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柳传志来到了香港。他的目的是,在这个没有“计划”的城市成立一家公司,为生产“个人电脑”做资金、技术和市场准备。一年后,柳传志将在香港研发出的“286微机”送上了飞往德国的飞机。在汉诺威举办的这次电子技术交易会上,柳传志终于实现了“造电脑”的目标,也使联想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他的另一个“大手笔”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实施“贸—工—技”发展战略并取得巨大成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上比较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基本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先研发技术再进行营销,然后上市发展,即“技—工—贸”。而在联想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市场环境并不完全成熟,柳传志扬长避短提出“贸—工—技”的发展战略。用他的话说就是:“变成市场经济以后,我们要自己找客户,要让自己的产品符合客户的需要,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外部从来没有过的。我们就先做贸易,给外国企业作代理,进行学习,了解什么叫做市场拓展,什么叫做销售和服务,客户要什么东西,把一切都弄透了以后,也积累了资金。然后我们自己再建厂子,抓技术,这条倒过来的路叫做‘贸—工—技’,和以前‘技—工—贸’是不同的,这是联想在理念上根本的创新。”
有了创新作动力,联想在上个世纪末迅猛发展。1996年,联想首次超越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并持续6年稳居榜首。联想品牌开始根植在中国用户的心中。1998年,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特地出席庆典,并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1999年联想电脑更是以8.5%的市场占有率荣登亚太市场PC销量榜首。
立意高远:把民族品牌打造为世界品牌
柳传志对创办企业的立意高低有一个比喻:北戴河火车站卖馅饼的老太太,分析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馅饼做得外面挺油,里面没什么馅,坑一把是一把,这就是她的立意。而盛锡福鞋帽店做的是回头客,所以,他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适。
1993年,中国开始大举放低了PC机的进口关税,国外PC品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中国的很多电脑制造商,刚刚与国外电脑公司交手,就败下阵来。不久,这些制造商不是把自己卖给了国外厂商,就是和国外厂商合作,放弃了自己的品牌,中国的自产微机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柳传志站出来大义凛然地说:“我们办企业为了什么?要不是为了国家,那我们还做什么。联想要做中国自己的品牌。”柳传志举起了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
2004年的联想分外引人注目。这一年,联想以16亿美元收购IBM的PC事业部,在美国政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从2005年到2008年,联想更是从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排名,联想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民营企业,当年联想的年营业额是170亿美元。如今,联想作为世界品牌正在国际市场的挑战中不断壮大。
这就是柳传志,一位教父级的企业家。20多年来,他带领中国企业探索出一条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智慧。
柳传志和联想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汤建萍)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
打工小子接帅旗杨元庆生于1964年,浙江人。198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获中国科技术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联想集团打工。1994年出任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第二年任集团助理总裁;第三年晋升为集团副总裁;2001年成为联想集团总裁兼CEO,2004年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
杨元庆原本是来联想集团打工的,只想今后作为一个白领人士走在大街上,领着高薪过日子的那份满足感,没想到由于他的到来,使柳传志旗下的联想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柳干脆把中军帐的帅旗一举,让杨元庆接了过去,偌大的联想集团,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近了杨元庆,打工仔成了联想集团的董事长,成了叱咤风云的中国千禧英雄。
要说幸运,杨元庆算是遇上了天大的幸运,是联想集团的开山鼻祖柳传志发现了他,录用了他,使他有了充分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然而对于唾手可得的幸运,杨元庆抓住了,很多人就没有抓住,联想集团那么多员工,甚至有那么多柳传志初创联想的“开国元勋”,他们怎么就甘心让一个后来者坐了第一把交椅,原因很简单,杨元庆有着非凡的才能,有着别人不可攀比的工作成果,谁也不能超越他对事业的执着。
