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
20154800000030

第30章 美国向外国教育学习的历史经验(1)

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文化教育常常是通过彼此接触、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而向前发展的。美国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先进之邦,也是世界最大的文化教育输出国,其教育对许多国家都产生过影响。然而,教育史告诉我们,美国教育本身也是通过不断学习别国先进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在约半个世纪以前,美国还是一个最大的文化教育输入国。回顾美国向外国教育学习所走过的道路,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不少宝贵的教益。

从教育史上看,美国受到外国教育影响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在近170年的殖民地阶段(1607~1776年),美国教育主要受宗主国——英国的影响,美国最初的教育几乎全部移植于英国,英国的学校类型和教育思想完全支配了殖民地的教育。英国洛克的功利主义教育主张在殖民地深入人心,取得了在英国所达不到的效果。美国最早创办的中等学校,即1635年创办于波士顿的第一所拉丁文法学校,完全是参照英国的模本实施的。学生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课程注重古典语。显然,这类学校与初创时期的殖民地条件是不相符合的。创建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是美国第一所高等学府,无疑,它也是按照英国的成例而组建的。在各个方面,哈佛都严格而忠实地遵循英国学院的惯例。在课程上,哈佛最早的课程是由第一任院长邓斯特(Henry Dunster)制订的。他把欧洲教学发展的三种倾向归结在一起:即中世纪的七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对希腊和拉丁古典作品的兴趣,以及体现宗教改革思想的宗教教育。其课程有六科来自七艺,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也包括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和自然哲学。在语言上,强调希腊文、希伯莱文及东方语言,大多数教科书以及各科讲授,均采用拉丁文。宗教教育强调新旧约和新教神学。很明显,开设这样的课程是要维持培养有学问的神职人员这一清教传统。在其他方面,如强调教学而不是研究,强调学生而不是学者,强调秩序和纪律而不是学问,都是哈佛取自英国大学住宿学院的特点。在殖民地阶段,哈佛成为其他美国学院效仿的最大榜样。

除英国以外,其他欧洲国家也曾对北美殖民地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早在1633年,荷兰人就在新阿姆斯特丹(纽约)创办学校,荷兰新教于1766年在新泽西开办了女王学院;德国著名教师多克(C.Dock)不仅长期在学校执教并担任校长,还于1770年撰写了第一:本在美国出版的教育著作《学校管理》,德国摩拉维亚兄弟会也在宾夕法尼亚按照虔敬派教育模式开设了一系列学校;法国胡格诺教徒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活动,许多人成为工艺、古典语、科学、航海等学科的教师,有的还创办了私立学校。

这一时期美国受外国教育影响的主要特点是全盘照搬往往多于自觉学习,移民们常常将英国现存的教育模式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新世界来,虽因主客观环境的不同,有的模式也有一些变化,但在主要方面殖民地和宗主国是一模一样的。

第二个时期是在独立建国初期几十年间。1776年美国独立建国后,其教育由主要模仿英国转而学习法国。在独立战争中法国曾给予美国以大量援助,从而在美国掀起了巨大的法国热。随着政治思想的输入,法国启蒙运动的文化和教育思想,也源源流人美国,为共和国的新教育指明了民主的方向。当时,英国教育被视为是天才的和忠于君主的,不适合于一个自由的国家;而德国教育还未能上升到支配的地位。惟有弥漫着启蒙运动思想的法国,成为美国效法的榜样。教育是任何一个自由社会的基础这种法国思想,开始渗透到美国人的头脑之中。

