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20160600000056

第56章 在网络江湖当英雄(4)

借鉴雅虎模式,搜狐以中国第一个分类搜索引擎的身份问世,随后又推出内容频道奠定了中国综合门户的雏形。经过10年的发展,搜狐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凭借领先的内容、博客、中文输入法、网络游戏、视频流媒体技术、社区等网络服务,搜狐重金打造的门户矩阵已经实现了“让网络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目标。

2004年10月12日,胡润推出他的百富榜,张朝阳名列第66。

胡润简单地对搜狐进行评价,也许他认为搜狐的业绩就是张朝阳的业绩,也是张个人财富的最好参数。我们可以看排行榜的简介,“张朝阳个人简介:年龄:40,出生地:陕西西安,教育: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主要公司:搜狐公司,公司总部:北京,上市情况:纳斯达克—S0HU sohu Inc(june 2000),主要行业:短信、在线游戏和门户网站,财富:15亿元。”

张朝阳的成长经历中,1986年是一个分水岭,他考上李政道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习。张朝阳从小就不安分,爱幻想,不甘落后,对很多东西感兴趣。他学过画画,做过飞机航模、拉过二胡,尤其喜欢看《水浒》。他喜欢看那些自学成材的故事,读《哥德巴赫猜想》,并暗立志向:要好好念书,将来出人头地。中学时代,张的理想是当物理学家,认为只有获得诺贝尔奖,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是他考取清华大学的直接动力,也是他考取李政道奖学金的直接动力。

从陕西西安到北京,从北京到美国,故乡渐行渐远,理想渐行渐近。人生的转折和变化成为一种标志。而今天的张朝阳,就是理想变化的结果。199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念了几个月的物理学博士后之后,张朝阳突然感到学了很多年的物理学并不太适合自己。“在物理实验中,我发现,我是个操作型的人,特别注重结果,不能容忍搞一套理论,而这套理论要在100年之后才能得到验证。”与此同时,张朝阳看中了和中国有关的商务活动,他很幸运地在麻省理工学院谋得了亚太区中国联络官的角色,这个角色让张朝阳有机会频频回国。

1995年7月,张朝阳突然有了回国创业的强烈念头,美国随处可见的“硅谷”式创业更是激起了他的热情。他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经济极为惊人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于是下定了创业的决心。当他看到Internet的机遇时,感觉到应该是创业的时候了。张朝阳联系到了ISI公司,想做ChinaOnline(中国在线),用Internet搜集和发布中国经济信息,为在美国的中国人或者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服务。ISI总裁当时和张朝阳的想法相近,两人一拍即合,于是融资100万美元,张1995年底以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身份,开始用Internet在中国收集和发布经济信息,为华尔街服务。

在ISI的经历,张朝阳觉得中国Internet的市场潜力巨大。1997年1月初,ITC网站正式开通,可是到了年底,第一次融资得来的18.5万美元所剩无几,快到了连工资都开不出来的地步。迫不得已,张朝阳向他的投资人发出了紧急求救,三位投资者再次为张朝阳提供了10万美元的“桥式”贷款。1998年2月,张朝阳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网上搜索引擎——搜狐(S0HU)。1998年3月,张朝阳获得Intel等两家公司210万美元的投资,他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1998年9月,搜狐上海分公司成立,1999年6月组建搜狐广州分公司。2000年搜狐在NASDAQ成功上市,并购了中国最大的年轻人社区网站Chinaren,网络社区的规模性发展给门户加入了新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奠定了业务迅速走上规模化的基础。

张朝阳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连串大手笔的动作,让搜狐出现在更多的地方。他及时判断出短信对互联网的巨大利益,并且尝试着把它作为一个能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产业来运作。2001年耗资百万成就“sohu手机时尚之旅”,张朝阳亲自出现在首席形象代言人的位置上,这在风风雨雨的互联网世界,确实收到了空前的效果,树立了sohu人的信心。2003年春夏之交,sohu再次给网络界带来一次惊喜:sohu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在互联网正全面复苏的时候,在Sars肆虐人类的时候,他想证明sohu的勇气,并宣告sohu的理想。

