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往事
20153100000025

第25章 夜·生活(3)

对于生活在山水之间的重庆人来说,选开阔地带或将山地填平来修广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广场自然更加弥足珍贵了。重庆人热情耿直,爱扎堆,于是,宽阔的广场便成为重庆人聚集的场所。

没有广场的年代,街巷里弄的夜晚同样热闹非凡,大多数的人家把饭厅搬迁到街沿,互相展示着并不丰盛的晚餐,偶尔有小孩子打破饭碗,招来大人们阵阵哄笑。人们一边热热闹闹地吃着,一边嘻嘻哈哈地说笑。晚饭过后,天南海北的龙门阵吹得天花乱坠。从秦始皇到毛主席,从梁山好汉到袍哥大爷,如数家珍。也有闲情雅致的人,三五成群,一杯茶,一把蒲扇,一张躺椅,看宵灯映水,谈古今风月。

六十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广场成为重庆好汉聚集的中心,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于是乎,文攻武卫,广场街巷之间枪弹横飞。

今天,在重庆的广场,最能看到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人们,那心灵深处渴望温暖的性情。广场的聚集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景观。每天晚上,准时准点,广场上的十几个高音喇叭同时响起。没有人发动,也没有人组织,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拥来,伴着同一支曲子,跳着各式各样的舞。偌大的广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识的不相识的,常来的过路的,会跳的不会跳的,有伴的没伴的,挤得满满当当。跳的跳,看的看,全不妨碍,各得其所,自得其乐。闹不清他们是锻炼,是交际,还是娱乐,是消磨时间。

总之,人人都无拘无束、无所顾忌,在悠然自在的方式中得到想要得到的温暖和慰藉。每天,总有很多的旅行团,把这样一个独特的场景作为重庆一日游的景点。人民广场背后,人民大礼堂那精美绝伦、气势雄伟的天坛式的建筑景观,业已被这极富特色的人文景观所替代。

夜晚,漫步在流光溢彩的广场四围,玉兰树淡淡的花香也被人们散发的热混合成一种让人产生跳舞冲动的味道。融入热舞的人群,细细欣赏千姿百态的舞蹈,舞姿并不美妙,音乐也并不动听,但人们脸上洋溢着的温暖与快意实在让人感动。

夜已深,曲已终,意犹未尽的人们带着疲惫,带着不用彼此相约的默契渐次散去。留下三三两两纳凉人,百无聊赖地继续着广场夜的生活。

重庆就这样,日复一日在广场上延续着重庆人的生活。乐天向上、喜动而不喜静的重庆人,虽然生活收入普遍不高,但种种无需破费、与商业无关的纯净的热闹,都被他们一一享受。安贫乐道、达人知命的境界被大大小小的广场景观诠释得简单而深刻,只要有相应的一块空地,就有热舞聚餐的重庆人,就有闲话桑麻的重庆人。

每逢节日,广场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广场成为山城人的一新时尚。节日前夜各大广场就被装扮成一个个灯饰广场。徜徉于流光溢彩的夜景,欣赏群众性的歌舞表演、器乐与专业队的绝技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对对情侣在熠熠的彩灯下照相留念,有的家人在灯下照“合家欢”。人们不用外出远游,而是前往各广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过节。

重庆大大小小的广场中,有两个最大又最富特色的广场,一个是朝天门广场,一个是人民广场。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原为老重庆17座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古渝雄关”,是古代地方官吏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故名朝天门。

一代人记忆中的朝天门,就是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模样,细雾笼罩下的重庆,显得神秘莫测……江姐身穿旗袍,从朝天门码头沿高高的台阶款款而下……

而今,码头上的平台已被建成著名的夜景观光点——朝天门广场。虽然记忆中的景象已荡然无存,但“总扼西南之枢纽,遥牵吴越之群船。”“形若巨轮鲸吸,御长风而破巨浪”的广场上,绮丽夜景下翩翩起舞的人群会让人忘却心中的失落。

融山、水、城于一体的朝天门广场,场内音乐飘扬,喷泉起舞,彩灯辉映,江风回荡;场外船艇往来,江浪拍岸,码头繁忙,白鹤盘旋。人们或娓娓交谈,或翩翩起舞,观者心旷神怡,舞者怡然自乐。

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997年6月与重庆直辖市同时诞生的人民广场,是重庆市的市政、文化、休闲广场,也是举行全市盛大集会和活动的场所,被好客的重庆人称作“城市的客厅”。人民广场正对着重庆市政府大门,背倚重庆市人民大会堂。会堂由贺龙元帅于建国初期主持修建,仿天坛建筑,依山而列。最动人也最著名的是人民广场每天晚间的万人交谊舞。每到傍晚,市民纷纷自发聚集到广场上跳集体舞、健身操。音乐一响,万人同时起舞,令人欣喜和沸腾,构成一道亮丽的市民生活风景线。外地人来重庆,夜游人民广场,感受与民同乐的气氛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舞场边开设茶座和观众席,喷泉助兴,彩灯映照。游客往往被广场上忘情舞蹈的人们所感动,纷纷进场,即兴漫舞。

链接——三峡广场

三峡广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闹市中心,呈十字型,覆盖总面积8万平方米,由三峡景观园、名人雕塑园、绿色艺术园和商业步行街四部分组成。

三峡景观园是三峡广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浓缩了三峡大坝的雄伟景象,展现了三峡库区的旖旎风光,浸润着浓郁的巴渝文化。园内有三峡奇石、巴渝文化墙、三峡栈道、三峡航标灯、三峡大移民等20余处三峡人文景观。三峡艺术碑是三峡广场标志性建筑,位于三峡广场的中心,它以三峡大坝大江截流石四面体构成,高19米,巍峨挺拔,直刺云天。水幕电影是三峡景观园最具特色景观之一,宽25米,高18米,是西部目前最大的水幕电影,每天晚上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驻足观看。诗碑林是三峡景观园的一个亮点,刻绘诗词23首,浓缩了古今诗人、名家对三峡的赞美之情,游人身在其中,可切身感受到三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名人雕塑园位于三峡广场的南面,地势平坦。园内竖立着曾经在沙坪坝区生活过的名人雕塑,有郭沫若、巴金、丰子恺、冰心等15位文化名人雕塑,与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的文化区相得益彰。绿色艺术园毗邻名人雕塑园,这里春有樱花,夏有黄花槐,秋有九重葛,冬有腊梅。一年四季,绿树常青,花香飘溢,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同时绿色艺术园又是沙坪坝区传播商业信息的窗口,每逢周末和重大节庆日,这里人山人海,各种公益活动、商业广告宣传,均在绿色广场进行,人们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同时享受着经济繁荣给人们带来的无尽欢乐。

商业步行街位于三峡广场东北端,广场上世界著名公司和商家店面林立,有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太平洋百货、新世纪百货、重庆百货、金鹰女人街、明日百货、开泰百货、博履都、重庆大酒店、七十二行酒店宴宾楼、寒舍新西兰歌城、沙沙啦歌城、KISS吧、823迪吧、五月花茶楼等1000余家商场、酒店、休闲娱乐场所。它们引领着重庆时尚,展示着国内、国际品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内外旅游者和当地市民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国内商品走向世界、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通道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