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进入这个班时,我有点害怕他,甚至不敢和他对视。
他戴着眼镜,一双眼睛在镜片后闪闪发光,望着别人。上课时,他爱出一些题,并一个个点名让我们回答,答对了,眼镜后,就会闪现出喜悦的光,并翘起大拇指,赞一声:“你真了不起!”那一刻,被赞的人会兴奋得满脸通红,全班的同学也会高兴得大笑,他也会高兴地笑,然后幽默一句:“你了不起,我也了不起,说明我教的好啊。”
当然,也有不会的,他也让坐,但会说一句:“看样子我也不是多么了不起哦,没能教好你啊!”一句话,让不会回答的人低下了头。
这其中,站起来后不回答的次数最多的人,要算我。
我胆子特小,有时,答案想得好好的,可被他一叫,眼睛一望他眼镜后的眼光,心就慌了,话也不利索了,吞吞吐吐地道:“这个——我——嗯——”然后就挠头,抓耳朵,冒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没办法,他挥挥手,让我坐下。
次数多了,他让我到办公室去,询问原因。我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腿挺直地站着。他笑了,让我坐下,冲一杯糖水让我喝,然后笑咪咪地说:“别慌,在这儿就像在家中一样,慌啥?”
一杯糖水喝完,我镇定了一点,告诉他,不会回答,一是不敢和他的眼光对望,一望就慌。另外也怕不会回答,他就会说“看样子我也不是多么了不起”那句话——就这样,越慌越不会回答。一句话把他说笑了,连连说:“怪我,我以后不说了,再不说。”果然,以后他再也没说那句话了,每次提问,眼镜后,眼光总是笑笑的,同学们回答问题也自然轻松多了,我也能勉强回答问题了,为此,很得了他几次表扬。
但那时我的学习成绩实在很差,几乎每次考试都处于倒数,为此,我父亲准备不让我读书了。
他听后,去了我家,和我父亲整整谈了一个下午,谈判的结果是,让我订一个学习目标,如下次考试达不到这个目标,再退学不迟。没办法,为了读书,我当着他和父亲的面,订了一个目标。那一学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把吃奶劲都用上了,还别说,期末考试,我一跃由差生变成了中等生。他很高兴,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真了不起,瞧人家,上次考败后,没有任何人逼迫,自己竟给自己订下奋斗目标,不但实现了,还超额完成了。”一句话,让我一脸辉煌。
回家后,父亲看了成绩,一高兴,说漏了嘴:“你班主任这一招还真管用。”原来,一切都是他计划好的。
由于有信心,以后,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他也很得意,道:“我这一招阴谋还很管用。”说完,哈哈大笑,走了。
我们班有个叫王尚的学生,又聋又哑,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处于班级前列。主要原因是班主任给他开小灶。
每天上课,班主任提问,都随手把问题在黑板上写下来,开始,我们都认为多此一举,后来渐渐明白过来,这是专为王尚写的。回答问题时,他让王尚把答案写在纸条上,自己接过,大声地念。对了,就翘手指;错了,下课后,就坐在王尚旁边,一人一个本,开始笔谈。
这还不算,有时,一有空闲,还让王尚到办公室去,另外给讲解。
这让一些同学不满,甚至妒忌,就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大的字:王聋子,王哑巴。他进来了,看到这几个字,脸沉得要出水,走过去,拍拍王尚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后说:“大家不该这样。是的,王尚是个残疾人,可他却有一颗健全而坚强的心。身体残疾不可怕,怕就怕心理残疾。同学们,让我们也拥有一颗像王尚那样永不言败的心吧。”
然后,他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几个字:王尚,你身体虽有残疾,可心却不残疾,而且高尚伟大。你真了不起!
教室里,掌声如潮。
这以后,再也无人嘲笑王尚了。不但如此,大家也开始一人一个本,学着老师的样子,和王尚笔谈起来。因为,我们谁不想做一个心理残疾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