反,某项贷款的未来收入不确定,即使期限短,也可能出现坏账或到期无法偿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首要任务,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主要是设备和投资贷款。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消费贷款需求,贷款投向由商业转向工业。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设备和生产资料急需更新改造,中期贷款的需求迅猛增加,此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在西方十分盛行,该理论主张政府应该扩大公共项目开支,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消费信用发展,以扩大有效需求而刺激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形势,商业银行及时调整了资产结构,减少了证券投资,转向增加各种贷款。既发放短期贷款和经营短期证券外,又发放了许多以贷款后的投资项目收入来分期偿还的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住宅抵押贷款以及设备租赁项目等。

预期收入理论为银行进一步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和丰富资产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的理论基础。但这一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将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而预期收入状况有商业银行自己主观预测的成分,与实际未来预测收入存在偏差,不可能完全精确。二是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管理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到时并不一定具有偿还能力。

总之,资产管理理论是一种保守消极的理论,这三种理论各有侧重,都强调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目的是为了保持资产流动性。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每一种理论都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想,促进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是资产管理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现实反映。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地位的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资产管理的一般方法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业务,资产管理主要是指资产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资金运用的管理。资产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一)资金总库法

1.资金总库法的概念

资金总库法,又称资金集中法或资金总体法。它是指商业银行将各种不同渠道形成的各项负债集中起来,然后再按资金需要的轻重缓急排列先后次序,把资金分配到各项资产上。在分配资金时通常要优先考虑资金的流动性。

在运用资金汇集法进行资产管理时,资金来源的构成并不重要,各种负债之和是作为一个整体运用,资金水平的高低也看作是由于货币政策、工商业活动和人口增长等市场因素所定而独立于银行的决策过程之外的。资金分配构成只要能有助于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即可。在运用此方法时,一是商业银行要确定其流动性和赢利性标准,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管理人员的经验,根据自我感觉和判断,参考银行有关方面的数据。二是按先后顺序,把资金分配到最能满足预定的流动性和赢利性需要的资产上去。

2.资金总库法的操作程序

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有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借入款、票据及信用债券、股东产权等。其资金运用主要是一级准备金、二级准备金、各种贷款、有价证券和固定资产等。资金分配顺序如下:

首先优先顺序——一级准备金,它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应收现金等,一级准备金一般记载于资产栏目中的“现金项目”上,主要用于应付银行日常营业提款和支票清算等,是商业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虽然它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明确的反映,但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以法律形式要求一级准备金达到一定比例。所以,这一部分是商业银行资金分配中的第一优先顺序。

其次优先顺序——二级准备金,是指非现金,但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一般可迅速变现,并有一定的收益。如国库券、政府机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短期贷款等,它既可以补充一级准备金的不足,又可以兼顾银行资金运用的赢利性。二级准备金同一级准备金一起,共同保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它也不反映在资产负债中。

再次优先顺序——各种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是银行赢利的主要来源。各种贷款是商业银行在满足了一级准备金和二级准备金之后,在可能的资金实力范围内,依据有关的贷款原则和条件发放的。在资金汇集法中,不需要分析贷款结构,因为贷款结构并没有被认为是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因素。

最后一部分——长期有价证券和固定资产,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最后方向。它是在满足贷款的需要,以剩余部分资金进行较长时期的投资,主要投资对象是赢利较高的长期证券和一些利厚的产业。

3.资金总库法的缺陷

资金总库法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集中单一的资产管理,从而忽视了资金分配本身与负债来源之间的内在联系;资金分配比较死板,不能随负债来源结构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过分强调流动性的要求但也无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如没有规定一级或二级准备应占的比例等。

(二)资产分配法

1.资产分配法的概念

资产分配法是指商业银行在选择资产种类时应首先考虑负债结构的特点,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来决定银行资产的分配。这一方法是针对资金总库法的不足而提出的。

资产分配法认为一个商业银行所需要的流动性资金的数量与其获得的资金来源有直接的关系。各种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应由法定准备金比率的高低和资金周转速度来决定。法定准备金比率越高,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这种资金来源的波动性越大;反之,则稳定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