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见人见己见如来
2015400000006

第6章 机心玲珑背慧珠

太过工于心计,实际上是背对着智慧的触发点,到时候被自己蒙蔽了还不自知。

最大的利益需要最可靠的手段来获得

经典原文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楞严经》

【智慧解读】

想要达到的目的是那一个,但所使用的方法有很多种,当然要选择最有效的手段了。

案例

创立百度的李彦宏

百度,一个人所周知的网站。当你对某些词语或者某个人、某件事感兴趣时,把它们输入百度,然后,结果出来了,你会得到任何你想要或不想要的答案。

这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捷径,它用口号“活的搜索,改变生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整个世界,它的“睿智”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当你对它满意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背后的“操纵者”——李彦宏呢?

1999年底,怀抱“科技改变生活”梦想的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经过多年努力,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合作伙伴谈及对李彦宏的最深印象时,不约而同都说了“睿智”二字。在三年多的合作中,令合伙人徐勇频频感到意外惊喜的是,李彦宏不仅具有过硬的技术背景,还对商战有着敏锐的直觉和出色的判断力。

担任百度副总裁的朱宏波如此说:“虽然以前从事技术工作,但李彦宏的商业思维和市场眼光非常独到,对搜索产业方向的把握和商业竞争的规律理解得非常到位。”也许这与李彦宏在硅谷的从业经历有关,又或者与他在美国股市小试牛刀、关注股市起伏与公司拓展战略间的关系有关。

炒股时,他可以在纯粹的美国股市环境中,从很多公司的业绩、决策等线索分析股票涨跌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出商业运作成败的关键。

有的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并且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用这句评语描述其创始人李彦宏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恰当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他一直坚信ASP商业模式必将获得成功。

他知道自己所专注的、别人做不到同样程度的就是搜索领域。在互联网发展高峰时,他能预言国内公司的烧钱做法会让国外的投资人吃亏;在互联网低谷时,他能鼓励员工不要看到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

李彦宏不是靠投机取巧来获得成功的。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对既得利益的追求通常伴随着侥幸与小聪明,使之抵御风险的能力降到非常低。

有远期目标的创业者一日认准了做事的初衷,并且持久地做下去,所获得回报就不是一时的既得利益能比得了的了。

/禅悟/

有经验的猎人不会煞费苦心地在林地里为了逮住几只野鸡去安装连环套,他们的兽夹、活套、陷阱都是为了麂子、驯鹿这样的大型目标准备的。

对最终利益的诉求,必然需要最可靠而不是最花哨的手段。至于阶段性的成果——那几乎是前进中必然的顺带结果。李彦宏依循这样的规律,使百度最终成为了互联网产业里的大鳄。

聪明反被聪明误

经典原文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圆觉经》

【智慧解读】

一切众生自生于世上起,就没有究竟的智慧。我们的思想、观念、感受、身心,乃至我们在世间的一动一念都是由烦恼根生出的幻化之相。作为幻化之相的身心和行为,是无法破除幻化之相的,正如人无法作自己寿命的主宰。

案例

自作聪明的巴顿将军

二战使许多美国将军声名显赫,巴顿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巴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曾祖父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准将,祖父和父亲都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巴顿19岁进入西点军校。从步入军界那天起,他就把杰克逊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认为这是军人能够勇猛无畏的根本因素。

巴顿的英勇善战闻名于世,他在战斗中勇猛而残酷,善于用他那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激发士兵的斗志,并屡建奇功。他在领导坦克兵团训练时十分严酷,士兵和军官每天从天亮到天黑都要完成一套固定的训练计划,晚上则要听军官训话。

诺曼底登陆开始后,巴顿的部队于1944年7月集结在柯腾丁半岛上。巴顿的任务本身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部的突破变成了全面运动战,迫使德军全面撤退。巴顿部队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挺进塞纳河,堵住了残余德军的退路。

随后,巴顿部队再度进攻,突破齐格菲防线,抢渡莱茵河,直入德国境内。此后,德军全面崩溃。巴顿终于抢在蒙哥马利的前头,为美国人及其军队赢得了战场上的荣誉。

然而,这样一位善于作战的将军,在某些小事上却自作聪明。

有一次,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他在食堂里巡视着,突然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他走过去,命令道:“让我尝尝这汤。”

两个士兵显然对将军的命令感到惊讶:“可是,将军……”巴顿见士兵违抗自己的命令,有些生气了:“没什么可是的,把勺子给我!”

