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20151000000033

第33章 外国军事史(6)

24.开殖民地民族解放先河的北美独立战争

北美独立战争指的是1775~1783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英国自1607年在北美取得殖民据点后,便以重商主义政策统治这些殖民地。1763年后,英国加紧对北美殖民地的掠夺,而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政治经济独立的要求日趋强烈。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1773年12月“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颁布了高压法令,并决定用武力镇压殖民地人民。殖民地人民不堪英国压迫,组织民兵武装抗击英军。1775年4月19日凌晨,八百名英军到波士顿郊外的康科德搜查民兵军火库,并企图逮捕民兵领导人,途经列克星敦,遭民兵伏击,三百名英军被消灭。列克星敦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帷幕。此后北美殖民地人民群起响应,纷纷拿起武器,组织民兵,到处打击英军。1776年1月,托马斯·潘恩(1737~1809)发表小册子《常识》,引起强烈反响,在动员人民积极参加反英斗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决定组织以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大陆军,武装抗英,宣布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战争初期,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英军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均占优势,但殖民地人民所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旺盛,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到1777年初,英军相继攻占纽约和费城。英军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求胜心切,采取了冒险计划,分三路大军进攻阿尔巴尼,以期占领哈得逊河流域,孤立新英格兰。

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英将约翰·柏高英(1722~1792)孤军深入,被新英格兰民兵围困在纽约的萨拉托加,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率部6000人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挫败了英国速战速决的企图,扭转了战局,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并造成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北美独立战争一开始,大陆会议就积极开展“民兵外交”,利用英国和法国、荷兰、西班牙之间的矛盾,争取外援。但由于各国对北美殖民地能否取胜信心不足,只是暗中运送军火。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促使法国公开承认北美独立,并于1778年21月与美国订立同盟和贸易条约,向英宣战。1779、1780年西班牙、荷兰相继参加美法方面作战。1780年俄国、普鲁士、瑞典、丹麦组织“武装中立同盟”,联合反对英国海上封锁政策。独立战争还得到欧洲许多国家革命人民的支持,法国、普鲁士、波兰、丹麦、瑞典、匈牙利乃至英国等国七千名志愿军赴美参战,加强了美军的实力。与此相比,英政府在国际国内都空前孤立。1778年后,战事转移到南方,战局逐渐由相持转向大陆军占优势。英军在南部除孤守查尔斯顿外,被迫退守海岸线。查尔斯顿守军将领康华利(1738~1805)于1781年8月率军袭击弗吉尼亚,被美法联军围困在约克镇,10月19日康华利率所部7000人向华盛顿投降。至此英军在北美的主力彻底瓦解,北美独立战争基本结束。1782年8月5日英国议会通过停战协定,10月,英、美、法、西举行巴黎和谈。由于法国和西班牙提出苛刻要求,美国遂于11月单独与英国签订和约草案。1783年1月20日,两国宣布停战。同年9月8曰,英美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北美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赢得民族解放的战争。

它推翻了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鼓舞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25.惊天动地的阿散蒂人抗英斗争

阿散蒂人在17世纪末建立了国家,定都库马西。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国家,控制了黄金海岸的整个内陆地区,并把它的力量深入沿海地带,是当时西非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殖民者侵入后,阿散蒂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殖民斗争。从1805~1874年,英国殖民者对阿散蒂人发动了七次侵略战争,每次都遭到阿散蒂人的英勇抵抗。1807~1824年问,曾四次打败英国的进攻。其中1811~1814年的战争,曾迫使英国向阿散蒂缴纳碉堡租金,并于1820年缔结条约,承认阿散蒂王国对沿海地区拥有主权。1824年,英国驻塞拉利昂总督查理·麦卡锡率军大举进攻,被阿散蒂人围歼,麦卡锡也受伤毙命。这次战争的胜利,迫使英国不得不暂时停止侵略,一度想撤出在黄金海岸的驻军,1831年,英国与阿散蒂订立和约,英国承认阿散蒂独立,阿散蒂人放弃了沿海一些地区的主权。1844年,英国把它侵占的沿海地区联合组成“黄金沿岸保护领域”,巩固了它在加纳沿海的殖民统治。1853和1863年,英国又两次撕毁和约,挑起战争,均遭到失败。1873~1874年,英国发动第七次侵略战争。1874年2月5日,侵略军攻占了首都库马西,企图迫使阿散蒂人投降,但全体居民一夜之阅撤出首都,并带走了全部粮草,给敌人留下了一座空城。英国因孤军深入,只带四天粮草,不敢久留,只好撤出。行前放火焚毁了库马西城,阿散蒂人的许多文化珍品都毁于火海。3月间,双方再次订立和约,阿散蒂人放弃对几个沿海土邦的主权,英国则承认阿散蒂为独立国家。阿散蒂人坚持长期的反侵略战争,捍卫了国家独立,为非洲人民树立了反殖民斗争的光辉榜样。19世纪70年代,阿散蒂国家得到了复兴,收复了丧失的部分领土。但是,到80~90年代,随着英、法、德加紧对西非的瓜分,英国又想吞并阿散蒂国家。1890年12月,英国向阿散蒂国王提出“保护”要求,遭到拒绝。1896年,英国再次发动战争,攻占了首都库马西,俘获了国王,宣布阿散蒂为保护国。但是,热爱祖国的阿散蒂人民,不甘屈服,继续反抗侵略。1900年,阿散蒂人民发动武装起义,一度收回首都,但奋战四个月后终被英军镇压。1901年,阿散蒂被并人黄金海岸,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6.连绵百年的卡弗尔战争

