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古镇
古街印象
时光的流逝总是让人伤怀,遗忘的落寞却能延续古镇质朴。
位于长江支流——御临河畔,地处浅丘盆地,四周层峦叠翠、古木森森的龙兴古镇,就在这被人遗忘的一隅静静地延续着自己的晨昏。东西南北五条青石板铺就的古旧大道,与周边五大场镇和四大自然风景区相连。这个古人谓之“五马归巢”的宝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巴渝小镇以人们日渐忘却的方式生存着。沿着狭长迂回的青石街道,叩响一扇扇普通的木门,也许我们不再淡泊的心还能找到一些已经在现代都市里寻找不到的快乐。
青石铺就的街面,经过岁月的打磨,路面的石板已经非常光滑。街边是木质穿斗结构的传统民居,时而间杂着些祠堂庙宇。走在古镇狭窄安静、古色古香的小街上,青砖黑瓦的古建筑风格各异,高低层叠,肃穆凝重,神秘清幽。巴渝特色民居及铺面,多为两三层的穿斗房,小青瓦盖顶,竹木夹壁,白粉墙,质朴典雅。窗格上精致的木刻花纹,细腻含蓄。
古镇惬意而悠闲,长长的青石街道两边,是街边商铺的店门,都是老式木门。在这里,你体会不到商业包装和商业文化的污染。原生态的古镇生活,老茶馆、盖碗茶,口若悬河的评书;小酒馆、花生米,谈笑风生的“龙门阵”,演绎着生活的恬淡。豆腐干、唐豆腐像冰糖葫芦般一串串挂着,老人在幽深的小巷里晒太阳、打麻将,戏台坐唱的川剧玩友高亢宛转的唱腔在空中回旋。
不逢场的时候,镇里就幽静,临街的铺面也少了顾客光顾。没有买卖,老板就端条凳在门前坐了摆龙门阵,间或响起爽朗或是隐晦的笑声。有人客走过,便齐齐将眼光对准了路人,从街的这头直送到街的那端。
两条老街相接的丁字拐处,用粗大的木柱、木梁、陡拱、木椽及乌黑的泥瓦搭成约四五十平米的雨棚,让歇息的人们躲雨避日。上了年纪的剃头匠摆开摊子,在另一位老者的头上施展顶上功夫,熟练而轻巧。剪子与头发接触的声音有韵律有节奏的响着,一下一下,岁月的“痕迹”四散,轻盈飘落。
相邻的地摊,中草药枝杆茎叶的切片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老中医挽着袖子推拿按摩,下颌的白须来回抖动。
转角的铺面,经营些小面和包子馒头之类的吃食,也兼买茶水。茶水招徕了清闲的老茶客,要了盖碗茶,有口无心地饮着。老者一边咳嗽着裹了烟叶,塞在烟杆里缓缓吸着,火头明灭之间,轻烟缭绕,周遭便多了阵阵呛人的土烟草香味。
小镇的人们就这样闲散地生活着,自在而不张扬。
狭长的街道上,坐落着全镇最著名的建筑——华夏宗祠。原为富豪家宗祠的华夏祠堂,陈列着炎黄两帝像、107个姓氏的始主雕像、200余部族谱和50多个姓氏家谱。进大门,就可见1米见方的金色大字“根”。不时有游客来此,寻宗祭祖,敬上一炷香。
寺庙·圣殿
帝王轶事多传言,常留传说在民间。
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一躲一藏,民间就多了无数个与之相关联的传说。龙兴古镇便是传说中的一处。
相传建文帝朱允炆被燕王朱棣夺位后,逃难至原名“隆兴”的古镇庙宇中藏身,得以脱险。由此,“隆兴”改名“龙兴”。当年皇帝骑马经过的太洪江改名御临河,小庙被称为“龙藏宫”,从此,小镇也平添几分传奇色彩。更因这段传说,龙藏宫至今吸引着诸多香客信众。
始终闹不明白,全国各地其他关于建文帝龙隐龙藏的地方皆为寺庙,而眼前的龙藏宫分明是道观。建文帝出行是僧人打扮,两者如何结合到了一块儿?是落难帝王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寝不择居只求遮风避雨,还是当年道长发了恻隐之心,不顾教派忌讳施以援手?
