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繁殖 欧洲兔子的繁殖十分有规律。一窝能生许多小兔子,一年最多可以生30只,小兔子被生在衬着毛和草的地下的窝里面。刚生下来的小兔子没有长毛,十分无助,要等10天后才能看得见东西。雌兔就把小兔子单独放在窝里,一天仅回来几分钟喂小兔子食物,3周左右,小兔子就可以离开巢穴了。
换色
生活在北部地区的野兔十分适应季节的变换。雪兔在春、夏季节,身体是灰褐色的;当冬季到来的时候,毛变白变密,这种变化可以使兔子得到雪的掩护,不至于被敌人如山猫发现。
末满一岁的野兔
末满一岁的棕色野兔是生在旷野中的,比一般的小兔子有更大的生理优势。当它们刚生下时,就已有毛了,眼睛也是睁开的,并且可以转动身体,出生三天后,每只小野兔就会自已走到被植物遮掩着的藏身之处。当每天太阳下山的时候,它们就回到原先的出生地,从母亲那儿吮奶。
雪兔
兔形目兔科,冬毛全身雪白,仅耳尖及眼周为黑色。夏毛头部、背部为棕褐色或棕黄色,腹部白色,喉部与胸部及前后肢的背面淡褐色,尾背面有褐色斑纹。妊娠期47~55天,每年产2胎,每胎2~10仔。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地区。现存数量很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家兔
兔形目兔科,经过人类长期有目的的驯化,形成了许多品种,品种间的形态、体重、毛皮特征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一般物征为:耳长、尾短、眼大,上唇正中裂开成兔唇。前肢较短,5趾,趾行性;后肢发达,4趾,跖行性。繁殖能力强,妊娠期约30仔,每胎产4~12仔。遍布全世界。
15、啮齿目
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类,拥有哺乳动物中2/5的种类,分布几乎遍及除南极和少数海岛以外的世界各地,包括大老鼠、小老鼠、田鼠、松鼠、河狸和豪猪等。它们体形中等偏小,长有凿子一样的门牙。啮齿目动物的门牙无齿根,终生生长,所以常借啮物以磨短。它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居住于陆地上,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繁殖速度。许多啮齿目动物是农林业的有害动物,也是疾病传播者。
啮齿目动物
啮齿目动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松鼠类啮齿动物、老鼠类啮齿动物和豚鼠类啮齿动物。它们可以生活在许多地区,从火热干燥的沙漠直到潮湿的沼泽地。通常,啮齿目动物都比较小,有两颗不停生长的盘子似的门牙,有一些可以繁殖许多后代,一年可以生好几次。它们对后代十分爱护,有一些还特地用草、树叶或小棍子搭了窝来让后代居住。
老鼠类啮齿动物
除了通常所见到的老鼠,还有旅鼠、田鼠、大鼠和沙鼠都属于老鼠类啮齿动物。它们占了哺乳动物类的1/4,大多数都是夜间活动的小动物,主要以种子为食。相对于它们较短的寿命而言,它们繁殖了巨大数目的后代。有些老鼠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们偷吃人为的粮食,并且会传播疾病。
松鼠类啮动物
我们所熟悉的树栖松鼠,还有生活在地面上的松鼠、草原狗、土拨鼠和海狸都属于这一类动物。它们有独特的脑袋、长长的圆柱形身体、多毛的尾巴。树栖的松鼠有敏锐的视力,可以用来判断两根树枝之间的距离。会飞的松鼠利用前后肢之间的薄膜,可以滑翔很长距离。
豚鼠类啮齿动物
豚鼠类的啮齿动物是啮齿目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它们包括刺鼠、豚鼠、豪猪和最大的啮齿目动物水豚。大多数都有大大的脑袋,肥胖的身子,短短的尾巴和细长的腿。它们一窝生得都比较少,但是生下的后代都已完全发育。虽然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水豚大部分时间都在附近的河流和沼泽地中度过。
群居的啮齿动物
许多啮齿目动物,特别是生活在地面上的,都是群居性的,比如说,黑尾草原狗就成群地生活在地洞中。每一个小家庭包括一只雄狗、几只雌狗、还有它们的后代。许多这样的小家庭通过通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草原狗的王国,这个王国里面包含成千上万的草原狗。
快速的繁殖
啮齿目动物可以快速地繁殖。许多啮齿目动物,特别是老鼠类啮齿动物妊娠期很短,能生很多后代。许多幼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繁殖,家鼠6周大的时候就可以交配,一年可以生10窝,一窝有5~7只小老鼠,它的妊娠期仅为20天。