在美国最全面地体现了法国新思想的人,首推《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他比任何其他美国人都更多地受到法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在1784~1789年出使法国的五年中,他的思想和感情深深地打上了法国烙印。他谙熟法国启蒙学者的自由思想,加之与法国论教育的作家的通信和交往,形成了其教育观点上明显的法国色彩。美国教育史学者威金(G.A.Wiggin)说:“杰斐逊的教育思想是坚定地建立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哲学之上的。”通过杰斐逊的教育计划与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比较,不难看出两者间共同的特征:即这种教育是由国家举办的、平等主义的、世俗的和以哲学为基础的。除了平等主义之外,其他三个特征都反映到他为弗吉尼亚制定的教育制度以及为弗吉尼亚大学制定的计划之中。法国的平等主义被他转化为普及教育思想,他虽然没有提出为所有人设立从初级学校到大学的教育,但他主张为所有人建立公共教育,而且他坚持中等学校和学院应根据智力而不是社会经济地位来选取有才能的青年,这些都是符合启蒙教育理想的。

法国也对建国初期的美国高等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在美国流行了一个多世纪的英国学院模式,建国后受到严重挑战。一小批有影响的人士不满于美国高等学校的现状,他们在高等教育领域,如同在政治领域一样,要求共和国的形式和内容。他们在企图创建适合于新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时,从法国找到了榜样。1787年,在荷兰和英国长期影响下的纽约,第一所体现法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理想的机构出现了,它就是一个控制和管理整个州教育事业或州内各级学校的“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这个独特的大学不像巴黎大学或牛津大学那样,仅仅是一个办理高等教育的机构,它的职权范围扩大到管理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学院和大学,这是一种由州控制的、集权的和世俗的教育制度。此外,通:过大学控制中等学校考试,它实际上控制了中等教育机构的入学标准和办学方向。这种大学理想在法国被提倡了二百多年,却首先在美国实现了。

纽约州立大学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79年法国的布卢瓦法令(Edictof Blois),该法令第一次提出建立一种在国家制度之下的包括所有大学的组织或机构的设想。1768年,曾下令驱逐耶稣会的法国高等法院院长罗兰(Rlland dErceville)在一份报告中,也号召建立由世俗政府领导的控制所有学院和学校的国家教育制度。1775年,财政大臣杜尔哥向国王提交一份报告,建议设立国家教育理事会,管理全部的学会、大学、学院和初级学校。后来,孔多塞、塔列兰等人都曾提出过类似的计划。

法国理想最先在纽约实现不是偶然的。1777年制定的纽约州宪法明确否定教士和牧师担任文职和军职官员的权利,宣称在宗教事务上的思想自由,明显反映了法国激进主义思想的影响,无疑,该文献也确定了纽约州立大学的方向。此外,出使巴黎的富兰克林,经常与纽约殖民地总督科尔登(Colden)通信讨论教育问题。著名人士杰伊(John Jay)1784年从巴黎回到纽约后,开始对教育和大学组织发生兴趣,最终推动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创立。除纽约州立大学以外,1817年创办的密歇根大学,1825年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都是受法国影响而开办的。

在这期间,美国尽管在政治上断绝了与英国的关系,但两国间的交往并未完全中断。英国幼儿学校、星期日学校、兰卡斯特学校在美国各地流行,推动了美国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这一时期美国主要受法国影响,较之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特点是不再停在照搬或原封不动地移植水平上,更接近于自觉的学习。但由于这种影响是伴随着政治思想而来,也是随着政治的终结而去的,因而是十分脆弱的。一旦政治关系破裂,法美两国的教育交流也随之终了。

第三个时期是在19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教育开始进入全面学习德国的时期。先是法国妇女斯塔尔夫人《论德国》英文版1814年在纽约的发行,再是法国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1835年在纽约的出版,在一百年中,从幼儿园、初等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到教育思想的各个领域,美国从德国吸取了大量先进的经验。

德国最先对美国公共教育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教育的许多原则,如教育是国家职责的原则,公立学校免费原则,强迫入学原则,征税办学原则,都为美国所借鉴。以马萨诸塞州为例,正是由于公共教育运动领导人霍瑞斯·曼发现和采用了普鲁士强迫入学的办法,并在该州广泛开办这类学校,才大大促成了由州资助和控制的免费公立学校这一原则的实现,才使该州的公共学校由日暮途穷的状况一跃而成为全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