查询资料,江北县志记载,元末明初已有小集市,清初商品经济发达,置隆兴场。传说明初的时候,建文帝朱允炆曾在原名观音庙的龙藏宫避难,朱允炆复位回到京城,拨银命工匠扩建庙宇,重塑金身,改观音庙为龙藏寺,正殿挂一金匣,题书“龙城古刹”。之后龙藏寺香火日盛,佛教活动频繁,场镇也因此而兴旺起来,成为重庆第二大规模的旱码头。随着场镇的发展,于清朝嘉庆九年(1804)建成禹王庙,两庙相距250米,与老街串连为一体,随着信徒增多,商家客栈也日趋繁荣,使之成为重庆原江北县有名的旱码头,是民间流传的“五马归巢”的宝地。解放后龙藏寺被改为龙兴粮站粮库,1997年经渝北区人民政府批准为道教信徒的中心活动场所。
在寺庙的进口处搭建龙藏宫戏楼,雕梁画栋,做工精细。人物雕刻衣冠楚楚,活灵活现;车马雕刻线条流畅,极目凝视,似在纵横驰骋,整个画面极富动感,历经数百年而不朽,至今基本完好。奇的是左右各有带顶围廊,一楼一底,似伸出的双手将戏台搂住。想象当年,人在底下进出,戏在楼上扮演。川戏锣鼓敲得震天响,艺人在台上卖力唱念做打,台下八仙桌坐满四乡八村的戏迷。一杯盖碗茶,几碟瓜果糕点,品着,嚼着,跟着戏中人物一起嬉笑感叹。惊诧古镇居民曾经有过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将戏园子和寺庙结合在一起感到百思不解。佛门清静之地,怎能容了红尘乱世的恩爱情仇、生离死别在其门口演绎。这岂不搅了僧人功课,乱了和尚心性?
禹王庙如今叫龙兴寺,又称龙兴居士林,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四合院布局,据说大殿正中曾敬有大禹像,毁于“文革”。今换作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大殿前有巨大牌坊,正中木质牌匾书写四个大字——“帝德神功”,分明是对大禹的评价。书法神韵犹存,牌匾和挑檐几乎完好,只掉落了漆底,露出本色。石质廊柱经了风霜雨雪的拍打,有些风化。不知何年,有人在石柱外裹层三合泥,想延缓自然损耗的速度,如今也在开裂、剥落,显出沧桑老态。牌匾前曾有一左一右石狮护卫,也在“文革”中连同菩萨像被毁得精光,只有两株老黄葛依然一左一右长得欢快,高大挺拔,青枝绿叶遮盖大半个庭院。
离禹王庙不远是一座基督教福音堂,中西合璧的建筑显出一种别样的肃穆与高贵。这个敬拜上帝的圣殿,高悬的十字架拨动心灵最深处的琴弦,进进出出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平安喜乐,与两处换了主人与内容的佛寺道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院·寨子
行于街上,至深邃曲折处,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刘家大院,雕梁画栋,窗棂栏杆,古色古香,质朴典雅。原是旧时地主兼商人、实业家的大富豪刘登吉的府邸,12米高封火墙围绕的豪宅,是重庆现存最完整的一处地主住宅,也是不少文物学家研究中国清代巴渝经济、文化、民俗的重要场所。
龙兴原是江北县有名的旱码头,如今,已感受不到旱码头的兴盛景象。不过在数百年间,龙兴场还是出现了许多望族大户,现在尚存的刘家大院和贺家寨可以证明这一切。刘家大院和贺家寨有着极为紧密地联系。贺家是当地的土著大户。刘家则从璧山来此,先替贺家做事,以后独立单干,靠贺家支助的八百两银子发家,遂成龙兴场有名的富绅。
三开间门脸,四层进深的刘家大院,屋里摆设老式家具,中堂大厅挂着一副内容富贵洋溢的对联——“宵汉鹏程腾九万,锦堂鹤筭顷三千”。横额匾上题着“鹤鹿春”三字。
文字喜气,承载文字的牌匾却是新旧鲜明。悬挂对联的木板油漆尽落,只勉强认得出字,显现着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本来面目。横匾则油面刷金,显得金碧辉煌,与沉重的古宅不相匹配。
离古镇3里路的贺家寨子是清朝末年贺家大地主为抗击土匪所建,是重庆少有的古城堡之一。寨子建在一高地上,前临深潭,背靠悬崖,地势险峻。历经百年风霜,城墙、箭垛、城门已是残垣断壁,今非昔比了!