2002年7月17日,搜狐率先打破中国互连网的僵局,实现赢利。在面临新浪和网易的竞争、选择搜狐的赢利方式时,张朝阳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周末休息。有时候周末有各种活动,也是跟公司相关的。2003年,搜狐捷报频传,2月25日搜狐推出韩国游戏《骑士》进军网络游戏;在2003年上市公司中国科技人物财富排行榜上张朝阳仅次于丁磊屈居亚军;在胡润制造的2003年中国IT富豪五十强中张朝阳亦名列三甲……

“广告市场基本上这两年网易没有份了,和新浪在广告方面一个是媒体方面内容处理方面的竞争,另一个是广告销售队伍能力的竞争,在非广告方面和新浪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因为在这些方面新浪已经不是对手。”在潜意识里,张的战略是先将网易清除出局,然后再对新浪打歼灭战。

2001年三、四月间,搜狐股票率先跌破一美元。那时没人再看好搜狐,媒体和个别网站对搜狐和张朝阳的质疑象子弹一样打在搜狐的脸上,因为一美元的搜狐有要被Nasdaq摘牌的危险。张朝阳说:“我还可以用公司的现金回购股票,或者两股并一股、三股并一股。”

不论张朝阳有什么妙计来解困,当时的困境的确非常严重。张朝阳自己也正是在这种困境下锤炼了自己。张朝阳现在坦然地承认,有一段时间,搜狐的产品其实是愧对大众的。1999年到2001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进入高潮时,搜狐这个老牌子其实在原地踏步。用张朝阳自己的话讲,那是一段长征。没有队伍,管理就张朝阳一个人强撑着。董事会也出了问题。张朝阳描述自己当时的境况是,30%精力应付董事会,40%精力应付媒体,只有另外30%精力用在产品上。张朝阳在极为艰难的处境下,大搞品牌经营,保持了搜狐表面上的风光,使搜狐得以发出持续的声音。2001年到2004年,张朝阳号称用“中医的方式”调整好了搜狐的严重问题,一直发展到目前的最佳状态。

张朝阳把自己走出困境并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和搜狐公司所具有的较强的反思能力。正是这种反思能力,在初期的失败中很快发现自己的队伍从董事会到管理层都存在“太洋”的毛病。在品牌营销颇有些成绩的状况下,他们检讨自己长于营销,产品不够好的毛病。这种痛切地反思,用张朝阳的话说,就是“跳出自己成长的经历,变成一个全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这必然导致认识上的偏颇,只有不断调整自己,不断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对一切都心存敬畏,诚惶诚恐,才能跨越自己的人格障碍,达到宠辱不惊,从而举重若轻。张朝阳告诉记者,在表面的张扬之下,他其实非常谨慎、务实,他并不相信市面上任何主流的说法,只盯着自己的脚下,过草地一般试探着,实践者,分析着。

(张雪)

百度帝国的李彦宏

搜索全球

他的搜索引擎可以让你最便捷地找到你要的信息,但不知道能否搜全他得了多少个“十大”什么的。中国“十大创业新锐”、“十大风云人物”“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福布斯》中国08福豪榜前十”“中国改革开放功勋人物”——他创立的百度帝国在中国网络世界又创下了多少个第一,如你有耐心也细细去搜索一番。

李彦宏创业8年,就实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人生蓝图,或许他也改变了我们。

开始搜索

2008年9月24日,华中理工大学学术礼堂,天气比往年热,热得象过第二个夏天。走道上也挤满了人,可以用“爆棚”二个字,很少见到学术讲座有如此火热场面。

主讲题目:《搜索引擎技术基础》

主讲人:李彦宏

虽然搜索引擎技术已成为网络科技的热门话题,虽然李彦宏已是世界三大顶尖搜索引擎技术人才中唯一中国人,可是中国众多大学中还没有哪所开设了这门课程。华中理工大学是国内大学首开这门课的大学,李彦宏是第一个国内开讲这门课的人。他被华中理工大学教授视为大师,真是个年轻的大师。

白衬衣,修闲裤,方脸浓眉大眼直鼻阔口,潇洒帅气深沉睿智,身上无一名牌,却真正的英气财气齐飞。

讲技术、产品、远景、市场,也回答提问,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也谈百度。一个多月前他也这样在台大演讲,是大陆第一个在台大演讲的学者企业家,马英九还陪他游了日月潭。华中理工大学师生从中了解了他的人生和事业历程。

