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见人见己见如来
2015400000022

第22章 讷言敏行是为道

时常阐说佛学奥义的人往往离奥义越远,而真正有所体悟的人,都是将所悟到的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

实在的行动才能取得实在的成功

经典原文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圆觉经》

【智慧解读】

末法时代的众生希望成就圆满等觉境界,不要因为一心想要求开悟,就只祈求多读、多看、多听,却不去踏实地按照法门修行。道理懂得越来越多,心智却越来越乱。眼见这也是禅,那也是禅的话,自己的虚妄观念就会不停增长,离圆满等觉的大境界就越来越远。

案例

专于实干的丁明亮

谁也不曾想到,在18岁时就怀揣150元闯天下的打工小伙丁明亮,会成为日后知名的德尔惠鞋厂的老总。

丁明亮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家里有5个弟弟妹妹。作为长子的他,从小就看到家里捉襟见肘的贫困状况,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养育6个小孩的艰辛。他在小学毕业后就主动放弃了学业,以便减轻家里的负担。那一年,他13岁。

为了帮父母挑起养家的重担,辍学的丁明亮决定到外面闯一闯。他开始在泉州做起摆地摊的小生意。不久后,他又随乡亲四处打工。几年下来,艰苦的生活使本来就懂事早熟的丁明亮变得更加沉默,眼中满是坚韧。

17岁那年,丁明亮用前几年打工赚的钱和同乡合伙开了一家小包装袋作坊。这是他创业的第一步。丁明亮多年的艰辛总算是让他看见了一点希望。17岁的他,面对属于自己的小作坊,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在他的小作坊正常运作的第二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丁明亮发现制鞋行业是一种利润回报不错的营生。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18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丁明亮还是决定搏一搏。他当即带上两个弟弟,拿着仅有的150元钱和别人合伙开了家制鞋作坊。这个作坊,就是德尔惠的前身。

每每想起那段创业岁月,丁明亮总会不由地望向远方:“那天,我们做了6双鞋子。当时大家都特别兴奋,并不是因为这几双鞋马上就能为我们赚多少钱,而是我们第一次成功地做出了自己的产品。”当时,他和弟弟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可以通过制鞋这条道路让自己的家庭摆脱贫困,让父母过上更好的日子。

有行动力的人总是可以看到成效。1987年,丁明亮的制鞋厂已经初具规模。这时,丁明亮作出了他创业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决策:花4万买进一套先进的制鞋设备。这一举动在当时村里的很多人看来,是有点不切实际的。丁明亮并没有去反驳那些对这个决定有异议的人们。他知道,他的这一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基于自己从事这个行当这么久以来的经验作出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丁明亮的决策是有远见的。鞋子质量的提高,为公司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订购单一笔接一笔地到来。就是在那时,丁明亮也正式给这个初步拥有现代化设备的鞋厂取名为“德尔惠”。

1990年3月,一场重大的火灾让丁明亮一夜之间又回到了从前一穷二白的状态。当站在工厂的废墟上时,丁明亮眼泪夺眶而出,那可是他8年的心血啊!是的,当时的他心如刀绞,可这不是悲痛的时候。在众人面前,他如平常一样冷静理智。他知道,这时候更重要的是接受这个现实,并马上着手重建工作。

顶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他开始四处借贷,重修厂房。一年下来,丁明亮苍老了许多,可是看着自己的鞋厂又重新开始运作,他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又过了一年,他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在市场上打开了“德尔惠”运动鞋的销路。

如今,“德尔惠”这个品牌早已家喻户晓,丁明亮和家人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禅悟/

不管多么完美的计划,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少一些感叹,少一些议论,把时间都用在实际的行动上。多一些行动,就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多走了几步,离成功也就更近了一些。

“德尔惠”的品牌之所以能被丁明亮做得这么大,和他重视实际行动是分不开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他都不会抱怨,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把所有的问题一一解决掉。

把谨慎放在心里

经典原文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

——《妙法莲华经》

【智慧解读】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所有的菩萨和广大信众:诸佛的自在神通之力,好像前边所说那样强大无边。如果我用这种神力,在无尽的时间里,嘱咐一切众生,令他们流通妙法莲华经、解说妙法莲华经,所得的功德,我是不能说得穷尽了。

案例

谨慎的李嘉诚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往往记住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富有,而李嘉知道,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值得他珍惜。

李嘉诚出身寒门,中学还未上完,父亲就与世长辞。身为长子的他不得不帮助母亲承担起生活的重担。16岁的李嘉诚放弃了学业,来到一家茶楼当跑堂。

那段岁月对于李嘉诚来说,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财富。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打烊。小嘉诚曾经抱怨过这样的生活,他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难熬的日子让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李嘉诚面对命运的不公,开始自怨自艾,直到他碰到了一位素不相识却影响了他一生的客人。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慵懒的阳光让李嘉诚感到疲倦。当他为客人添水时,一不小心就把开水洒到了地上,溅湿了一位客人的衣裤。

疲倦的李嘉诚被吓醒了,他低着头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茶馆老板见状立刻跑来,一边训斥小嘉诚,一边给那位客人赔不是。客人笑笑,并没有责怪小嘉诚。

老板生气地说要开除李嘉诚,那位客人连忙为他说情:“没关系的,只是弄湿了裤子而已。他年纪还小,以后教教就懂事了。老板你就不要开除他了吧。”说着,他又转向在一旁吓得发抖的小嘉诚:“孩子,你要记住,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谨慎,就算是倒茶也不能马虎。”

李嘉诚听了客人的话,愣了许久。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也从未有人跟他讲过这样的话,他把这位客人的话记在了心间,“谨慎”也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之一。

李嘉诚如今早已是全球华人的首富,可他从未忘记过那段艰苦的日子。一个普通客人对他的鼓励,让他走出了苦闷,放下了抱怨。一句简单的话语,使得一个小跑堂开始努力奋斗,认真生活,最终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巨富。

谨慎,人们常常挂在嘴边,而李嘉诚,却在心里放了一辈子。

/禅悟/

有些道理其实真的已经是老生常谈,只是,能把它作当作一辈子的行为准则的又有几人?

成功的人似乎总有他成功的理由,人们更愿意把这种理由归入客观的、无法把握的原因。李嘉诚就用一生的实践去证明了“谨慎”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