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20151000000004

第4章 中国政治史(3)

14.奠定中央政府框架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开始实行的行政制度,到唐代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581)二月,采纳大臣崔仲的建议,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度,改为三省六部的官制。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三省指尚书、内史(唐称中书)、门下省;六部指尚书省的吏部、度支(后改民曹,唐改为户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工部。每部下辖四司,共二十四司。尚书省居于禁宫之外总掌全国行政管理,内史、门下二省居于禁内佐皇帝决策。至唐,发展为“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行”的既分工又合作的完备体制。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至隋已形成都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级机构,其行政层次和管理幅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以致定制千年,其六部体制至清末才被新内阁衙门取代。中书(内史)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当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两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如南朝重中书,北朝重门下,各用以起草和出纳诏命。但直到隋朝,两省内部组织机构尚未最后定型,门下省尚保留城门、殿内、尚食、尚药、御府等宫廷服务性质的衙门,至炀帝时才改隶殿内省,而给事中一职尚未设置,封驳职能也未定型。

虽然隋三省体制尚不完备,但整齐划一的三省六部中央政府体制实已确立,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三省六部制所体现的中央各部门既分工又协作,互相制约又各自独立,便于皇帝集权原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色。

15.是是非非话科举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朝廷设立许多科目,通过分科考试,把统治阶级认为合格的人推举、选拔出来担任政府的官吏。这种制度是隋朝时候创立的,到了唐朝更加完备了。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其中进士科和明经科最受重视。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就是把经书上的文字用纸贴上几个,让考生把它写出来,如同现在学校的填空试题一样。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写诗作赋比较自由,也便于表现考生的才能,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愿意考进士科。考进士科的人很多,录取很难,一百个人中只能录取一二个人。明经科比较容易,十个人中就能录取一二个人。当时人们把考进士比做“登龙门”。有这样一句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进士比明经难考,30岁考中明经科已经算老了,50岁考中进士还算年轻呢。

考中进士,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是真正得到官职还要经过吏部(中央的人事部门)的考试。这个考试叫“选试”。选试合格的,呈请皇帝授给官职。选试的内容有四项:一是“身”,相貌外表要端正;二是“言”,言词要清楚;三是“书”,字要写得端正美观;四是“制”,要具有审定文字的能力。

考中了进士,叫做“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到武则天的时候,皇帝还在宫殿上亲自出题考试。所以有人把进士叫做“天子门生”,意思是由皇帝亲自考取的。

由于进士很难考,为了达到考取的目的,应考的举子就在考前和考试期间想出种种办法进行活动。有的到处叩拜公卿,送礼物,献文章,想得到公卿的赏识,好替他向主考官推荐。有的甚至跑到官僚的车马前跪献文章,表示自己的诚意,这叫做“求知己”。有的把自己的文章工工整整地写成卷轴,献给达官贵人或者名流学者,请他们把自己推荐给主考官,这叫“行卷”。行卷的第一篇十分重要,它往往决定看的人的印象好坏,所以举子们都十分用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到长安应考,向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况行卷。顾况看见自居易的姓名,开玩笑地说:“米价方贵,长安居大不易。”有点看不起白居易的意思。等到他打开行卷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念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的时候,不由得大加赞赏,说:“能作这样的诗,‘居’亦‘易’矣!”于是,到处赞扬白居易的才华。

行卷促使一些读书人在应考以前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努力创作高水平的作品,这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不过也造成了钻营、贿赂和投机的风气。

实行科举制度,官吏的选拔和任用都由中央决定,这就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也使大批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像家世毫无名气的李义府,怕自己不能参与政权,曾经写诗说:“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唐太宗回答他说:“我将全树都借给你,哪里只是一枝啊!”后来,李义府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上层社会,最后做了宰相。

科举制度表面上看公正无私,按才能录取,其实,取谁不取谁,往往全凭主考官的爱憎。主考官的爱憎又往往是由考生后台是谁、送礼多少来决定的。唐玄宗的时候,宰相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应考明经科,考试成绩不好,主考官不打算录取他。杨国忠知道以后大骂:“难道我的儿子不能享受富贵吗?我怎么能让一个低贱的主考官制住!”主考官没有办法,只好录取了杨暄。

越到后来,科举制的弊端越暴露出来,成为束缚读书人思想的牢笼。1905年,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取消科举制,代之以新式教育制度。

