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1.吸烟。平均每天吸烟10支,能使男性心血管死亡率增加18%,女性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1%。 2.高血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种中进行的许多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都确定高血压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直接相关。
3.糖尿病。冠心病是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中粥样硬化发生较早并更为常见,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在成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占75%~80%,。
4.体力活动减少。定期体育活动可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危险,不同职业的发病率回顾性研究表明,久坐的职业人员与积极活动的职业相比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加。从事中等强度体育活动的人中冠心病死亡率比活动少的人降低1/3。
5.遗传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有在家族中聚集发生的倾向,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家族史是较强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经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吸烟、糖尿病、左心室肥大等分层次控制后,冠心病病人的亲属比对照组的亲属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大2.0~3.9,双亲中有70岁前患心肌梗死的男性患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性是2.2,冠心病家族史在婴儿期即有影响。
6.年龄。病理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缓慢发展的过程,出现临床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约4/5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冠心病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7.性别。本病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冠心病死亡率为女性的2倍,男性发病较女性平均年龄早10岁,但绝经期后女性的冠心病发生率迅速增加。糖尿病对女性产生的危险较大,HDL胆固醇降低和甘油三酯增高对女性的危险也较大。
8.其他因素。其他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
(1)超标准体重的肥胖;
(2)A型性格;
(3)微量元素如铬、锰、锌、钒、硒等的摄取量减少,铅、镉、钴的摄取量增加;
(4)存在缺氧、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维生素c缺乏、动脉壁内酶的活性降低等能增加血管通透性的因素;
(5)血中一些凝血因子增高;
(6)血中同型半胖氨酸增高;
(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过度表达;
(8)长期进食含高热量、较多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糖等;(9)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10)血液中抗氧化物浓度低;
(1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增高。
9.酒精摄入。大量观察表明,适量饮酒(葡萄酒100—150ml//天)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二、临床特点
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最为多见,其次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在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肿块而被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引起声音嘶哑、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或肺动脉受压等表现。x线检查可见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二维超声、x线或磁共振显像可显示瘤样主动脉扩张。主动脉一旦破裂,可因急性大量内出血而迅速致命。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形成动脉夹层分离,但较少见。
三、防治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预防措施
1.合理膳食
(1)膳食总热量不能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
(2)超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人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300mg)膳食,并限制酒和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
(3)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墨鱼、鳗鱼、骨髓、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
(4)已确定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摄入量。
(5)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食用豆油、菜籽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红花油等食用油。
2.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裨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根据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身体功能状态来规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l小时,分次进行),作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3.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戋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
4.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5.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一些疾病,包括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
不少学者认为,本病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期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也应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
四、治疗
1.扩张血管药物。:解除血管运动障碍,可用血管扩张剂治疗。
2.调整血脂药。血脂异常的患者,经上述饮食调节和注意进行体力活动后,仍未正常者,可按血脂的具体情况选用调整血脂药物。
3.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展,用于心肌梗死及预防复发和预防脑动脉血栓栓塞。可选用:
(1)阿司匹林。
(2)双嘧达莫。
(3)噻氯匹定。
(4)芬氟咪唑。
(5)西洛他唑,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溶血栓和抗凝药。对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制剂,继而用抗凝药。
5.手术治疗。包括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施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以恢复动脉的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