近年,龙兴古镇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将已有600余年历史的龙兴古镇打造成为集民俗文化、祠堂文化以及皇家文化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古镇。
你也许能从民俗文化展馆中大量珍贵的民俗文物了解古镇以及古巴渝的民俗文化,但却感受不到古镇的生活本真。
链接——概述龙兴镇
龙兴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南部,东临长江支流御临河,背依铁山山脉石壁山,坐落在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里。距区府驻地两路镇44公里,距重庆市中心区36公里,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经济百强镇。古镇交通十分发达,210国道、渝长高速公路从东南穿过,北与319国道相连。龙兴古镇2005年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龙兴古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余年。据江北县志记载,元末明初已有小集市,清初商品经济发达,置隆兴场。
浪淘千古,流水沉金,历经数百年的龙兴古镇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古镇文化遗产丰富,共有八大群体序列七十余处文化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有明清民居、禹王庙、龙藏宫、刘家大院、华厦祠堂、贺家寨子等。镇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此地自古繁华,民风质朴,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历代文化名人有两百多位,留下了众多的人文胜迹。古镇还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活动,清明节家族清明会、丧葬纸扎工艺、糖关刀、身歌腰鼓、红白喜事川剧坐唱、茶馆评书、中秋节打糍粑等。土特产有龙兴豆干、老腊肉,石磨豆花、汤圆也是古镇让人垂涎的美食。
门票:景区自然观光门票,20元;泉世界门票,100元;峡谷观光票,35元。
交通:从红旗河沟到龙兴古镇大概10分钟一班车,车程在40分钟的样子。平时15元/人,春节期间18元/人。汽车北站广场二楼坐车,上车买票,空调中巴,13元/人,直达龙兴。
自驾游从人和上渝长高速,在复盛下高速,至龙兴,时间大概都在四十五分钟左右。
巴渝第一古镇——磁器口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穿过威严石狮守护着的仿古门楼,古色古香的小镇笼罩在烟雨濛濛中。从街口朝里走,雨中古镇的青石路上湿漉漉一片,带着水珠的落叶随着风无力地翻滚,就像我们在喧嚣都市里无力地挣扎。窄窄的街道,窄窄的过道,如江南的雨巷。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游走,迷失在古镇的居民区里。原本糙砺的心仿佛被千年古镇的安静抚平了,藏匿很深的心又好像寻觅到了原点。随着人流义无反顾地从一个路口走到另一个路口,没有旅途中的意外惊喜,平静的古镇老房子似乎千百年来都这样被人们忘却着。
街两边一爿爿小店铺,旧式房子的外墙颜色显出一种沉重,红漆的木柱木板铺门油漆斑驳,许多的柱子饱经岁月的风雨,原本的漆饰褪尽了颜色,仿佛一根原木伫立在那里。抚捋上去,仿佛抚摸了一份岁月的清润。瓷器口,就在一代一代人的抚摸、凝视中,静静地走过千年的时光……
古镇原名白崖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1003年),在明朝成为繁华的商业码头,传说明朝初期朱元璋之孙允炆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发为僧来重庆,隐避于宝轮寺,故此地被改名为“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生产青花瓷品种繁多,名声渐大,产品远销省内外,渐渐地“磁器口”名代替了“龙隐镇”。自明、清时期以来磁器口古镇名扬巴蜀大地,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
沿街店铺林立,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金蓉正街。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区域的农副土特产在此中转集散,重庆城的一些大商客在码头设店收购。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在重庆为陪都时期,据统计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坊达1670多家,摊贩760多户,每天都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全年中商贸最兴旺的是枯水季节(旧历八月至次年四月),码头河坝搭建起临时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码头上万商云集,拥挤不通。除大码头外,还有历史悠久的4家丝厂,一家制呢厂,24兵工厂(现特钢厂),25兵工厂(现嘉陵厂),都设有自己的货运码头。码头上从早到晚,水陆两路,商旅川流不息,装卸搬运,络绎不绝。行商坐商,批零量购,货畅其流。大码头右侧的豆芽湾,是米粮帮、木材帮、篾货帮、煤炭帮的地盘。与码头河街相邻的是铁货街、猪市、鸡鸭蛋市和盐市口。各行业的同业公会都有事务所,食品糕点业26家,棉纱布业20家,茶馆酒馆116家。当年留传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1997年,重庆新发行的一套《最后的回忆》的地方磁卡,其中与解放碑、通远门、临江门并列的就是有“小重庆”之称的磁器口大码头。
眼前林立的店铺,没有往昔大码头时期的喧闹,店主人都默默地做着生意。拉麻花的用心在甩绞着面粉;民间艺人低着头在瓷盘上认真绘着画,对沓沓而来的脚步他们保持着缄默,仿佛一个哲学家,目光温和而宁静,将心灵与营生水洇无痕般地融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