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
20154800000013

第13章 近代美国留学德国的浪潮(1)

当今,现代化的美国大学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外国留学者,对各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从历史上看,美国也曾向欧洲先进国家派遣大量留学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从19世纪2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百年间,美国共有一万名学子负笈德国,构成了“高等教育史上最令人惊异的世纪”。这次留学的浪潮也被史家看作是“高等教育史上文化相互影响的最不寻常的例子之一”。大批留德学生学成回国后正好赶上了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运动,他们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对美国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上述意义上看,这次留学浪潮是很值得我们追述的。

一、第一批留学德国的四名美国学生据说最早访问德国大学的美国人是富兰克林,为了获得建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榜样,他于1766年访问了哥廷根大学。据记载第一个在德国大学学习的美国人是数学家怀特,他于1782~1783年曾在哥廷根学习。

最早在德国大学获得学位的美国人是巴顿,他于1799年由爱丁堡大学转入哥廷根大学,不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13年,法国妇女斯塔尔夫人(Madanle de Sta1)发表《论德国》一书,全面介绍了德国的文化和思想,被称为发现了智力和精神思想的新大陆。在法国、英国和美国,该书激发了人们想更多地了解德国思想的愿望。

哈佛大学学者蒂克纳(GeOrge Tickn))在日记中写道:读了《论德国》,首先激发了他赴德留学的愿望。1815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进人哥廷根大学学习。与他同一年抵达哥廷根的还有埃弗雷特(Fd.Ward:Everett),紧随其后的有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croft)和科格斯韦尔(Joseth Greerl Cogswell),史家将他们四人称为“第一批在德国大学学习的美国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最初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哥廷根大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哥廷根所在的汉诺威当时归属于英国,便于与美国人沟通;其二,哥廷根具有优秀的师资;其三,哥廷根具有优良的教学方法;其四,哥廷根具有第一流的大学图书馆。以上四点中最重要的是哥廷根教授的价值和影响。从时间上看,哥廷根大学成立于1737年,甚至比哈佛、威廉·玛丽学院以及耶鲁学院都年轻,更缺乏海德堡大学的历史魅力。哥廷根城位于平原,就像美国的大草原一样单调。更何况哥廷根的风景远不如维也纳和慕尼黑。然而,哥廷根大学因其拥有一批一流水平的教师而闻名遐迩。如哲学家格林斯(Grimms)、历史学家赫棱(Arnold Hernlann hldwlg Fleeren)、数学和物理学家韦伯(wilhelm Edtlard Weter)和高斯((arlFriedrich Gauss)等等。正是这些优秀教授的声誉,吸引了来自美国的最初几名学生。

埃弗雷特于1815年到达哥廷根,攻读古典文学,他在哥廷根的学习是异常勤奋的,甚至给德国教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六小时的睡眠时问外,其余时间几乎全都用于工作和学习。在哥廷根期间,他与许多教授建立了友好和真诚的关系,每个星期天晚上几乎都是在某个教授的家中度过的。仅用两年时间,23岁的埃弗雷特就获得博士学位。四年后,埃弗雷特回到哈佛任希腊语教授,后来担任过马萨诸塞州州长、驻英公使、哈佛校长、国务卿和参议员等要职,被誉为“美国主要的雄辩家”。

蒂克纳是埃弗雷特在哥廷根大学的同伴,主修西班牙文学。在许多方面,他在哥廷根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与埃弗雷特相似。他在1815年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说:“我五点准时起床,立即坐下来攻读希腊文。每星期我有三个早上工作到七点半,三个早上工作到八点半。星期一、三、五三天的八点后我跟贝内克(Benecke)教授用德文学习我的课程,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学习。我随着他读的仅仅是诗歌中最难懂的部分,向他提出书中我不理解的段落。他完全通晓整个他们国家的文学史,熟悉其古代和现代经典中所有秘密的隐喻和线索。他同时也是一位罕见的优秀的英语学者,因此我发现这一小时的教学是极其愉快和有效的。

每天九点,我听艾希霍恩(EichhOm)教授的关于最初的三个福音教徒的讲课。尽管我不赞成其学说中关于福音的起源和形成的观点,对他的一般推论也常常不满意,但这仅仅是他讲课中的一个次要部分;我喜欢他对特别部分的讲解,他对模糊的有疑问的段落的通俗易懂的解释,他敏锐的深奥的学问……,以及他的雄辩和热情,他对真理深深的和真诚的热爱。十点下课后,我散步15分钟回到住处,从这时直到十二点午餐前,我继续学习希腊文,午饭后睡一个半小时,它能使我极大地恢复精神……

一点三十分,我开始读布鲁门巴赫(Blumenbach)手册中的某一段内容,他将在讲课时阐述。三点,前去听他关于自然史的讲课,这将使我十分愉悦。布鲁门巴赫接近古稀之年,在此地担任了40年的教授。目前正在给学生开设第80次关于自然史的讲课。他是德国第一个博物学家——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博物学家。他惊人地熟悉他的学科,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诙谐使讲课充满乐趣。但他的玩笑从不轻浮,总是与打算传授的某个重要的事实或学说有关……下课后我散步一会儿,五点去舒尔策博士(Dr.Schultze)处,向他背诵希腊文。舒尔策虽是一个年轻人,但至少在我看来是一个极不平常的希腊文学者,毫无疑问他也是哥廷根最好的希腊文教师。”

