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巨天中说易经
20154900000022

第22章 易经与管理(1)

1.易经象理与企业形象

《周易》的“象”反映“理”,“理”寓于“象”之中,通过“象”来认识“理”,即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

周易的这种象理变通规则,要求企业形象的塑造不仅仅只限于“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方面,更重要的是“理念识别”。“理念识别”是“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的基础和灵魂。只有把企业的理念贯穿于“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之中的企业形象塑造,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企业形象的塑造;相反,也只有通过“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来表现企业的理念,才能展示一个企业的形象。

理念的是深层次的东西,是企业及其广大员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是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是隐性的。它通过外在的“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来表现。从哲学上讲,这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法,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反映本质,或是本质的一个方面。

《周易》的“象”不是为了“象”而设“象”,它的目的是要通过“象”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理”,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周易·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赜者,杂也。即是说,圣人看见天下极其复杂的事物,就设立八卦来比拟它,象征其事物的本性,这就叫做“象”。还说:“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象此者也。”这里的所谓“此”是指天道、地道和人道的本质及其规律。也就是说,易象是反映宇宙事物之“理”的。相反,“理”也就寓于象之中。

在《周易》中,象和理是统一的。在历史上,易学分为义理派和象数派,这两派把理和象分割开来了,是有片面性的。应该说是象中有理,理中有象。

不论天道、地道和人道都崇尚“谦”。“天道亏盈而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只有谦,万事万物才能亨通。所以,主张在财富分配上“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即减少富人的财富来增益给贫困的平民。衡量贫富的差距来使之公平。因为,“谦”是宇宙的法则,所以,不得不应该如此。作为个人来说,“谦”是一种美德,“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劳谦,君子有终,吉”。有功劳而又谦逊的领导者,他在民众中就会有很高的威望,民众很敬服他,这样的人做事就能够获得成功。

《易传》还说:“以制器者尚其象。”这是因为在象中含有制器之理。如商品交易之理寓于噬嗑卦的卦象之中,“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噬嗑卦是下震上离,离为日,震,动也。此卦的卦象是人在太阳下运动。

日中为市,就是众人在中午的阳光下来往不停地进行交易。神农氏创造商品交易市场,就是以这个卦象为根据的。再如,船在水上运行的原理寓于涣卦之中,“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盖取诸涣”。涣卦是坎下巽上,坎为水,巽为木,有木在水上之象。古代的舟楫皆用木所造,水能浮木,就等于水能浮舟,于是据此理而发明舟楫,用以渡河行远,使天下受其利。还有,弓箭之理寓于睽卦的卦象之中,“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睽卦是下兑上离,兑为竹,为小木,离为绳。睽卦的卦象是小木加在绳上,就像箭加于弓弦之上。黄帝据此发明了弓箭。事例不再往下举了。总之,《周易》认为:理寓象中是一个普遍的真理,“象理”不能分离。

周易“理寓象中”的道理,用在企业形象的塑造上,即在向公众传递和输出企业的信息时,最根本的是要通过“视觉”和“行为”来传递企业的理想、价值观、经营思想等等企业理念方面的问题。只有企业理念才是深层次的、本质性的东西。

易象理论和易卦的象征,对企业形象的象征识别的作用巨大。易象理论和易卦的象征,由于具有某种神秘性,容易引起注意,因而更有利于识别。

就企业形象自身来看,它也是一个不断培育、完善和进化的过程。企业形象塑造的关键和基础是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形象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企业理念也有一个再培育、再创造、再实践的过程,否则,已经树立起来的良好企业形象也难以保持。再者,产品之间的竞争也要求企业形象要不断地创造。同类的、同样功能的、几乎是价格相当的产品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更要求不断再创造企业形象,否则,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

总之,不能从静态上来塑造企业形象,而要从动态上来塑造企业形象。如果把它看成是停滞的、一劳永逸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

《周易·大畜卦·象辞传》说:“风行天上。”《观卦象辞传》说:“风行地上。”

这就是说,企业广告应该像“风”那样迅速和广泛。一个企业不论是通过广告,还是通过公共关系,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手段所传播的信息,要为公众所能接受,才能发生效用。按照《周易》的话来讲,企业传播的信息要和公众的购买心理发生交感、发生共鸣,才能亨通而有成就。

《泰卦·彖辞》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要使企业的信息与公众发生交互作用,关键是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的质量是否可靠,企业的服务是否良好,广告的设计是否能扣人心弦。如果这些问题都是肯定的答复,那一定就能亨通,就能达成共识.使企业获得效益。相反,如《否卦·彖辞》:“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如果企业所传递的信息,公众不接受,就得不到所要取得的效果。

2.易经与领导管理环境中的顺应

易经识天、顺天、乐天的顺应关系,是当今领导管理者借鉴易经智慧,在营造上下和谐。同心环境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识天、顺天、乐天是易经哲学智慧在天人关系上的主题。

《周易》关于吉凶祸福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规律。

《周易》首先强调的是知天,即认识、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周易》用一整套特有的卦象系统,把自然界复杂的变化概括地予以表现,然后让人根据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去认识自己目前的处境,设计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

《周易》体现人类社会生活空间的基本规律,就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总是用自然现象来类比社会现象,用自然现象的已然性来论证社会现象的应然性。

人在世界上不能做到事事都如意。一方面,人应该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一次的成败、一事的成败看得过重。如若自己的理想、愿望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也不应因此而颓废。就算这种不成功是“天意”吧,也应对“天”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人生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难道除了不断地办事业就没有别的吗?人当然第一要义是谋生,但最高境界却是“乐生”。

知天,这是人生的第一要则。

知天并不是目的。知天的目的是顺天。

《周易》每一个卦都包含有顺天的含意。

比如比卦,上坎下坤,坎为水,坤为地,水与地亲密无间,象征君臣关系融洽,臣尽力辅佐君主,而君也虚心纳谏,事业自然兴旺。涣卦,上为巽风,下为坎水,意味风行水上,象征事业发展顺利,故卦辞说“利涉大川”。

《周易》不仅用具体的卦象说明顺天的道理,而且在易传中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

《革卦·彖传》在谈到商汤王、周武王的革命时,明确地说:“顺天而动,不失其时。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里说得很明白:商汤周武王的革命为什么能成功?原因就在于这场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顺乎天”,遵循天意之谓也,也可以引申理解成遵循自然规律;“应乎人”,合乎民心之谓也。

天有它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要顺天,关键要抓住时机。时机抓住了,一帆风顺;时机失去了,后悔莫及。

于是,《周易》提出“时”的概念。

“易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日: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这里,《系辞·下传》提出了一种“待时而动”的思想,十分重要。

《周易》第一卦乾卦最典型地说明了“待时而动”的观点。为何处第一爻位置“潜龙勿用”?时机未到也。为何处第二爻位置,“见龙在田”?因为时机到了,故“利见大人”。为何处第三爻位置,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因为此为初战,关系重大,要胜而不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