大鼯鼠
啮齿目松鼠科,体背毛红棕色至黑褐色,蒙以1层灰白色霜状毛尖。飞膜背面与体背同色,但略深,腹面浅橙色,背腹色泽有明显的界限。眼周具黑圈。耳廓背部具1块黑斑。后足趾端黑色或灰白色。尾圆形,其长超过体长。2~7月繁殖,每胎产1~4仔。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
河狸
啮齿目河狸科,头大而钝,眼小,微露出毛被。前肢小,前足无蹼,爪强,适于挖掘。后肢粗大,趾间具全蹼,第4趾十分独特,生有双爪甲,一为爪形,另一为甲形。最明显的特征是尾粗大而扁平,似铲状,上覆有大型鳞片,鳞片间有少许短毛。背毛栗色或棕褐色,体侧及臀部较淡。颊、喉及唇黄棕色,腹毛灰棕色,四肢棕色。肛腺前具1个香囊,其分泌物称“河狸香”。每年繁殖1次,每胎产1~6仔,多为2~3仔。我国数量极少,仅分布于新疆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豪猪
啮齿目豪猪科,全身毛呈黑褐色,有时混杂灰白短毛。其显著特点是:从肩至尾密布长刺,肩及体侧面刺扁,上面有沟,背后半部的刺呈黑龙江色,尖白,长约22.5厘米,杂以圆柱形长刺,其长度可达37厘米或更长。刺棘基部有许多细毛,尾很短,为背刺所掩盖。每年繁殖1次,每胎多产2仔,偶有4仔。分布于我国陕西及长江以南各地。
16、鼠
鼠对哺乳纲啮齿目部分动物的通称。其主要特点是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或臼齿间有空隙、门齿发达、无齿根、终生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行动迅速,以植物为主食,有的为杂食性;种类甚多,危害农林、草原,盗吃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并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病原。
适应力极强的老鼠
老鼠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惊人,凡是全世界陆地上一切可能生活的地方,都留下了它们的踪迹,哪怕是火热的赤道地区,或是冰雪覆盖的两极,都不例外。
这样广泛的适应能力,使得老鼠在几百万年的哺乳动物统治时期兴旺不衰,并常常在和其他哺乳动物竞争中获得成功。当然,取胜的方法并不是以什么尖锐的牙齿、敏捷的速度、凶猛的兽性、庞大的躯体,而是靠繁殖的迅速——以数目的绝对优势来取胜。
为了保存自己,老鼠食性的广泛程度是人类所不及的。是凡人类能吃的,都是鼠的美味食品,而人所非食用的,诸如蜡烛、肥皂、纸张、木材以及动物的粪便等,它食而不嫌。因此,由于饥饿丧生的老鼠极为罕见。另外,老鼠对于放射性的适应能力,远远胜于其他哺乳物。1945年,美国仅用了两颗等级不大的原子弹,便使日广岛顷刻间化为乌有。令人吃惊的是,劫后不久在广岛最先活动的动物就是鼠。它们在放射性的环境中不仅生活得很好,而且繁殖后代极快。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老鼠成了独霸广岛的动物。
赤腹松鼠
啮齿目松鼠科,躯体背面为橄榄黄色,腹面为栗红色,少数为淡典色。爪锐利,4足背面黑色,耳典色。尾毛长而篷松,呈橄榄色,尾端毛黑色。每年繁殖2胎,每胎产2~3仔,最多达5仔。分布于我国四川、安徽、江苏等地。
花鼠
啮齿目松鼠科,全身呈棕灰黄色,前半身体色较灰,后半身体色较黄。背面有5条明显的黑色纵纹。额部棕褐色,自吻部至耳基有棕褐色短纹。耳廓黑褐色,边缘为白色。一般夏毛较冬毛深,呈橙黄色,具颊囊。每年产1~2胎,每胎产4~6仔。分布于我国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四川、青海和新疆等地。
麝鼠
啮齿目鼠科,体形粗壮,头大,吻短而钝,耳小,隐于毛下。后肢趾间有半蹼。后足趾两则均有梳状毛,爪强而有力。尾侧扁,其上被有稀疏的黑色短毛,并具圆形鳞片,成体背同毛棕褐色,毛尖棕红色。身体腹面棕灰色。每年5~8月繁殖,妊娠期25天,每年可产3胎,每胎产5~6仔,最多可达16仔。原产北美洲,现今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陕西和贵州等地均有放养。
中华竹鼠
啮齿目竹鼠科,体形粗壮,头部钝圆,眼小,耳隐于毛中。尾短小,几乎裸露无毛。四肢强壮,爪发达。体毛厚密柔软,毛基灰色,毛尖发亮,呈淡灰褐色,腹面毛色较背面稍淡。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22天,每胎产3~8仔。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甘肃和陕西南部等地。
五趾跳鼠
