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过性生活时情绪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死完全康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6.适当休息: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活动均由旁人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翻身,因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死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每日3~4次半卧床上。一周后如元变化,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半小时;再一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较轻的体力劳动。
7.锻炼适度: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运动可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8.积极治疗: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
9.猝死急救:猝死突然发生时,应争分夺秒急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将病人仰放在木板或地上,用拳叩击病人左侧胸部两三下后,捏住病人鼻孔,口对口吹气1次,时间为1秒钟,然后用一手掌根(另一手重叠在该手上)按压在胸骨下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两肘伸直,垂直向下按压,然后放松,连续按压5次。再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此循环,直到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十五、脑血栓尽早溶栓治疗
急性脑血栓是导致患者偏瘫的一种危害较重的疾病,目前治疗它的有效方法是溶栓治疗,然而,临床上真正接受该疗法的患者却很少,75%~95%的患者未能接受溶栓治疗,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未能在5小时内赶到医院。
急性脑血栓在医学上称急性缺血性卒中,它是因某支脑血管被血栓或阻塞,导致该血管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使该脑组织结构破坏和出现功能障碍,使患者发生偏瘫等症状。溶栓治疗是运用血栓溶解剂使血栓溶解,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局部血流,挽救缺血区域内尚未死亡的神经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溶栓治疗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患者发病后必须立即赶到医院,如果超过6小时还不能进行溶栓治疗,则无法再采用该治疗手段。由于患者到达医院后还需医生问病查体,还需行颅脑cT等必须的检查,才可视病情决定是否可实施溶栓治疗,这大概需要1小时的时间,因此,患者就要于发病后至少5小时内赶到医院。因溶栓治疗越早进行,临床疗效越好,所以临床医师也应像对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那样,争分夺秒争取抢救时间。
当患者突然出现偏瘫、偏身麻木、偏盲、言语不清、口眼歪斜、复视、黑蒙、眩晕、近事遗忘等症状时,即使症状轻微,也应立即赶到已开展溶栓治疗的医院,抓紧治疗。
十六、如何走出亚健康
1.何谓亚健康
祖国医学里,很早就有“治未病”的说法:“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未病”,实际上指的就是亚健康状态。专家指出,人体存在着一种非健康和非疾病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即为亚健康状态,具有向疾病或向健康方向转化的双向性。
2.亚健康与年龄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亚健康科技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袁云娥指出,虽然亚健康状态可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年龄段,但由于人们的生理功能、职业、教育水平等存在差异,其表现形式和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1)老年人。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严重,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相应增加,机体的反应能力下降,许多症状不典型,所以亚健康状态容易被忽视。
(2)中年人。中年人的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尤其是城市中40岁以上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事业和家庭都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肩负工作、生活双重负荷,但生理功能开始下降,代谢异常,加上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缺少运动,极易出现慢性疲劳、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和失眠、腰腿痛等症状。国家体改委曾公布的专项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
(3)青少年。我国青少年的学习负担重,升学、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大,加上对环境和社会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希望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婚恋问题等,常会导致他们情绪和社会行为的不稳定。
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61%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情绪不良,55%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适应不良。
3.亚健康诊断标准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飞行员健康鉴定与亚健康研究中心吴留信指出,亚健康状态多以个人的感受为主,而不能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但是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及超声、影像学、血液生化检查等,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器质性疾病,提示亚健康状态的存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制订亚健康诊断标准。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和日本对亚健康状态中最为普遍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制订了诊断标准。
4.判断亚健康
多数专家认为,以下情况可以帮您判断自己是否处在亚健康状态:
(1)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经有某些潜在病理信息。
(2)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带菌、带病毒或带原虫等病原体者。
(3)过敏体质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4)膳食不合理及少运动所致的肥胖。
(5)长期大量吸烟、酗酒。
(6)轻度或临界的代谢异常。
(7)慢性疲劳综合征。
(8)有心理和情绪障碍、神经质、神经症、心身失调。
(9)信息过剩综合征。
(10)疾病恢复期的虚弱状态。
(11)生理性衰老。
(12)有隐性遗传病。
(13)社会适应力较差。
(14)生物节律的脆弱期,如更年期、经前期、老年期等。
5.改善亚健康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亚健康科技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高芳垄认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所在。他引用了一句非常经典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话,那就是“投资1美元,鼓励适当运动,可以节约3.2美元的医药费”。读者朋友,您是否打算着手制订并实施一个适宜的健康投资方案呢?
