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谐之力
协谐,即通过一种协调力达到一种境界。
易经是引导人最大限度地走向谐好境地的学问,因此,协谐既是它的过程,也是它的本质。
协谐包括协引,两者互为通变,这大概就是易经的神奇与奥妙所在吧。
我们先说其协谐的内质:感性认识、理性推理的协谐。
老子的道家学说、孔子的儒家学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易经。
由太极、八卦组成的易经体系,博大精深。何谓太极?太极即无极,此太极既是宇宙万物产生之前的那个“无”太极,又是宇宙万物共同组成的“有”太极。可见《易经》包含有无相生的协谐之力。
太极的运动发展,出现两仪的阴阳构成。孔子进一步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躁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思定而后动。
也就是说,任何事情不做则矣,只要一做、一行动就会有阴阳两面,就会有吉凶,所以我们不要指望人生永远都好,也不必担心永远不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人要效法天道的刚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中的名句,传承了一种易经的宇宙及人生的哲学观。天若有情如此,天若无情又若何?这里面包含着天人关系的协谐之力。
中国的文化是积极而乐观的,是“生”的文化,不怕死。死是什么?死就是新的“生”,生生不息,自强不息。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孔子在系传中讲到的。
“吉凶悔吝,发乎动者也。”所谓“动辄生咎”,是因为一动只有四分之一的机会是吉,其他四分之三是凶、悔、吝,所以“一动不如一静”。
两仪生四象,四象指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也指阴和阳、吉和凶的发展变化。就像太极的图案一样,白色的部分为阳,黑色的部分为阴,两部分组成一圆,阳抱着阴,阴也抱着阳。白色中有一黑眼,黑色中有一白眼,也就说明了吉中有凶,凶中也有吉,所谓“福兮祸兮”。四象再进一步与世界万物相联系,就生出八卦,八卦相荡,又会有六十四卦…如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把大千世界的万种变化的原理告诉我们,就是让我们去感悟这些“易”(变化)的道理。
人生是生生不息、息息不止的。它本身没有吉凶,没有好坏,吉凶只是人自身的感受而已。如果因吉而轻慢,就会转化为凶;而如果因凶而烦躁、痛苦,就会很难转化为吉。
这也是后人利用易经达到有凶转吉,是事物由坏向好转化中的协谐。
大有卦上九
白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日:大有上吉,白天佑也。
今人对此的解释是上九:上天保佑有德之人,并赐福给他,古祥,无往不利。
《大有卦》第六爻上九的吉祥,暗示上天会保佑有德的人,这是上天赐给的福分,只有顺天休人,才会再有大收获的。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易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日:“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也是孔子的话,是说只有顺应天道,尊重规律、规则,自强不息,上天才会真正地保佑你。
“自助则天助”,人只有自己靠自己,惟有自己保持着一种站起来的独立精神,只有自己保佑、感染自己,自己给自己鼓劲,这样,才能吉无不利。
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这让我们想起上世纪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在面临中外压力而提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策,想起一代伟人的英明。这是一种“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魄力和胆识。这仍是一种协谐之力。
在易经中一切道理都是辩证的,人把握事事相好相谐的协谐之力,也需要辩证地对待。
假如现在你正处在一个不利的位置,那么,请丢掉幻想,自己解救自己吧!这个世界锦上添花的总比雪中送炭的多,如果你表现得坚强,别人都来鼓励;如果你软弱,就很少有人会来扶持你。