出生于商业氛围特浓的浙江,杨元庆从小浸染了满脑子的经商情愫,1986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之后,22岁的他没有立即去找工作,或者象父辈亲朋那样去当浙商,而是象一个饥渴的沙漠旅人一样走进了中国科技大学,他想在计算机这个科技前沿的专业学成至精。当时的中国,刚从睡眠中醒来,一切都显得迷蒙,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只是在小黑白电视机里偶有报道。杨元庆拿到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的时候,回顾左右,全国还没有多少人能够站在这个云端之上。有了一身本事的杨元庆,这才不慌不忙的拿着烫手的证书,去敲中国硅谷——中关村的大门,他要挤进久慕大名的联想公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柳传志慧眼看上了杨元庆,一是因为杨元庆有两个金光闪闪的“毕业证书”,二是因为杨元庆的专业令人求之不得,这样一个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拿一座城也换不来啊,他居然送上门来了。老柳暗自高兴,觉得真是天助联想,人家本可出国留洋受外国人的宠爱,没想到竟然看上了国内的民营公司,还说要大干一番呢。
这是1989年的事情,25岁的杨元庆兴致勃勃地在联想集团安顿了下来,一头扎进联想的研发当中,在柳传志的眼皮子底下工作。都是科技高才,杨元庆干的是科技活,柳传志这个老电脑专家看得清清楚楚,看着看着,他爱上杨元庆了,觉得这个浙江小伙子的能力确实够强的,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园园满满,甚至挑不出他的刺来,北方有句俗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杨元庆这匹骏马,不多久就被柳传志相中了,他把杨元庆从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提拔上来,让他发挥得淋漓尽致。1991年让杨元庆出任联想集团的CAD部总经理,领着一支人马杀入商业重围。果然不出柳传志所料,杨元庆率领的团队,经营额每年均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因为业绩特别突出,杨元庆多次获得美国惠普公司的“全球最佳代理奖”,这可不仅是个奖杯,是傲慢的美国人对中国人才的最好褒奖。
别看杨元庆戴着又大又沉的眼镜,梳着一个大分头,高鼻梁下一张未生胡须的嘴常常笑着,一个十足的书生样,可是他干起事来,就是一员虎将,一员福将,没有他攻不下来的山头,没有他趟不过去的河流,只要柳传志令旗一指,杨元庆就笑眯眯地冲上去了,毫不含糊。1994年,杨元庆出任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带领着他的新团队,当年就为联想自有品牌的电脑销售出4.2万台,轻轻松松地跻身于中国电脑市场的前三强。对于中国市场突然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多少人猝不及防,多少人惊得目瞪口呆,赶紧查资料找档案,这才发现杨元庆这匹黑马还未满三十岁,而自主销售生涯不过一年,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使他成了搅动市场的大能人,人们找不到这个答案。当看见杨元庆文文静静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中国各界不得不将杨元庆誉为“销售奇才”、“科技之星”,他太神奇了。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知是柳传志心性太急,还是哪个位子都安不下杨元庆,总之柳传志像架造才的机器,提携着杨元庆越发往高处奔去,1995年,柳传志就委任杨元庆为联想集团的高级副总裁、联想集团执委会副主席,成为联想集团决策层的核心成员。柳传志似乎忘记了两件事:一是杨元庆是个打工仔,二是杨元庆还嫩得很,仅仅才三十岁。然而不出柳传志所料的是,这年的联想电脑以超出130%的速度增长,以年销售10.5万台稳居国内市场的前三名,成为国内电脑市场销售前5名厂家中唯一国产品牌的电脑产品。
2000年,在联想集团工作不到十一年的杨元庆,驾轻就熟地坐上了联想电脑公司总裁的位子,他率领三军将士,让联想电脑销量突破262万台,再次夺得亚洲销量第一的神奇业绩。在联想2000年的誓师大会上,年迈的柳传志顶着一头黑白夹杂的头发,笑容可亲地将深蓝色的联想旗帜正式授给了杨元庆,这位缔造联想传奇的传奇人物,心中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梦想,他要让年轻的杨元庆开始登上联想的历史舞台,实现自己开发电脑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联想。
人总梦想着走向人生的顶峰,但又害怕站在顶峰上的风雨招摇。杨元庆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走向了联想集团的最高峰,仰望着他的恩师——联想控股主席柳传志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太年轻了,他甚至听到了人们对近两年联想业绩的批评,原因是联想的营业额在一个时间段里徘徊不前,没有实现杨元庆为联想定下的三年600亿港元的奋斗目标。狂奔后停下来小憩的杨元庆,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他在写给集团员工的信中,措辞强硬地提醒员工也是责备自己:“为什么三年没有足够做好,为什么联想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如狼似虎的野心?是我对高增长和多元化的过分追求与有限的能力和资源不匹配,以至于造成联想业务的广种薄收。”
责人先责己,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反思过后的杨元庆及时调整了心态,也调整了部署,让联想这艘远航的巨轮校正了正确的航向,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象“泰坦尼克号”那样触礁沉没。
2003年12月18日,联想集团在香港举行的圣诞晚宴上,面对近千名中外来宾,柳传志登台演讲,他的讲话除了例行的感谢来宾外,还有一席他对爱徒杨元庆的评价:“在我的心中,胡锦涛、温家宝受到尊敬,杨元庆同样受到尊敬,因为他们都是敢于高举大旗、迎接困难、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人。我是喜欢迎接困难的人,一遇到挑战就兴奋,杨元庆更甚于我。杨元庆正在领导联想集团的管理层认真分析形势,反复研讨制定中期发展战略。看着他们饱含激情的工作,我对我的年青同事们充满了尊敬。”
听到恩师这样的一番评价,年轻的杨元庆脸上红破了,他知道,是联想造就了他,是柳传志培养了他。
(林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