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巨天中说易经
20154900000025

第25章 易经与领导智慧(2)

意思是:有了诚信,就可离去忧愁,脱出惕惧,自然,也就无事了。又如大有卦六五爻辞:“厥孚交如,威如,吉。”意思是:他用诚信交接上下,得到大家的拥护、尊敬,因而很威严,吉祥如意。

三、诚信比物资重要。

《周易》有好几个卦提到“孚乃利用禴”。

“禴”是古时祭祀之一,《周易集解》:“禴,殷春祭名也,四时祭之省者也。”这种祭祀春季进行,祭品菲薄,但心很诚。

按《周易》的看法,只要心怀诚信,哪怕是薄祭鬼神,也能得到鬼神的保佑。这样说来,心诚比什么都重要,既济卦九五爻辞说得更明白:“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榆祭,实受其福。”

四、诚信也要落实在帮助人上。

讲诚信不能只是口里说说,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在帮助人的具体行动上。

《周易》有好几个卦在谈到“孚”时与“富以其邻”联系起来。

何谓富以其邻?就是要让邻居也富起来。小畜卦九五爻辞云:“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传》解释此句云:“有孚挛如,不独富也。”“不独富”也就是要让大家首先是邻居也富起来。

五、只要处处以诚信待人,广施恩惠,其实是不必去问吉凶祸福的。

益卦九五爻辞说得很清楚:“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你以诚待人,人被感动,自然也会以诚待你。如果是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有众多的朋友相助,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你自然是万事如意的了。

六、诚重要的是出乎“中”,那就是说诚要做到真正发自内心。

《周易》有“中孚‘一卦,《中孚》卦三,上巽下兑,上下各为两阳爻,中为两阴爻,柔在内刚得中,说明内心是谦逊的、诚恳的。

中孚卦的卦辞云:“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意思是:心中诚信,用小猪、鱼去祭鬼神,也能获吉,渡大河有利,占问有利。

4.易经中的人际变通智慧(下)

“和”在《周易》中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与“中”常常联系在一起,号称“中和”。

“中”要求做事不走极端,要适度;“和”则要求与他人关系要谐调,要顺畅。“中”是讲个体所处的位置,“和”则是讲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和”往往以“中”为前提,“中”往往以“和”为归宿。“和”的思想体现在《周易》的整个体系之中,而整个《周易》体系就是一个生命通达、循环不息的和顺的整体。

阴阳和顺是《周易》尚和思想的精髓。

阴阳和顺指的是性质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交流、沟通与统一。《周易》中爻位的关系,特别强调阴阳相应相交。泰卦为什么是个吉利的卦?原因在于泰卦上坤下乾,六爻不仅都阴阳相应,而且阴阳相交。

《周易》的哲学一方面强调“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另一方面又强调“合”,阴阳相应、相交、相合。

“分”是发展,“合”是提高。“分”是否定,“合”是否定之否定。

因此,合与分,成为历史、社会、人际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由自主会念叨这样的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是历史规律,也是人生的大规律。

在易经易理中阴阳相合,则为天人合一,体现在人天关系中,则是人人相和。

《周易》中许多卦讲人与人之间如何做到“和”。

比如家人卦,上巽下离。巽为风,离为火。

《象传》云:“风自火出,家人。”

风与火关系密切,风助火势,火亦助风力,相得益彰,《周易》以此来比喻一家人的亲密关系。一家人如何做到和?家人卦提出“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男女各负其责,务正其位,夫唱妇随。

《周易》有个同人卦,上为乾下为离,它是讲朋友之间和同的。

这个卦提出了一系列很宝贵的关于和同的思想。比如,它提出“同人于野,亨”。这“野”可以理解成原野,也可引申为宽广,就是说与人和同,胸怀要像原野那样宽广。再比如,它提出“和同于人‘’要”利君子贞“。”贞“可训为正,”利君子正“就是说,利于君子守正。朱熹解释:”与人同心,足以涉难,故日‘利涉大川,与人和同,易涉邪僻,故利君子贞也。“’朱熹的意思:与人同心,本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可以克服大困难,但是与人和同,如果动机不正,心术不好,也可能弄在一起”乾“坏事,所以同人卦说的”利涉大川“只是对君子而言的。

《周易》睽卦是一个表现不和同的卦。

上离下兑,离为火又为中女,兑为泽又为少女。

《象传》评论此卦:“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火向上动,泽向下动,方向相反,象征不同心同德,又离为中女,兑为,两个女人在一起,全是阴,缺阳,意见又不一致,所以办不成事。

从卦象看,初九与九四不应,九二与六五倒是相应,但九二阳居阴位,六五阴居阳位,还是有所憾惜。六三与上九相应,但六三阴居阳位.也有所暌违,上九处暌违之极,能够有六三来相应,不失为一种安慰。

上九爻辞是:“暌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意思是,上九处暌违的极端,孤独烦躁。恍惚中见一头猪背负污泥、拉着一车鬼跑来,惊慌之中举弓射击,可仔细一看,不是强盗,而是来求婚的,如果能遇上一阵雨则可获得吉祥。为什么说是求婚的?因六三来与之相应。为什么遇雨则吉?因为雨在古人看来是阴阳二气交和的产物。遇雨则吉,暗喻和合。

5.《易经》智慧与领导精神

领导的精神本质是什么呢?我们把它与《易经》结合起来研究,现代领导精神中最具体最本质的东西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革故鼎新。

《易经》作为华夏智慧中的著名经典,始终贯穿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它不但教导人们怎样认识宇宙、认识社会,而且也教导人们怎样做人,怎样通过道德的修养来实现人生价值和事业上的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生价值趋向,也反映了人以“率领和引导”能力为前提普遍的自我心性塑造。因此,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学而仕的思想,是男人以“率领和引导”为标榜修身达济自己理想天下的主题意识,由于中国易经智慧和儒家思想对人的影响,在人的个体行为意识中,会不自觉或无意识地加强个人这方面的修养,并已形成人的普遍精神反映。

中国古人读书讲出人头地,出人头地干吗?做官!