卡弗尔战争指南非科萨人反抗殖民者的战争。科萨人居住在开普殖民地以东大鱼河一带,属于班图族的一支。他们骁勇善战,组织严密,同荷兰殖民者后裔布尔(荷兰文农民之意)人及英国殖民者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顽强斗争。史学家们把科萨人的反侵略战争称为“卡弗尔战争”(卡弗尔是荷兰人对科萨人的称谓,出自阿拉伯语、原意为异教徒)。从1779~1879年,共爆发过九次“卡弗尔战争”。第一和第二次(1779~1789年),是反抗布尔人的入侵。由于科萨人英勇抵抗,荷兰东印度公司被迫缔和,同意科萨人住在大鱼河以西地带,阻止了布尔人向东扩张,使布尔人在四十年内未能越过大鱼河,不得不转而向北扩张。

英国人夺取开普殖民地后,屡次借口科萨人扰乱边界和“盗窃”牲畜,发动战争,侵占科萨人的领土。科萨人在1799~1879年间,又同英国侵略者进行了六次战争。在头几次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常常利用科萨人的内部分裂取胜。在第五次战争(1818~1819年)中,部落酋长马科莫联合分散的科萨人部落,给英国人以沉重打击,一度攻人开普殖民地。1834~1835年,又爆发第六次“卡弗尔战争”,科萨人进行拼死抵抗,为敌人所败。第八次战争(1850~1853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科萨人各部落联合霍屯督人等南非各部族,协同作战,形成了一次南非各族的共同反侵略战争。但坚持三年多,又被敌人分化瓦解而失败。由于反英战争屡遭挫折,科萨人转而求助于精灵和巫术。1857年,一位“先知”宣称:如果科萨人把牲畜和谷物全部毁掉,以后地面上会长出丰富的谷物、出现大量牲畜,同时,暴风雨会把全部白人赶下大海。科萨人相信了“先知”的预言,毁掉了谷物和牲畜,但赶走白人的奇迹却不曾发生。结果两万多人死于饥饿,数以万计的幸存者被迫受雇于白人。这次不幸的愚昧事件,给科萨人以致命打击。

科萨人逃散几年后归来时,发现他们的土地已被欧洲移民所占。但是,即使遭此民族洗劫,科萨人在经过十几年恢复元气后,仍为保卫自己的土地和自由而战。

1877~1879年,科萨人进行了最后一次反英战争,结果又以失败告终。科萨人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坚持长达百年,写下了南非史上反侵略斗争最富有壮丽色彩的一页。

27.悲惨壮烈的祖鲁独立战争

祖鲁独立战争指19世纪南非纳塔尔地区祖鲁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祖鲁人属于南非班图人的北支。19世纪初期,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国家组织过渡。其杰出领袖恰卡在位时期(1818~1828),祖鲁人国家达到极盛,其疆域近于今南非纳塔尔省。恰卡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建立并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民族武装。他打破部落界限,把所有男子按年龄分成新兵、战士和老兵三类,凡20~40岁成年男子一律应征入伍,严格训练;他改进祖鲁人的传统战术,创立了密集新月队形(牛角形),作战时由两角青年纵队放开两翼,包抄合围敌人;他又废止各式杂乱武器,代之以盾牌和短矛。恰卡凭借这支强大的民族武装,保卫着自己的民族独立。1828年,恰卡不幸被刺死。其弟丁干(1828~1840年在位)继位。英国殖民者夺取开普殖民地后,英布两个殖民集团发生冲突,布尔人被迫北迁。1838年,布尔殖民者武装侵略祖鲁人国家,丁干率军反击。布尔人无理要求让与“居住地”,遭丁干断然拒绝,是年12月,双方在因科马河激战,祖鲁人受到严重损失,死伤3000余人,使因科马河成为血河。1840年,布尔殖民者乘祖鲁人内部分裂之机再度发动战争,丁干兵败后退人斯威士兰,不久被俘遇害。布尔人占领了祖鲁人大片土地,建立了布尔人控制的所谓“纳塔里亚国”。但祖鲁人并未屈服。70年代,英国扩大了在南非的侵略,于1871年侵占了奥兰治河沿岸钻石产区,1877年又吞并黄金产地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为了阻止布尔人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英国人准备消灭祖鲁人国家。

70年代,祖鲁人在国王凯芝瓦约(1872~1884年在位)的领导下又强大起来。

1878年12月11日,英国向凯芝瓦约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军队,允许士兵结婚,保护传教士和教徒,接受英国派驻的总督,限30天内答复。凯芝瓦约断然拒绝了英国的无理要求,决心应战,号召祖鲁人保卫祖国。1879年1月,英国集中13000多兵力分四路大举进攻祖鲁。凯芝瓦约领导祖鲁人奋勇抗击,冲进敌人军营,同敌人展开白刃战,歼敌1300多人,收复了大片失地。7月4日,英军大量增援,双方在首都乌伦底附近决战。祖鲁人抵不过洋枪洋炮装备起来的敌人,死伤2300多人,结果,首都失陷,凯芝瓦约被俘,抗英战争失败。1887年英国正式吞并祖鲁国家,称为祖鲁兰,把它并入纳塔尔殖民地。