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20151100000024

第24章 五月的屈原

五月的江南,天,一定蓝得如水;水,一定净得如情人的眼睛;五月江南的花儿,一定嫣红如江南女儿的面颊。

五月的屈原,就站在江南的山水间,站在江南的阳光下。

那天,是五月五日,在中国,那时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他来了,丢弃了他的马车,可剑还带着,高高的帽子还戴着。身上,那一刻,不知佩戴了香草没有。他走的很沉重,也走的很坚决,一直从远处的山雾中走来,从民歌声中走来,从遥远的故都走来,走向这儿,走向一条江,一条不太出名的江。

身后,有喊声,长一声短一声,在五月的天空飘荡。

他没有回头,但他落泪了,泪水滑过脸颊,落在五月的江南,落在五月江南的土地上。江南啊江南,总是美得那样惊人,美得惊心动魄。这儿的山温润如玉;这儿的水清滑如脂;这儿女孩的微笑软糯如酒,轻轻一旋酒涡,就会醉透整个人心;这儿的山歌,柔柔一曲,就是一首醉人的诗。

美丽,总是与多灾多难相连。

鼙鼓声声,金铁交鸣。美丽,在血中毁灭;鲜花,在马蹄下凋谢;女孩的微笑,在刀光剑影下凋零。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可是,楚国的宫廷一片歌舞音乐,听不到这声叹息;听惯了阿谀奉承的耳朵,听不惯刺耳的忠告;被温软甜腻的胭脂水粉浸酥的身体,难以承受战鼓的惊吓。

一把火,把一个繁华的都城付之一炬。

一把火,也把一个伟大的希望变成了灰烬。

声音喊哑了,所有人都在沉睡;呐喊声穿破千年的时空,能喊醒几人?所有的人都浑浑噩噩,只有一个人清醒。

一人独特,就是另类。是另类,理所应该受到如山的打击,如蛇信一般的中伤,如刀剑般的迫害。要么,让其跪倒;要么,让其毁灭。

“世人皆醉兮我独醒,世人皆浊兮我独清”,这是屈原的悲哀,是每一个独立特行者的悲哀,是每一个“木秀如林”者的悲哀。

诗人屈原,终于成为高层社会的孤家寡人,成了每一个人眼中的疯子,成了一个四海为家的流浪汉。

只有一条水,一条洁净的水,等待着他,亲近着他。

这是一条清清的来自民间的河流,在江南的大江大河中,她不出名,甚至有些卑微,她就像生于江南山水间的子民一样默默无闻。但是,她显得那样温顺,那样善良,她慈眉善目地流着,在夕阳下,呈现出一派江南儿女羞羞涩涩的样子。她的旁边,叶绿如洗,花红如染;几只打渔船柳叶一样从水面飘过。

这样一条温柔的水,又这样博大宽容,她如一位母亲,在等待着五月的诗人,五月的游子。

她一定知道,他累了,他的嗓子喊哑了,他的身心疲惫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已千疮百孔;他想休息了,找一个地方,舒适地睡去。

一生,他都颠沛劳累。

他放佛就是为了感受灾难而来,仿佛是为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而生。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一块物质富裕的土地,一块血肉丰满土地,是不能只生产粮食、丝绸、青铜和牛羊的,它还应该生长另一种东西,一种物质以外的东西。这种东西,应流布于江河湖海,充溢于天地四方,贯穿于每一个人的血脉灵魂之中,让他们站起来是座山,倒下去是座碑。

江南的山水啊,如圣母献出圣子一般。现在,那位圣子背负着太重的精神枷锁,已经不堪重负了。那么,就让他回家吧。

五月的汨罗,慈眉善眼地望着诗人,如一位母亲望着自己的儿子。她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走进水里。清白的江水接纳了他,抚摸着他的腰,抚摸着着他的脖子和头。

只有一个花环,在水面上漂啊漂,漂在五月的水面上。

只有山歌,楚地的山歌,在远山悠扬。

汨罗江,温柔地接纳了诗人,同时,诞生了一个节日:端午。

每一个端午节,吃着粽子,赛着龙舟,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就变成了一条汨罗江;每一个中国人,也就变成了一个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