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按照wH0的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126m∥d1)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0I/L(200mg/d1),即可诊断为糖尿病。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忽视餐后血糖,因为它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更大;二是尿糖阳性仅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线索,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换句话说,不能根据尿糖阳性或阴性确诊或排除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rrr试验):当病人空腹或餐后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就需要进一步做0G|rr试验,来确定究竟是“糖调节受损(IGR)”还是真正的糖尿病。
(3)胰岛功能测定:本试验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本试验通过测定病人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胰岛素以及c肽的分泌水平及曲线特点,了解病人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协助判断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4)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此项检查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l型糖尿病病人往往抗体呈阳性,Ⅱ型则否。
其中,GADA在血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故最有意义。
2.血糖平均控制水平
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要准确了解一段时期内血糖的总体水平,就要查:
(1)糖化血红蛋白(HbAI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自与血中的葡萄糖结合形成,正常值为4%~6%(糖化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它不受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近2~3个月内的总体血糖水平。
(2)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浆中的白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成,正常值为1.5~2.4mmol/L,可以反映近2~3周内总的血糖水平。
3.代谢紊乱及并发症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于它的各种并发症。为了全面了解病情,病人还须检查下列指标:
(1)尿常规: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病人的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无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另外,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还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2)血脂:糖尿病病人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对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患者应适当选用调脂药物,纠正脂代谢异常。
(3)血压、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号称是糖尿病患者的四大隐形“杀手”,初诊时就必须注意了解血压和血液流变学状况,并酌情给予处理。
(4)体重指数(BMI):计算方法是:BMI=体重/身高。(k∥m。),体重指数可作为每日摄入热量多少的参考,还可以指导临床选药。例如,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病人首选双胍类药物,消瘦的糖尿病病人首选磺脲类药物。
(5)肝、肾功能:一方面了解有无肝功能异常及糖尿病肾病,同时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因为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些口服降糖药禁忌使用。
(6)眼科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糖尿病病人初诊时就应做眼科检查,绝不能到眼睛看不清楚时才去查眼底。
(7)神经科检查:用10克单尼龙丝进行触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另外,还应做植物神经方面的相关检查,例如,做立卧位血压测量,以判定有无体位性低血压。
(8)心电图、心脏彩超:了解有无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9)下肢血管超声及造影:了解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或狭窄。
(10)胸片:明确是否同时合并肺结核或肺部感染。
(11)骨密度检查:了解有无骨质疏松。
一般说来,确认糖尿病后,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后)应每周检查一次,血脂、肝功、肾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化验一次,每半年至一年检查眼底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2~3个月检查一次。
需要指出的是,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一旦有了症状(如浮肿、蛋白尿、视力下降、手足麻木、间歇性跛行等),并发症往往已进入中晚期,此时病情往往已不可逆转,治疗难度增大,效果欠佳。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因此,在诊断之初,无论病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以后还要定期复查,以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是良好治疗的开始。
四十九、糖尿病的并发症
1.心血管疾病。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甚至还可以有水、盐代谢障碍和酸、碱平衡失调。以上这些代谢障碍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基础。
2.脑血栓。糖尿病人脑血栓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的12倍。糖尿病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黏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发生脑血栓。
3.糖尿病性肠病。糖尿病性肠病是其中晚期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用抗生素无效。
4.白内障。据统计,在白内障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约占30%。
5.难以控制的肺结核。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病人并发肺结核者占肺结核患者的10%~15%,比正常人高出3~5倍。这是由于糖尿病人的抵抗力差,高糖环境更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
6.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肾脏内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一般发生于患糖尿病5~15年之后。此时的糖尿病性肾病已进人中、晚期,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三五年后将发展成肾衰。
7.性功能障碍。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阴茎动脉管腔变窄,供血量减少而造成勃起不坚或难以持久,形成阳痿;或因代谢紊乱,引起神经功能低下和性激素减少,进而降低了性兴奋性,引起性功能减退。
