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20151100000035

第35章 回赠春天

香港著名导演张鑫炎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回忆拍摄《黄河大侠》时,讲了一个故事。

1982年,张鑫炎带着摄制组来到陕北,当时正值冬季,陕北特冷。每天早起,地上都起着厚厚的冰,演员们身上拍戏时泼的水,不一会儿就结成了冰挂。

每天开拍时,四边都围着一些陕北的娃娃,在那儿吸溜着鼻子,瞧热闹。其中一个孩子,有四五岁的样子,头上剃着茶壶盖,很小,穿的也很破烂,天天都来看热闹,而且很认真。

大概是处于同情,也大概是处于喜爱,张导当时从身上掏出两角钱,交给孩子,说:“天冷,去买碗馄饨吃吧。”

孩子接过钱,望着张导,笑了,天真的眼睛里,满是感激。两角钱,现在提起来,不值得一说。可在82年,在贫穷的陕北,对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它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确确实实能买一碗混沌,或者一碗别的东西,让贫穷的农家孩子解一下馋。

男孩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下午,他又来了,站在顺河风中,穿着破羊皮袄,有滋有味地看着拍戏。天快黑了,张导又一次从兜里掏出两角钱,递给小孩,说:“拿去吧,买一碗吃的。”

男孩接过钱,望望他,又一次满是感激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当他们来到拍摄地时,一地的冰霜中,男孩早早地来了,在人群中,他挤啊挤,竭尽全力地挤到张导的身边,掏出点东西,悄悄塞到张导的衣兜里,调皮地笑笑,走了,站在远处看起了拍戏。

张导正忙着,感觉到怀里热热的,忙伸手一摸,原来是两个烧好的土豆,又大又圆,显见是孩子在家里挑的最好的,特意烧熟了送来。剥掉皮,玉白色的瓤子还撒发出浓浓的香味。“吃一口,那个味啊,”二十多年后,张导回忆说,“直透到心里。这,是我在陕北吃的最好的东西。”

下面的听众听了,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导坐在台上,像是对观众,又像是自言自语,说:“这是一生中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一直以来,我都把它埋藏在心中,默默地享受着。今天,主持人问我在拍摄《黄河大侠》时,记得最清楚、最受感动的事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这。”

老人眯着眼,望着远方,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回到了陕北。面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个男孩和那两个又大又圆的烧土豆。

老人说,后来,他曾多方打听这个孩子,可由于当时没有问小孩的名字,也就不知道了他的下落。“也不知道他家境如何,也不知道他读书没有,不能给他点经济援助,心里很有愧,我就给那所山村小学捐献了一些图书。现在,他怕也成家了吧。真感谢他,给我留下了这么美好的记忆。”73岁的老人说着,流下了真诚的感激的眼泪。

台下,听众掌声潮起,这个美丽的故事,也让很多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二十多年的岁月,没有抹去老人心底那段美丽的回忆。

二十多年的岁月,同样没有磨蚀人们对这份美好的感动。

坐在电视机前,我同样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深深体会到:友善,原本就是一粒种子,当你在无意中赠送别人一粒时,得到的,将可能是整个绚烂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