有这么一个故事: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河水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无用,反而添了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由自己负责的。
2.努力中总有距离
努力了,不成功。易经说:那依然是一种亨通,一种大亨通。
这看似一派胡言乱语,但却是《易经》综卦中,“小畜”和“履卦”所阐述的道理。
“小畜卦”的卦象是风飘行天上。风在天上吹,密云不雨,气候不好不坏,收成一般,君子在“小有积蓄”的情况下,需要在渐养中修炼美好的品德。
这是一种抱负不能施展的境界,当人处于自身品德亟待修行之时。
《履卦》的卦象是人跟在老虎后面走路,老虎却没有回头咬人,这是人亨通顺利行动中的小心有加。上有天,下有泽,行动处处小心,如行在沼泽之上,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这暗示一个人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有坚定的意志,遵循礼仪而行,必将秩序井然。
小畜卦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就要懂得积聚,并明确积聚的含义。“小畜”的积聚,既是积聚财富也是积聚能量,即所有形成能够帮助你成功的条件。
“履卦”之“履”,有实践和履行之意。当“履虎尾”充满危机感时,不可不戒惧。应以柔顺和悦中庸的态度,小心翼翼地去践履。应当坚定平素的志向,不被世俗诱惑,特立独行;又要能心胸坦荡,择善坚守,甘于寂寞。应量力守分,不可逞强冒进。应戒慎恐惧,要能把握以柔制刚的法则,不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应一本初衷、贯彻到底,不可妥协,结果要求尽善尽美,稍有瑕疵,前功尽弃。
小畜卦阐释了一时困顿的道理。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因力量不足,发生不得不停滞不前的现象。但并不是在阻止行动,而是在为下一步行动蓄积整备。因而,应坚定信念,一本初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应当秉执中庸原则,刚柔并济,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应当断然排除一切羁绊,应当以诚信感召,自助助人,才能结合所有力量,获得一切应援,达到实现理想的目的。最后再以盈满告诫,不可贪得无厌,必须适可而止,蓄积过度丰盈,反而凶险。
履卦让我们不难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刚建守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履卦的上卦是乾,是刚健之君,而下卦是泽,是恩泽的意思。也就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要刚强健朗,还要宽厚待人,才能既取悦于人,也为他人所喜爱。
你努力,你前进,踩到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也没有回头咬你,你是不是亨通?这个亨通是前进中的亨通,不前进就不亨通,前进了即使遇到风险,也都亨通。
拿现代的语言来说,很多困难是前进中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在前进中进行。
要努力,许多人以为是仅指做事上。其实,人生的成功,在人格和修养上的努力,往往要比在做事上的努力重要得多。
只要我们能做到刚健守中,就可以将坏事变成好事,让恶的事物也呈现出善的一面,那么再大的艰难险阻也能平安度过。虽然会有艰辛,只要勇往直前冒点险也是值得的,因为成功并不遥远。
人格的完善,是成功的基石。
洞察人间的微妙,你可以得到人生的“天机”:洪水刚烈,没拥有寸土;渠水和缓,却拥有田庄;铁锤坚硬,没能穿石;滴水柔弱,却要石板生洞;木质柔和,却偏要用强,不会有好的结果;
木质刚强,不会用柔,也不会有好结果。
在人生之旅中,我们需要记取的是:能缚住生龙活虎的都是柔软的东西。
成功总是在前方,总是离我们有一段距离。
从“小畜”卦象看,云积累到一定的厚度,但却没有下雨,其原因是被止住了。
这就是小阻碍,小停顿,是事物或者人生对你进行“调控”和“整顿治理”。停顿的意思,是告诉你积累不够、力量不够,所以停止了;停止以后需要进一步积累,以利前进。
“小畜”卦的卦理意境意味深长。天上的云因为阴阳相交形成,在这种原理下云朵越多越厚,形成的雨水也就越多,而云却是由一滴滴水珠积聚而成的。
“小畜”非常形象地说明,告诉我们真正的积聚就是要不散乱、不泄露,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势力来成就大事。
《易经》的“履卦”有这样一个说法:
