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按摩大全
20151600000019

第19章 穴位按摩的辅助用具(14)

耳轮耳轮伸入耳腔内的部分。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处。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屏在外耳门前方呈瓣状的软骨隆起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着的孔窍处。

屏轮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对耳屏位于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垂耳郭下部柔软无骨的部分。

三角窝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

耳轮背面耳轮背面的部分。

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部分。

耳穴取穴方法及功效

取穴方法

位于耳垂部位。从屏间切迹底部开始至耳垂底部,等分画3条水平线,再等分画2条垂直线,将耳垂平均分为9部分,眼穴位于9个部分中间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清热解毒、明目消肿。主治结膜炎、青光眼、近视、麦粒肿等。

扁桃体

取穴方法

在耳垂正面下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解毒消肿。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取穴方法

在耳垂正面前上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活络、止痛、升压。主治牙痛、低血压。

面颊

取穴方法

位于耳垂部位,眼穴偏外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主治三叉神经痛、口眼斜、腮腺炎、牙痛、痤疮等。

取穴方法

在耳垂正面中上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活络、消肿、止痛。主治舌痛、口腔溃疡。

取穴方法

在耳垂正面后上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止痛。主治牙痛、下颌淋巴结炎。

外鼻

取穴方法

在耳屏外侧面正中稍前方。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健脾。主治鼻炎、鼻疖、鼻塞、单纯性肥胖。

内鼻

取穴方法

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解毒、消肿。主治鼻炎、上颌窦炎、感冒、副鼻窦炎。

咽喉

取穴方法

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解毒、消肿。主治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外耳

取穴方法

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聪耳、益气。主治耳鸣、眩晕、听力减退。

取穴方法

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利胆、解毒、消肿。主治口腔溃疡、胆囊炎、胆石症。

食道

取穴方法

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降逆、理气。主治恶心、呕吐、食道炎、吞咽困难、胸闷。

贲门

取穴方法

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降逆。主治食欲不振、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胃痛。

取穴方法

在耳轮脚消失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消肿。主治消化不良、牙痛、胃痛、失眠。

十二指肠

取穴方法

在耳轮脚上方外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止痛。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上腹痛。

小肠

取穴方法

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调心。主治心律不齐、咽痛、腹痛、腹泻。

大肠

取穴方法

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降逆。主治腹泻、便秘、痤疮、咳嗽。

阑尾

取穴方法

在小肠区和大肠区之间。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止痛。主治阑尾炎、腹痛。

取穴方法

耳舟的顶部,耳轮结节上方。

穴位功效、适应证

解毒、消肿。主治手指外伤疼痛、化脓性指头炎。

取穴方法

平耳轮结节凸起处的耳舟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筋、消肿。主治腕部扭伤。

取穴方法

在腕穴与肩穴之间。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安神。主治失眠、网球肘、急性阑尾炎。

取穴方法

与屏上切迹同水平线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强筋活络。主治肩关节疼痛、落枕、胆石症。

锁骨

取穴方法

与屏轮切迹同水平线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无脉症、急性阑尾炎。

足跟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上脚的前上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强筋活络。主治足跟痛。

取穴方法

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止痛。主治趾痛、甲沟炎。

取穴方法

在趾跟区下方,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筋活络。主治踝关节扭伤。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筋活络。主治膝部肿痛。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筋活络。主治臀部疼痛、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筋活络、止痛化淤。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

交感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舒筋、止痉。主治胃痛、会阴部疼痛不适、胃肠痉挛。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止痛。主治臀骶痛、坐骨神经痛。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益气、止泻。主治腹胀、腹痛、腹泻。

腰骶椎

取穴方法

在腹区的后方。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筋活络、活血化淤。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腹痛。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与屏上切迹同水平。

穴位功效、适应证

宽胸理气、消毒化淤。主治胸胁痛、乳腺炎、产后缺乳、经前紧张症、胸胁部带状疱疹。

胸椎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体后部中2/5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宽胸理气、理血。同胸区疾病。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活络、止痛、强筋。主治落枕、颈椎病、头昏、耳鸣。

颈椎

取穴方法

在颈区后方。

穴位功效、适应证

同颈区疾病。

膀胱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大肠穴直上方。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利水。主治后头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膀胱炎。

取穴方法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小肠穴直上方。

穴位功效、适应证

补肾益腰、补精血。主治耳鸣、腰痛、遗尿、遗精。

输尿管

取穴方法

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

穴位功效、适应证

利水、消肿、止痛。主治肾输尿管结石绞痛。

胰胆

取穴方法

在耳甲艇的后上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

穴位功效、适应证

活络止痛。主治胁痛、胸胁部带状疱疹、胆囊炎、胆石症、耳鸣。

取穴方法

在耳甲艇的后下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舒肝利胆、消肿除烦。主治肝郁胁痛、高血压、青光眼、经前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艇中

取穴方法

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的中点。

穴位功效、适应证

消肿利水。主治胆道蛔虫症、腹胀、醉酒。

取穴方法

在耳甲腔的后上部。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利水。主治眩晕、纳呆、腹泻。

取穴方法

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穴位功效、适应证

宽胸理气、益气养血。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声嘶、癔症、无脉症。

气管

取穴方法

在外耳孔与心穴之间。

穴位功效、适应证

宣肿止咳、止痉。主治咳嗽、哮喘、面瘫。

取穴方法

心穴的上、下、外三面。

穴位功效、适应证

宣降气息、消肿利尿。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单纯性肥胖。

三焦

取穴方法

在外耳孔外下,肺与内分泌穴之间。

穴位功效、适应证

健脾益肠。主治上肢三焦经部位疼痛、单纯性肥胖、便秘。

内分泌

取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