十七、高血压者救护
高血压病者家庭,都应准备一台血压计,亲属要学会测量血压的方法,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
高血压急症大多发生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不规则,擅自停药之后。另外,精神创伤、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气候变化、寒冷刺激等,也常是发病诱因。因此,应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刺激病人。一旦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发生高血压急症时,应使病人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宜平卧休息。有条件者,应立即给氧,并含服硝苯吡啶10mg,该药一般在10分钟即可见降压效果。如果15分钟后效果仍不理想,可再用10mg。当患者血压初步得到控制后,可考虑将患者转送到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但在搬运过程中,要让患者采取头部略高的体位,严格避免颠簸震动。如果病人神志清醒,应给精神安慰和心理支持,切忌失声痛哭及大声喧闹。
十八、猝死的家庭抢救
猝死多数在家中或日常活动中发生,或在睡眠中发生,往往出人意料。因此,争分夺秒、即时的现场救护非常重要,可挽救其生命或争取一定的缓冲时间。一旦发现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心跳停止,即可判定其为猝死,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床上或地上,进行现场救护,严禁搬动,一面进行心肺复苏术,一面速请医生前来救治。一般认为,如超过6分钟,即使心脏复苏,也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性损害。
1.人工循环:(1)心前区捶击:右手握拳,以尺侧面由20cm高处以中等力量给患者胸骨中部以快速一击,使心跳恢复。如拳击无效,就立即开始体外心脏按摩,并尽快找人帮助。心前区捶击须在心脏骤停1分钟内进行。目前认为,仅可拳击1次,如无效,不宜再次拳击。(2)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将左手掌在患者胸骨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右手掌压在左手掌背部,按压者两臂垂直,用肩部力量向下按压,使胸骨下压3~4cm,迅速放松时,拳根不离开胸骨,频率为80~10彬分,直到心跳呼吸恢复为止。
2.保持气道通畅:使患者平卧,头后仰抬颈或后仰抬颏,使舌根前移,使气道保持通畅。此外,在复苏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气道内异物和呕吐物。
3.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护者用拇指和食指闭合病人鼻孔,然后嘴紧贴患者的嘴,充分吸口气,吹气应连续,以利肺扩张,患者呼气期间,将其两嘴唇分开。人工呼吸应与胸外心脏按压协调,一般心脏按压4~5次,人工呼吸一次。
只有当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后才能以妥善方法护送到医院继续治疗。由于猝死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立即就地抢救,对挽救病人生命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心肺脑复苏持续的时间越长,需要的治疗就越多,后遗症就越多且越重。
十九、高血压者自护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病人是在家中治疗休养的,由于它在早、中期症状多不明显,病人仍能坚持一般工作,易为人们忽视,造成严重后果(如中风)时,才大吃一惊。
因此,高血压病人能否坚持在家正确疗养,是预后佳否的关键。
高血压病的自护,要掌握“二多、二少、二坚持”的要求:“二多”,一是要比一般人多睡一些,除每晚睡足8小时外,午问至少睡半小时,睡眠可起到降压作用;二是要比一般人每天多吃些蔬菜、水果和大豆制品。这些食物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亚油酸,对血管有保护作用,高血压病人每天至少应吃250克水果。“二少”,一是少吃盐,比一般人少吃一半左右,菜要素淡,餐桌上不要放咸菜碟。多数病人单凭低盐饮食,即可降压;二是少生闷气、少发脾气。大动肝火会使血压骤然升高,且常是发生意外的诱因。家里的亲人要帮助病人保持心情愉快和环境的安静。“二坚持”,一是坚持长期按时服药,这对于中、后期病人尤为重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坚持定期测量血压,每半月至少要测1次。要自学掌握测量血压的技术,并自备血压计,经常为病人测血压,按血压值来调节降压药物的剂量。
二十、脑血管病家庭护理
脑血管病除了药物治疗外,重要的是要加强护理,尤其是家庭护理,它在脑血管病患者康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早期应保持肢体功能位置,足与踝呈90度。上肢前臂呈半屈状态,并用足托、棉垫保护关节部位,待病情平稳后,就应及时地有目的地运动训练。可先行被动运动,由家人帮助其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按摩全身等,待肢体功能有所恢复后,开始床上坐,后两腿下垂于床边,再下地坐椅子,每次坚持10~15分钟。然后练习站立平衡,先原地踏步,然后逐渐过渡到由他人搀扶行走,再过渡到拄双拐、单拐、徒手行走。在步行锻炼的同时,令病人进行瘫痪上肢锻炼。
2.病人心理功能性锻炼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上肢锻炼的顺序是:先活动手指,后持生活用品,再逐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3.脑血管病患者可引起各类型的语言障碍,此种病人往往因不能表达自己的要求,不能说出自己病情而焦急、烦躁、发脾气,此刻家人必须耐心、细致地观察病人的表情,准确判断病人的心意,恰当回答和处理病人的要求,同时积极训练患者用喉部发“啊”声,或用咳嗽或吹火柴诱导发音。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能发音的患者对着镜子发音。先随着旁人发音和说词汇,以后让患者自己发音和说词汇,由易到难、由短到长,以达到恢复语言功能的目的。
二十一、“老慢支”患者冬季的自护
老慢支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冬季气候干燥而寒冷,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老慢支复发。因此,做好冬季保养对患者安全过冬尤为重要。
1.预防感冒。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可引起急性发作。
因此,预防感冒很重要。要加强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脸。
2.乐观情绪。要有一个平衡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可促进疾病的康复,达到安全越冬的目的。
3.改善环境。定期开门窗,保持空气新鲜,而且要有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最好控制在16℃至20℃之问,相对湿度在45%左右。
4.戒除烟酒。吸烟会导致肺的御病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而酒精能生湿积疾,刺激呼吸道,使病情加重。
5.适当锻炼。适当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
6.调理饮食。饮食以健脾开胃为主,清淡、温软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