天在湖上,美丽而亲近——那是倒影。该在上的,却在了下,其实,这只是幻觉,它依然在上,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与兴致。
卦中以这个现象比拟人事。有才华而又甘居下位,会永远吉祥。就像蓝天在湖上的倒影。天永远是天,它在下面,只是一种亲近的姿态。但亲近了,人们就好奇、就有好感了。
而水应该在地下,却跑到了天上——那是蒸发。而跑到天上的水,最终是要下来的。
《易经》告诫你:不该到的地方,你千万不要到。假使到了,最后也还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创业难,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
有多少人看别人事业有成、应有尽有,于是也想干一番事业。
他们冲破重重阻碍,终于雄心勃勃地干起来了。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到处碰壁,头破血流,老是打不开局面。于是开始怪自己运气不好,但哪有这么多的好运气?要怪就怪我们努力不够…
小畜卦和履卦卦形上下反转,是同一实在过程的正反两面状态,本质力量的小蓄是积累,其背面是现象行为的大踏步前进;至千里、成江海的前面是积小流与积跬步。两者本是同体,那时我们无法了解其背后的现象,只有到晚一些时候,其背面的履才会有明显的痕迹。
3.协调与引领
易经是由卜、占、卦演义而来,卜和占指导了人类文化成长的进程。
卜和占对远古文字的影响很大,中国文字以象形为主,尤其是远古文字,皆能由形而变象,揣象而测意。
我们先说“卜”字。“卜”构字之形至简,一竖一点,近世有人解释“卜”为“用火灼龟取兆”,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解释不以为然。他们的观点为,“卜”字如果真有灼龟测吉凶之义,其结字构成字应有“火”、“甲”、“骨”三字,或者从灼龟裂纹之声,而“卜”字两者皆无,显然“卜”字之义会另有真指。
地广人稀,凿洞而居,席地而坐,指天画地。人类与卜筮相关的活动是在这种情境中形成的。远古人类或在洞壁上雕戳,或在树皮上划痕,或用“乾”土在撑梁(图腾柱)上写画,或以锤凿在岩崖上敲琢。
日月苍穹,飞禽走兽,山形水势,任意卜刻,人人皆能。哪里是人的居住地,哪里有水可饮,哪里的林中有蛇虎充满险危,哪边是利于生存的安全地域等,先民的这种刻画之事,使刻者不学而知,让见者不教可识。
于是,被刻画在石上、树上、土坎上、墙壁上的用“卜”字象之的各种符号,就具备了一种指导人类生活的协引功能。
古人这种在木、壁、地上的事象卜刻痕迹,像今天的指示路牌,对当时的人类来说,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有人认为,“卜”字的原始含义就是刻画。
我们可以假设这样的场面,一片浩瀚无人的荒蛮之地或少有人通过的森林,在猛虎与人的搏斗中,人失利了丧身虎口。这时继丧身虎口后的第二个人叉来到这里,当看见地上人与虎搏斗的痕迹后,他会迅速离开这里的。
因为他从地上的虎扑与人的痕迹中,得到一种信息,此处不可久留!如此凶险之地身不可保,这种凶兆的气息与入目牵动想象的场面,可能会加速他们迅速逃离,于是,他们想着人虎相搏过地上的那摊血痕,会牢牢地记住这种痕迹与气氛。
于是,森林中吃人虎留下的爪印冲撞在他们视野中的“虎卜”概念出现了,他们本着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人群的安全,很有可能在事发地不远处的岩石或树木上,留下他们认为能够给后来者提示的符号。
因此,卜在古人的文符的卜刻意味下,具有一定的简单协引功能就出现了。上述提到的人与虎的搏斗扑打,古人经历了那样一种痕迹与氛围的心理冲撞后,会在梦虎食人的区域内对虎的踪迹进行观察,时间长了他们会常误以为虎能“以爪画地”,并针对地上虎爪的画痕得到“观奇偶之数而卜食”的信息。
我们从“卜”字还能引申出“占”、“卦”、“贞”三字在易经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协引意义。上面提到“卜”字表示刻画印痕与记号,而“占”字除有卜的意义外,还传达“卜”不同的戳划材料与物体,“占”字上“卜”下“口”,上部的“卜”字是刻画之象,下面“口”字是泛指的方形物体,如方石、木板、墙壁、泥块等。
“卦”字从“圭”、“卜”之形,而“圭”字两土相叠,本为土墙之义,在以后引申为石壁和玉圭。把符号戳刻在石壁或玉版之上,就是“卦”字的本指。《周易》中所说的“八卦”,可能最早是指伏羲留在石壁或玉版上的八种划痕。
“贞”字繁体为“贞”,象卜贝之形,表刻贝之义。古时“贝”指软体动物的甲壳,尤以龟之腹甲为佳,其色白质细,易于卜刻符痕,且携带方便,可长期保存,故古人常用龟腹甲作为字符的载体。古人这一时期在龟腹甲上的卜刻符号,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