当年的北大高才生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拿到计算机信息检索硕士学位后就开始研究搜索引擎技术的应用了,从《华尔街头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到INFOSEEK工程师,再到创建百度,他一直在搜索人生和事业的最佳设计。

1999年,正是中国网络泡沫破灭的时候,那时多少人一拥而上,都认为网络是座金矿,可谁也没挖到金子。这时李彦宏和他的合作伙伴,带着从三家风险投资机构贷来的120万美元回国,在北大资源宾馆的1414室,筹划着他们的百度。

2000年1月1日百度公司成立,只有8名员工,创业意味着拼命地没黑没夜地干,面对的是各主流门户网站,最大的问题是只出不进,不能盈利。百度无论如何搜索都成了只赔不赚的鸡肋,而要研发更好的搜索引擎技术和产品,要继续投入,必须有造血功能,必须另辟蹊径。2001年夏季,他推出“竞价排名”,从幕后直接到了幕前面对终端客户,这就同各大网站直接竞争,再难也决不妥协。终于在2002年经营收入有了1050万元,2003年就实现了盈利。2004年纯利达1.2亿元,实现年增225%。李彦宏搜索到了金矿、采到了金子。百度的广告每日每个字千金。2005年百度到海外上市,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就涨到353%,创了纳斯达克的新纪录。李彦宏的搜索开始发威了。

鲜花、掌声,赞扬他不为所动,年轻人的大师从容地走下讲台,有人说他理智的像台服务器。

专注、变化、国际化

李彦宏专注起来像位坐定的高僧,心无旁鹜,目不转睛。他在美国专注搜索引擎技术时是这样,回国创立百度时也是这样。可是,在别人以为他会永远专注下去的时候,却突然又有了变化,而变化的又如此专注。

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刚干几年,他就以专注搜索引擎技术开发而赚了100万美元,在别人都以为他会专注下去时,又突然变为回国创业。

创业之初无论多少挫折,却没动摇过开发搜索技术决心和让国人能最快最便捷得到他的信息服务的专注。在专注中他推出的“竞价排名”、“知道”“MP3”音乐下载,“贴吧”,让竞争者都猝不及防。这些产品大受欢迎,如日中天,似乎已占了80%的领地时,他又一变化推出了C2C和HI,又直接同马云、阿里巴巴,马化腾叫板。这变化也难以让人理解。要知道当初他手下的一个工程师曾经建议开发C2C,他那时拒绝了,过了这么多日子他又推出了C2C,只能说当时他的身边还没出现马云的淘宝网和啊里巴巴的竞争者的身影,等他看到了威胁和危机,他的专注又发生了变化——在一个目标确定后,他就专注全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决不分心。一但情势突变有了危机时,他又变出新的目标,又全力实现这个新目标。业内人士说他专注的怕人,大概是指他在对某一个或阶段的目标时的那股牛劲。

李彦宏对百度走向国际化有着彻悟的理解。

“所有的市场都是相似的,如果一个企业在一个地方能发展成功,在其他地方又不能发展成功,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有了问题,不是真正的成功企业。”——他一定想以国际化来检验他的百度的生存能力。

离开了原来的沃土,改到别的地方能否种出金豆?分析也有道理,何况自己身边那么多地还没种过来,有更何况本国网络业有多少蛋糕还没数清楚呢。董事会当初否决了李彦宏进军日本的计划。

否决了再提,屡否屡提,屡提屡否。

2007年董事会终于批准了李彦宏进军日本市场的计划,这是他又一次以专注换来的胜利。

真要搜索全球吗?

在国际化上,百度刚试探起步。谷歌和雅虎已占了日本网上领地的95%以上,对后来者已经百般警惕。李彦宏相信百度的技术、人员、体制的势力。

他知道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日本国民的用户体验”。要请最懂日本文化的行家帮助,他请出索尼的前全球总裁出井神之为百度日本的独立董事,找到合适的人,组建合适的团队。员工几乎全是日本人,由他们决定百度在日本做什么产品最合适。这同美国在中国的选择不同,当初他们只找了个中国总裁,大概也是败出中国的原因吧。经过一个月的征战,百度在日本市场的PV量不断攀升,力压日本本土引擎,百度成为日本搜索市场第4个拥有独立搜索引擎的公司,而在图像视频检索等服务的平均利用网页数和停留时间上百度上升为日本搜索市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