班克罗夫特是作为哈佛校长柯克兰(Kirkland)的门徒而于1818年到达哥廷根的。他在这里极其勤奋地学习了两年,以历史为主攻方向,聆听过赫棱的教诲。

多少年以后,年迈的赫棱在哥廷根写道:“我平生所感到的最大快事之一,便是我多少帮助培养了这位美国历史家。”两年之后,班克罗夫特转学到新创办不久的柏林大学,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德国大学的学习气氛。黑格尔、施莱尔马赫、萨维尼等著名学者的讲演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821年,班克罗夫特从柏林又转学到海德堡,1822年夏回到美国,任教于哈佛,长期致力研究美国历史。

由于他写了一部内容广泛的关于美国起源和发展的十卷本巨著《发现美洲以来的美国史》,被誉为“美国历史之父”。德国著名史学家霍尔斯特(Hermannvon Holst)曾说:“每个美国历史家必须以班克罗夫特为起点来前进。”

科格斯韦尔1806年毕业于哈佛,1813~1815年曾在哈佛任教,后来与蒂克纳一起成为哥廷根大学的学生。1820年回国后曾任哈佛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

1825年与班克罗夫特在马萨诸塞的北安普敦创办鲁德赫尔学校(R0und Hill Sct瑚1),相当于德国的文科中学。

该校开办的前八年中,从19个州招收了293名学生,颇具影响。1836年科格斯韦尔从该校退休后,担任了《纽约评论》的编辑,后来他帮助筹建了美国皮毛业大亨阿斯特(John JaCb Astr)出资40万元兴建的纽约市阿斯特图书馆。

上述四人是19世纪第一批获得德国大学学位的美国人,也是大批赴德留学人员的先驱。四人回国后都曾在哈佛学院任教,其历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学者斯文(Charles F.Thwing)说:“总的看来,这四人如果不是对哈佛学院,但至少是通过哈佛学院,对美国文学和高等教育产生了基本的影响。他们帮助把欧洲学术:带到了美国,打破了美国生活的孤立局面。他们丰富了美国的思想,激发了美国学者正确评价德国知识和教学的重要价值。”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间留学德国的一万名美国学子美国学生进入德国大学不仅给美国,而且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持久的影响。在上述四人之后的一百年中,约有一万名美国学生在德国大学学习。仅柏林大学一校,就接纳了5000名美国学生。其他接纳了超过或接近1000美国学生的大学依次是莱比锡大学、海德堡大学、哈勒大学和波恩大学,余下的2500人中,大部分分布在慕尼黑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其余分布在维尔茨堡、马尔堡和布雷斯劳等大学。就学科分配上看,一半以上的人人哲学院,仅柏林大学哲学院就接纳了3000人,约有1200人在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约450人人神学院,300多人人法学院。其他大学分布情况也大致如此。

从时间上看,19世纪前40年美国留德学生极少,1850年之前甚至不足200人;1825~1850年仅有54人人柏林大学,莱比锡1827~1846年只有2人,哈勒1826~1849年也只有16人。1840年代人数逐渐超过100人,1850年代至少增加3倍,1860年代再增加3倍,超过1000人。1870年代仍保持在1000多人,1880年代达到顶点,超过200人,其中仅柏林一校就有1345人。1885~1886学年有517名美国人正式在德国大学注册,是留德美国学生最多的年份。随后人数开始下降,1890年代柏林大学从1000多降至900人,其他大学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世纪前十年又降至700余人。

一万人出国留学在当时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此众多的学子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求学德国,足见德国大学的魅力和影响,更反映了美国人吸收别国文化如饥似渴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国外学者因而将1814~1914年这一百年看作是“高等教育史上最令人惊异的世纪”。并将这种横渡大西洋的学者迁徙视为“高等教育史上文化相互影响的最不寻常的例子之一”。这些留德人员回国后,大多成为美国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成为传播德国大学思想的主要力量。实际上,德国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获得美国任何一所大学教授职位的“开门咒”。哲学家、留德学生罗伊斯(Josiah Royce)1891年曾说:“这是对德国大学梦寐以求的一代人。英格兰已成过往烟云,它被看作是学术性不足的地方。法兰西在当时也被忽略。唯有德国的学术是我们的老师和引路人……一个初去德国的人对理论生活的可能性仍抱有怀疑的态度,回国后即成为一名为了知识的缘故将时间都用在纯粹知识上的理想主义者,他决心对大量的人类知识储藏做出贡献,渴望有机会帮助建立美国大当,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例子是颇有代表性的。这所新型的大学创办于1876年,汇集了大批在德国受过训练的优秀教师。该校最早的53名教授和讲师中,除几个例外,绝大部分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曾在德国大学学习过,其中有13人获得过德国大学博士学位。

当然,并不是所有赴德的美国青年都是为了追求高深的学问,镀金者也大有人在。德国标签能够给予的对独特的声望的追求在对许多人作出留德决定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当时德国较低的生活费用也促成了美国人的到来。据估计,1889年在德国一年的学习费用比在霍布金斯、哈佛或康奈尔大学就学便宜1/3,这还包括旅行费用在内。

从学科看,留德回国的美国学者至少在三大领域具有独特的研究和成就,这些领域是历史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