啮齿目跳鼠科,是我国所产跳动鼠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耳大,长约4厘米,尾长,前足短小,爪长而尖,后足发达,长为前足的3~4倍,5趾,中央3趾发达,其余2趾短小,爪长呈白色。头、背面及四肢外侧棕黄色,毛基灰色,由于部分背面毛尖黑色。尾背面及两侧浅棕黄色,腹面灰黄色,尾端部白色,具黑色环斑。每年繁殖2次,每胎产2~9仔。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陕西及以北方各地。
三趾跳鼠
啮齿目跳鼠科,体背深沙黄色,头部与休背相同,但黑色较少。两颊、眼周及体侧色较淡。腹面及四肢内侧纯白色。前肢短小,5指;后肢长而强壮,3趾,各趾间及其后方有长而密的刷状硬毛。尾基上面沙黄色,下面白色,尾端有1束长毛,其上具1个黑棕色环纹,下面及端部白色。尾长,在跳跃时可起到平衡作用。每年5~8月繁殖,每胎产2~5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区。
17、海狸
海狸是最大的啮齿类哺乳动物,身体肥硕,臀部滚圆,身上有细密光亮的皮毛。它们前肢弱小,足上无蹼,有一对利爪,适于挖掘;后肢发达,强壮有力,足上有蹼,适于游泳。这种动物头短而钝,眼睛小,耳壳呈瓣膜状,能在潜水时关闭,以防止水进入。它们的尾巴扁平而宽大,有鳞无毛,河狸的背毛栗色或棕褐色,体侧及臀部较淡,颊、喉及唇为黄棕色,腹毛为灰棕色,四足呈棕色,稠密的毛发使得它们在水里水外都很温暖。
优秀建筑师
河狸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师,它们把自己的家建造得舒适而又讲究。它们在水位变化不明显的大河河岸边,挖掘向上频斜的隧道而进入河岸,并扩大成一个直径1米,高半米的地下巢室。每个巢室往往有2条或更多的进出隧道,入口有的在水上,有的在水下。巢室的最上面被河狸作为“卧室”,时面还有用干草和树叶做成的柔软的“席梦思”床,靠近水边部分则作为“餐厅”。
防讯
如果河水水位上升,河狸就会把“房”顶的泥土啃下来垫高“地板”。若顶棚太薄,就会再在上面堆些泥土或细枝,如果水位继续上升,它们就会直接在顶部用木枝建筑一个屋住在里面。而四面环水的地方,河狸会在水底堆起树桠、细树枝和树皮等,建成高出水面二三米的水中小岛,这种小岛也有进出的通道和“起居室”。河狸还会细心地用软泥和胶泥把巢壁的缝隙堵上,但它们也不会忘记保重巢室的通风。
土木建筑师
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小河边,有时人们会发现一条由树枝、泥土堆砌而成的土堤,横亘在小河的中间,使朝向上游一边的水位明显高于另一边。这是人工建造的堤坝吗?不,土堤树枝上尖牙啃咬的痕迹,会明白无疑地告诉你:这是动物世界著名的“水土建筑师”——河狸的杰作。通常,这类堤坝长二三十米。可是在美洲阿拉斯加,有人看到过河狸建造的长达270米的土坝。在美国蒙大拿州,人们还发现了这位动物建筑师更加宏伟的工程:一条630米长的大坝。
河狸过去又叫海狸,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它身体肥胖,像只大老鼠,体长超过70厘米,体重为10~32千克。用它的毛皮制成的皮裘,暖和舒适,因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狸主要生活在前苏联和北美洲,由于人们的大肆捕猎,它的数量已急剧下降。如今,它已被许多国家列为保护动物,大规模地进行人工繁殖。在我国,河狸只生活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
河狸为什么要建造堤坝呢?原来,这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它常在堤内筑巢,巢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向地面,另一个由一条隧道通向水下。万一河狸在陆上被猛兽发现了,它只要纵身一跳,便能万无一失地潜回水中的巢穴。
河狸既没有锯和凿子,又没有牵引车和装卸车,它是靠什么来筑坝的呢?要知道,这种动物是砍伐树木的能手,它的牙齿像钢锯一样,能在15分钟内咬断一棵直径10厘米的树木。有趣的是,河狸会有意识地调整方向,让咬断的树木倒向河狸。聚集了许多树木以后,它便利用水流把这些建筑材料运到围堤的地方。河狸把树干垂直地插进土里,当做木桩,然后用树枝、石子和淤泥堆成堤坝。
大功告成后,河狸就在堤内的浅滩建造自己的安乐窝——一个炭窑似的圆顶房子。这个窝造得十分巧妙。圆顶房屋的直径分2~3米,坚厚的墙壁外面涂着粘土。每个窝分上下两层:上层比较干燥,是舒适的住房;下层在水面下,是堆放食物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