8.糖尿病骨病。糖尿病骨病是糖尿病病人骨骼系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骨的异常代谢有关。临床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使骨对外界冲击力的抵抗作用明显丧失,轻度外力即可造成骨的重度变形。
9.膀胱病。表现为尿意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次数减少。
晚期由于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麻痹,出现神经性膀胱病的典型症状——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
10.感染。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抵抗力弱,且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处于体表的皮肤及组织器官,易发生感染。
五十、血黏度高的常见症状
血液黏稠度简称血黏。血黏度增高时,会产生一系列异常症状,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血黏度高的人常有症状:
1.晨起头晕,到了晚上脑子清醒。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感到头脑晕晕乎乎,没有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这种晨起头晕、晚上头脑相对清醒者往往有血黏度高现象。
2.午饭后犯困。正常健康成人午餐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餐后马上就犯困,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
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这是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的典型症状。
3.蹲着干活气短。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较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
4.阵发性视力模糊。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经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状态。如心情不好、阴雨天或扭动脖颈后可能会感到视物不清。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人的血黏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而变化。如果人的血黏度长期处于升高状态,必然会引起身体重要脏器缺氧,最终导致不良后果。
五十一、防治脂肪肝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当肝内脂肪含量过多时,称为脂肪肝。它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或过剩、糖尿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慢性感染或缺氧、内分泌紊乱等。其致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肝脏的脂肪来源过多,从食物中摄取过量的脂肪和糖。
2.肝脏利用脂肪减少。
3.肝脏合成脂肪增加。
4.肝脏合成和释放脂蛋白减少。
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自觉症状,少数人可出现肝区压痛或胀满感,伴有疲乏、腹胀等,重症患者自觉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伴有轻度黄疸。体检可发现肝肿大,单纯脂肪肝一般不伴有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转氨酶、一转肽酶亦增高。
脂肪肝的诊断,一般根据病史、病因、肝肿大、高脂血症,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密集微小波、后段肝波衰减等,如若确诊需经肝脏穿刺,进行活组织检查。
治疗方法:
1.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感染。
2.停用导致脂肪肝的药物,如四环素、四氯化碳、巴比妥等。
3.营养缺乏者给予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鱼、虾、蟹等。
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色拉油、调和油等,对肥胖者应给予低热量、低糖、低脂肪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尽量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肥肉等。
4.严格限酒,避免酒精对肝脏进一步损害。
5.增加活动量,做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消耗体内脂肪。
6.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治疗,如胆碱、磷脂、烟酸肌醇、维丙胺、舒降之、血脂康等,治疗期间应按医生的嘱咐监测肝、肾功能等。
7.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只要早期治疗、注意合理饮食、增加体育锻炼,预后可良好。
五十二、防治脉管炎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侵犯血管的炎症和血管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下肢中小动脉。可引起血管闭塞、炎症、下肢溃疡及坏疽,较为难治。此病以中老年人多发,男性为主,这种情况是由致病因素决定的。为此,了解并认识其病因将有助于预防脉管炎的发生。
目前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迄今仍然只能说由多种综合因素酿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吸烟。多年来一致认为吸烟是脉管炎的一个很重要的病因,患者中有长期吸烟史(10年以上)者约占60%~95%。研究证实,烟草中的尼古丁是收缩血管物质,吸烟后可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手指或脚趾皮温明显降低。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大中血管及血管内皮均有异常改变,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及栓塞,加之病史长的患者常伴周围神经病变,使血管失去神经支配,呈现舒缩紊乱现象,尤以远端肢体血管为突出,因而易造成缺血、感染、坏死。
3.高血压、高血脂。这两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构成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又一重要病因。高血压可致小血管痉挛及硬化,高血脂增加血液黏滞度,减缓血流速度。二者并存易使肢体远端小血管闭塞,诱发脉管炎及下肢溃疡等。
4.增龄。有关资料表明,虽然自青壮年时期即可发生本病,但本病有随增龄而发病率增高的趋势。这与患者有较长时间吸烟史,易合并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5.寒冷和潮湿。长期处于寒冷和潮湿环境又不注意保暖,也可致血管闭塞;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发生血管闭塞、下肢坏死及溃疡,此时易发细菌感染。
由此可见,预防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首先要积极戒烟,尤其是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务必戒烟,并有效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另外,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护肢体,尤其是冬春季应避免受寒、潮湿,每天用热水洗手、洗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坚持运动锻炼十分重要,锻炼可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又可改善血液循环,这对防止感染,避免发生下肢坏死及坏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