士兵见将军生气了,不敢违抗,只好把勺子递给他。巴顿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汤锅里的汤,立刻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这时,他旁边的士兵回答说:“将军,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出来了。”

/禅悟/

自作聪明是一个贬义词,而当一个人自作聪明时,他所得到的后果往往是不好的。你以为你很聪明,却不知道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依赖你的聪明。再聪明的人,也不是全才,他们的思维也会有漏洞。

巴顿将军在战场上几乎是无往不胜,而胜利总是冲昏人的头脑。于是,巴顿忘了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懂。在食堂里,炊事兵们比他更清楚每一样东西。

别让自己吃哑巴亏

经典原文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圆觉经》

【智慧解读】

我们的身心都是无明的。喜欢我的人,我就跟他交往,对他好。看不顺眼的人,就讨厌他。憎爱心从那里来的?从无明而来,由无明产生的憎爱心,再养无明,再增加无明,连环相续,在此循环中求道,永远不能成佛。

案例

自命清高的张之洞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兴办民用工业方面有颇多建树。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织造局、汉阳铁厂,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他还创办了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的两广书院。

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据说,同治二年(1863年),他参加殿试对策的时候,摒弃了一切格式和忌讳,畅论时事,因此他深得阅卷官赏识。本来同治帝想点他为状元的,后来因为慈禧的干预,他只得了个第三名。

后来,张之洞因为常年官居高位,又满腹经纶,便自命清高起来。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把很多僚属都不放在眼里。他的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当时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张之洞很不尊重他,还多次对他失礼,因此,这位布政使对张之洞十分不满。

有一次,这位布政使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他向张之洞告辞。按照清朝的官场礼仪,张之洞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但当时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了。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张之洞以为布政使还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却始终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已经走到仪门了,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现在大人既然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说完长揖施礼而去。张之洞听了,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使的所为符合清代官场礼仪。

/禅悟/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生活中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明明自己吃了亏、受了气,却不可以发作,因为别人比自己更占理。而这样的人大多数时候,也是自作自受。所以,要避免吃哑巴亏,还得注重自身修养。

倘若,不是张之洞平日里自命清高,得罪了不少人,那位布政使也不会在一点小小的礼仪上为难他,让他难堪。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经典原文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大宝积经》

【智慧解读】

就算我们经历了千百次的劫难,也要坚强的生活。当有了机会的时候,我们可以还击,所谓因果自有报应。

案例

从舞女到总统夫人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事实上我从未离开你,即便在我狂野不羁的日子里,我也承诺不离开你……”电影《贝隆夫人》主题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唱出了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辛酸曲折而又辉煌传奇的一生。从穷裁缝的私生女到15岁的舞女,从高级交际花到总统夫人,艾薇塔33载的短暂一生拥有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

艾薇塔与阿根廷政坛领袖贝隆的相遇,使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协助贝隆将“平等民主”的思想变成信条,于是便有了“贝隆主义”。艾薇塔陪伴贝隆在全国进行巡回演讲,宣传“贝隆主义”的时候,将鼓舞人心、笼络群众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不把中产阶级放在眼里,而是将视线投向了社会底层的人民,这种“争取大多数”的策略获得了极大成功,贝隆的人气也直线上升。

在政治斗争中,贝隆曾被关进监狱。那段日子里,艾薇塔使出浑身解数,在全国各地宣传演讲,为贝隆争取民众支持。那时候,贝隆的对手们到处宣扬艾薇塔卑微的身份和不雅的经历,想借此来打压她和贝隆。但是,艾薇塔在面对人民大众时,居然毫不避讳自己黑暗的过去,反而将那段经历当作拉拢人心的最佳工具。艾薇塔最著名的一段演讲就是:“你们的苦楚,我尝试过;你们的贫困,我经历过。贝隆救过我,也会救你们;贝隆会支持穷人,爱护穷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会对我宠爱有加?”

艾薇塔的话语感动了阿根廷平民,在她的鼓舞带动下,阿根廷全国各地都爆发了游行示威,要求当局释放贝隆。在民众的强力支持下,贝隆重获自由。之后,在贝隆夫妇营造的民主氛围之中,贝隆1946年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就职当天,成千上万的民众如潮水般涌向总统府,庆祝贝隆和“第一夫人”艾薇塔的胜利。人民高呼“艾薇塔”的声音甚至超出“贝隆”。这时,艾薇塔只有27岁。

/禅悟/

人生免不了争斗,而在这争斗中,有的人总是自作聪明的用别人的缺点和弱点去攻击别人。他们却不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别人这些弱点和缺点也正是有力的反击武器。

艾薇塔出生低微,曾经从事过社会底层的工作,这些看似对她不利的因素很容易被对手利用。但是,她的对手们却没想到艾薇塔正是用这些争取到了人民的支持,从而获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