做官,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的男人来说,读书就是本钱。

读书的做官本钱中,个人品行、品性为首要,这在许多儒家典籍中都有所体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到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自己身正,就能有威信,就能有说服力。

中国的领导管理思想深受儒家的影响,而相对于儒家思想的形成来说,周易思想又是其源头。

领导隐含着一种个人领导思想的成分,因此,作为当今的领导管理者,应该从《周易》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的养分,以树立“厚德载物”、“体仁足以长人”的道德品质。

领导管理者应该具有“厚德”襟怀,只有厚德才能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团结人,才能兼收并蓄地吸纳不同的意见,才能有理智的头脑正确判断事物,才能虚心受授,才能像大海那样广纳百川,才能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于其上。

《周易》乾卦卦辞有这样的解释:

“乾:元、亨、利、贞。,‘何谓”元、亨、利、贞“呢?《文言传》解释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合也;贞者,事之’乾‘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乾“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日:’乾:元、亨、利、贞…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由此可见,“元”者,始也,万物依赖它而开始;“元”者,仁也,仁即爱人。仁是人的各种德行的核心.也是统率人的各种德行的总则。因此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通也。”嘉“者,美也。世界万物只有发生交感作用,才能亨通。人与人之间也只有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才能统一认识,才能达到美好的会合而行动一致。也就是说,从仁爱出发,去沟通思想、沟通感情、统一认识,是达到团结和谐的前提。

“利物足以合义”:“义”和“利”是一对矛盾。“义”是处人处事要坚持合于仁的原则,也是不自私自利。《周易》说的“利”是指“利物”、“利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损上益下,损有余而补不足,裒多益寡,这是《周易》的义利观。是见利忘义,还是以义导利,是一个企业家是否具有基本道德水准的分水岭。

见利忘义者是成不了企业家的。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是利物、利他、利人的。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的企业家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总裁薛永新用佛家的“四无量心”即“仁爱”之心来进行企业管理,强调:“高尚的品德像生命一样重要。人生离不开好的品德,就像生命离不开一颗好的心脏一样。高尚的品德是人生的重要部分,没有它,人生就完了。”

《周易》十分强调利,但是,它强调的是“义利的合一”,即按照阴阳互补的原理使“利”和“义”这两个对立的东西和谐统一起来,这是现代企业家们值得认真从《周易》中借鉴的重要思想之一。

易经有关利、义的论述在它后世的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中更进一步地解释为,“利”是利益、利物。“义者,宜也,正也。”在《墨子·天志下》中义又有“义,人之正路也”的解释。

所谓“义”就是人的行为要合于仁的原则,要合于礼的规定,用今天的话来说,要合于道德的和法律的规定。换言之,凡是合于仁的原则、合于礼的规定的利才是真正有“利”。“贞”,者,正也。“乾”,主“乾”。中正而不邪恶,公正而不偏私,是做任何事情的主“乾”。贞正是一种美德,只有贞正才能有威信,才能有号召力,才能得到民众或职工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做好一切事情,才能无往而不胜。

“体仁足以长人”:“体仁”,实践、履行仁爱之德。“长”,领导、管理、指挥、统治的意思。换言之,一个企业家或一位管理者,只要实践仁爱之德就有足够的条件去进行领导或管理。华夏文化中的这种“仁爱”之德,为许多企业家所实践。

《易经》十分强调交感亨通的价值和意义。

泰卦象辞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象辞则进一步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后”,指君主,国家的管理者。国君运用天地交泰的规律来领导百姓,为百姓服务,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否卦卦辞说:“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邦”,即国家。

管理者要有善于沟通的本事,把各种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信息谐调起来,统一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中介点,使之求得共识,达到行动一致。“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刚柔得道,和合协调,必将产生新的动力。”

上下不交感沟通,就不能统一认识,没有统一的思想,人心涣散,最后导致国家的不安定。作为一个企业,企业领导者必须做沟通的工作,使企业内部团结一致。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和为贵”,“和为贵”是礼的重要功能。用于领导管理就是一切向着美好目标的会合,而团结一致中还要合于领导和管理的礼法规定。

交感亨通,上下沟通,左右沟通,内外沟通,就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了解更多情况,容易作出正确的判断,统一认识。这是领导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周易·系辞上传》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交泰、亨通、和谐一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贞固足以干事”:“贞”,正也。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中正而不邪恶,公正而不偏私,是一个领导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德行。

知正而固守中正,就可干好事情。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固守中正,即必须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遵守规章制度、信守合同承担的义务、遵守国家的法律等,这样就能得到你的管理人群的拥护和社会公众的信赖,就可以成就大事业。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自己都不正,怎么能够去教育别人、管理别人、纠正别人的错误呢?《周易》把“贞正”不仅看成是宇宙的规律,而且还看成人与人之间行为的准则,“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知正守正,其品德的高尚性,就和圣人差不多了。既然贞正既是宇宙的规律,又是人的行为的准则,那么一个企业家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要坚守中正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