16.贞观之治,彪炳青史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唐朝初年,因隋末的纷乱,人口大减,土地荒芜,加上连年的水灾旱灾,人民仍然饥困。唐太宗继位后,为了安定社会,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政策。首先是实行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全国不满300万户,大量土地荒芜,唐王朝首先必须大力强制和争取劳动力回到土地上来,垦荒种田,发展农业。唐初的均田制规定:除特权阶级以外,18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人,每人给田100亩,其中80亩是死后要交还而且不得买卖的“口分田”,20亩是归自己私有的“永业田”。

农民迁往他乡或身死后家贫无力埋葬者,可以卖掉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的,永业田和口分地都可以卖掉。

又规定:遇到天灾,免缴赋税。各地普遍设立义仓,遇到荒年,开仓赈济贫民。为了增加人口,唐太宗下诏鼓励男20岁女15岁结婚,并以户口的增减数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内容之一。同时,对于塞外来归的各族人民,都安置在宽乡,授给田地,并免役十年;流落国外还乡的,也分别免役三年到五年。在这个政策的感召下,从塞外归来的汉人和迁入内地的塞外各族人民有120多万。

在均田制和这些政策实行之后,大部分荒田开垦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了,人口也不断增加。到唐玄宗开元末年(公元740年),唐朝的户数已上升到840多万,4810多万人口,赶上了隋朝的极盛时代。到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户数达到891万,人口5290万。

总之,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公元627年~649年),社会生产大为发展,社会秩序空前安定,人口增加不少,使初唐得到了繁荣昌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17.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

武则天之后,唐玄宗李隆基恢复了唐朝的统治。唐玄宗即位以后的开头二十几年里,君臣励精求治,国家富足强盛,百姓生活安定,出现了“开元盛世”的政治局面。可好景不长,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李林甫,唐朝的政治很快又陷入黑暗之中。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看中一个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安禄山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8000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准备叛乱。

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决定发动叛乱。安禄山带领叛军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安禄山叛军一直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后来长安洛阳等都市都被叛军占领,大半个中国失去控制,玄宗皇帝仓皇逃到四川避难。唐朝用了整整八年时间并借助少数民族回纥的军队,至763年才把叛乱镇压下去。

但是,唐朝从此一蹶不振,后在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不久就走向了灭亡。

18.赵匡胤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北周世宗死去,由年仅7岁的儿子柴世训接替皇位。世宗一死,军权落在大将赵匡胤手里。

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过了两天,就带了大军从汴京出发。

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

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开京城20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晚上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着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做皇帝吧!”

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人告诉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

第二天,赵匡胤把军队开回京城,周恭帝在将士的逼迫下让了位。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定国号宋,定都东京汴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王朝建立之后,经过16年的南北征战,相继消灭占据江汉一隅的南平、占据湖南14州的武平、据有两川、汉中45州的后蜀、岭南的南汉、江淮的南唐、两浙的吴越、河东江州的北汉等割据政权,于979年在第二代皇帝赵匡义手中才使全国真正归于统一。

19.试图挽救北宋危机的王安石变法

宋朝建立之初,采取了一些扶助农业生产的措施,曾一度获得小康局面,但到宋神宗即位时(公元1067年),宋王朝的形势已非常严峻。北宋王朝眼看维持不下去了,迫切需要改革政治,缓和社会危机,摆脱财政困难,增加国防力量,使国家富强起来。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王安石执政以后,建立了一个主持变法的机构,叫制置三司条例司。通过这个机构,制订新法,颁布天下。新法的主要内容有:

一、青苗法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较低利息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秋收以后偿还,使农民避免地主豪绅的高利盘剥。这是王安石早年在鄞县采用的办法。

二、免役法政府向服役的人家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原来不负担差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三、农田水利法政府奖励各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四、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好坏,规定纳税的数目,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五、保甲法规定农民每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由地主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

每家有两个以上壮丁,就要出一人为保丁,在农闲的时候练习武艺,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编人军队作战。

新法的推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全国兴修较大的水利工程1万多处,灌溉的土地达到3600多万亩,使人民得到了好处,国家增加了收入。

可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由于保守派的势力非常强大,反对十分激烈,宋神宗死后,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掌握大权,新法一个个被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