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20152800000024

第24章 魁奈医生和他的学派(3)

当然,魁奈门徒的团结一致和相互帮助的精神,以及他们对老师的无条件的忠诚不能不使人感到钦佩,但是这一点逐渐地变成了这个学派的弱点。它的全部活动归结为解释和重复魁奈的思想,甚至魁奈的某些话,他的思想愈益成了僵化的教条。在每逢星期二在米拉波家的聚会上,新鲜思想的讨论逐渐被宗教仪式似的活动所替代。重农主义理论也变成了某种宗教,米拉波的住宅也变成了教堂,而礼拜二则成了祈祷日。

作为志同道合者团体的宗派,变成了反面意义的宗派,即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盲目信奉某些僵死的教条,从而把它们同其他一切不同的思想隔绝开来。杜邦(重农主义者机关刊物的主编)把他所掌握的所有材料都按重农主义精神加以“编纂”。最为可笑的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比魁奈本人还伟大的重农主义者,并且避而不刊载由他所转述的魁奈的早期著作(魁奈写这些著作时,按杜邦自己的说法,他本人还不是一个完全的重农主义者呢)。

魁奈本人的某些特点也助长了宗派的发展。卢森贝在《政治经济学史》中指出:“魁奈和威廉·配第平分了政治经济学创始者的荣誉,但魁奈跟这位天才的前辈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毫不动摇地坚守原则、倾向于教条主义和学理主义的人物。”随着岁月流逝,这种倾向增强了,随之也助长了宗派倾向。

魁奈以为新科学的真理是“显而易见”的,他逐渐变得不能容纳其他见解了,而他的宗派又多次强化了这一偏执性。魁奈似乎坚信他的学说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魁奈的谦虚一点也没有减少。他决不追求荣誉,但荣誉找上了他。他一点也不小看自己的学生,可学生们却小看过他。魁奈在晚年固执得让人难以忍受。他76岁时研究数学,自以为在几何学上有重大发现。达兰贝尔认为这些发现不过是瞎说。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劝这位老人不要使自己成为取笑的对象,不要出版他解释自己思想的书,但他听不进去,1773年这本书到底问世了。杜尔哥伤心地说,“这真是一件再糟糕也没有的丑事,这是暗淡无光的太阳”。显然,能够回答的只有一句谚语:太阳还常有黑:子。

1774年12月,魁奈死于凡尔赛。

重农主义者不可能以任何人来代替他,况且他们已经感到了衰落。杜尔哥在1774~1776年的改良活动曾激发了他们的期望和活动,但杜尔哥的辞职使他们受到了更大的打击。1776年正是亚当.斯密《国富论》问世之年。法国下一代的经济学家一西斯蒙第、萨伊等人——更多地依靠斯密而不是依靠重农主义者。1815年,杜邦(已是一位老翁)在信中指责萨伊,说他靠魁奈的乳汁长大,却反过来“打自己的奶妈”。萨伊却回答说,在魁奈的乳汁以外,他还吃了不少面包和肉,即研究了斯密和其他新的经济学家。不过,萨伊拒绝了斯密学说中基本的进步的成分。

重农学派的衰落以及魁奈思想在18世纪70和80年代宣传的减少,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实行阶级调和的企图遭到了挫折。王权起不了仲裁和调和这两个阶级的作用。由于失去了朝廷的庇护,魁奈的门徒开始受到封建反动势力的攻击。

他们同启蒙学者中左派的民主的一翼走的也不是一条路。然而,在法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形成过程中,重农主义者毕竟起过重大作用。

魁奈医生的“曲折线“据马芒特回忆,魁奈医生从1757年起就开始画他的“纯产品曲折线”了。这就是《经济表》。它在魁奈本人及其门徒的著作中多次出现,并有好几种形式。不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表》的内容都是一致的,都是用数字和曲线来说明农业所创造的一国总产品和纯产品,怎样以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在魁奈所划分的三个阶级之间进行流通。

为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解释《经济表》(哪怕是基本点),让我们援引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涅穆奇诺夫院士的一段话。他在《经济数量模式及方法》一书中指出:“在18世纪,即政治经济学萌芽时期……弗朗索瓦·魁奈……创作了《经济表》,它是人类思想的天才飞跃。1958年当我们纪念这张表问世二百周年之际,它所奠定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果用现代经济学术语来解释这张表,可以说它是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次尝试。在这张表中,关于社会总产品的概念占着中心地位……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魁奈《经济表》是第一张宏观经济曲线图,表示了物质产品的实物(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的流通,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成为未来经济模式的幼芽。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在制定扩大再生产图式时,对魁奈的天才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评价。”

上述引文的基本思想读者是容易理解的,也许只需要对概念作一点解释。宏观经济分析——这就是分析总的经济量(社会产品、国民收入、资本投资和国民消费)以及与它相关的经济问题,与它相对照的是微观经济学,它分析商品、价值、价格等范畴和问题,即个别资本的循环与周转。魁奈的宏观经济模式——这是以某些条件为前提的一种假设的图式,用以反映社会产品的再生产和流通。它是马克思在创作自己的再生产图式时所利用的主要支点之一。

1863年7月6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第一次谈到自己这方面的研究,并以数字和图表说明总产品如何来自不变资本(原料、燃料、机器)消耗、可变资本(工资)消耗以及剩余价值。产品分别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生产部类:生产机器、原料

等(第一部类),生产消费品(第二二部类)。

马克思很受魁奈思想的鼓舞,下述事实可以作为例证:他在信中自己图表的下方,直接画出了魁奈的《经济表》,更准确地说,画出了它的基本点。当然即使在最初的这张表上,马克思的图表与魁奈的《经济表》也是很不相同的:他在表中指出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不过,在魁奈那里,已经包含了下述极为重要思想的萌芽:国民经济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再生产和实现的过程才能不间断地进行。

无论魁奈的《经济表》,还是马克思的第一个图表,都是从简单再生产出发的。在这种条件下,每年的生产和实现都是在不变的规模上进行的,没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比较一般的自然进程。

在《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去世后由恩格斯编辑出版)中,

马克思发展了简单再生产理论,并奠定了扩大再生产(即有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理论的基础。列宁在他的经济著作中阐述了这个问题。

魁奈所研究的基本问题,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国民经济基本比例问题。特别指出这一点,为的是理解这一问题对现时代的极端迫切性和重要性。可以说,魁奈的思想是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编制部门问平衡表的基础。这种平衡表反映了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在经济管理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部门间平衡表也称为投入一产出平衡表。它为分析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为规划国民经济比例,提供了最完全的基础性资料。实施这种方法是现代经济科学最重大、在实践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